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改造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新泰:技改赋能 助力企业提质焕新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03:55
项目建设与产能扩张 - 山东神州机械欧式智能起重机制造项目一期基本竣工 二期加速推进 [1] - 项目建成后可年产各类起重机1000余台(套) [1] - 预计实现年产值5.5亿元 税收1200万元 带动120余人就业 [1] 生产效率提升 - 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钢卷开平到主梁焊接全流程自动化 [1] - 生产模式升级为高度柔性化智能生产线 综合生产效率提升36% [1] - 焱鑫矿用建成国内首条锚具自动化生产线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2] 产业转型升级 - 新泰市建立企业梯次培育清单 健全包保帮扶工作机制 [1] - 支持企业数转智改 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 - 东都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构建智能起重机/高端矿用材料/新型砼结构构件完整产业链 [2] 技术改造成果 - 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3% 实施技改项目112个 [2] - 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 创新型企业15家 [2] - 3家企业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6家企业入选省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2] 产品应用领域 - 焱鑫矿用生产的矿用锚索锚具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巷道岩层支护施工 [2]
七大看点!沪市半年报“交卷”
证券时报· 2025-08-31 12:26
沪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8月31日晚,上交所发布消息称,截至8月30日,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报披露。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8万亿元,同比微降1.3%; 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扣非后净利润2.29万亿元,同比增长0.7%。 可见,随着增量政策效应加力释放,消费筑基、科技引领的增长动能日渐清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正在起承转合间呈现更加均衡和更可持续的新格局。 业绩增长向新向实 沪市生物医药企业今年上半年合计营收2511.09亿元,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增长1%、14%。据悉,沪市创新药企业上半年共推进17款1类新药国内获批 上市,完成20单出海BD交易,潜在交易总金额超264亿美元。 消费扩容提质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沪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2%,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沪市汽车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家电行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海尔智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 沪市公司季度间保持上升势头,今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0.1%。 ...
上半年四川科创与制造业减税降费474.5亿元
四川日报· 2025-08-30 23:28
减税降费政策总体规模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政策合计减免474.5亿元 [1] 科技创新领域政策减免 - 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让政策减免164.03亿元 [1] - 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政策减免40.57亿元 [1] - 聚焦破解"卡脖子"难题和科技人才引进政策释放33.09亿元红利 [1] - 尚纬股份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享受税费减免约560万元 [1] 制造业领域政策减免 -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减免201.86亿元 [1] - 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政策合计减免34.95亿元 [1] - 其中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减免20.55亿元 [1] 政策实施效果案例 - 尚纬股份减免资金助力12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运 [1] - 四川锐腾电子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产品良品率提升8% [1] - 四川锐腾电子通过AI系统改造生产线后能耗降低5% [1]
山东邮政构建智慧服务平台赋能农产品收购转型
新华网· 2025-08-22 01:42
核心观点 - 山东邮政自主研发智慧农收生态场景服务平台 通过数字化技术解决农收市场痛点 实现全链条服务覆盖 提升交易效率和资金安全性[1][2][3] 技术方案与功能 - 平台采用物联网 智能识别和移动化开发技术 构建覆盖车辆管控 智能称重 运营管理 资金结算和数据决策的全链条服务[1] - 通过智能交易一体机实现自动称重与回皮 车辆进出场和无感抽佣 简化市场作业流程[2] - 搭建聚合支付网关支持多模式结算 强化资金流转效率与安全性[2] - 多要素运营管理端和丰收结小程序对10类农收场景进行数字化改造 包括车辆进出抽佣 农产品收购交易 移动支付 收购商管理 水电费管理和租金管理等[2] 实际应用效果 - 济南济阳区曲堤黄瓜市场实现标准化操作 小程序结算无手续费 资金实时到账[1] - 潍坊昌邑琨福大姜市场智能系统自动展示称重数据 价格信息和交易双方信息 500斤大姜交易实时显示 自动打印凭条并记录公平交易数据[2] - 莘县燕店镇通过移动终端十分钟办理电子结算账户[2] - 单日实现2000万元瓜款安全到账 300多户瓜农提前获取货款 资金秒到账替代以往一周等待期[3] - 技术团队15分钟远程解决系统卡顿问题[3] 附加价值 - 系统生成的数据报告为地方政府粮食市场调控提供参考 助力农业产业科学决策[3] - 邮储银行信贷放款更加精准便捷 服务模式获得百姓和乡镇政府高度评价[3]
数字化提效 首农食品集团全产业链守护“肉案子”
北京商报· 2025-08-21 02:03
公司业务规模 - 2024年集团年屠宰加工生猪超1000万头 牛羊55万头 肉鸡3600万只 北京鸭600余万只[1] - 在全国布局7个生猪养殖基地 存栏生猪35.21万头[2] - 主营业务包含生猪养殖 生猪屠宰 肉制品 清真牛羊肉 国际业务 肉食供应链六大板块[6] 产业链建设 - 构建从育种研发 畜禽养殖到精深加工 冷链配送的全产业链体系[1] - 2024年投入1.2亿元对承德二商大红门公司生猪屠宰线进行数字化改造[2] - 华北首条二氧化碳致昏屠宰线投入使用使猪肉品质显著提升[2] 产品创新与布局 - 2025年推出40余款烧烤食材新品 开发近百种"即烹 即热"预制菜产品[2] - 月盛斋2024年推出低脂即食牛肉系列 蛋白质保留率达95%[6] - 采用真空慢煮技术生产即食肉类产品[6] 品牌与渠道建设 - 旗下拥有大红门 黑六 月盛斋 穆香源 华都食品 金星鸭业等品牌[1] - 全国布局2000家"大红门"专卖店 实施"北京市场1000+两年工程计划"[2] - 构建"自营+合作"双轨直播矩阵 通过工厂溯源直播等形式定制内容[2] 产能投资与扩张 - 月盛斋2024年在赤峰投资建成精深加工基地[6] - 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备相结合生产休闲食品[6] - 2025年"618"期间通过七鲜 盒马等平台实现销售额显著提升[6]
全省经济向新向好动能持续增强
辽宁日报· 2025-08-17 01:59
产业升级与科技投入 - 化工行业开票金额占石化行业比重提升至41.8%,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开票金额占冶金行业比重提升至23.3%,表明冶金新材料发展壮大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28.4%,高技术产业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4.7% [1] - 2022年至2024年,全省购进智能化改造设备金额年均增长3.1%,其中石化、冶金和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6.2%、5.2%和1.9% [1] - 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长10.6%,技术合同交易金额年均增长1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开票金额年均增长9.3% [1] 绿色发展成效 - 2022年至2024年,购进污染防治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金额年均增长37.3%,环保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年均增长60.2%,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年均增长20.3%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增长109.6%,上半年高耗能制造业开票金额占比降至21.2%,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0.7% [2] - 前7个月,购进污染防治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金额同比增长9.7%,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9.1%,环保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0.9% [2] 消费与文旅经济 - 2022年至2024年,文旅消费开票金额年均增长7.9%,其中冰雪经济年均增长6.2% [2] - 互联网零售行业开票金额年均增长84.2%,养生保健服务年均增长52.2% [2] - 春节和"五一"假期全省消费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2.9%和5.9% [2] 区域经济与贸易 - 2022年至2024年,驻辽央企开票金额年均增长1.5%,上半年其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24.1% [3] - 上半年,辽宁省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贸易金额占省际总额比重分别为23.2%、20.5%和6.9%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2%,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7% [3]
轻工产业集群向“高端引领”转型
消费日报网· 2025-08-13 02:42
产业集群建设进展 - 截至6月底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累计培育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 - 累计培育3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超1000个各类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 - 产业集群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领域[1] 轻工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轻工制造覆盖食品饮料 纺织服装 家居用品 文体玩具等领域 具有链条长 带动强 就业多优势[1] - 江苏丹阳年产镜片4亿多副占全球总产量50% 年产值超120亿元[1] - 河南台前羽绒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中国羽绒产量占全球85%[2] 产业集群升级举措 - 形成传统行业+智能制造新格局 加快数字化改造和品牌升级[2] - 浙江广东山东等地推进家电家具日用消费品造纸包装等细分行业集群建设[3] - 通过建设研发中心设计平台推动产品向高端化个性化品牌化发展[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丹阳眼镜实现验光仪器国产替代 完成5度阶差精准验配[1] - 采用数据算法远程生成专属镜片曲面 智能装备精细雕刻定制镜片[1] - 鹏达羽绒自主研发复合式羽绒分毛机 生产90%以上日本金标羽绒[2] 政策支持体系 - 实施财政补贴信贷优惠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国际市场开拓[3] - 河南禹州推出陶瓷贷支持企业引进节能窑炉和自动化生产线[3] - 政策支持降低能耗并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3] 国际化发展 - 轻工产业集群在全球供应链占据重要位置 服务外贸出口和跨境电商[3] - 依托成熟集群化生产体系和物流配套 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3] - 国际订单增长对稳外贸稳就业意义重大[3]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转型[4] -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协同创新[4] - 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品牌转型[4]
重庆合川高新区:传统制造迈向绿色智造
经济日报· 2025-07-31 10:33
核心观点 - 合川高新区通过绿色技术改造、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和数字化升级 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发展 实现节能降耗与生产效率提升 [1][2][3] 绿色技术改造 - 合川盐化工业有限公司实施脱硫塔技术改造 预计全年节约标煤1000吨 [1] - 该公司通过冷凝水回用系统技术改造 每小时增加80立方米冷却水循环利用 年节约用水成本超35万元 [1] - 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替代工业空调 利用雨水进行设备降温 [2] - 该公司在厂房屋顶铺设1万多平方米光伏板 绿色电力满足工厂三分之一能耗需求 年节省成本近百万元 [2] 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 针尖内燃机公司生产车间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100% 生产效率提高30% 运营成本降低26% [3] - 园区累计实施工业绿色节能技改项目64项 建成数字化车间41个 智能化工厂3家 [3] - 企业总体生产效率提高72% 能源利用率提高17.5% [3] 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 园区推行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体系 [2] - 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50余个 年发电量4000多万千瓦时 累计节约标煤1万多吨 [3] - 构建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医药健康三大循环产业链和盐化工业综合利用产业链 [3] 产业布局与经济效益 - 园区布局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火锅食材两大主导产业 现代中药、日用玻璃等特色产业 [3] - 2023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97.92亿元 [3] - 已创建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重庆市级绿色工厂 [1] - 建成节水型企业30多家 [3]
重庆合川高新区——传统制造迈向绿色智造
经济日报· 2025-07-30 22:23
绿色发展举措 - 合川盐化工业有限公司通过脱硫塔技术改造工程预计全年节约标煤1000吨 [1] - 该公司通过冷凝水回用系统技术改造每小时增加80立方米冷却水回用 每年增加约70万立方米循环用水量并节约用水成本超过35万元 [1] - 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循环水冷却系统利用雨水为设备降温 并在厂房屋顶铺设1万多平方米光伏板 绿色电力满足工厂三分之一能耗需求 每年节省成本近百万元 [2] 园区绿色建设成果 - 合川高新区成功创建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17家重庆市级绿色工厂 [1] - 园区推行综合资源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促进能源梯级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 [2] - "十四五"以来实施工业绿色节能技改项目64项 建成数字化车间41个 智能化工厂3家 节水型企业30多家 [3] 生产效率与能源效益 - 针尖内燃机公司生产车间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100% 生产效率提高30% 运营成本降低26% [3] - 园区企业总体生产效率提高72% 能源利用率提高17.5% [3] - 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50余个 年发电量4000多万千瓦时 累计节约标煤1万多吨 [3] 产业结构与发展规划 - 园区布局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火锅食材两大主导产业 现代中药和日用玻璃等四个特色产业 [3] - 构建装备制造 汽车制造 医药健康三大循环产业链和盐化工业综合利用产业链 [3] - 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97.92亿元 [3]
ST炼石:将持续推进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金融界· 2025-07-30 01:52
数字化改造对毛利率的影响 - 安徽老乡鸡通过数字化改造使毛利率从20%上升至24% [1] - 生鲜传奇旗下小店通过数字化改造使毛利率从18%上升至28% [1] 公司数字化改造计划 - 公司将结合业务规模扩张进度推进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1] - 数字化改造旨在提高交付效率和管理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