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能
icon
搜索文档
太阳能成为欧盟电力主要来源,丹麦可再生能源占比最高
商务部网站· 2025-09-30 17:00
欧盟统计局网站9月29日报道,2025年第二季度,欧盟54.0%的净发电量来 自可再生能源,高于2024年同期的52.7%,这一增长主要归功于太阳能,2025 年第二季度太阳能共计发电量为122.3太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9.9%。 2025年6 月是历史上第一个太阳能成为欧盟主要电力来源的月份(22.0%),领先于核 能(21.6%)、风能(15.8%)、水力发电(14.1%)和天然气(13.8%)。 (原标题:太阳能成为欧盟电力主要来源,丹麦可再生能源占比最高) 2025年第二季度,在欧盟国家中,丹麦可再生能源在净发电量中所占比例 最高,为94.7%,其次是拉脱维亚(93.4%)、奥地利(91.8%)、克罗地亚 (89.5%)和葡萄牙(85.6%)。可再生能源占比最低的是斯洛伐克 (19.9%)、马耳他(21.2%)和捷克(22.1%)。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主要来 自太阳能(36.8%)、风能(29.5%)和水力发电(26.0%),然后是可燃可再 生燃料(7.3%)和地热能(0.4%)。 ...
快讯!快讯!欧盟正式宣布了!要用非洲替代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14
近年来,欧盟多次强调非洲在太阳能、风能领域的巨大潜力,称其地广人稀、光照资源丰富,但此前更多停留在口头表态,实际行动有限。此次真金白银 的投入,被视为欧盟在能源转型上的重要一步。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能源安全受到冲击,去年天然气供应危机更让多国冬季供暖陷入困境,迫使欧盟加 速寻找新能源替代方案,非洲因此成为重点合作对象。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各国均竭力维护自身能源安全。欧盟此举既是应对危机的现实选择,也是争夺未来能源市场主动权的战略考量。在气候危 机与地缘冲突交织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实现能源转型与安全平衡,将成为各方长期博弈的焦点。五亿欧元,搞一个小一点的示范区看行不行。每 个国家都竭尽所能的维护本国能源安全,这无可厚非。 快讯!9月28日,欧盟宣布将投入5.45亿欧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支持非洲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这笔资金在欧洲军工领域或许仅够采 购几架战斗机,如今却转向非洲绿电市场,意图十分明显——通过加强与非洲的能源合作,减少对传统油气资源的依赖。 事实上,非洲早已成为全球能源合作的新热点。此前,部分国家已在该地区布局水电、风电等项目,欧盟此次入场,竞争意味浓厚,显然不希望这 ...
bp:世界能源转型加速但前路崎岖
中国能源报· 2025-09-26 12:48
b p集团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 0 2 5》认为,地缘政治摩擦、能效改善放缓与延迟转型三 重 风 险 依 然 笼 罩 在 世 界 能 源 转 型 路 上 , 未 来 十 年 如 果 不 果 断 采 取 行 动 , 全 球 或 将 陷 入"无序转型"的困境。 报告特别强调了中国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预计在 "当前轨迹"情景下,到2050年,中 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下降10%以上,而在"低于2摄氏度"情景下下降幅度将超过1/3。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创造新的能源需求增长点。报告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 技术普及对能源系统的影响。数据显示,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在全球电力增长中的占比约为 10%,而在美国,这一比例高达40%,这在美国过去10年电力需求几乎停滞的背景下尤 为显著。 能源效率成为影响未来能源规模的关键变量。报告显示, 2019年至2024年,全球能源 效率改善速度放缓至年均1.5%,低于此前10年间1.9%的水平。报告警告称,如果这一 趋势持续,将导致能源需求和碳排放显著增加。 可再生能源降本推动能源结构重塑 9 月 25 日 , bp 集 团 发 布 旗 舰 研 究 报 告 《 世 界 能 源 展 望 ...
美国民主党公布能源计划,推动2026年中期选举
新浪财经· 2025-09-24 18:16
根据美国众议院民主党9月24日公布的一项法案草案,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税收优惠将恢复,低收入能源 援助计划将扩大。该蓝图旨在遏制美国人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方法是加大对风能和太阳能的投入,建 设输电线路以加强电网,并削弱特朗普政府对化石燃料项目的支持,而不是可再生能源。讨论草案包括 恢复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为新建输电线路设立投资税收激励,扩大低收入家庭能源援助计划,为贫困 家庭提供全年可靠的供暖和制冷服务等条款。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刘华:未来绿色创新发展与应用有张“晴雨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3 11:21
其次,风险投资交易数量三连降,排除人工智能相关的巨额交易,实际投资额在萎缩,显示出投资者普 遍谨慎的态度。然而,技术进步并未停滞。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将新能源电池和太阳能光伏领域的 技术发展列入2024年的六大技术进步趋势之一。 在近期公开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首次跻身前十。 "中国奠定了自己作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也是全球创新当中重要的一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 办事处主任刘华在9月22日举行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之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提出,中国在创新领域取得 成绩主要有几个原因: 政策持续聚焦教育和研发;企业研发贡献越来越大,比如华为、腾讯、阿里等 已跻身全球企业研发领导者的地位;全球顶级研发者也在中国陆续出现;私人资本持续加速;创新生态 活跃。 她表示,上述报告也提出了全球创新所面临的挑战或机遇,折射出未来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的"晴 雨表"。 首先,全球企业研发支出实际增长率仅为1%,创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但是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绿色 低碳领域表现活跃,太阳能光伏成本下降12.4%,风能成本下降3.4%,新能源电池价格下降20%,"说明 钱在往低碳走,可是钱袋子整体在缩水"。 ...
毕马威《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5:51
毕马威中国日前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以下简称《年鉴》)显示,2024年,化石燃料在全球 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7%。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天然气增 幅最大,达2.5%,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1%和0.6%。石油仍是最大的能源来源,满足了全球34%的能源 需求。 "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增长约1%,均创下历史新高。"从《年鉴》 可以看出,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全球能源系统的脱碳进程仍未能抵消经济活动带来的排放压力。 去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4%,继续领先于总能源需求增速,表明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 变。《年鉴》提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但仅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 的8%,凸显出可再生能源在终端用能中的渗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各国有望借助可再生能源打造独 立、清洁的能源系统,蕴含巨大的机遇。 从具体能源类型来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中国 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其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 内几乎翻番。 毕马 ...
报告称中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6:02
全球能源需求与碳排放 - 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 碳排放量增长约1% 均创历史新高 [1] - 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87% 石油 天然气和煤炭消费量均增长 其中天然气增幅最大达2.5% 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1%和0.6% [1] - 石油仍是最大能源来源 满足全球34%的能源需求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 增速高达9% 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约为全球总能源需求年平均增长率的五倍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 但仅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8% [2] -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 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 [2] 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中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 [2] - 中国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乎翻番 [2] - 中国在煤炭需求超过世界其他地区总和的同时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 电动汽车销售和电池储能部署方面领先全球 [3] 全球电力需求与电气化趋势 -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4% 继续领先于总能源需求增速 表明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2] -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能源转型 带来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 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更复杂挑战 [2] - 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新能源及能源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方面具有优势 [2] 区域能源转型差异 - 越来越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视作提升能源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手段 [2] - 全球能源转型呈现明显区域特征 欧美放缓而亚太继续领跑 [2] - 人工智能与能源行业结合共生 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能源转型速度 [3]
2025年油海新貌:沙特阿拉伯能源转型与中沙能源合作新图景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19 05:50
沙特阿拉伯能源转型背景与资源禀赋 - 沙特阿拉伯为中东最大经济体 2024年实际GDP达9370.6亿美元 其中石油活动占比27.9% 非石油活动占比51.4% [1][10] - 油气资源储量全球领先 2020年已探明石油储量2976亿桶(占全球17.2%) 天然气储量6.0万亿立方米(占全球3.2%) [1][11] - 能源结构高度依赖石油 石油和其他液体占能源生产总量超80% 占能源消费总量约60% 可再生能源贡献极低 [18] 能源转型核心动因 - 经济对油价波动高度敏感 布伦特原油价格与名义GDP呈现同向变动趋势 [27][29] - 需突破石油依赖困境缓解财政压力 2014-2015年油价暴跌导致财政收入锐减 [28][30] - 全球能源需求向低碳转型 2024年石油占全球能源消费比重降至29.8% 可再生能源贡献最大增长达38% [33] - 区域竞争压力加剧 需维护全球能源领导地位 [34][36] 能源转型战略举措 - 稳固石油生产优势 2024年主要油田开发项目新增产能1550千桶/天 包括祖卢夫油田800千桶/天 [37][39] - 延伸炼化产业链 实施炼油能力倍增计划 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投资石化企业 [38] - 大力发展天然气 计划2030年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 开发贾富拉页岩气田目标日产22亿立方英尺 [38][40] - 规模化发展清洁能源 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目标2030年装机58.7GW 已启动22个项目总装机11.4GW [41] - 主权财富基金驱动产业生态培育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与中国企业成立光伏合资公司 [42] 转型阶段性成效 -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石油部门GDP占比从2016年36.0%降至2024年28.2% 私人部门占比升至48.2% [46][52] - 油气产业本地化水平显著提升 从2016年37%升至2023年65.5% 增幅28.5% [54] - 可再生能源取得突破 2024年太阳能和风能电价创全球最低纪录 投运4座新太阳能电站装机3.6GW [45][48] - 非石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016-2024年复合增速13.4% 2024年达5024.7亿沙特里亚尔 [50][60] 中沙能源合作重点领域 - 石油领域合作深化 2024年中国自沙特进口原油占中国原油进口额14.7% 合资扩建石化项目 [3] - 天然气全产业链协同 中国企业参与天然气管网扩建与气田开发 [3] - 清洁能源合作领先 中沙光伏合作总装机12.8GW 占沙特光伏装机总量76% 宁德时代参与红海新城储能项目 [3] - 能源数字化创新合作 涉及人民币原油结算和智能电网建设 国家电网参与柔性直流换流站项目 [3] 转型前景与挑战 - 关键目标待实现 非石油财政收入距2030年1万亿沙特里亚尔目标仍有差距 需保持年均增速15.8% [50][60] - 技术瓶颈需突破 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对储能规模提出严苛要求 跨境能源输送网络存在技术壁垒 [64] - 外部市场变化构成挑战 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降低石油依赖度 对沙特石油出口形成潜在冲击 [64]
地缘经济论 | 第三章 能源:地缘的“三权演义”
中金点睛· 2025-09-18 23:37
文章核心观点 - 化石能源供需受地缘经济因素深刻影响,通过资源权、通道权和市场权的"三权"框架可分析其机制 [2] - 俄乌冲突和特朗普能源政策重塑全球能源格局,推动石油贸易区域化和天然气价格体系全球化 [2][3] - 清洁能源革命改变传统能源权力结构,中国凭借资源禀赋和制造能力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具备竞争优势 [2] 能源和地缘经济的"三权"分析框架 - 资源权指国家通过控制资源影响生产的能力,全球化石能源前三大供应国集中度达50%,金属矿产达70% [5][7] - 通道权指控制运输通道影响资源流向的能力,全球30%化石能源依赖出口,石油和大豆出口比重近60% [9][10] - 市场权包括定价权、贸易权和金融权,欧美通过美元结算体系、交易所定价和保险市场(欧洲航运保险份额48.5%)主导能源市场 [12][13] 油气视角下的俄乌冲突诱因及市场影响 - 俄罗斯、乌克兰、欧盟和美国围绕天然气"三权"博弈,2006年和2009年俄乌天然气争端迫使欧盟寻求能源多样化 [20][23] - 欧美制裁使俄罗斯原油出口转向亚洲,形成"亚洲石油圈",Urals油价较Brent出现折价,2023年中国占俄原油出口44% [27][28] - 全球天然气区域溢价消失,LNG贸易量占比从2021年50.5%升至2023年58.6%,东北亚价格体系与全球趋同 [29][30] - 中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多样化,中亚和俄罗斯管道气占比提升,LNG船订单运力份额占全球21% [30] 特朗普能源政策的核心与影响 - 政策核心是"美国优先"和"能源主导",通过增产油气(2018年勘探许可增38%)和扩大出口(2020年原油出口较2017年初增3倍)实现三权统一 [32][34] - 通过制裁伊朗(2019年出口量从220万桶/天骤降至50万桶/天)和加征欧盟关税扩大市场权,预计全球供给或减少100万桶/天 [35][36] - 政策导致WTI油价从75美元降至60美元,中国海外油气项目经济效益承压,但低价油气降低进口成本 [37] 清洁能源的新"三权"带给中国历史机遇 - 历史表明廉价能源是大国崛起必要条件,荷兰泥炭、英国煤炭和美国石油分别支撑其工业霸权 [40][46][47] - 清洁能源三权取决于制造实力,中国风电和光伏度电成本低于煤电,储能系统成本2024年同比下降40%至165美元/千瓦时 [50][52] - 中国交通电动化减少原油依赖,2021-2024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与GDP相关系数仅0.45,电动化虚拟修正后升至0.70 [54] - 中国需加强基础研究(2023年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足7%)和全球供应链合作,应对欧美贸易壁垒 [55][56]
特朗普寻求加快大型电力项目,以满足AI需求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20:21
这一举措伴随着对化石燃料的明确支持。美国能源部已下令多家原计划关闭的燃煤和天然气发电厂继续 运营,并警告称,若这些电厂在电力需求迅速扩大的背景下持续关闭,可能会引发停电。 动用紧急权力与资金支持 "电力加速"计划的核心是信息收集与资源调动。特朗普政府旨在利用其掌握的多种工具,以应对AI、数 据中心和电动汽车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 美国能源部正向公用事业公司和区域输电管理机构等征求意见,内容包括近期的投资机会、项目准备情 况、电力需求增长预期以及政府可以帮助解决的制约因素。 早在今年1月重返白宫的第一天,特朗普总统就发布命令,宣布进入能源紧急状态,为后续的快速干预 措施铺平了道路。 特朗普政府正全力推进大型电力项目建设,以满足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 周四,美国能源部宣布启动"电力加速"(Speed to Power)的计划,意在动员其技术专长和数十亿美元 的资金支持,以应对这场二十年来首次出现的能源需求显著增长。 该部门正在向各州能源办公室、公用事业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征集信息,以确定可快速推进的大型电 力和电网项目。 美国能源联盟主席Tom Pyle预测,在特朗普的命令或电厂的自愿选择下,原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