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江淮汽车上涨7.13%,报52.61元/股
金融界· 2025-08-22 05:08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上涨7.13%至52.61元/股 成交38.33亿元 换手率3.45% 总市值1149.01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76号 全球化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 [1] - 主营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研产销服务 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多领域 [1] - 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进行投入和研发 [1] - 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深度合作加速生态融合 [1] - 全球布局 拥有19个海外KD工厂 产品出口至132个国家和地区 [1] - 力争"十五五"初实现百万销量、千亿营收目标 [1]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4.37万 人均流通股8960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8.18亿元 同比减少12.98%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净利润-2.23亿元 同比减少311.39% [1]
先导智能涨2.03%,成交额4.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11.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28.08元/股 总市值439.78亿元 成交额4.66亿元 换手率1.08%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11.4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74% (4070.35万元) 卖出占比11.71% (5456.20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26.14% (1.22亿元) 卖出占比25.98% (1.2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0.6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72%/5.88%/40.2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1.22万户 较上期减少8.22% 人均流通股13,899股 较上期增加8.9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1.13亿股 较上期大幅增持7246.79万股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98亿元 同比下降6.4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4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4.61亿元 [2] 公司基本信息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30日 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在香港设有办事处(湾仔合和中心46楼)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 概念板块涵盖新能源/光伏玻璃/锂电池/智能汽车/固态电池等 [1]
宝信软件涨2.04%,成交额4.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08.6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25.57元/股 成交额4.78亿元 换手率0.88% 总市值734.0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008.65万元 特大单买入7295.09万元(占比15.27%) 大单买入1.08亿元(占比22.6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0.78% 近5日上涨4.41% 近20日下跌1.27% 近60日上涨1.5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达12.93万户 较上期增加9.61% 人均流通股20430股 较上期减少10.5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6708.65万股 较上期减少1479.07万股 [2]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7.15亿元 同比减少30.0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0.6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7.36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成立于1994年8月15日 1994年3月1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讯系统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概念板块包括沪自贸区、央企改革、ERP概念、智能汽车、MSCI中国等 [1]
塑胶镜头销售额显著提升,瑞声科技上半年收入再创新高超133亿丨最前线
36氪· 2025-08-21 13:3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达人民币133.2亿元,同比增长18.4%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63.1%至8.76亿元,主要受益于光学业务盈利改善及精密结构件高速增长 [1] - 经营性现金流入28.9亿元,同比增长9.1%,净资产负债率4.7%,账面现金77.5亿元 [1] 业务分部表现 - 声学业务收入35.2亿元(+1.8%),车载声学收入17.4亿元(+14.2%) [1]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19.7%),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收入46.3亿元(+27.4%) [1] -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56.2% [1] - 散热业务同比增长超45%至2.21亿元,预计全年销售额较去年3亿元翻三倍 [2] 光学业务亮点 - 塑胶镜头毛利率超30%,高端产品如6P/7P镜头及G+P玻塑混合镜头需求旺盛 [1][2] - G+P镜头今年出货量预计超1000万个,明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2] - 光学业务盈利性持续改善,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1][2] 战略布局与并购 - 收购初光汽车强化车载声学布局,其智能麦克风产品已实现主要车型全覆盖 [3] - 初光汽车自6月起并表,预计全年贡献超2亿元营收 [3] - 通过并购PSS与初光汽车形成协同效应,定点国内新能源品牌旗舰SUV音响系统项目 [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手机领域高价值产品需求提升,折叠机超薄趋势带动声学/马达结构件价值增长 [2] - 智能手机摄像功能与AI应用推动MEMS麦克风及散热需求大幅增加 [2] - 车载业务被视为核心增长支柱,汽车智能化带来销量与价格双重潜力 [2][3] - 管理层预计下半年收入增速不低于上半年的18.4% [2]
阿里巴巴大动作!拟分拆斑马并于港股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12:40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提供系统OS解决方案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三类解决方案 [3] - 预装解决方案汽车数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长至2024年233.4万台 复合年增长率67.2% [7]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从2022年1589.7万元增至2024年5461万元 复合年增长率85.3% [7]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 - 阿里巴巴持有公司44.72%股份 分拆后仍将持股超30% [4] - 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同发起设立公司 分别为前两大股东 [4] - 上汽是2022-2025年第一季度最大客户 阿里巴巴是同期最大供应商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 8.72亿元和8.24亿元 [8] - 同期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分别为8.78亿元 8.76亿元和8.47亿元 [8] - 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 11.23亿元和9.80亿元 [8] 市场拓展与行业前景 - 解决方案已搭载于60个主机厂的超800万台车 覆盖超14个国家 [8]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7]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将从2024年5800万辆增长至2030年8650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6.9% [7] 资本运作计划 - IPO募资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 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拓展全球市场 支持收购扩张及补充营运资金 [6] - 分拆后可体现独立估值 吸引特定领域投资者并拓宽外部融资渠道 [6]
四维图新25H1业绩稳健增长 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智能汽车赛道
全景网· 2025-08-21 11: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61亿元 同比增长5.6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收窄至-3.11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12.68% [1] 业务板块表现 - 智云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 上半年实现收入12.65亿元 同比增长24.42% [1] - SoC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9000万套片 MCU芯片超过8000万颗 [2] - 数据合规业务收入显著提升 有效支撑智云业务持续领跑行业 [1]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新一代中高阶智能座舱域控芯片AC8025应用于多个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车型 [2] - AC8025AE舱行泊一体单芯片解决方案获客户广泛关注 [2] - 基于ARM Cortex-R52内核的AC7870 MCU芯片支持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标准 部分型号实现全国产线量产 [2] 项目合作与市场拓展 - 深度参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建设 [1] - 成功中标无锡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高精度动态地图建设 [1] - AI新基建服务架构斩获某合资头部车厂订单 提供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 [2] 战略布局与生态建设 - 持续深化与火山引擎、阿里云等伙伴的紧密合作 [2] - 加速构建地图+数据+硬件+算法+云产业协同体系 [2] - 整合合规-安全-价值三位一体能力 帮助车企将数据安全转化为竞争优势 [2]
四维图新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智能汽车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1: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61亿元 同比增长5.6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收窄至-3.11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12.68% [1] - 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1] 智云业务 - 作为核心增长引擎实现收入12.65亿元 同比增长24.42% [1] - 深度参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建设 [1] - 中标无锡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高精度动态地图建设 [1] - 数据合规业务收入显著提升 依托全链条数据合规体系 [1] 智芯业务 - SoC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9000万套片 [1] - MCU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8000万颗 [1] - 新一代智能座舱域控芯片AC8025应用于多个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车型 [1] - AC8025AE舱行泊一体单芯片解决方案获客户广泛关注 [1] - AC7870 MCU芯片支持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标准 部分型号实现全国产线量产 [1] 智驾业务 - AI新基建服务架构斩获合资头部车厂订单 [2] - 提供从数据采集、脱敏到模型训练的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 [2] - 整合合规-安全-价值三位一体能力 形成标准化工具箱 [2] 生态建设 - 持续深化与火山引擎、阿里云等伙伴的紧密合作 [2] - 加速构建地图+数据+硬件+算法+云产业协同体系 [2] - 凭借全栈式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成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2]
协和电子(605258.SH):上半年净利润2895.92万元 同比降低8.31%
格隆汇APP· 2025-08-21 09:5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5058.72万元 同比增长12.13%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95.92万元 同比下降8.31% [1] - 产品综合毛利率出现下降 [1] 业务布局 - 持续聚焦汽车电子和高频通讯两大核心业务领域 [1] - 拥有东风科技、星宇股份等优质客户资源 [1] - 通过招投标和行业展会持续拓展新客户合作机会 [1]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PCB需求增长 [1] - 5G等高频通讯技术大规模应用推动行业需求扩张 [1]
零跑汽车(09863):销量连创新高,首次半年度盈利
华泰证券· 2025-08-21 07:47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对研究公司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88.93港币(前值81.15港币)[1][5][7] - 核心观点:首次半年度盈利拐点显现,25H1归母净利0.33亿元(同比转正),Q2单季净利达1.63亿元(24Q2为-12.00亿),主要受益于销量规模效应、成本优化及战略合作收益[1][3]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1.3/52.4/82.5亿元,增速达219.69%/157.17%/91.61%[5][12] 收入与销量表现 - 25Q2销量13.4万辆(同环比+152%/+53%),7月单月销量突破5万辆,连续5个月居新势力销冠[2] - 销量结构优化:B/C平台占比提升至57.6%/24.4%,低价车型T03占比降至18.0%(同比-7.4pct)[2] - 海外加速拓展:25Q2出口1.3万台,7月出口4605台,B10车型首批发往欧洲计划9月上市[2][4] 盈利能力分析 - 25H1毛利率创新高达14.1%(同比+13.0pct),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3] - Q2净利率1.1%(同比+23.5pct),费用率优化至16.2%(同比-11.2pct)[3] - 盈利驱动因素:规模效应、成本管理、碳积分及战略合作收益(如与Stellantis及中国一汽合作)[3][4] 增长催化剂 - 新车周期:25-26年将密集投放B平台3款车型,C平台换代及首款D平台车型亮相,A/D平台车型26年上市[4] - 渠道下沉:25Q2国内门店806家覆盖286城(同比新增88城),单店店效提升50%,目标25年底覆盖率达90%[4] - 本地化生产:马来西亚工厂完成C10-OTS下线,26年实现欧洲本地化制造[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销量预测:25-27年64.0/103.0/141.6万辆(增速118%/61%/37%)[5][12] - 营收预测:25-27年745/1287/1707亿元(增速131.72%/72.72%/32.64%)[11][12] - 估值逻辑:给予1.5倍PS目标(行业均值1.2倍),溢价基于新车周期、海外布局及智能化优势[5][16]
阿里大动作,分拆赴港上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07:12
公司上市申请 - 斑马智行于8月20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 [2] - 公司H股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元 最高发行价未披露但包含1%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费用 [3] - 公司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设立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 是国内领先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 同期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 [5] - 研发费用持续高企 2022-2024年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0亿元 [5] - 2024年毛利率为38.9%(320567/823787) 较2022年的53.9%显著下降 [6] - 2025年一季度出现18.4亿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导致单季度亏损扩大至15.82亿元 [6] 股东结构 - 阿里巴巴系合计持股44.72% 上汽系合计持股34.34% 构成控股股东联盟 [7] - 浙江天猫持股21.21% 上海赛为持股23.61% 分别为阿里系和上汽系最大持股平台 [7] - 股权激励平台合计持股3.4% 包括上海赛立1.31%和上海赛翔2.09% [7] 客户与供应商 - 上汽集团连续三年为第一大客户 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38.8% [7] - 阿里巴巴连续三年为第一大供应商 采购占比分别为53.5%、58.4%、50.5% [8] 行业发展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搭载量排名第一 [4]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增长率16.8% [12]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5800万辆增至2030年8650万辆 复合增长率6.9% [12]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 巩固技术领导地位 [10] - 部分资金用于市场拓展 提升国内份额并开拓全球市场 [11] - 预留资金用于潜在业务收购及营运资金补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