能源独立

搜索文档
真的“神反转”!俄罗斯执行“断气”,欧洲国家竟有如此手段
搜狐财经· 2025-08-20 00:29
核心事件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自2024年11月16日起全面停止向奥地利供应天然气 供应量归零[1][3] - 停供直接导火索为奥地利石油天然气公司OMV因仲裁胜诉从应付款中扣减2.3亿欧元赔款 Gazprom认定此举违约[3] - 停供导致奥地利天然气价格短期内跳涨 该国约20%进口天然气原依赖俄罗斯[3] 欧洲能源应对措施 - 欧盟通过RePowerEU计划目标2030年前彻底摆脱俄罗斯能源 2024年6月第14轮制裁首次针对液化天然气禁转运及俄天然气项目[5] - 欧盟强制要求储气设施在11月1日前达90%容量 2024年实际8月底即达90% 10月底达95% 接近99.5%[7] - 加速进口多元化 增加从挪威、美国和卡塔尔液化天然气采购 2024年全球天然气供应增长1.6% 2025年预计增2.3%以上[9] - 欧盟新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并优化管道网络 奥地利转向挪威天然气 库存保持85%[9] - 2024年上半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50% 首次超过化石燃料总和[9] 能源基础设施变化 - 北溪管道2022年9月26日爆炸事件导致三条管线破裂 2024年多国调查未指认责任方 德国2024年11月锁定两名嫌疑人[11] - 乌克兰自2025年1月1日起拒绝续约 中断俄罗斯经乌管道对欧供气 导致欧盟损失约5%天然气供应[7] - 2025年2月媒体报道德国考虑重启北溪2号剩余管线 待5月初法庭裁决[11] 市场供需动态 - 2024年1-11月俄罗斯对欧天然气出口总量反增18%-20% 达500亿立方米以上 但管道气占比下降 液化天然气成主力[5] - 2024-2025年冬季欧盟储气抽取速度为五年来最快 2025年初库存同比降16%至60%以下 德国42% 荷兰30% 法国25%[7] - 2025年2月16日欧洲整体储气库容率不足45% 补库目标需达50%[7] - 2025年俄罗斯管道气对欧盟供应同比降45% 全年减少65亿立方米[11] 长期结构性转变 - 欧洲对俄能源依赖度从2021年45%降至2024年19% 2025年预计进一步下降[13] - 欧盟设定2025年储气中期目标 要求11月1日前至少达90%容量[11] - 全球天然气供需2025年趋紧 东亚储气能力有限加剧欧洲采购竞争[13] - 欧盟能源战略分三阶段推进:优先储气过冬 扩建基础设施 最终推动绿色能源[13]
“争抢英特尔”背后:全球核心资产正经历一场重估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0 00:04
全球资产定价逻辑重构 - 国家安全、产业链稳定和能源独立正在重新定义核心资产价值[2] - 资产定价从效率与资本回报转向战略必要性评估[6][9] - 全球供应链脆弱性和地缘冲突加速定价体系变革[8] 美国战略资产布局 - 英特尔获软银20亿美元股权投资及美国政府109亿美元补贴转股计划[3][4] - 波音掌握航天防务与民航双重战略能力[10] - 洛克希德·马丁在隐身战机和导弹防御领域具不可替代性[11] - 英伟达主导全球GPU市场且为AI算力核心供应商[13] - MPMaterials为美国唯一规模化稀土加工企业[14] - NextEra是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运营商[15] 中国自主化产业链建设 -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16]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全球最大电网企业[17] - 中国稀土集团占据全球稀土产量主导地位[19] - 中国商飞C919机型实现国产大飞机突破[22] 日本半导体战略推进 - Rapidus由国家直接介入推进2nm先进制程研发[23] - JSR被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以9000亿日元私有化[7][24] - 东京电子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设备商[25] 欧洲能源与防务安全 - 法国政府全面国有化EDF(法国70%电力来自核电)[7][38] - 阿斯麦是全球唯一EUV光刻机供应商[46] - 莱茵金属受益于欧洲军备补库需求[33] - Northvolt推动欧洲电池本土化制造[53] 全球资源控制权争夺 - 智利Codelco铜储量与产量全球第一[59] - 智利SQM/Albemarle锂产量全球领先[60] - 刚果(金)钴储量全球第一[65] - 南非铂族金属储量全球领先[64] - 澳大利亚Lynas具备规模化稀土分离能力[55] 台韩半导体关键地位 - 台积电占据全球70%以上高端芯片代工份额[30] - 三星电子存储芯片全球市占率第一[27] - SK海力士HBM市场市占率领先[28] 拉美及非洲资源战略 -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62] - 阿根廷锂三角区域锂储量丰富[63] - 纳米比亚稀土与铀资源吸引国际资本布局[66]
排第三,占据14%的比例!三年了,欧盟还是绕不开俄罗斯的能源
搜狐财经· 2025-08-19 19:51
欧盟天然气进口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690亿立方米 其中挪威占比31%(217亿立方米) 美国占比24%(166亿立方米) 俄罗斯占比14%(97亿立方米) 北非占比13%(92亿立方米) 卡塔尔占比5%(32亿立方米) 阿塞拜疆占比4%(26亿立方米)[1] - 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份额从历史40%以上大幅下降 但仍以14%占比维持欧盟第三大供应国地位[2] - 挪威从欧盟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商转变为第一大供应商 当前份额31%[1] 天然气消费与价格变动 - 欧盟当季天然气消费量达119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8% 终结2021年以来连续下跌趋势[2] - 欧洲批发天然气均价同比飙升71%至47欧元/兆瓦时 零售价格同比上涨6%至112欧元/兆瓦时[7] - 德国零售气价同比暴涨28% 涨幅居欧盟前列[7] 俄罗斯供应结构转变 - 俄罗斯管道气供应同比暴跌39% 环比暴跌45% 仅占欧盟进口总量12%[4] -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供应达51亿立方米 占欧盟LNG总进口16% 成为欧盟第二大LNG供应国[4] - 俄罗斯对欧出口天然气中LNG占比52% 历史上首次超过管道气占比48%[4] 能源安全与基础设施 - 欧盟天然气库存平均填充率48% 较去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 市场缓冲空间缩减[7] - 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内陆国家因乌克兰管道中断面临供应困境 与大西洋港口国家形成政策分歧[4] - 地缘政治风险、库存消耗及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共同推高天然气市场价格[7] 能源转型评估 - 欧盟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及节能措施见效[7] - 俄罗斯LNG凭借灵活性和商品属性 持续在欧盟能源安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7][9] - 能源脱钩过程呈现长期性与复杂性 地缘政治博弈下经济现实依然坚韧[9]
国海证券:欧洲海上风电再加速 我国海风厂商迎出口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3:57
欧洲海上风电行业前景 - 欧洲海上风电需求有望在2025-2034年累计新增装机126GW,年均新增装机12GW以上,是2020-2024年年均装机的4倍以上 [1] - 欧洲海风水下基础市场空间未来三年增长1倍以上达到250亿元,2030年达到400亿元/年 海缆市场空间2030年达到300亿元/年,较2025年增长约200% [1][6] - 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已低于天然气,成为欧洲能源转型的重要支点 [2] 欧洲能源结构与政策驱动 - 欧洲天然气发电占比从2000年20%提升至2023年24%,进口依赖度高达51%(欧盟区域86%) [2] - 欧盟计划2027年停止所有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政策推动能源独立 [2] - 英国AR6海风拍卖限价上调66%,AR7进一步提价11%至81英镑/MWh CfD期限从15年延长至20年 [3] - 丹麦准备34亿欧元国家支持和74亿欧元CfD准备金 欧盟批准法国110亿欧元海风开发计划 [3] 供应链与中欧互补优势 - 欧洲三大海缆厂商交付周期排至4-5年后 海风基础类公司订单达年出货量2-3倍 [4] - 中国新型海缆企业及基础管桩公司产能扩张 原材料价格优势显著降低欧洲开发成本 [4] - 水下基础环节因中国原材料成本优势,出口利润远高于国内销售 国内厂商格局分散,海外订单在量价利三层面弹性大 [5][6] 英国市场与细分领域机会 - 英国海风开发积极性最高 本土无自主产能,政策支持海外企业建厂 [5] - 水下基础环节市场空间增长最快 海缆次之 [6]
风电设备行业深度研究:海风观察系列报告之五:欧洲海上风电再加速,我国海风厂商迎出口机遇
国海证券· 2025-08-13 08:04
行业投资评级 - 风电设备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1][2] 核心观点 欧洲海上风电发展态势 -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海上风电市场,2024年累计装机36.73GW,占全球44% [14][15] - 2020-2024年欧洲年均新增装机3.03GW,预计2025-2034年年均装机将提升至12GW以上 [3][13] - 北海沿岸国家(英、德、荷、丹、比)占欧洲海风累计装机的95% [22] 欧洲海风加速驱动因素 - 能源独立诉求:2024年欧洲天然气进口依赖度达51%,欧盟区域达86% [21] - 政策目标:2030年欧洲海风装机目标超160GW,需年均新增20GW以上 [39][41] - 经济性优势:英德海风LCOE已低于天然气发电成本 [26][63] 供应链瓶颈与出口机遇 - 欧洲本土供应链交付周期已排至4-5年,海缆和基础结构产能严重不足 [4][37] - 中国厂商在风机(58%)、塔筒(79%)、基础(76%)、海缆等环节具备显著产能优势 [62][64][65] - 预计2030年欧洲海风水下基础市场空间达400亿元/年,海缆达300亿元/年 [4][6] 重点公司分析 管桩/基础类企业 - 大金重工: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46%,毛利率达38%,欧洲浮式业务中心已建立 [67][70] - 海力风电:"海上+海外"双轮驱动,参加德国汉堡风能展 [76] - 天顺风能:构建"7+1"全球海工基地网络 [77] 海缆类企业 - 东方电缆:2024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82%,入股英国XLCC公司 [72][75] - 中天科技:中标波兰Baltica 2项目158公里送出缆 [83] - 亨通光电:在西欧三国建立产业基地,斩获漂浮式项目 [84] 风机及零部件企业 - 明阳智能:2024年新增海风装机全球占比17%,累计占比13% [78][79] - 振江股份: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75%,西门子装配业务有望放量 [85][87] - 金雷股份:风电主轴龙头,获"买入"评级 [5][11]
瑞银对美国经济“失速”发出警告,称已显现动力耗尽迹象
财富FORTUNE· 2025-08-08 13:05
欧洲经济竞争力问题 -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指出欧洲在全球GDP占比下降,需制定促增长议程以弥补缺口 [1] - 过去十年欧洲经济增长乏力,财富500强中欧洲公司数量从2004年142家降至2024年98家 [1] - 欧洲缺乏新科技或工业巨头涌现 [1] 能源与脱碳的核心地位 - 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将能源问题列为欧洲竞争力下降的核心原因 [4] - 欧洲工业电价可能比美国高出2至4倍,能源成本普遍高于其他工业化地区 [4] - 脱碳行动既是挑战也是增长机遇,但欧洲能否抓住机遇尚不确定 [4] 地缘政治与能源独立 - 欧洲传统经济模式依赖俄罗斯廉价能源、中国出口市场和美国安全保障,现均已不可持续 [5] - 俄乌冲突强化了欧洲对能源独立的共识,商界领袖如SAP和宜家CEO均支持投资基础设施以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 [6] - 欧洲化石燃料完全依赖进口,北海石油产量从25年前440万桶/日降至当前100万桶/日,且持续下降 [7] 解决方案与政策方向 - 欧盟计划增加本土能源产量,提升电力能源占比(目前仅满足23%需求),并加强电网互联 [7] - 欧盟委员会推进"单一市场"改革,拟引入"第28种制度"简化企业跨国运营流程 [7] - 需协调各国能源战略,减少官僚主义,加速风能、太阳能等本土能源发展 [8] 行业与企业动态 - SAP和宜家等企业强调投资电网和基础设施对能源独立的重要性 [6][7] - 欧盟与60位商界领袖会晤,能源独立与脱碳成为核心议题 [6]
“欧洲的希望”将被美国收购
36氪· 2025-08-08 02:37
收购交易 - 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收购瑞典电池制造商北方伏特在瑞典和德国的所有剩余资产 [1] - 收购包括估值约50亿美元的资产,涵盖16吉瓦时现有产能、超过15吉瓦时在建产能及相关基础设施 [2] - 交易还包括欧洲最大且最先进的电池研发中心 [2] - 收购价格较原始资产价值"有很大折扣",但具体金额未披露 [2] - 此次收购消除了北方伏特"完全关停"的风险 [2] 公司战略 - Lyten计划迅速重启瑞典北部谢莱夫特奥的旗舰工厂,2026年恢复锂离子电池生产交付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北美和欧洲市场本地采购、本地生产电池的领导者 [3] - Lyten将首先专注于为单一客户提供高产量电池,以证明自身价值 [3] - 北方伏特多位高管将加入Lyten,但创始人兼前CEO彼得·卡尔松不在其中 [3] - 公司7月已获得超过2亿美元额外股权投资支持收购和扩张计划 [3] 市场影响 - 交易使瑞典"成为欧洲能源独立的关键" [2] - 北方伏特此前曾从宝马、大众和奥迪等汽车制造商处获得超过500亿美元订单 [3] - 北方伏特最大客户斯堪尼亚对收购结果表示满意,但尚未确定是否向Lyten下订单 [2] - Lyten瞄准欧洲汽车、国防和储能市场 [3] - 7月Lyten已收购北方伏特位于波兰的储能业务 [3] 行业背景 - 北方伏特3月申请破产,成为瑞典最大企业破产案之一 [2] - 破产前北方伏特曾尝试在大西洋彼岸扩张,后重心转回瑞典 [3] - Lyten专注于开发锂硫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更环保替代品 [1] - 公司得到Jeep母公司Stellantis和联邦快递支持 [1]
【环时深度】毁绿保油气,美能源政策加速“开倒车”
环球时报· 2025-07-09 22:57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废除或削弱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大部分清洁能源条款,政策转向优先发展化石能源[1][3] - 法案取消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税收抵免(原政策允许2034年前开工项目享受30%成本抵免),仅保留法案签署后12个月内动工项目的资格[3] - 法案支持核能、地热等"可靠能源",并对电动汽车市场施加更严格限制[3][4] 行业影响 可再生能源行业 - 太阳能和风能行业成为最大输家,90%以上项目可能因税收抵免终止而搁置[3][12] -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批评政策倒退,预计将减缓太阳能、风电及电动汽车技术普及[4][12] 化石能源行业 -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受益,美国石油学会称法案为"几十年来最具变革性立法"[4] - 法案预计扩大传统能源生产,释放本土产能以降低电力、燃料价格[5] 国际竞争格局 - 政策转向可能削弱美国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竞争的能力,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推进上持续领先[4] - 阿拉斯加44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项目旨在向亚洲出口,但日韩因投资回报周期长(10年以上)及政治风险持保留态度[10][11] 历史政策背景 - 美国能源政策长期受政党轮替影响:奥巴马推动可再生能源(2030年目标),特朗普两届任期均侧重化石能源[8] - 传统能源集团(煤炭、石油、页岩气)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政策,例如得州石油利益集团为共和党主要金主[8] 技术及市场动态 - 法案可能刺激短期化石能源投资,但长期面临供应链危机(天然气)及成本压力(煤炭价格走高)[4][5] - 各州仍可能自行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如加州维持州级补贴政策[13] 全球气候议题 - 国际社会担忧法案阻碍全球碳中和进程,尤其影响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12] - 法国专家指出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或加剧温室气体排放[12]
美国:钻、钻、钻;中国截然不同!
搜狐财经· 2025-07-02 14:14
中美能源战略对比 - 中国去年安装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总和 [3] - 中国企业正在巴西、摩洛哥、匈牙利等国家建设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 [3] - 美国通用汽车取消8.88亿美元电动机生产计划 转而投资V-8汽油发动机 [3]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 - 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锂电池、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产业占据全球制造主导地位 [4] - 中国技术领先优势逐月扩大 印度企业生产太阳能电池板依赖中国硅材料 [4] - 中国煤炭消耗量仍居全球首位 但正以惊人速度转向清洁能源替代品 [4] 美国化石燃料战略 - 特朗普政府推动向亚洲输送天然气的"数万亿美元"项目 [3] - 美国2020年接受石油天然气行业超7500万美元政治捐款 [6] - 美国政府基于"能源主导"理念 积极推动化石燃料出口 [4][6] 全球能源格局演变 - 国际能源署预测本世纪中叶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需求占比将跌破60% [6] - 中国通过销售能源技术及提供融资扩大全球影响力 [6] - 美国政策制定者承认在清洁能源竞赛中已落后中国 [5] 产业技术竞争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掌握从专利技术到关键原材料的全产业链优势 [4] - 美国太阳能制造商协会指出"发明技术不等于掌握制造能力" [5] - 中国清洁能源建设规模达到"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竞争"的程度 [4]
印度“抢油”大战!中东油会被“买空”吗?
搜狐财经· 2025-07-01 03:31
印度原油进口增长计划 - 印度计划2025年原油进口量提升至520万桶/日,较2024年增长8% [1] - 印度明确表示将优先保障中东原油供应,2024年从中东进口原油已达380万桶/日,占其总进口量的73%,2025年该比例将升至78% [1] - 中东产油国总出口能力约为2800万桶/日,其中超半数流向亚洲 [1] 印度原油需求驱动因素 - 印度2024年日均消耗510万桶原油,但本国产量仅70万桶/日,86%的需求依赖进口 [3] - GDP连续5年保持6%以上增速,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对石油需求呈指数级攀升 [3] - 2024年新增炼油产能达2000万吨/年,相当于每年要多消耗40万桶/日的原油 [3] - 汽车保有量从2015年的2亿辆增至2024年的4.5亿辆,汽油、柴油需求翻番 [3] - 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5%,其中70%的天然气依赖中东LNG [3] 中东原油供应能力 - 中东2024年总出口量约2800万桶/日,沙特、伊拉克、伊朗、阿联酋四国占近80%份额 [4] - 剩余产能约为200万桶/日,是OPEC+应对突发需求的"安全垫" [4] - 主要进口国中国2024年原油进口量增长5%,美国自给率提升至70%,日本因核电站重启减少进口 [4] - 印度通过长期协议和现货市场灵活采购,2024年从中东进口原油均价仅为75美元/桶,比布伦特原油低5-8美元 [4] 全球能源格局变化 - 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首次超过OPEC,中东"控场"能力弱化 [6] - 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制裁升级导致两国原油出口量较2020年下降40% [6] -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增长30%,实现"货比三家" [6] - 印度提出"2047年能源独立"目标,计划将可再生能源占比从30%提升至50% [6] 全球原油贸易趋势 - 印度需求增长会被美国页岩油、巴西盐下油等供应增量部分抵消 [8] - 中东通过调整出口策略维持市场份额,如增加对亚洲其他国家供应 [8] - 全球原油贸易路线变得更分散、更灵活,形成动态平衡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