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搜索文档
审计署:9省违规新增隐性债用于政府投资、偿还债务补充财力
搜狐财经· 2025-07-09 06:21
税收征管问题 - 审计发现税务和海关部门征收"过头税费"等889.97亿元 [4] - 28省市税务部门向631户企业多征收或提前征收耕地占用税、增值税等税费及滞纳金331.89亿元 [4] - 14省市地方政府通过将无偿划拨土地变有偿划拨等方式多收取土地出让收入等558.08亿元 [4]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 - 重点审计的9省2023年3月以来违规新增隐性债务59.09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投资、偿还债务、补充财力等 [4] - 5个地区指定国企垫资建设、承诺由财政资金偿还等新增政府隐性债务59.09亿元 [4] - 11个地区15户融资平台等通过发行非标金融产品、借款等方式新增隐性债务1.5亿元 [5] - 福建晋江融资平台向9家公益组织借款15.02亿元部分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等形成隐性债务 [5] - 6个地区通过直接修改债务台账、将政府债务转为企业债务等方式虚假化解政府债务23.2亿元 [5] 资金挪用问题 - 多笔资金被错用、挪用于地方基层"三保"支出、偿还地方债务和补充地方财力等 [7] -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超过10万亿元但仍存在局部地区"三保"压力增大的情况 [7] - 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 [7] 审计建议 - 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其他财政资金的统筹衔接 [8] - 加强对地方专项债券的穿透式监管严格审核地方化债成效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8]
上半年地方发债超5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了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03 15:1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达5.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 - 新增债券发行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再融资债券发行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 [1] - 再融资债券占比过半,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置换隐性债务 [1][2] 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新增债券资金投向重大项目及民生项目,专项债中2.2万亿元为新增专项债(同比增长45%) [2] - 专项债投向放宽,部分用于化解隐性债务及拖欠企业账款,其余投向项目 [2] - 项目投向分布: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8%)、交通(19%)、土地储备(11%)、农林水利(5%)、医疗卫生(5%) [3] - 土地储备专项债投入力度加大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3] 区域发行规模排名 - 江苏省发债规模居首(约5500亿元),山东、广东、四川均超3000亿元 [3] - 湖北、北京、浙江、安徽、河北发债规模超2000亿元,湖南接近2000亿元 [3] - 江苏、山东、广东因经济发达及隐性债务置换需求,发债总额持续领先 [3] 债券期限与利率变化 - 2025年1-5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6.4年,较2024年延长2年 [4] - 平均发行利率1.95%,较2024年(2.29%)显著下降,降低融资成本 [4] 债务风险与政策动向 - 截至2025年5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1.25万亿元,低于限额57.99万亿元 [4] - 财政部计划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专项债发行,推动"两重""两新"工作 [4] - 三季度专项债或加速发行以形成实物工作量,为四季度预留政策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