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本压力
icon
搜索文档
五年涨十倍,吉野家要把拉面卖成全球第一?
36氪· 2025-05-22 03:41
核心战略转型 - 公司提出到2035年成为全球最大拉面店的目标,将拉面业务定位为继国内和海外事业后的第三大业务板块,承担"进攻者"角色 [1] - 计划到2029财年拉面销售额从80亿日元(占比4%)增至400亿日元(占比13%),年均增长38%,总店数达500家 [1][2] - 拉面业务盈利能力目标五年内增长十倍,从4亿日元提升至40亿日元 [2] 业务布局与收购 - 截至2024年已收购4家公司旗下17个拉面品牌,包括Setagaya、Withlink等 [3] - 2024年收购拉面供应链企业宝产业(Takara Sangyo),计划以其作为全球扩张核心枢纽 [5] - 2025年1月收购知名连锁品牌Kirameki,完善产业链布局 [3] 财务数据与增长目标 - 2024财年净销售额2049亿日元(约1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93%,但净利润38亿日元(约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21% [7] - 各业务CAGR目标:吉野家64%(2024年1378亿→2029年1880亿)、はなまる92%、海外22%、拉面380% [2] - 2025财年拉面业务目标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8亿日元(约1400万人民币) [5]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大陆现有570家门店占海外总门店58%,是最大海外市场 [8] - 旗下花丸乌冬面品牌曾在中国经营11年后于2022年全面退出,丸龟制面同期退出 [8][9] - 面临日式拉面在中国市场性价比不足、创新乏力等挑战 [9] 转型动因 - 需减轻对牛肉饭单一产品的依赖,当前1200家牛肉饭店铺净增长率仅2% [5] - 牛肉及大米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同比增长06%,净利润承压 [7] - 菜单30年未更新,产品迭代速度落后本土快餐品牌 [5]
洽洽食品(002557):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成本压力致盈利承压,中期关注成本及需求变化
长江证券· 2025-05-02 0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端稳健增长,2025年Q1因春节错配高基数等因素收入下滑;新采购季葵花籽原料成本上涨使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展望全年,公司多元化渠道布局,坚果终端开拓,预计推出新品,明年葵花籽价格或下降,今年下半年盈利有望逐季修复,建议关注成本及需求变化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1.31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8.49亿元,同比增长5.82%,扣非净利润7.73亿元,同比增长8.86%;2024Q4营业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长1.99%,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下滑24.79%,扣非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滑24.69% [2][4] - 2025Q1营业总收入15.71亿元,同比下滑13.76%,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滑67.88%,扣非净利润5808.45万元,同比下滑73.76% [2][4] 分品类收入情况 - 2024年葵花籽业务收入增长2.6%,打手瓜子、葵珍等新品增长略快,通过蓝袋新口味等保证主盘稳健增长;坚果业务收入增长9.74%,得益于聚焦小黄袋、推新品及礼盒销售增长 [10] - 2025Q1葵花籽及坚果业务均下滑 [10] 盈利能力情况 - 2024年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12pct至11.91%,毛利率同比提升2.02pct至28.78%,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16pct至14.4% [10] - 2024Q4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3.35pct至9.41%,毛利率同比下滑3.46pct至25.83%,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99pct至13.51% [10] - 2025Q1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8.28pct至4.92%,毛利率同比下滑10.97pct至19.47%,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29pct至15.39% [10] 未来展望 - 公司加大多元化渠道布局,坚果终端开拓,预计推出新品;明年葵花籽价格大概率下降,今年下半年盈利有望逐季修复 [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1.43/1.84元,对应PE分别为17/13倍 [10] 财务报表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预测数据 [15]
利润正增能否延续?——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25.03)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4-27 15:49
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回升至0.8%,较前值-0.3%改善,营收累计同比提升至3.4%[3][8] - 利润回升主要驱动因素为营收改善(贡献利润同比上行6.2%),费用和其他损益等短期指标贡献3.8%和0.3%,但成本压力拖累利润5.9%[4][8] - 煤炭冶金链实际营收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6.3%,下游消费行业营收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9.2%,石化产业链实际营收增速微升0.5个百分点至5.2%[4][15] 行业成本结构 - 整体工业企业成本率达85.8%,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下游消费制造业成本率环比激增247.4bp至83.7%,远超季节性增幅(+181.9bp)[20][22] - 家具、食品、服装行业成本率分别环比上升258.8bp、155.5bp、142.7bp,反映中下游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的刚性成本压力[20] - 冶金链和石化链成本率虽环比下降34bp和12.9bp,但改善幅度不及2019年以来3月平均降幅(72.7bp和83.2bp),金属制品、橡胶塑料等行业成本率未改善[25][27] 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显著改善:有色压延、电气机械、金属制品利润同比分别上升34.3、25.2、22.5个百分点至54.8%、22.8%、23.5%[43] - 下游行业利润承压:汽车、服装服饰利润同比降幅扩大39.8和25.8个百分点至-28.5%和-31.5%[43] - 文教工体娱、非金属制品、印刷行业营收增速分别提升8.7、6.5、6.4个百分点至6.6%、-2.3%、5.9%[46] 企业所有制差异 - 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回升26.4个百分点至17.4%,营收增速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51][53] - 股份制企业利润和营收同比分别上升5.7和1.4个百分点至3.7%和4.6%,而国企利润同比下滑9.2个百分点至-7.1%[51][53] 库存与需求 - 3月末产成品存货名义同比持平于4.2%,实际库存同比7.2%,上游实际库存增速跳升12.2个百分点至16.8%,超过中游(4.9%)和下游(8.1%)[55][62] - PPI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2.5%,工业增加值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7.7%,显示"量"对利润的支撑作用强于价格[34][37] 未来展望 - 国际大宗价格回落或缓解石化链成本压力,但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问题持续,叠加关税加码可能抑制利润率修复[31][71] - 历史数据显示关税加征行业利润率会出现"超额"下行,利润增速降幅可能超过营收增速[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