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笑曲线
icon
搜索文档
[6月27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医药回低估了么;港股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6-27 13:59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波动不大 收盘维持在4 9星水平 [1] - 沪深300等大盘股微跌 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中小盘股微涨 [2] - 银行指数和消费行业下跌 科技和医药板块整体上涨 [3][4] - 港股市场波动较小 科技指数略微上涨 [5][6] 医药行业分析 - 港股医药行业经历回调 目前处于正常估值水平 [6][31] - 医药行业包含三个主要子行业:医疗(含服务和器械)、生物科技(含基因诊断和疫苗)、创新药 [6][7] - 港股医药指数分类:恒生医疗保健(类似A股医药)、恒生生物科技、港股通创新药 [14] - 2023-2024年上半年医药盈利增速放缓导致指数大跌 2024年四季度起盈利恢复带动估值提升 [23]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科技指数2021-2022年大跌60% 2024年盈利恢复增长带动估值提升 [20][22] - 恒生指数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16% 呈现业绩复苏与估值提升双击效应 [24] - 港股科技和医药指数短期上涨后均回归正常估值 距离低估不远 [31][32] - 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指数因今日下跌重回低估区域 [34] 估值数据摘要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盈率29 62 市净率2 61 股息率1 38% [37]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市盈率30 22 市净率2 92 股息率0 87% [37]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市盈率31 17 市净率3 46 [37]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0 83 市净率3 35 股息率0 62% [38] A股与港股比较 - A股业绩复苏晚于港股 一季度盈利增长幅度较小 [27][28] - 长期来看A股与港股回报率相近 但涨跌阶段存在差异 [30] - 港股行业主题品种波动剧烈 单个行业配置建议控制在15%-20% [39]
吴晓波对话奔图何林:“拉直”那条微笑曲线
吴晓波频道· 2025-06-22 17:02
微笑曲线理论与中国制造业突破 - 微笑曲线分为左端(技术/专利)、中段(组装/制造)、右端(品牌/服务),中段代表低附加值环节 [2] - 中国制造业正尝试同时实现规模优势与技术创新,打破历史上无法兼顾的困境 [4] - 奔图打印机通过自主芯片+耗材闭环+政企定制构建三重壁垒,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22] 奔图打印机的技术突破 - 打印机行业存在20万项专利技术壁垒,全球仅美日韩三国掌握核心技术 [13] - 奔图2010年研发首台国产激光打印机,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14] - 打印机涉及精密机械、集成电路等10余个技术领域,研发难度达"地狱级" [16] - 公司已拥有6000+专利,研发团队从18人扩展至2000人,年研发投入超营收10% [22] 应用场景创新与市场拓展 - 针对医疗/政务领域开发安全打印系统,中标多项国家级会议和政企项目 [28] - 面向企业推出连续打印20万页且卡纸率低于0 02‰的产品,家庭场景开发手机10秒直连和智能试卷翻新功能 [30] - 2019-2022年抓住家庭打印市场爆发机遇,成为京东平台国产打印机TOP1品牌 [32] 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业协同效应 - 京东通过用户数据反馈帮助奔图开发"智能试卷翻新"等差异化功能 [52] - 京东物流211限时达和9分钟极速配送打破打印机依赖线下体验的传统模式 [53] - 双方形成"技术投入+服务强化"的双向赋能模式,实现"卖货"与"养货"结合 [34] 以旧换新与消费升级逻辑 - 618期间奔图以旧换新销量同比前两月增长50%+,拉动实际销售 [43] - "新"不仅指产品迭代,更包含痛点解决方案(如试卷翻新)和体验升级(手机直连) [46][48] - 差评分析成为挖掘需求的关键途径,推动产品快速迭代 [52]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 - 中国同时抓住工业革命末班车和互联网革命头班车,形成两网融合趋势 [54] - 京东与奔图合作体现敏捷创新,改变传统制造业"挤牙膏式"升级路径 [56] - 行业呈现产品力与服务力五五开的新竞争格局(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同理) [37]
微笑曲线是咋来的,为何会有左侧下跌,又有右侧上涨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6-21 10:2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包含具体的行业或公司分析信息,仅包含课程推广链接。按照任务要求,当前文档无实质性内容可供总结分析 [1]
工位不够用的安克创新:浅海竞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4:02
公司概况 - 安克创新2024年营收247.1亿元,同比增长41.14%,归母净利润增长近30% [3] - 公司市值达600亿元,同期竞争对手营收不足其四分之一 [2] - 业务分为充电储能(占营收近50%)、家庭自动化、智能影音三大方向,充电宝业务占比不足12% [2][5] 业务表现 - 充电储能业务2024年营收126.67亿元,其中储能业务30.20亿元,同比增长184% [5] - 阳光储能系列产品销售额全球第一 [5] - UV打印机eufyMake E1众筹15天超2000万美元,创全球科技类众筹纪录 [3] 战略方向 - 实施"浅海战略",专注单一品类销售规模500亿美元以下市场 [7][9] - 研发投入累计超17亿元,研发人员占比70% [7] - 2024年3月入局具身智能领域,布局三类机器人形态 [10] 商业模式 - 专注研发和品牌运作,生产全部外包,研发人员占比53.08% [15] - 商业模式类似苹果,处于"微笑曲线"两端 [15] - 可在中越等多地切换生产基地对冲关税风险 [15] 人力资源 - 2024年员工总数5034人,近500名员工年入百万 [13] - 分配机制为劳动者与股东7:3比例 [12] - 2024年初发放员工奖金8亿元,派发现金红利7.97亿元(占净利润37.71%) [13] 市场机遇 - 欧洲阳台光伏政策开放推动储能需求,德国市场增长显著 [5][6] - 阳台光储安装仅需1小时,解决传统户用储能"慢贵难"痛点 [6] - 产品契合欧洲客户节省电费的核心需求 [5]
[6月13日]指数估值数据(下跌的品种,何时迎来右侧上涨呢;港股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6-13 13:54
市场表现 - A股大盘股波动较小,小微盘股跌幅较大[2] - 价值风格及红利、价值类指数表现抗跌[3][4] - 港股整体下跌但相对坚挺,恒生指数跌幅小于A股[5][6][7] - 港股红利指数逆势上涨,科技股跌幅较大且接近低估区间[8][9] - 全球股市波动主因地区冲突,短期情绪影响大于基本面[10][11][12] 投资策略与理论 - 定投微笑曲线理论:熊市左侧定投可摊低成本,右侧上涨时无需回到原点即可盈利[14] - 指数收益公式:净值=估值×盈利+分红,其中估值呈区间波动(如沪深300市盈率历史区间8-50倍)[15][16][17][18] - 盈利增长驱动长期上涨,但呈现周期性波动(如2008、2013年负增长,2007、2021年高增长)[20][21][22] - 经济周期导致市场牛熊交替,低迷期估值压缩(左侧),景气期估值扩张(右侧)[23][24] 行业周期分析 - 港股科技:2021-2022年盈利下滑导致60%跌幅,2024年盈利恢复后进入右侧上涨[27] - 医药指数:2023-2024年盈利放缓,2024Q4起恢复增长带动估值修复[28] - 消费行业:当前处于盈利增速放缓阶段,类似两年前医药的左侧位置[29] - 港股整体:2021年盈利下降致恒生指数腰斩,2024Q1盈利同比增长16%,涨幅全球领先[30][31][32] 估值数据 - 恒生指数市盈率13.25倍,市净率1.32倍,股息率3.25%[33] - 港股科技市盈率40.97倍,市净率3.36倍,股息率0.64%[33] - 中证红利市盈率9.93倍,股息率4.98%;沪深300市盈率12.88倍,股息率2.79%[46] 投资逻辑 - 经济低迷期提供低价布局机会,过热期需警惕高估值风险[34][35] - 反周期投资:业绩下滑阶段往往出现低点,复苏后股价已上涨[34][36]
沿着「微笑曲线」攀升的鸿蒙5,如何在nova 14系列上迎来蝶变?
36氪· 2025-05-26 12:53
鸿蒙生态发展现状 - 鸿蒙生态已从「小范围试水」进入「指数级扩张」阶段,nova 14系列全面搭载鸿蒙5标志着大众化加速[1][26][28] - 数百款鸿蒙应用集中上新,覆盖娱乐、出行、购物、办公等高频场景[2] - 鸿蒙5已覆盖折叠屏、直板机、电脑等多终端设备,实现全场景智联[3] 鸿蒙5的核心技术优势 - 系统级AI成为底层能力,融合盘古大模型与DeepSeek双模型,小艺助手具备情绪感知与真人对话能力[10][11] - AI深度融入年轻用户场景:支持「AI魔法移图」「AI人像精修」「智能帮接电话」等创新功能[11][13] - 交互范式革新:碰一碰近场交互技术支持30+应用快速分享,实况窗功能接入60+应用实时显示动态[14][16][18] 鸿蒙应用生态差异化 - 鸿蒙版抖音实现沉浸式播控与隔空手势操作,全民K歌支持低时延智能音效适配[22][23] - 应用开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非iOS/安卓的简单替代,例如锁屏智控键快速调出支付码[20][22] - 开发者生态加速扩张,正向飞轮效应显现:用户增长驱动开发迭代提速[30] nova 14系列的市场意义 - 定位年轻人市场,2022年nova全系销量超2亿台,单代出货量达千万级[27] - 满足年轻人对「内外兼修」的需求:美学设计+鸿蒙5系统级AI体验[25][27] - 成为鸿蒙生态普及关键转折点,推动装机量快速攀升[26][28]
STARTRADER外汇:从“微笑”到“颦眉“,美元将迎二次探底?
搜狐财经· 2025-05-20 07:38
美元指数走势分析 - 美元指数在关税政策利好刺激下短暂反弹后市场情绪再度陷入胶着 [1] - 政策不确定性与债务可持续性担忧正取代传统避险逻辑成为驱动汇率走势的核心变量 [1] - 全球金融体系对美元信用产生根本性质疑 [1] 传统理论范式转变 - 德意志银行提出的"美元皱眉曲线"理论正在颠覆传统的"微笑曲线"范式 [1] - 美国财政失衡与贸易保护主义改变游戏规则:国债规模达36.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124% [1] - 2025财年上半年偿债支出达5825亿美元使美元资产逐渐失去"安全垫"属性 [1] 市场认知与预警 - 摩根大通CEO警示关税政策对制造业复苏的抑制效应被严重低估 [3] - 桥水基金创始人指出穆迪下调美国评级未充分反映"货币化偿债"风险 [3] - 4月核心商品通胀率出现反弹迹象关税对物价推升作用超出美联储预期 [3] 政策制定困境 - 美联储承认在关税扰动与经济衰退风险间保持平衡异常艰难 [3] - 纽约联储预警通胀与失业率可能同步上升 [3] - 市场维持年底前两次降息预期显示对长期增长前景悲观 [3] 全球资金配置变化 - 1980年以来美国6次衰退中4次伴随美元走强但本次周期呈现不同特征 [3] - 非美经济体政策稳定性相对提升而美国陷入财政失序与政治僵局 [3] - 美元避险溢价正在削弱资金未将美元视为当然避风港 [3]
摩根士丹利:中国的新兴前沿-投资于不断变化的趋势
摩根· 2025-05-14 0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工业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当局通过投资新兴产业推动价值链上移,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长期增长 [3][6][8] - 研究中国在研发、人才、资本、政策、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基础六个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广泛生态系统中有重大机遇,若政策解决经济均衡和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可能从“1对N”创新转向“0对1”创新 [6][8] - 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半导体、先进材料和设备预计稳健增长,识别出28只股票抓住机遇 [6][8] - 中国新兴产业和价值链升级得益于完善供应链蓬勃发展,虽面临挑战,但政府刺激和经济复苏将消除投资者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29] - 预计人工智能将重塑中国工业格局,在多领域带来变革并创造巨大价值 [37][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要素框架 -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研发对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百分比相对较低,但各下游产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增加,在机动车辆和机械领域研发强度领先美国,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追赶 [31] - **强大的人才库**:中国培养大量合格工程师,大学开设新兴专业,2022年工程专业毕业生约300万,超过所有发达市场 [31] - **充足的资本流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2021 - 24年资本流入人民币20万亿元,半导体和机械贡献大,新材料等行业增长率强劲,运输等领域资金流入下滑 [32][33] - **强大和持续的政府支持**:政府战略举措降低进入壁垒和长期资本风险,新能源、半导体和航空航天是常引用行业,2025年强调“AI +”计划 [33] - **有吸引力的市场需求**:需求激增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投入研发,3C、汽车和电气机械是2024年制造业收入最大贡献者,可选消费品和医疗健康消费贡献将增加 [34] - **稳固的供应链积累**:看好位于价值链上游、国产化率低、下游基础强大且潜在市场规模有吸引力的行业,上游芯片和软件挑战大,半导体设备和高端制造业国产化进展良好 [34] 国产化率变动模式 - 国产化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游上行时速度加快,上游国产化取决于下游水平,国产化率达40%左右价格竞争加剧,多数行业国产化率从 <10% 到 >50% 约需10年 [35] 宏观挑战和突破性机遇 - 中国供应链展示“1到N”创新实力,未来“0到1”创新可能面临国内经济不均衡和非关税技术壁垒挑战 [36] 人工智能为中国带来重大机遇 - 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为中国创造人民币11万亿元等值劳动力价值,占名义GDP的5.5%,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强大,但计算实力在高端芯片方面相对落后,正通过多种方式缩小差距 [37][38] - 人工智能将加速自动驾驶,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药物研究,管理金融资产,保障金融安全等 [39] 股票机会 - 在汽车、硬件、互联网、工业、材料和半导体六个关键行业寻找产业升级机会,确定28只股票,如地平线机器人、亿航、立讯精密等,并给出各股票的市值、日均交易量、收盘价、目标价、投资逻辑等信息 [42][44]
什么情形适合定投ETF?
中国证券报· 2025-05-09 21:35
基金定投概述 - 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过程,类似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1] - 投资过程构成"微笑曲线",适合普通投资者避免择时失误和"追涨杀跌" [1] - 相比一次性投资,具有手续简单、省时省力、分散平摊风险的特点 [1] 基金定投优势 - 分批进场可抹平基金净值波动,降低择时风险 [1] - 熊市持续投入可积累低成本筹码,牛市时获得更高收益 [1] - 波动率大、成长性好的指数定投收益率更高,因其弹性强且发展空间大 [1] 基金定投实现方式 - 普通散户可通过ETF或ETF联接基金实现定投 [2] - 部分券商系统支持ETF定投,ETF联接基金定投已在互联网平台和银行渠道上线 [2] - ETF联接基金A份额适合长期定投(收取申购费无服务费),C份额适合短期投资(收取服务费无申购费) [2]
世界微笑日 构建属于每个人的微笑曲线
天天基金网· 2025-05-08 11:18
微笑曲线与基金定投 微笑曲线的形成机制 - 定期定额投资在市场下跌时成为"份额收割机",基金净值从1元跌至0.8元时,同等金额可购得更多份额,实现低成本囤货[6] - 下跌过程中通过持续买入实现两大效果:份额累积(低价筹码滚雪球式增长)和成本摊薄(持仓成本被"熨平")[7][8] - 市场回暖时,前期积累的份额批量盈利,微笑曲线右半段越陡峭,回报越丰厚[9] 定投的核心优势 - 摊薄成本:市场波动越大效果越显著,实现"跌时多买、涨时少买"的自动调节[10] - 分散时点:固定频率买入避免一次性投入踩中高点的风险,在时间长河中分散资金[10] - 平滑体验:小额分批投入削弱账户波动感,减少追涨杀跌冲动[10] - 低迷坚守:纪律性执行定投计划,保持市场参与度(如2015年股灾、2020年疫情等极端行情)[10] 长期定投数据验证 - 基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17年回测显示,定投时间越长平均收益率越高:6个月2.29%、1年5.12%、2年13.83%、5年43.68%、10年64.08%[12] - 正收益概率随期限提升:6个月58.42%、1年62.24%、2年68.02%、5年84.46%、10年99%[12] - 对比一次性投资,定投在市场下跌时收益率降幅更小(如两年期投入24万元一次性VS每月1万元定投)[15][17] 投资哲学 - 微笑曲线体现长期价值投资逻辑:左侧下跌时积累份额,右侧上涨时兑现回报,将波动转化为财富增长动力[9][18] - 定投策略类似"减震装置",通过分散投入降低短期剧烈震荡的焦虑,改善持有体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