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

搜索文档
为什么不要加杠杆?
虎嗅· 2025-05-28 07:50
杠杆ETF的特性与风险 - 杠杆ETF通过每日重设仓位机制确保当日回报维持预设杠杆倍数,但会导致"波动损耗"或"复利衰减" [3] - 标的先涨10%再跌10%,初始100元变为99元,而3倍ETF则变为91元 [4] - 杠杆会不成比例地放大几何平均回报低于算术平均回报的效应 [5] - 杠杆ETF的长期表现具有"路径依赖性",震荡市中尤其不利 [7] 杠杆ETF的极端风险 - 三倍杠杆ETF在标的指数单日下跌超33.33%时理论上价值归零 [8] - 亏损后ETF净值基数变小,后续杠杆作用于此缩小基础上,回本异常艰难 [12] - 2022年大幅回调显示杠杆产品在行情逆转时回撤猛烈,易形成巨额亏损 [36] 杠杆ETF的成本与适用性 - 杠杆ETF的高管理费(如SOXL费率0.75%)和追踪误差增加成本 [17] - 监管机构警示杠杆ETF不适合长期持有 [18] - 更适合经验丰富的交易者进行极短期、有高度信念的战术性操作 [34] 杠杆ETF的历史表现 - 某美股三倍做多半导体ETF过去10年年化回报约30%~35%,过去5年约15%~20%,过去3年约20%~25% [19] - 在牛市中回报惊人,但单边上涨持续时间难以预料 [20][21] - 波动和回撤极大,2022年跌幅惨重 [22] 杠杆的本质与投资原则 - 杠杆是中性放大器,放大决策后果,本身不创造价值 [29][30] - 真正有效的投资需基于对价值、因子、趋势、分散等方面的深度思考 [31] - 杠杆交易极易放大贪婪与恐惧等心理误区 [32] - 财富=价值创造×时间复利×存活概率,杠杆可能葬送本金 [51]
一季度债基持仓大调整:信用债配置比例下降,政金债、国债受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07:32
公募基金一季报债券配置分析 - 主动偏债基金整体降低信用债配置比例,增持政金债及国债资产 [1] - 信用债合计占比较去年四季度下降1.51个百分点(54.63%→53.12%),政金债及国债受机构追捧 [2][3] - 主动偏债基金管理规模环比下降3.95%(减少3697.78亿元至89902.19亿元),纯债基金和偏债混合基金规模均收缩 [2] 新发基金市场动态 - 主动偏债基金新发规模环比下降175.69亿元至797.09亿元,纯债债券基金新发规模降幅显著(减少341.67亿元) [2] - 偏债混合基金新发规模微降1.50亿元,显示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 [2] 债券持仓结构与杠杆变化 - 机构减持中期票据、企业债和企业短期融资券,信用策略整体缩减 [3] - "固收+"基金权益转债持仓占比提升0.9个百分点(19.09%→19.99%),纯债基金久期中位数下降0.08年(2.30年→2.22年) [3] - 纯债基金杠杆微升0.05个百分点至113.50%,"固收+"基金杠杆中枢下降3.55个百分点至108.45% [3] 债市短期走势与基金表现 - 节前债市预计维持震荡,持券过节策略占优,部分中长期纯债基金表现突出(如摩根瑞享纯债A周收益率达1.62%) [4][8] - 理财规模环比缩减806亿元至30.98万亿元,月末回表压力显现 [4] - 市场等待降准降息信号,5月长端利率或挑战新低,但中期大幅下行概率有限 [4][5] 收益率展望 - 财政发力可能推动收益率转为上行,年内长期利率料维持宽幅震荡 [5] 基金业绩榜单 - 融通收益增强A以3.457%周收益率领跑二级债基,金鹰元丰A(2.711%)、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2.329%)紧随其后 [8][9] - 中长期纯债基金中泉果泰岩3个月定开A、中银证券汇裕一年定开等表现靠前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