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行情

搜索文档
金鹰基金杨晓斌:中国权益资产大周期繁荣或还在上半场
新浪基金· 2025-08-25 03:25
散户资金流向 - 7月份中小散户投资者参与度环比6月份增长40% 8月份趋势继续放大 反映持续流出避险的散户资金逐步回流[1] 市场特征分析 - 本轮市场演绎明显脱离经济基本面 属于宏观环境下的"水牛"行情[2] - 水牛行情需满足两个条件:经济失速风险被制止 政策底明确为企业盈利提供保障 地产和关税风险逐步释放 企业盈利底部明确[2] - 流动性充足且股市配置价值突出 2018年以来居民资产配置出现明显变化 定期存款呈现指数化增长[2] 储蓄行为变化 - 2024年过度储蓄行为开始放缓 居民定期存款增量/名义GDP比值从2023年13%的历史新高回落至9.4% 仍高于7%的二十年均值水平[3] - 居民存款行为可能逐步回归2018年前正常阶段 风险偏好有所改善[3] 板块表现与机会 - AI和创新药板块个股剧烈上涨 短期景气度明显改善 产业繁荣不依赖经济复苏[4] - AI和创新药强势股在全球创新周期中具备优势 符合国家自主创新政策[4] - PPI企稳转正后可能出现更多机会 包括反内卷行业和出海受益子行业 部分估值处于历史底部[4] 市场前景判断 - 红利资产上涨提前反映储蓄行为变化趋势 该过程可能刚刚开始[3] - 若不再依赖地产政策对冲经济下行 存款搬家持续推进 权益资产大周期繁荣仍处上半场[3]
星石投资郭希淳:牛市走到什么阶段了?
搜狐财经· 2025-08-25 01:39
当前市场阶段判断 - 行情自去年9月末启动已持续近一年 属于政策驱动和水牛行情 政策环境友好但经济基本面偏弱 PPI持续下行 名义GDP表现疲软 企业盈利增速较低[1] - PPI下行周期接近尾声 经济结构重组和再平衡过程逐渐完成 反内卷政策增强供给侧关注 部分行业亏损不可持续 预期未来1-1.5年将出现基本面拐点[2] - 行情并非完全脱离基本面 PPI企稳回升将带动名义GDP加速和上市公司盈利改善[1][2] 市场风格与资金流向 - 资金集中于科技股 因政策发力叠加流动性充裕 资金选择基本面好且有产业驱动的行业[3] - 随着PPI企稳和名义GDP加速 行情宽度将增加 机会向更多行业扩散[3] - 小盘股表现突出与量化资金配置偏好相关 增量资金结构变化可能使小盘股超额收益下降 大中小盘股均有机会 需自下而上选股[6] 反内卷政策机会 - 反内卷政策类似供给侧改革 经济模式从生产端转向生产消费平衡 政策鼓励消费和生育 增加公共假期[4] - 行业受益程度取决于进入壁垒和竞争格局 高壁垒或寡头垄断行业更有利利润率提升 如交运行业[5] - 政策影响深远 业绩改善兑现需看供给格局 短期主题炒作后分化将显现[5] 创新药投资机会 - 基本面强劲 上半年海外授权数量和金额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快[7] - 中国创新药研发效率高 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 市值较海外巨头有较大空间[7] - 短期估值偏高 基于乐观预期 需选择基本面更优标的 长期增长空间巨大[7] 军工板块投资机会 - 基本面修复 公司回到正常增长轨道 需寻找估值合理且业绩能兑现的标的[8] - 产品端突破带来新机会[8] 有色金属投资机会 - 冶炼环节受益反内卷政策 盈利处于历史极差水平[9] - 资源环节取决于全球流动性和经济需求 美国降息预期高 财政赤字扩张 中国PPI见底 表现值得期待[9] 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 基本面不强 但供给出清明显 固定资产下行周期从2019年开始 供给格局较好[12] - 需求与地产产业链和商务需求相关 随经济修复和企业现金流改善 边际改善可期[12] - 供需结合下业绩弹性较大 如航空领域 出行人次和客座率不错但票价弱 商务需求恢复后弹性大[13] 居民资产配置与股市 - 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 股市将容纳更多财富 成为重要载体 趋势刚起步[15] 美联储政策与美元 - 美联储降息有不确定性 通胀有韧性 但政策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15] - 宽财政和宽货币对美元不利 特朗普倾向弱美元 财政赤字不可持续 中期美元贬值可能性大[15] 美股表现 - 美股指数靠头部企业拉动 业绩增长强 未明显转弱[16] - 其他公司表现一般 需关注就业市场走弱和衰退信号[16]
市值124亿元公司 拟用138亿元炒股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00:02
公司投资动态 - 江苏国泰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及不超过18.3亿元进行证券投资,合计金额超过138亿元 [1][3] - 公司证券投资已投入3.306亿元,委托理财选择中低风险产品如结构性存款、收益凭证等,单笔期限不超过36个月 [3] - 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证券投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6045.51万元、-6927.04万元及-7195.60万元 [5] -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从2024年12月末147.30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125.71亿元 [6] - 公司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原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及投资回报率下降 [7]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8月22日达2.57万亿元,创历史纪录 [8][9]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10年新高,行情被分析为流动性驱动的"水牛"行情 [9] - 今年以来约60家上市公司公告拟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其中7家计划金额超10亿元 [2] - 利欧股份最高投资额30亿元,方大炭素和七匹狼最高投资额均为20亿元 [2] 公司历史投资行为 - 江苏国泰2024年8月曾公告拟使用不超过115亿元进行委托理财 [4] - 公司2023年8月通过议案,同意使用不超过10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4]
市值124亿元公司,拟用138亿元炒股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5:08
江苏国泰投资计划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及不超过18.3亿元进行证券投资,合计金额超过138亿元 [1] - 证券投资已投入3.306亿元,委托理财期限不超过36个月,选择中低风险理财产品 [4][6] - 公司2023年8月曾通过议案使用不超过10亿元进行证券投资,2024年8月委托理财额度为不超过115亿元 [6] 上市公司证券投资趋势 - 今年以来约60家上市公司公告拟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3] - 至少7家公司拟证券投资金额超10亿元,包括利欧股份30亿元、方大炭素20亿元、七匹狼20亿元等 [3] 江苏国泰投资业绩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证券投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6045.51万元、-6927.04万元及-7195.60万元 [6] - 货币资金余额从2024年12月末147.30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125.71亿元 [6] 电解液项目终止 - 公司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因行业产能过剩及价格下行 [7][9] - 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导致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项目尚未正式投入建设 [9] A股市场行情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10年新高,两市成交额达2.57万亿元 [10] - 成交额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打破A股历史纪录 [10] - 行情由流动性驱动,包括债市、楼市、外资流入、居民存款搬家及产能过剩行业资金等多路资金推动 [12]
市值124亿元公司,拟用138亿元炒股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5:02
江苏国泰投资与理财计划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 不超过18.3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合计金额超过138亿元 [1][5][6] - 证券投资已投入3.306亿元 委托理财选择中低风险产品 包括结构性存款 收益凭证 大额存单 国债逆回购等 [5][6] - 近年来多次发布巨额理财计划 2024年8月拟使用不超过115亿元委托理财 2023年8月证券投资额度不超过10亿元 [7] 上市公司证券投资趋势 - 今年以来约60家上市公司公告拟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3] - 至少7家公司拟证券投资金额超10亿元 包括利欧股份30亿元 方大炭素20亿元 七匹狼20亿元等 [3] 江苏国泰投资业绩表现 - 证券投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持续亏损 2023年-6045.51万元 2024年-6927.04万元 2025年上半年-7195.60万元 [8] - 货币资金余额下滑 2025年6月末为125.71亿元 较2024年12月末147.30亿元减少 [8] 电解液项目终止 - 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因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 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12] - 项目尚未正式投入建设 预计产能难以消化 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 [12] A股市场行情特征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整数关口 再创10年新高 [14] - 两市成交额达2.57万亿元 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 打破历史纪录 [14] - 本轮行情被认定为流动性驱动的"水牛行情" 由债市 楼市 外资 居民存款搬家及产能过剩行业资金推动 [16]
A股再创年内新高,后市机会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4:1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整数关口 涨1.45%报3825.76点 创10年新高[1] - 深证成指涨2.07% 创业板指涨3.36% 科创50指数涨8.59%[1] - 两市成交额达2.57万亿元 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 打破A股历史纪录[1] 资金动向 - 本轮上涨被多家券商认定为"水牛"行情 由流动性驱动[3] - 五路资金入场推动:债市 楼市 外资 居民存款搬家 产能过剩行业资金[4] - 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或有90万亿元存款到期 其中5%-10%可能寻求更高收益 潜在流出规模4.5-9万亿元[4] - 融资余额快速上升突破2万亿元 机构仓位从偏低转为普遍净流入[6][7] -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ETF 行业主题基金 两融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投资者[6] - 外资未出现大额净流入 公募权益基金未见大额入场 券商开户未现火爆情况[6] 机构观点分歧 -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市场主力以机构和高净值投资者为主[4] - 部分机构人士认为仍以散户及杠杆资金推动为主[6] - 博时基金指出场内存量资金惜售是推动上涨主因[6] 结构性机会 - 主要指数走势分化 上证指数创新高而深证成指 恒生指数距10年高点较远[8] - 长线资金偏好金融和顺周期行业为主的沪市 短期资金看好深市弹性[9] - 机构采取谨慎投资态度 聚焦低估值板块(如10倍估值港股消费 互联网个股)和补涨机会[9] - 部分机构进行"高切低"操作 从机器人 PCB 创新药转向证券 医疗器械 化工[10] - 科技成长领域(AI 半导体 机器人)和高股息领域被认为具备配置价值[10] 政策环境 -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市场预期央行可能进一步降息释放流动性[7]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有利于A股后市流动性环境[7]
慢牛行情下!366只个股年内翻倍!164家公司创新高!最新低估异动股来袭
私募排排网· 2025-08-21 00:00
市场行情表现 - A股三大指数于8月18日齐创近年新高,沪指突破3700点创近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全市场成交额连续五日突破2万亿元 [2] - 全A股5424只股票中,年内正收益个股占比达79.79%,其中1152只个股年内涨幅超50%,366只个股实现年内翻倍,近一个月164家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 [3][6][10] 券商观点汇总 -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处于"水牛"特征阶段,机构资金流入加速,但全面牛市需基本面验证 [3] - 中信建投提出慢牛行情两种演化可能:市场回调整固延续慢牛,或加速赶顶导致回调结束行情 [3] - 兴业证券指出市场呈现"健康牛"特征,波动率低、行业轮动有序,当前处于牛市第二阶段(风险偏好修复驱动) [3] - 申万宏源建议9月初前博弈牛市同步资产,重点关注券商、保险、军工、稀土、医药和海外算力稀缺景气资产 [3] - 中金公司给出两条建议:别猜顶,放下熊市思维聚焦长期趋势;别上瘾,坚守多元配置 [3] 指数估值分析 - 北证50和中证2000今年涨幅分别达51.92%和31.73%,但估值处于历史极值(北证50市净率历史百分位99.85%,市盈率历史百分位96.55%) [5][6] - 大盘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上证指数市净率历史百分位19.68%,市盈率历史百分位37.68%;沪深300市净率历史百分位27.64%,市盈率历史百分位56.71% [5][6] - 中证1000、中证500等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游水平(市净率历史百分位43.10%和39.13%) [6] 低估值个股机会 - 全市场仅686只个股最新市盈率和市净率历史百分位均低于30% [7] - 近一个月低估值个股涨幅前20名单中,机械设备行业出现6次,化工和医药生物各出现4次,最高涨幅达32.85% [8] - 典型低估值个股案例:某机械设备公司市盈率历史百分位8.51%,市净率历史百分位14.03%,近一个月反弹超30%,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38.65%-59.85% [8][9] 创新高个股特征 - 近一个月164家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其中73家创新高天数超5天,86家实现年内翻倍,78家出现"量价齐升" [10][13] - 创新高个股中年内涨幅前五:上纬新材(1362.16%)、广信科技(866.40%)、新恒汇(575.16%)、影石创新(469.71%)、长城军工(463.69%) [10] - 细分行业集中在算力产业链(光模块、PCB、液冷)、军工和电子等领域 [10][16] - 交易活跃度方面,北方长龙近一个月日均换手率达47.49%,年内涨幅414.08%;淳中科技虽公告液冷业务未形成收入,但年内涨幅仍达129.18% [16]
降息,或将来临?
搜狐财经· 2025-08-20 09:49
货币政策与利率环境 - 中国LPR自5月以来未下调 1年期LPR为3.00% 5年期LPR为3.50% [1] - 美联储9月进入降息周期 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达86.1% 高盛预测年内还有3次降息 [3] - 中国货币政策空间打开 预计年内有1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 [3] 货币供应与市场流动性 - M2增速连续多月上升 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8% 反映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加 [4] - M2增速反弹是A股上涨的重要原因 资金入市意愿增强 [6] - 货币政策重点转向货币增速提升而非降息 体现适度宽松导向 [4] 市场交易与投资者行为 - 2025年7月A股新增开户196.36万户 同比增70.54% 环比增19.27% 创年内新高 [7] - 沪深两市成交量于8月18日达2.76万亿元 创历史第三高 [8] 行业结构与市场特征 - 当前行情被定义为"科技牛"和"补涨牛" 而非单纯"水牛" [8] - 人工智能与科技板块表现突出 科创人工智能ETF单日大涨4.25% 人工智能ETF涨2.66% [9] - 中国科技股估值显著低于美国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国产替代领域实力强劲 [8] 产品与投资工具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聚焦AI算力芯片与硬件 覆盖寒武纪、澜起科技等龙头企业 [9] - 人工智能ETF(159819)跟踪中证人工智能指数 规模超百亿 为同类最大ETF [9] - 两类ETF分别侧重科创板高成长性与全产业链均衡布局 [9] 未来展望与驱动因素 - 中美货币政策同步宽松 全球资金量增价降 科技股成为资金流入洼地 [11] - 行情支撑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93阅兵"及十五五规划等事件 [11] - A股有望冲击4000点 行情延续性较强 [11]
股指:百万俱乐部
对冲研投· 2025-08-19 12:56
A股突破十年高点 - 上证指数盘中最高触及3745.94点,突破2021年高点(3731.69点)并创近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 [5] - 中证2000指数年内涨幅超30%,微盘股指数涨幅近60%,体现流动性宽松下中小盘高弹性优势 [5] - 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如2025年5月双降政策)降低资金成本,小微盘股对利率敏感度高于大盘股 [5] - 居民存款7月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显示存款向资本市场迁移 [6] - 融资余额持续高于两万亿,7月新增开户数196万户(环比大幅回暖),反映存量加杠杆和新资金入场特征 [6] 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与产业共振:中证2000指数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23%,AI+、半导体等领域政策红利释放;国企改革与化债政策激活小盘股重组预期 [8] - 业绩弹性支撑:中证500/中证1000一季度盈利增速转正且高于沪深300,新能源、医药等中小盘股困境反转能力突出 [8] - "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如AI算力、机器人)在中证2000指数占比超50%,国产替代逻辑贡献长期盈利 [8] 水牛行情后续展望 - 短期行情延续概率高,但需警惕策略拥挤度、资金止盈引发的急跌风险 [9] - 多数宽基指数仍未突破2021年峰值,全市场未出现过热信号 [9] - 可能路径一:上证50/沪深300补涨,需增量资金、经济回暖及政策配合 [9] - 可能路径二:延续科技主导的中小盘行情,但量化与散户跟风易加剧波动,且产业资本减持压力上升 [10] 估值与市场特征 - 中小盘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85%分位,微盘股估值进入极高区间 [13] - 流动性外溢→赚钱效应扩散形成正向反馈,推动指数突破关键点位 [5]
经济放缓股市却逼近十年新高 “水牛”还能走多远?
搜狐财经· 2025-08-18 02:52
经济数据表现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低于市场预期 [1]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不及预期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6月4.8%回落至3.7% 回落幅度达1.1个百分点 [1] - 出口保持韧性 但经济内生动能明显放缓 [1] 股市与经济的背离逻辑 - 市场驱动逻辑从基本面转向"政策+流动性"双轮驱动 [3] - 政府债券占社融增量95% 体现政策层面流动性宽松支撑 [3]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3] - M1增速升至5.6% 与M2剪刀差收窄至3.2个百分点 显示资金从定期转向活期 [3] - 证券开户数暴增71% 日均6.8万人入市 [3] - 两融规模突破2万亿元 大量资金直接涌入股市 [3] 历史牛市行情比较 - 1999年"5.19"行情中GDP同比下滑 但政策推动上证指数两个月上涨60% [4] - 2014-2015年"杠杆牛"期间两融余额从4000亿飙升至2.27万亿 推动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至5178点 [6] - 2020年"疫情牛"中创业板指年内涨幅超60% 受益全球央行放水与国内复产政策 [6] 当前牛市支撑力量 - 政府通过股市财富效应破解"有效需求不足"的诉求尚未完成 [6] - 居民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77.7% 慢牛行情可提升财富感激活内需潜力 [6] - 美国推迟对华加征关税减轻出口端压力 [6]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高达94.3% 提供宽松外部流动性支持 [6][9] - 财政端上半年发债规模达8.9万亿元 [6] - 超3000亿平准基金形成"定向放水+精准灌溉"资金供给机制 [6] 行业盈利修复机会 - "反内卷"产能出清行业包括普钢、玻璃、钛白粉等 供给收缩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9] - 出海优势链条包括稀土、制冷剂、光伏逆变器等 海外定价权提升带来业绩增量 [9] - 全A盈利增速处于小幅改善阶段 结构性机会已现 [9] 市场结构特征 - 主要行业拥挤度维持中等水平 呈现"低波红利与科技成长轮动"特征 [9] - 融资余额与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处于中位 [9] - 当前成交额2.3万亿元 距3.5万亿警戒线仍有安全空间 [9] - 短期杠杆风险可控 [9] 后续关注因素 - 三季度政策出台情况包括服务消费刺激、地产需求端松动或化债措施加码 [7] - 盈利拐点能否在三季度确认 [9] - 外部流动性环境变化及美联储政策波动 [9] - 美国大选可能引发对华关税政策反复 [9] - 四季度出口波动风险及国际形势变化影响 [10] - 企业盈利持续改善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