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2025“对话德国”活动在常州举行
新华日报· 2025-09-14 23:51
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12日至13日在常州举行"对话德国"活动 聚焦低碳经济和绿色转型合作 [1] - 活动由常州市政府、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及中国德国友好协会共同主办 [1] - 现场签约9个合作项目 涵盖医疗器械、机械装备和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1] 德企投资情况 - 德国是常州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 [1] - 269家德资企业在常州投资 其中7家为世界500强德企 [1] -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集聚超70家德语区企业 包括极马、迈恩德、费斯托、劳施保施等行业隐形冠军 [1] - 产业园总投资额超过23亿欧元 [1] 合作平台建设 - "对话德国"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 成为中德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平台 [1]
推动绿色转型 2025“对话德国”活动在江苏常州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8:32
中德经贸合作现状 - 德国是常州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 目前269家德资企业在常州投资 包括7家世界500强德企[1] -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已集聚超过70家德语区企业 常州金坛等地形成以德企为主的欧洲企业集群[1][2] - 活动现场集中签约9个合作项目 涵盖医疗器械、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2] 常州产业发展数据 - 常州形成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五个超千亿产业集群[2] - 2024年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产业集聚度居全国第三 投资热度居全国第一[2] - "十四五"以来工业规模增长76% 单位GDP能耗下降27%[1] 绿色转型合作前景 - 德国被视为全球绿色转型先行者和引领者 常州定位为绿色发展坚定践行者[1] - 低碳经济和绿色转型成为中德深化合作的重要纽带 德国企业通过融入本地供应链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1][2] - 德国工商大会代表指出德企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巨大潜力 合作可为全球市场服务[2]
传承模范匠心 织就百年品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6:05
《恒源祥品牌书》正式发布 转自:中国质量报 2025年,恒源祥成立98周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枚勋章不仅是对他个人深耕实业、 引领创新的嘉奖,更成为百年恒源祥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锚定方向、践行使命的生动注脚。9月1日,"传承模范匠心 织就百年品质"2025年恒源祥质量月 在无锡恒源祥绒线一厂开幕,这也是恒源祥质量月活动步入的第29个年头。陈忠伟为无锡藕塘商会百余家企业家带来《编织未来:百年品牌的破局思维与新 质生产》主题演讲,以劳模力量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通过恒源祥的品牌实践,讲述企业点亮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路径。 自2022年提出以"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美学经济"作为三大战略坐标,践行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品牌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来,恒源祥始终以前瞻视野与系统 布局,持续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在新时代的焕新与超越。在迈向百年的进程中,恒源祥立志走"用文化的方法做品牌,用品牌持续引领创新"的路径,让经典品 牌在传承中扛起时代责任。从数字经济领域以技术赋能产业革新,到美学经济层面深耕海派文化与非遗传承,向世界传递中国美学自信,再到低碳经济实践 中实现产销全链路降碳, ...
储能板块活跃走强,碳中和ETF泰康(560560)逆市上涨1.43%,近1周涨幅跑赢同类产品,我国锂电池产业在全球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9-03 03:49
碳中和ETF表现 - 碳中和ETF泰康(560560)上涨1.43% 跟踪指数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上涨1.25% [1] - 近1周累计上涨2.94%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近1年规模实现显著增长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成分股表现 - 亿纬锂能上涨11.89% 阳光电源上涨8.43% 国轩高科上涨4.28% [1] - 锦浪科技 金风科技等个股跟涨 [1]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1] - 通过"龙泉"系列电池进行多路线开发 系统性推进技术迭代 [1] - 2025年目标实现能量密度400Wh/kg和1000Wh/L的关键指标 [1]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5.9万辆 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 [2] - 锂电池关键材料全球出货占比超过70% [2] - 行业面临盈利水平偏低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2] 政策与行业格局 - 政策持续加码 重要会议多次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2] -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竞争格局 提升全球竞争力 [2] 逆变器出口表现 - 2025年1-7月逆变器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 [2] - 出口欧洲金额达146亿元 同比增长7% 出口澳洲金额14亿元 同比增长32% [2] - 澳洲单月出口金额同比激增207% 成为我国逆变器出口第二大市场 [2] 储能市场前景 -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潜力可期 2025年欧洲储能装机预计达29.7GWh 同比增长36% [2] - 海外非美大储市场有望成为国内企业新的增长点 [2] 指数构成与投资价值 -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精选50家低碳经济核心企业 [3] - 构建"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存储-清洁生产消费"全产业链布局 [3] - 电力产业清洁化转型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突围为成分股带来业绩增长确定性 [3] - 一篮子持股特性有效规避个股淘汰风险 精准捕捉龙头红利 [3]
广东电力市场半年报:储能中长期交易电量210GWh,月度交易均价374.2厘/kWh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电力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直接交易电量达207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中长期交易覆盖近九成市场电量,现货价格波动反映一次能源价格和供需变化 [19] - 新能源和新型主体加速入市,绿电交易规模同比增长81.7%,虚拟电厂交易细则落地,独立储能和抽水蓄能参与现货市场,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19][65][95] - 市场机制创新持续推进,包括气机成本补偿改革、双边现货市场研究、区域市场衔接和绿电交易机制完善,为低碳经济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94][95][96] 电力供需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电网统调装机容量2.423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中调装机1.673亿千瓦,地调装机0.750亿千瓦 [20] - 光伏装机增速达73.3%,装机容量5534.9万千瓦,占比22.83%;燃气装机增速25.4%,装机容量5434.2万千瓦,占比22.42%;燃煤装机占比29.74%,但增速下降0.1% [21] - 蓄能(含储能)装机容量1048.5万千瓦,同比增长4.43%,占比4.33%;风电装机1870.0万千瓦,增速12.7% [21] 中长期市场交易 - 1-6月中长期市场总成交电量1835.0亿千瓦时,成交均价384.0厘/千瓦时,其中年度交易1536.7亿千瓦时,多月交易2.7亿千瓦时,月度交易295.3亿千瓦时 [42] - 分电源类型:煤机交易电量1236.9亿千瓦时,气机411.6亿千瓦时,核电157.3亿千瓦时,光伏3.5亿千瓦时,风电23.6亿千瓦时,储能2.1亿千瓦时 [42] - 月度交易中储能成交0.4亿千瓦时,均价374.2厘/千瓦时;煤机成交202.1亿千瓦时,均价372.8厘/千瓦时 [52] 现货市场交易 - 现货偏差电量239.7亿千瓦时,占市场购电用户总用电量11.5%;日前均价波动区间88.4-547.1厘/千瓦时,实时均价94.0-604.0厘/千瓦时 [60][62] - 9家独立储能和1家抽水蓄能参与现货市场,充电电量9.6亿千瓦时均价276.3厘/千瓦时,放电电量8.0亿千瓦时均价397.6厘/千瓦时,充放电价差121.3厘/千瓦时 [9] - 新能源机组现货出清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日前成交电量142.5亿千瓦时均价255.5厘/千瓦时,实时156.7亿千瓦时均价249.7厘/千瓦时 [64] 绿电交易 - 1-6月绿电交易电量58.4亿千瓦时,电能量均价385.5厘/千瓦时,绿色环境价值均价8.1厘/千瓦时;跨经营区绿电交易成交0.3亿千瓦时,均价267.4厘/千瓦时 [59] - 绿电结算电量58.2亿千瓦时,均价8.1厘/千瓦时,其中光伏占比76.3%,风电占比23.7% [78][79] 市场结构与主体 - 发电侧HHI指数平均值1153,属低集中寡占型;用电侧HHI平均值397,属竞争型;发电侧Top1指数平均26%,Top4指数平均52% [35][39] - 新增经营主体15207家,累计注册115150家,增长15.2%;售电公司以广州、深圳为主,占比60.8% [24][25] - 零售市场交易电量2073.1亿千瓦时,占全市场99.9%;用户电能量结算均价436.9厘/千瓦时,售电公司平均度电获利17.0厘/千瓦时 [81] 机制创新与政策落实 - 发布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细则,推动分布式资源聚合;落实新能源全面入市,110kV新能源电站分批参与现货市场 [95][113] - 研究气机变动成本补偿改革和双边现货市场,完善绿电交易及溯源机制;支撑南方区域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 [94][96] - 下半年重点推动年度交易常态化、用户侧现货偏差结算、绿电直连项目及虚拟电厂交易 [102][103][104]
毛里塔尼亚具备年产1200万吨绿氢潜力
商务部网站· 2025-08-29 01:51
绿氢生产潜力 - 利用5%海岸线资源每年可生产1200万吨绿氢 具备极强价格竞争力 [1] - 太阳能与风能协同效应确保稳定且高成本效益的绿色电力生产 支持低成本大规模绿氢制造 [1]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被德国H2Atlas-Africa项目评为非洲38个国家中最具竞争力绿氢生产国 [1] - 毗邻欧洲市场且与亚洲等全球主要氢能中心联系紧密 具备显著出口地理优势 [1] - 通过绿氢与国内铁矿石结合生产直接还原铁 提升附加值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1] 产业发展影响 - 绿氢为核心发展路径 助力难以减排领域脱碳并创造出口收入 [1] - 推动本地工业发展并为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1] - 已出台专项法律框架 建设绿氢产业承诺成为非洲绿色投资典范 [1]
探索低碳转型新路径 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
新华日报· 2025-08-28 21:17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驱动作用 -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点 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变革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 - 需将低碳经济从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以提升贸易竞争力 [1] 贸易结构优化与绿色产业培育 - 国际贸易重点从煤炭、钢铁等高耗能产业转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2] - 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 鼓励采用余热回收技术、高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 - 延伸传统产业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依赖 [2] -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 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2] - 通过购车补贴、充电桩建设补贴等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和提升产品附加值 [3] -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能源、工业、交通等关键排放领域集中攻关 [3] - 政府牵头推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实验室和技术联盟 [3] - 制定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 [3]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建立能耗模型实现精准控碳 通过3D打印和柔性制造减少材料浪费 [3] 国际合作与绿色贸易网络建设 - 需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低碳转型的技术、规则和市场挑战 [4] - 联合主要经济体建立跨区域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产品认证通用标准 [4] - 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嵌入低碳条款和可持续发展专章 推动成员国明确减排目标 [4] - 联合跨国企业和科研机构成立全球低碳技术联盟 重点研发新能源、储能、碳捕获技术 [4] - 在经贸合作区打造绿色产业走廊 形成跨国低碳产业集群 [4] -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专区 降低中小企业出口门槛 [4] 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 将低碳目标纳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设定绿色产品出口占比和碳足迹管理量化指标 [5] - 对钢铁、水泥等高碳产品加征碳关税 对低碳技术装备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减免增值税 [5] - 环保、税务、金融、商务部门协同形成政策合力 制定更严格环保标准和有效税收减免政策 [6]
碳中和ETF基金: 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44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全称为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低碳ETF,场内简称为碳中和ETF基金,基金主代码为159885 [1] - 基金成立于2021年4月6日,上市日期为2021年4月1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1] - 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433,467,316.00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251,122,940.60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0.5793元 [1][3] 投资策略与目标 - 基金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2%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 [1] - 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按照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基准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1] - 投资策略包括股票投资组合的构建和调整,以及可投资债券、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股指期货、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工具 [1][2] 主要财务指标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0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5.49% [3][4] -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5.20%,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299元 [3]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37,855,336.07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0873元 [3] - 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3.11% [3] 业绩表现与比较 - 过去一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58%,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3.49% [4] - 过去三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59%,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0.13% [4] - 过去六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00%,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5.49% [4] - 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72%,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6.37% [4] - 过去三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4.19%,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47.79% [4]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11%,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24.20% [4] 投资组合与资产配置 - 期末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249,110,067.40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绝大部分 [14] - 股票投资成本为342,809,849.79元,公允价值变动为-93,699,782.39元 [21] - 货币资金为2,100,752.20元,结算备付金为54,004.07元,存出保证金为95,360.72元 [14] 行业与市场分析 - 报告期内光伏板块受"531"抢装节点驱动,但下半年国内需求承压 [9] - 锂电方面,固态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板块催化不断 [9] - 供给端产能压力仍存,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6月底开始供给侧预期再度提升 [9] - 尽管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多,但国内经济数据整体维持较好韧性,流动性持续充裕 [10]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为闫冬先生,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2018年5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5] - 闫冬先生目前担任多只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包括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鹏华国证有色金属行业ETF等 [5][6][7] - 基金经理未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 [8] 基金费用结构 - 支付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费年费率为0.50% [25] - 支付基金托管人的托管费年费率为0.10% [25] - 报告期内基金管理费为648,411.65元,基金托管费为129,682.37元 [25] 关联方交易 - 报告期内通过关联方华泰证券的股票交易成交金额为60,056,653.05元,占当期股票成交总额的72.29% [25] - 华泰证券期末持有基金份额4,006,977.00份,占基金总份额的0.92% [28] - 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联接基金期末持有基金份额292,589,493.00份,占基金总份额的67.50% [28]
中国低碳指数报6191.5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长江电力等
金融界· 2025-08-26 08:43
指数表现 - 中国低碳指数报6191.56点 基日为2006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4.90% 近三个月上涨12.64% 年初至今上涨9.68% [1] 成分股权重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7.97% 阳光电源权重最高达7.05% [1] - 宁德时代占5.22% 隆基绿能占5.09% 特变电工占4.87% [1] - 中国核电(4.32%) 光大环境(4.24%) 长江电力(4.15%)位列第六至八位 [1] - 三峡能源(4.09%) 亿纬锂能(4.03%) 比亚迪股份(3.91%)进入前十 [1] 市场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最高达42.18%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36.73%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20.51% 新加坡交易所占0.33% [1] - 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占0.25% [1] 行业构成 - 电力设备行业占比58.17%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 - 公用事业占比27.13% 环保行业占比8.05% [2] - 乘用车及零部件占比3.91% 机械制造占比2.16% [2]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参照细则处理 [2]
乳山创新“数字+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完成首批牡蛎碳汇交易
齐鲁晚报网· 2025-08-25 04:39
乳山牡蛎产业发展 - 乳山市政府引导牡蛎产业从产业规划、环境治理、品牌提升、金融助力、科技赋能、文化旅游等多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乳山市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为国内首个"可持续发展金融助力农村小微企业振兴"项目示范区 聚焦牡蛎产业并探索"数字+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2] 碳汇方法学开发与交易 - 2024年召开牡蛎碳汇方法学研讨会 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团队合作完成"双壳贝类养殖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 [2] - 对乳山国企确权养殖海域年产生碳汇量进行计量测算 [2] - 2025年8月12日实现首批牡蛎碳汇交易 5家企业参与交易并获得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颁发的交易证书 [2] 蓝碳经济价值意义 - 生态环保意义:牡蛎生长过程实现长期固碳 碳汇交易机制促使养殖方式环保化 推动产业向绿色生态转型 [3] - 金融创新意义:有助于开发牡蛎碳汇金融产品 强化金融赋能作用 [3] - 社会影响意义:提升乳山牡蛎品牌知名度 巩固国内优质品牌地位 拓展市场并吸引消费者与投资人 推动产业链发展和就业机会创造 [3]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围绕方法学省级备案 牡蛎碳汇在生态修复中的代偿作用 碳汇金融产品创新及其他应用场景拓展开展工作 [3] - 探索构建牡蛎碳汇全链条服务体系 助力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