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细化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胖东来也没有奇迹
投资界· 2025-02-11 07:38
核心观点 - 胖东来通过反常识的经营理念(不靠低价、不做巨头、不要增长)实现高毛利率与坪效,2023年原计划挣2000万实际盈利1.4亿[8][11] - 公司成功关键在于基于小规模的单店效率最大化,通过精细化管理、高员工薪酬与严格奖惩机制构建独特利益分配体系[23][25][27] - 行业传统扩张模式面临规模陷阱,管理成本与供应链复杂度随门店数量激增,胖东来通过主动控制规模规避结构性风险[19][22][25] 不靠低价 - 调改案例效果显著:步步高梅溪湖店客流与销售额分别增长6.5倍和6.7倍,永辉首店单日销售额暴涨13.9倍[13] - 差异化竞争策略:商品SKU达2万种,覆盖茶叶烟酒、金饰药品等,提供"丰富而不泛滥"的选品(如十余种特色可乐)[15][17] - 对抗电商冲击:2012年起主动关闭小型超市分店及电器业务,集中资源提升单店质量[17] 不做巨头 - 规模控制案例:河北惠友集团调改时关闭6家门店,董事长反思早年未听取于东来规模控制建议[19] -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销售额约107-146亿(超市贡献46亿),门店数量仅为永辉1%但销售额达其17%[20][17] - 供应链管理:2001年联合区域零售商通过"四方联采"将采购价压低30%-50%,但主动限制采购量避免质量风险[25] 不要增长 - 薪酬改革数据:调改后步步高员工月薪从2500元涨至4500元(涨幅80%),永辉基层加薪超1000元实现月薪4000+[26][27] - 工时优化措施:营业时间普遍缩短2-3小时,员工日均工作不超8小时,编制扩招降低人均负荷[26] - 利润分配机制:95%销售盈利分配给员工,创始人仅保留1-2个月利润,通过稳定增长预期维持激励机制[27][28] 行业对比 - 坪效差异:胖东来毛利率与坪效均超行业均值,13家A股上市商超2023年半数亏损[8][2] - 模式分化:传统商超依赖规模扩张(如永辉曾达胖东来75倍门店量),胖东来通过"关店策略"实现单店效率最大化[7][17] - 业态适应性:中国零售市场"大市场、小公司"特征明显,胖东来聚焦区域服务规避全国性供应链挑战[32][25]
晚点独家|阿里要求各业务“有经营意识”、进一步明确投入重点
晚点LatePost· 2024-07-18 14:15
战略方向调整 - 公司管理层从强调"使命愿景"转向强调"经营意识"和"务实",要求挤掉业务水分并进行精细化管理投入[3] - 投资策略从2021年追求战略领域投入转变为2024年高度关注ROI和投资纪律性[4] - 电商业务继续加大投入,但其他业务需尽快减亏盈利,体现"有的业务激进投入,更多业务尽快盈利"策略[2][4] 电商业务聚焦 - 淘天集团核心指标从DAU/订单量重新回归GMV,目标保持市场份额第一[4][5] - 2024年618大促GMV增速达10%-15%,高于前两年但低于拼多多(15%-20%)和抖音电商(超20%)[6] - 中国零售GMV格局:阿里8万亿/拼多多4万亿/京东3万亿/抖音2.6万亿,阿里份额从2018年70%降至当前约40%[5] - 投入策略包括扩大广告投放范围至TOP500应用、增加大额券投放、加强百亿补贴等[5] 组织与运营优化 - 淘天CEO吴泳铭推动"不断简化":精简组织至4大核心业务高管、换掉高层合伙人、人员从2.6万优化(对比拼多多6000人)[8][9] - 决策流程加速,实现现场请示即时决策[9] - 砍掉低效投入:内容电商团队因GMV转化效率不足被精简[6] 用户分层策略 - 对3500万88VIP会员强化福利以锁定高净值用户[10] - 通过淘工厂"半托管+直营大店"模式挖掘产业带服务性价比用户[10] - 提出GMV增长应来自客单价/DAC/订单量三项指标的自然平衡,避免单纯低价竞争[7][10] 历史路径反思 - 承认过去在淘宝押注过多新方向导致基础电商投入不足[9] - 2023年重新定位"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强调"万能淘宝"初心[9] - 闲鱼等战略业务设定具体目标如用户规模三年翻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