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新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群众工作札记 | 推动“两新”政策落地生根
政策执行机制 - 建立发改统筹-纪检督导-部门落实三级联动机制确保政策执行责任到人[1] - 实行一周一调度和半月一通报机制持续更新监督动态压实主体责任[1] - 督促责任单位出台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配套细则20项从制度层面防范执行偏差[2] 资金使用效率 - 资金发放周期从45天缩短至15个工作日大幅提升审批效率[2] - 截至6月底已使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4071万元直接带动消费3亿元[2] - 开展补贴资金使用情况检查18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4人防范虚报冒领行为[3] 市场监管措施 - 采用线下检查+线上分析组合拳核查价格标签与实际售价防止先涨价后降价[3] - 推动政策图解价格公示监督电话承诺书四上墙确保信息透明公开[3] - 组织商家培训10次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3]
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新华社· 2025-09-12 06:26
9月1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7%和12.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 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在出口方面,1至8月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 比增长87.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企 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汽车产业总体运行平稳。 ...
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2100万辆
新华社· 2025-09-11 07:50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唐诗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汽车 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与前7个月相比,产量增速持 平,销量增速扩大0.6个百分点。 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近期,"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 企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汽车产业总体运行平稳。(完) 1至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 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
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企业盈利水平继续好转
新华社· 2025-09-08 00:38
制造业利润增长 - 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增速较6月份加快5.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利润增长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 [2] 工业企业整体盈利状况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 [1] - 企业毛利润由6月份下降1.3%转为增长0.1% [1]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1]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 [2] - 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 [2]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增长显著 [2] 企业规模分类盈利变化 - 中型企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7.8%转为增长1.8% [2] - 小型企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9.7%转为增长0.5% [2] - 私营企业当月利润增长2.6% 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
旧经济深蹲 新经济蓄力
华夏时报· 2025-09-05 21:17
经济修复态势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7月回升0.1个百分点 显示经济维持较弱修复态势[1] - 预计全年GDP增长5%目标实现难度较低 经济或呈现前高后低走势[1] - 下半年市场或呈现股债双牛结构 10年国债利率预计下行至1.5%附近[1] 流动性环境 - 流动性逐渐趋宽 无风险利率处于下行趋势 直接驱动债券走牛[2] - 央行将持续投放流动性维持市场充裕 成为股债双牛推手[2] - 企业盈利下滑速率慢于无风险收益率下行速率时 估值抬升推动股票走牛[2] 工业生产 - 预计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5% 生产景气总体平稳[3] - 钢铁生产链条中焦炉开工率 高炉开工率 螺纹钢产量同比环比均回升[3]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 PTA产量环比同比均回落 山东炼油厂开工率同比负增长[3] 制造业需求 - 8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 继续运行在收缩区间[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 较上月有所回升 出口保持韧性[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4] 消费市场 - 预计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5% 较前值+3.7%小幅下行0.2个百分点[5] - 八项规定持续压制公务消费 餐饮和烟酒类零售额受冲击 7月同比分别增长1.1% 2.7%[6]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力度边际走弱 中央资金降至1380亿元 低于上半年的1620亿元[7] 汽车零售 - 预计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约194万辆 同比增2% 增速放缓[8] - 燃油车降价幅度较大 8月最后一周前50名车型降幅均超30%[8] - 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8月合计647.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9.9%[8] 固定资产投资 - 预计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 较前值1.6%放缓[9] - 1-7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1.5%[9]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10] 投资结构 - 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3.2% 制造业投资增6.2%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12.0%[10] - 1-7月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7% 港澳台企业增3.5% 外商企业降15.7%[10] - 1-7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5%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增3.9%[10] 制造业投资 - 预计1-8月制造业投资增速5.2% 较前值6.2%放缓[11] - 资本品价格下行和反内卷式竞争推进制约制造业投资[11] - 关税调整后市场主体对中长期不确定性产生担忧[11] 基建投资 - 预计1-8月基建投资同比增3.0% 较1-7月小幅下滑[12] - 8月建筑业PMI为49.1% 比上月降1.5个百分点[12] - 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累计发行32641亿元 达目标74%[12] 基建细分 - 1-7月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7.3% 7月当月同比-1.9%[13] - 1-7月铁路运输业增5.9% 道路运输业降2.0% 水利管理业增12.6%[13] - 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61960亿元 同比+0.6% 处于增速低位[14] 房地产投资 - 预计1-8月地产投资累计增速-12.7% 继续低位震荡[15] - 6月13日国常会提出推进"好房子"建设 优化现有政策[15] - 供给端政策加速推进 需求端政策有望加码[16] 进出口 - 预计8月出口增速6.9% 进口增速2.8%[17] - 下半年美国进口增速预计明显下行 中国出口可能进入下行通道[17] - 1-5月美国总进口1.9万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2487亿美元[17] 价格指数 - 预计8月CPI同比持平 环比增速0.4%[18] - 预计8月PPI同比增速-3.4% 环比增速-0.4%[18] - PPI变动受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和国内技术进步影响[21] 就业市场 - 预计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3% 较前值略有回升[22] - 毕业季对就业市场带来阶段性脉冲影响 但政策发力缓解压力[22] - 8月失业金搜索指数较为平稳 高于近三年均值但低于去年中枢[22] 金融数据 - 预计8月社融新增2.47万亿 同比少增5576亿元 增速提升至8.8%[23] - 预计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000亿元 同比少增4000亿元 增速回落至6.7%[23] - 企业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来自短期贷款 6月高增不具备持续性[24] 货币供应 - 预计8月M2增速8.7% 较前值8.8%回落0.1个百分点[25] - 预计8月M1增速5.7% 较前值5.6%提升0.1个百分点[25] - 存款利率走低促使居民将存款转向非银金融产品[25]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新动能持续增强
东北证券· 2025-09-05 11:15
经济景气度与PMI数据 - 2025年8月制造业PMI为49.4%,非制造业PMI为50.3%,综合PMI为50.5%,环比分别小幅回升0.1%、0.2%和0.3%[1][15]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1.9%和50.5%,显著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16] - 制造业生产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8月达50.8%[15][17] - 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虽低于荣枯线,但环比微升0.1%[15][17] 工业利润与企业效益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万亿元,同比下降1.7%,但降幅持续收窄[2][40] -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高技术制造业7月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8.9%[2][61] - 私营企业利润增长1.8%,中型和小型企业利润均由降转升[40][64] - 营业收入利润率5.1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40] 价格水平与通胀表现 - 7月CPI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3][75] - 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6%,环比降幅收窄[3][75]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对CPI上涨贡献超六成[76]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出厂价格指数49.1%,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16] 行业与结构分化 - 航空航天器制造利润增长40.9%,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61]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电子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87.9%[62] - 建筑业PMI降至49.1%,房地产投资与成交仍处低位[3][25]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同比下降23.0%,环比降幅收窄1.9%[77][81] 高频数据与经济活动 - 半钢胎和全钢胎开工率稳定,PX开工率处于高位[99][106][109] - 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平稳,地铁出行量和航班执行量维持高位[99][115][119] - 乘用车批发零售延续回升趋势,电影票房表现积极[100][123][127] - 石油沥青开工率和水泥发货率保持平稳,基建提供支撑[100][150]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8月25日-8月31日)
乘联分会· 2025-09-03 09:05
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8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95.2万辆 同比增长3% 环比增长7% 1-8月累计零售1,469.8万辆 同比增长9% [1] - 8月全国乘用车批发240.9万辆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8% 1-8月累计批发1,793.4万辆 同比增长12% [1][7] - 8月新能源零售107.9万辆 同比增长5% 环比增长9% 零售渗透率达55.3% 1-8月累计新能源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 [1] - 8月新能源批发129.2万辆 同比增长23% 环比增长9% 批发渗透率达53.6% 1-8月累计新能源批发892.6万辆 同比增长33% [1] 2025年8月零售市场周度分析 - 第一周日均零售4.5万辆 同比下降4% 环比增长6% [3] - 第二周日均零售5.9万辆 同比增长8% 环比增长10% [3] - 第三周日均零售6.0万辆 同比增长6% 环比下降5% [4] - 第四周日均零售9.5万辆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15% [4] - 8月零售增速受2024年7月高基数影响 但下旬因开学季购车需求回暖 各地以旧换新政策重启推动市场平稳增长 [4] 2025年8月批发市场周度分析 - 第一周日均批发4.0万辆 同比增长16% 环比下降3% [9] - 第二周日均批发6.3万辆 同比增长22% 环比增长19% [9] - 第三周日均批发7.1万辆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3% [9] - 第四周日均批发15.3万辆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12% [9] - 厂商积极提升销量 出口形势较好 反内卷行动改善行业秩序 [7] 2025年1-7月汽车行业效益表现 - 1-7月汽车行业收入5.9万亿元 同比增长8% 利润2,737亿元 同比增长0.9% 利润率4.6% 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9%的平均水平 [7] - 7月单月收入8,275亿元 同比增长4.5% 利润293亿元 同比下降17% 利润率3.5% 环比下降明显 [8]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行业效益改善 但汽车行业利润改善滞后于其他消费品 [8] 中国汽车全球市场地位 - 2025年7月全球汽车销量773万辆 同比增长7% 中国占全球份额34% 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9][10] - 1-7月全球汽车销量5,420万辆 同比增长6% 中国销量1,824万辆 增长12% 增速领先美国(3%)、日本(8%)等市场 [9][10] - 比亚迪位列全球车企第6 吉利第9 奇瑞第11 中国自主品牌全球份额提升 [10] 全球新能源市场格局 - 2025年1-7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37万辆 同比增长31% 中国占全球份额67.6% [10][12] - 中国纯电动车占全球份额64.3% 插电混动占全球份额74% 表现超强 [12] - 7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48.5% 远高于美国(10%)、日本(2%) 挪威(82%)、英国(30%)、德国(26%)紧随其后 [11] - 1-7月中国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份额达15% 较2024年9.2%大幅提升 [11]
港股异动丨汽车股普涨 比亚迪股份涨3%领衔 8月汽车交付出炉
格隆汇· 2025-09-02 02:56
港股汽车板块表现 - 比亚迪股份领涨3% 理想汽车和华晨中国均上涨1.3% 广汽集团、零跑汽车、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及吉利汽车同步跟涨 [1] 车企交付数据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1万辆创历史新高 小鹏汽车交付3.77万辆同步创新高 蔚来交付超3万辆 小米汽车连续两月交付破3万辆 [1]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37.36万辆 同比增长0.15% 环比增长8.52% [1] - 长城汽车总销量11.56万辆 同比增长22%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75万辆 [1] -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12.98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49.89% [1] 行业前景预测 -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2025年全国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 二月至七月已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1] - 内需与出口多元化推动区域车市结构变革 "两新"政策持续促进乘用车消费 [1]
崔东树:预计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0%
智通财经· 2025-09-01 09:11
全国乘用车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0% 呈现2-7月国内车市强势增长特征 [1] - 2024年与2019年对比 东北和西北成为中国车市增长最快地区 [2] - 中西部车市好于东部车市 2025年7月中部地区份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 [2] 区域市场结构变化 - 北方车市2025年7月份额较上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 较2022年份额增5.6个百分点 [1][2] - 东北地区份额从2023年持续走强 2025年7月保持在5.9%-7%的较高水平 [1][2] - 华东地区7月车市同比下滑较大 华南地区表现较差 [1][2] - 北方省份如宁夏 内蒙古 黑龙江 辽宁 山西和吉林表现亮眼 [3] 新能源车市场发展 - 北方地区新能源增长较快 插混车型占比提升明显 [1][5] - 东部平原地区新能源车占比达50%以上 南方纯电动接受度提升 [1][5] - 海南和广西新能源车占比达60%左右 广东及江浙地区燃油车比例约50% [5] - 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燃油车占比仍达60%左右 [5] 政策影响与车型表现 - "两新"补贴政策推动经济型车回暖 A00级和A0级电动车呈现强增长态势 [1][6] - 新能源车获得比燃油车更高的补贴优势 中低端新能源车购买热情释放 [6] - SUV在中西部地区需求旺盛 西北西南地区因地形地貌形成较强特征 [4] - 东部平原地区如山东 河南 河北以纯电动轿车为主力 推动私车普及 [4]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自主品牌快速发展 豪华车份额下降明显 [7] - 合资品牌在大城市份额已小于豪华车 且下降较快 [7] - 插混车型在北方替代燃油车优势体现 纯电动在南方接受度提升 [1]
上市公司半年报彰显业绩向好 全年盈利有望逐季上行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13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全市场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长 [2] - 企业盈利从预期修复进入实绩验证周期 整体景气度持续改善 亏损面显著收窄 [1] - 上市公司全年盈利将呈现逐季上行态势 四季度增速有望达到8%左右 [10][12] 板块分化与结构特征 - 创业板净利润增长11.18% 科创板营收增长4.90% 北交所营收增长6.08% [1] - 主板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新兴产业显示强劲增长动能 [1] -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 [2] 行业盈利质量指标 - 食品饮料行业净资产收益率17.9% 家电行业16.23% 非银金融行业10.86% [2] - 有色金属 煤炭 石油石化 电信服务 银行等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均在8%以上 [2]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 [2] 金融行业业绩表现 - 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业收入2518.66亿元 同比增长30.8% 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 同比增长65.08% [5] - 37家券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行业呈现盈利高弹性特征 [5] - 银行业受益于净息差企稳和资产质量改善 全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12] 传统周期行业改善情况 - 钢铁行业重点企业利润总额592亿元 同比增长63.26% 平均利润率1.97% 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6] - 山东钢铁实现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1252.58万元 同比增加9.81亿元 [6] - 全国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386元/吨 同比增长5.4% 生产成本下降20元/吨左右 [6] 消费与地产产业链复苏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家具类增长20.6% [5] - 核心城市二手房网签量同比增长12.5%至34.9% 北京8.9万套 上海11.7万套 广州5.6万套 [8] - 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3.5% 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8] 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 - 半导体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04.5% 缺乏技术壁垒的中小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8] - 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2] - 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8] 消费新业态与政策效应 - 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高增长 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 [9] - 家电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超9% 换"智"趋势显现 [9] - 游戏影视院线行业净利增速超70% 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9] 上市公司回报与分红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11] - 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 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11] - 央企贡献71%的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元 [11] 市场活跃度与资金面 -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约1.36万亿元 同比提升近30% [5] - 融资融券余额环比增速维持高位 风险偏好逐步恢复 [13]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首次突破36万亿元 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持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