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马云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0:17
蚂蚁集团推出AI健康应用AQ - 蚂蚁集团正式向假医疗广告宣战,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四大举措展开医疗打假防骗,包括上线行业首个AI打假辟谣专区、联合30万名真人执业医师、组建"银发打假团"以及提升医疗大模型能力 [1][5] - AQ目前服务用户已超1亿人,用户可通过"拍图打假""电话验真""名医分身"等AI功能识别虚假医药和保健品广告 [1][5] - AQ名字来自马云,寓意"让天下患者不再被忽悠",消灭假医疗广告成为蚂蚁集团的新使命 [1][2] AQ的四大核心功能 - AI打假辟谣专区:用户输入"打假"即可唤起,通过"AI拍图打假"功能,上传产品图片后可获得安全评估,例如对"延年壮骨酒"的测试显示其缺乏合法资质、涉嫌违法宣传且成分风险极高 [5][6][9][15][16] - 联合好大夫平台:连接30万名真人执业医师,上线超300个名医AI分身提供7×24小时咨询服务 [5][19][20] - 银发打假团:联合蓝马甲公益行动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人防骗活动 [5][20] - 技术支撑:蚂蚁医疗大模型学习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利用增强检索技术整合权威医学文献进行深度分析 [18] 行业背景与数据 - 虚假医疗广告问题严重:3万多名老人因"特效保健酒"广告被骗超10亿元,700多人假扮"老中医"导致超10万人受害 [5] - 老年人是主要受害群体:2022年老年人消费投诉中,保健品虚假宣传占比超40% [5] - 政策环境:国家多部门近期密集开展打击"神医神药"假广告整治工作,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重点打击假冒医生身份行为 [5][19] 技术实现细节 - AQ的"AI拍图打假"功能整合全网权威医学资料并完成深度思考,能迅速给出安全判断和详细风险提示 [6][9] - 蚂蚁医疗大模型依据循证原则对知识来源进行权威性分级,并提升反作弊技术能力以避免被虚假信息干扰 [18] - 名医AI分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团队等领衔的全国超300位三甲名医 [19]
马云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0:12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于8月18日正式推出四大举措向假医疗广告宣战 包括行业首个AI打假辟谣专区 [2][4][6] - 产品名称AQ由马云命名 寓意是"让天下患者不再被忽悠" 成为蚂蚁集团新使命 [2] - 目前AQ服务用户已超1亿人 [2] 技术能力与功能特性 - AQ整合蚂蚁医疗大模型 学习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 采用增强检索技术分析权威医学文献 [8] - 提供"AI拍图打假"功能 用户上传图片后可即时识别虚假广告 例如测试"延年壮骨酒"时显示"需特别警惕"并列出缺乏资质、违法宣传等风险 [8] - 推出"电话验真"功能 用户可通过电话实时验证信息真伪 [6] - 依据循证原则对知识来源进行权威性分级 持续提升反作弊技术能力 [8] 合作伙伴与资源整合 - 联合好大夫平台接入超30万名真人执业医师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6][10] - 上线超300位三甲名医AI分身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团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团队 提供7×24小时答疑服务 [10] - 联合蓝马甲公益行动组建"银发打假团" 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人防骗活动 [7] 行业背景与社会问题 - 虚假医疗广告导致3万多名老人因"特效保健酒"被骗超10亿元 700多人假扮"老中医"使超10万人受害 [6] - 2022年老年人消费投诉中保健品虚假宣传占比超40% [7] - 中央网信办、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重点打击假冒医生身份和虚假科普行为 [10] 市场推广与效果验证 - AQ目前处于市场推广期 最终落地效果和用户接受度需时间验证 [2] - 行业人士评价AQ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识别"的跃迁 但应用效果待观察 [2]
AI医疗板块8月18日涨1.59%,塞力医疗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568.3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16
AI医疗板块市场表现 - AI医疗板块当日上涨1.59%,领涨个股为塞力医疗(涨跌幅5.14%)[1] - 板块成交活跃,卫宁健康成交量达116.23万手,成交额12.39亿元居首[1] - 上证指数上涨0.85%至3728.03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1835.57点[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五位分别为塞力医疗(5.14%)、药石科技(4.33%)、嘉和美康(3.15%)、万达信息(3.13%)、卫宁健康(2.79%)[1] - 思创医惠跌幅最大达10.08%,成交额6.33亿元[2] - 浙数文化成交量81.27万手,成交额12.30亿元位列成交额前三[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7568.36万元,游资净流出3.24亿元,散户净流入4.0亿元[2] - 塞力医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41亿元(净占比11.9%),但遭游资净流出9542.22万元[3] - 浙数文化主力净流入8872.72万元(净占比7.21%),散户净流出1.12亿元[3] - 三诺生物主力净流入3033.37万元(净占比9.88%),游资净流出2418.54万元[3]
这项业务马云亲自取名,和AI有关
第一财经· 2025-08-18 08:37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于8月18日正式推出一系列AI打假功能 重点针对医疗广告打假和预防老年人受骗 [1] - AQ于6月26日上线 提供健康科普 就诊咨询 报告解读等上百项AI功能 押注AI医疗成为公司未来方向之一 [1] - AQ名称源自马云 其理念是结合AI IQ和EQ 目标是"让天下患者不再被忽悠" 用AI科技消灭虚假医疗广告 [1] 市场背景与行业前景 - 全球AI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11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194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1%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骗 近三成老人因虚假医疗信息被骗 [2] 产品功能与实施细节 - AQ上线行业首个AI医疗打假辟谣专区 用户可通过输入"打假"唤起功能 [9] - 采用AI拍图打假和AI电话验真等方式识别虚假医疗广告 [9] - AI拍图打假功能可识别缺乏合法资质 涉嫌违法宣传 成分风险高等信息 [9] - 联合好大夫平台30万名"真医生"资源提供深入科普 [6][9] - 联合蓝马甲公益行动组建"银发打假团"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人防骗活动 [9] 发展策略与商业规划 - 公司目前不会急于推动AI医疗产品商业化 很长一段时间将从用户价值出发 [9] - AI医疗赛道关系民生普惠且规模成长前景巨大 投入期较长但未来商业化存在空间 [9]
港股异动丨智云健康大涨10% 股价创近半年新高 较年内低点反弹超84%。
格隆汇· 2025-08-18 06:07
股价表现 - 智云健康盘中一度涨10.53%至1.68港元 创近半年新高 市值重回10亿港元上方 [1] - 该股自4月9日年内低点0.91港元累计上涨超84% 历时逾4个月 [1] 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医疗大模型Cloud DTx成功解锁妊娠糖尿病治疗新方案 [1] - 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医学信息期刊JMIR收录 标志内分泌和女性健康领域科研能力实现飞跃 [1]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 脑机接口和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应用 [1] - 银河证券建议聚焦人工智能主赛道 关注AI+医疗龙头及具备场景货币化能力的应用企业 [1] - 方正证券指出国产企业加速自研与合作布局 AI医疗进入百花盛开时刻 [1]
港股医疗ETF(159366)成交额3.57亿!第二大成分股京东健康涨超10%
新浪财经· 2025-08-18 05:47
港股医疗板块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上涨2 27% 成分股京东健康(06618)上涨9 88% 一脉阳光(02522)上涨8 90% 锦欣生殖(01951)上涨7 94% 平安好医生(01833)和心泰医疗(02291)跟涨 [1] - 港股医疗ETF(159366)上涨1 93% 最新价报1 64元 近1周累计上涨8 71% [1] - 港股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3 11亿元 最新规模达2 93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1] Wind香港概念板块指数表现 - Al医疗板块上涨6 80% 智能医疗板块上涨5 77% [2] - 保健品板块下跌1 08% 本地银行板块下跌1 22% 涉矿板块下跌1 27% 稀土永磁板块下跌1 44% 铁矿石板块下跌1 53% [2] - 煤炭板块下跌1 54% 稳定币板块下跌1 68% 电子烟板块下跌1 74% 烟草板块下跌1 74% [2] 京东健康业绩表现 - 京东健康1H25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 7%至293亿元 年度购买用户数突破2亿 [2] - 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 4%至59 6亿元 广告收入和佣金规模持续增长 [2] - 1H25实现超30款创新药的线上首发 与多家医疗器械和营养保健品牌合作全网首发多款产品 [2] - 截至1H25 京东健康平台商家数超过15万 对比2024年底超过10万 1H24超过8万 商户入驻速度明显加快 [2] AI医疗行业动态 - 7月FDA批准首款AI可穿戴治疗设备 微软推出创新诊断系统 Neuralink脑机接口将开展欧洲临床试验 Isomorphic Labs的AI抗癌药物进入人体试验 [3] - AI医疗和AI制药迎来技术和应用的高速发展期 建议关注脑机接口、可穿戴医疗设备、AI医疗诊断、AI制药研发等相关标的 [3]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成分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14 58%)、京东健康(10 83%)、药明康德(6 12%)、阿里健康(5 45%)、国药控股(4 98%)、金斯瑞生物科技(4 50%)、威高股份(3 10%)、中国生物制药(2 48%)、康方生物(2 44%)、微创医疗(2 42%)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 9% [4] - 港股医疗ETF(159366)是全市场CXO含量最高的ETF 布局互联网医疗+CXO+医疗器械 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3]
股市必读:联影医疗(688271)8月15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8-17 19:48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联影医疗报收于127.96元,上涨0.03%,换手率0.77%,成交量4.56万手,成交额5.87亿元 [1]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36.4万元,占总成交额1.93%;游资资金净流出2046.15万元,占总成交额3.48%;散户资金净流入909.75万元,占总成交额1.55% [13][16] AI医疗领域战略规划 - AI技术已成为推动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医院在采购时更倾向于选择具备AI功能的产品,如肺结节检测、脑出血筛查等 [2][5] - 磁共振领域AI技术主要应用于成像加速、检查流程优化和图像后处理,如碳化硅磁共振单部位扫描时间最高可节省60%,日均检查量提升20%以上 [2][5] - 5.0T超高场磁共振系统uMRJupiter通过AI赋能使成像速度提升40%,显著提升微小病灶检出能力 [2][5] - 数字化PET/CT系统uMIPanvivo通过AI赋能全面提升诊断精度和工作效率,全身扫描时间缩短至1分钟,信噪比提升3.9倍 [2][5] - XR产品uDRAurora全程智能DR实现摄影效率提升60%、辐射剂量降低40%以上 [2][5] 欧盟业务影响及应对措施 - 欧盟《国际采购工具》(IPI)政策对公司欧洲业务整体影响有限且可控,2024年欧洲市场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约3.75% [2] - 公司自2018年起推动全球供应链体系战略升级,已在波兰设立子公司,2024年设立欧洲区域总部,并在英、法、德等主要经济体建立本地化团队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有超过五百台/套高端医疗设备服务于欧盟超过半数的成员国 [2] 经营现金流及财务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出现波动,主要受宏观行业政策与公司战略性投入影响 [3] - 2024年研发投入达22.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95%,同比提升5.14个百分点,聚焦光子计数CT、MR引导的直线加速器等下一代核心产品 [3] - 公司已组建700余人的海外营销团队和逾1,000名服务工程师,营销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超过8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 [3] 磁共振设备噪音问题 - 公司推出磁共振智能"类脑"平台uAIFI Technology,其中QScan静音成像技术可降低97%的噪声声压,显著改善患者检查体验 [7][8][9][10] - ACS技术实现百秒内完成常规临床检查,相比传统方法平均节省80%时间 [7][8][9][10] - 全球首款5.0T临床全身成像磁共振系统uMR Jupiter 5T已获得NMPA、FDA及欧盟MDR三重认证 [7][8][9][10] 限售股上市流通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将于2025年8月22日起上市流通,涉及股份数量为230,859,012股,占公司股本总数的28.01% [14][15][16]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东持有的限售股,涉及3名股东,限售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 [14][15][16] 股东回报 - 公司2022年上市以来已连续三年进行年度分红,并于2024年开始实施半年度分红,累计分红超过5.3亿元 [12] - 当前利润分配方案综合考虑公司处于资产投入期,资金需求大,未来将根据经营情况与投入支出提升股东回报能力 [12]
“羲和一号”AI医疗大模型破解临床实际痛点
证券日报网· 2025-08-17 11:42
展会概况 - 第31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China-Hospeq)于2025年8月15日至8月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共迎健康挑战,共谋发展机遇" [1] - 展会面积达22000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300家,重点展示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放射治疗、AI医疗大模型、数智化解决方案、生命支持、卫生应急等领域的中国制造创新成果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成立"中非医院联盟",并同步启动"中非医院联盟"健康丝路AI发展等多个联合工作组 [1] "羲和一号"医疗大模型发布 - 中英双语"羲和一号"医疗大模型正式发布,作为核心AI解决方案助力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1] - 该模型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北京博雅全健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博雅全健控股股东为港股上市公司天津泰达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8189HK) [2] - 研发历时近10年,基于100万真实病案数据,形成1000亿级参数,支持疾病预测、诊断与个性化治疗、影像分析、药物研发、临床试验以及医学教育等多场景应用 [2] - 医学知识覆盖率达98%,医学知识精准率90%以上 [2] 数据优势与差异化壁垒 - 训练数据来自18家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涵盖人口学特征、时序理化指标、影像组学等多模态信息,每一条数据都经过伦理审查、脱敏处理,标注过程由临床医生全程参与 [3] - 采用医院病案档案为核心训练数据,替代部分同行依赖的互联网"二手信息",从源头建立差异化壁垒 [2] - 幻觉(错误输出)率极低,准确率可达90%以上,而依赖互联网数据的模型可能出现"普通咳嗽误判为严重肺病"等致命错误 [3] 研发理念与临床痛点解决 - 研发理念为"医疗+技术",从临床需求倒逼技术突破,而非先有技术再找场景 [4] - 针对心血管疾病诊疗痛点:漏诊误诊率超25%、基层诊断能力不足、指南落地滞后,传统诊疗中人工计算错误率高、检查耗时超30分钟,基层治疗延误可使死亡风险增加35% [4] - 构建以临床刚需为核心的研发体系,整合18家医疗机构的多模态数据,包括电子健康档案、可穿戴设备数据、药品说明书及医保目录,形成覆盖诊疗全周期的数据库 [4] - 通过多源异质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数据标准化、影像去噪增强及视频序列化,解决医疗数据"格式杂、质量差"的行业难题 [5] 商业化路径 - 采用"1+N"分级诊疗模式,在三甲医院验证后下沉至基层,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打开广阔的下沉市场空间 [5] - 开发预警分诊与合理用药大模型,集成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直接瞄准基层诊疗能力不足的痛点 [5]
恒指跌0.98% 科指跌0.59% 港股通净流入创新高
新华财经· 2025-08-15 11:34
整体来看,多数板块上涨,AI医疗、药品、券商、房地产、芯片等股多为上涨,黄金、芯片、新能源 车企、保险等股有涨有跌,科网、银行、稳定币概念、煤炭等股多有下跌。 个股方面,京东集团跌3.44%,商汤涨1.76%,中信建投证券涨10.98%,中国银河涨9.48%,华虹半导体 涨5.21%,中芯国际涨1.44%,比亚迪电子涨3.92%,银诺医药涨206.48%,老铺黄金涨3.17%,赣锋锂业 涨4.29%,山东黄金跌0.29%,华润电力涨0.65%,理想汽车跌0.94%,越秀地产涨3.90%。 15日港股主要指数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98%至25270.07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9%至 5543.17点,国企指数下跌0.98%至9039.09点。 当日恒指低开197.22点,开盘后短暂上行,其后跌幅扩大,午后震荡上行但幅度有限,恒生指数跌 249.25点,主板成交超3126亿港元。截至收盘,上涨股票1168只,下跌1074只,收平918只。当日,港 股通(南向)净流入超过358亿港元。 成交额前三的个股中,腾讯控股涨0.34%,成交超131亿港元;阿里巴巴跌3.04%,成交超130亿港元; 美团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