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专访张人禾:1.5℃温控下,气候变化重塑行业格局|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1: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极端天气正成为新的经济变量。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最新数据,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 份。中国气象局也警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极端气候背后的推手是谁?碳中和进程中哪些行业企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又该如何从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围绕这 些问题,在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接受了21世纪经 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张人禾是气候动力学家, 长期从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亚洲季风和中国气候变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 的准确性与业务能力。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百年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应 对气候变化在当前看来最关键的仍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受访者供图)人类活动与近百年快速增温直接相关 《21世纪》:部分观点认为,并非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气候变暖。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张人禾:这类观点长 ...
(投资中国)敦豪集团高层:在全球物流新时代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1:14
"DHL正在投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化工具,以提升供应链的可视化程度和韧性。此外, 我们也重点关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生命科学和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机遇,并加大 在这些领域的投入。"艾若馨说。 在数字化方面,DHL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预测分析、路线优化,并通过物联网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同 时推动智能仓储和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并与中国本土机构合作。艾若馨说:"鉴于中国的市场规 模,这里是试点和扩展这些技术的理想市场。"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DHL是中国首批承诺提供碳中和产品的物流企业之一,并设立了净零碳排放目 标,通过部署更多电动汽车、使用可持续替代燃料以及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计算碳排放,支持 中国的"双碳"目标。(完) 近日,DHL全球货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艾若馨在上海接受 中新社专访。 周孙榆 摄 中新社上海9月17日电 (谢梦圆 周孙榆)"中国已从单纯的出口制造中心,演变为在高价值领域,如电动 汽车、电子商务、生命科学与医疗等行业的创新领导者,这为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规模和机遇。"近 日,DHL(敦豪集团)全球货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艾若馨(Aditi Rasquinha)在接 ...
兰石中科前往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拜访交流
经济网· 2025-09-17 08:48
战略合作背景 - 兰石中科高管团队拜访中国北方稀土集团 双方就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行交流 [1] -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由董事长刘培勋及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参与会谈 [1] 合作项目内容 - 双方重点围绕纳米稀土催化材料项目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3] - 就稀土新材料产业化发展的技术路径和市场前景交换意见 [3] 兰石中科合作立场 - 认可中国北方稀土集团作为国家稀土战略核心实施主体的行业领先地位 [3] - 强调在稀土资源储备 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规模拓展方面的领先优势 [3] - 提出以稀土新材料需求为导向深化合作 助力中国北方稀土实现产业链延伸与强化 [3] - 认为在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共建领域存在广阔合作空间 [3]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合作立场 - 认可兰石中科在纳米稀土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实践成果 [5] - 评价其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 稳定性强和规模化程度高等特点 [5] - 认为兰石中科技术与其绿色转型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5] - 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合作走深走实 [5] 合作发展目标 - 双方计划拓宽合作渠道并扩大产业"朋友圈" [5] - 推动合作迈上新台阶实现共赢发展 [5]
省科协派驻第一书记:以文化赋能激活乡村振兴“科学引擎”
齐鲁晚报· 2025-09-17 07:54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到来、新学期开启之际,山东省科协派驻梁山县赵堌堆乡第一书记景年军、梁斌紧 扣"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主线,打造梁山县翠屏家园小学"校园科普室"、翠屏家园社区"黄河滩科普馆"两 个科普阵地落地启用。"科普室"赶在开学前建成投用,为滩区孩子送上充满科学气息的"开学礼";"黄 河滩科普馆"9月初正式开馆,为周边群众送上家门口的"科学礼"。两个阵地精准对接青少年成长与群众 生活需求,以科普赋能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为黄河滩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科协力量。 "这可是孩子们新学期最特别的'见面礼',以后科学课就更鲜活了!"翠屏家园小学的校园科普室里,师 生们围着"双碳"主题展品好奇探索,难掩喜悦。为让科普服务真正贴合小学生需求,两位第一书记多次 走进校园、座谈交流,结合滩区孩子的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将"科学探索"与"生态保护"理念深度融 合,重点打造"双碳"互动展区,通过直观的模型、趣味的实验装置,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孩子心中生根。 "过去孩子们学科学多是'听故事',现在有了这个阵地,能亲手操作、亲身感受,孩子们对科学的理解 肯定更真切、更深刻了"郭国稳校长介绍,已将科普室纳入日常教学 ...
《氢能汽车蓝皮书: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2024)》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6:53
产业政策与顶层设计 - 国家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氢能在多项重磅政策中体现 拓场景规模化应用趋势明显 [3]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有序推进 示范成效显著 [3] -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发展环境持续完善 [3] - 建议强化顶层设计 开展管理创新 破除制度障碍与监管创新 推动绿氢项目落地与全产业链降本 [5] - 建议打造长效政策支持机制 延续并扩大示范政策 推行全国性氢车高速优惠与路权支持 [9]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发展 -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80% 成本大幅度降低 [3] - 车载储氢瓶向轻量化大容积发展 III型与IV型瓶共生 推动高续航与低成本应用 [3] - 示范政策推动系统功率和续航里程显著提升 [3] - 建议强化核心技术创新 构建产学研平台 突破关键材料与储氢技术 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 [6] 市场表现与应用场景 - 至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达2.8万辆 重卡成为示范热点 [4] - 2024年市场销量7131辆 同比略降5% 但系统装机量820MW同比增10.7% 单车功率提升显著 [4] - 销量集中在示范城市群 车型以牵引车和专用车为主 应用场景覆盖全面 上线运营率约70% [4] - 应用场景向多元化拓展 建议深挖汽车应用潜力 建设跨区域加氢走廊 推动高速重卡及寒区乘用车场景规模化示范 [7] - 建议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加快工业与交通领域氢能规模化应用 拓展航空船舶并探索园区就近消纳新模式 [11] 产业生态与成本挑战 - 车用氢能供给不平衡 稳定供应能力还需提升 [4] - 市场初期规模小 全生命周期成本竞争优势弱 [4] - 零部件企业垫资压力大 盈利模式尚未跑通 [4] - 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产业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4] 发展前景与战略规划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带动氢能全产业链竞争力提升和多场景应用 [4] - 预计2025年销量超1万辆 2030年商用车与燃油车成本相当 2035年推广达百万辆级 [4] - 建议深度融入双碳 建立氢能碳足迹与绿色认证体系 推动氢-碳市场融合与全链智慧监管 [8] - 建议鼓励建立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加强氢能产业跨区域统筹与分工协作 避免同质竞争 [10]
双碳周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额累计成交量下降-20250917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7 0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跟踪2025年9月8日 - 9月12日国内外“双碳”领域动态,涉及碳配额交易及前沿技术;国际碳市场价格有降有升、成交量变化不一,国内全国碳市场成交量和成交均价下降、试点市场交易集中且总量上涨,同时两项双碳前沿技术取得进展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际碳交易市场跟踪 - 欧洲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EUA现货价格从9月8日的76.65欧元/吨降至9月12日的75.31欧元/吨,周降幅1.75%,现货成交量31.10万吨,较前一周涨314.67%;EUA期货价格从9月8日的77.16欧元/吨降至9月12日的75.78欧元/吨,周降幅1.79%,期货成交量216.50万吨,较前一周降45.63% [6] - 美国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EUA期货价格从9月8日的77.17欧元/吨降至9月12日的75.77欧元/吨,周降幅1.81%,期货总成交量169.99百万吨,较前一周降7.59%;UKA期货价格从9月8日的57.10英镑/吨降至9月12日的56.11英镑/吨,周降幅1.73% [12] - 韩国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KAU25现货价格从9月8日的9480韩元/吨涨至9月12日的10500韩元/吨,周涨幅10.76%,现货成交量60.93万吨,较前一周涨72.31% [17] 国内碳市场跟踪 - 全国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及成交均价:上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CEA)累计成交量532.81万吨,累计成交金额33261.15万元,较前一周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降幅为36.42%和38.62%;截至9月12日,上周CEA日成交均价62.58元/吨,较前一周降4.29% [21] - 国内各试点省市碳市场碳配额周成交均价:上周国内试点碳市场碳配额周成交均价除湖北省HBEA和广东省GDEA外均呈下降趋势,福建省FJEA降幅最大达10.00%;与上月同期相比,除北京市BEA、湖北省HBEA和广东省GDEA外均呈下降趋势,福建省FJEA降幅最大达26.41% [25] - 国内各试点省市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及成交金额:上周国内试点碳市场碳配额交易集中在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和天津市碳市场,其交易量和成交金额分别占全部试点市场周交易总量的97.23%和98.10%;上周国内各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21.60万吨,较前一周涨118.54% [27] 双碳前沿技术跟踪 -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封存量破1亿立方米:恩平15 - 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应用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技术,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模式,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成果 [29] - 我国最大全钒液流光储一体化项目开展首次充电实验:新疆吉木萨尔全钒液流光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电站启动首次充电实验,采用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具有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和长时储能能力,为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32]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 将推动AI产业发展(附全文)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6:23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李家超 称,《施政报告》以民生为压轴专章,是篇幅最大的一章,涵盖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医疗护理、社会 福利、保障劳工、关爱共融等九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范畴。当中包括持续增加公营房屋供应, 丰富置业阶梯;持续造地以满足大型发展项目、长期经济发展和市民住屋的需要,同时增加政府土地储 备;持续深化医疗改革;推出十一项措施支援本地经济、继续精准扶贫、推广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 后援方针,支援和保障劳工,以及成立社会高龄化对策工作组应对高龄化的挑战等。这些都是体现我以 民生为最终施政目标的理念。发展经济,就是为了民生福祉,让市民过更好的生活。 李家超表示,将推动AI和数据科学产业发展。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香 港具备科研、资金、数据、人才的优势,并有丰富应用场景,有望成为全球AI发展枢纽。政府会加大 推动AI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以加强基建,推动应用导向为策略,在重视防范安全风险的意 识下,推进AI+发展,促进AI在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实现AI产业化、产业AI化。 香港具备成熟融资渠道,涵盖天 ...
瑞浦兰钧:双轮驱动战略见成效 动力及储能电池出货增速均超行业水平
智通财经· 2025-09-17 06:03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上半年锂离子电池总销量同比增长100.2% 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19.3% 动力电池增长78.5% [1]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第五 户用储能出货量全球第一 国内重卡及换电重卡装机量排名第二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8.7% 毛利润8.29亿元 净亏损收窄至-0.66亿元接近盈亏平衡 [6] 产能与制造能力 - 上半年总产能74GWh 工厂建设周期最快10个月 成本管控与质量对标行业头部企业 [6] - 建成温州 嘉善 柳州 佛山四大生产基地 上海 温州 嘉善三大研发中心 规划重庆 印尼基地 [2] - AI技术应用于制造过程 获评国家绿色工厂 工信部废旧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等认证 [6] 产品技术布局 -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 乘用车循环寿命超4000周 商用车达6000-8000周 [3] - 储能电池覆盖户用(50Ah-100Ah) 工商业及大型电力储能(280Ah-320Ah) 正在开发500+Ah产品 [3] - 量产储能产品循环寿命8000-12000次(20年使用寿命) 在研产品目标突破1.2万-1.8万次 [3] 核心技术优势 - 问顶技术推动磷酸铁锂体积能量密度突破480Wh/L 快充向6C及脉冲12C进阶 [4] - 量产磷酸铁锂能量密度200Wh/kg(在研230Wh/kg+) 三元量产280Wh/kg(在研300+Wh/kg) [4] - 问顶产品总出货量超20GWh 换电重卡Pro版本将提升可用电量至3600kWh 服役周期目标240万公里 [4] 市场合作与行业地位 - 股东青山实业为全球最大不锈钢 镍生产商(世界500强第247位) 提供上游锂 镍 钴资源保障 [5] - 乘用车领域下半年4款月销破万车型上市(覆盖3家车企4个品牌) 欧洲市场保有量同比翻倍 [6] - 商用车与宇通 一汽解放 福田等头部客户合作深化 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推进中 [6] 战略规划与发展历程 - 公司2017年成立 2018年产出首支电池 2021年开启规模化生产 2023年登陆港交所 [2]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新能源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通过极致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 [1] - 加速全球化布局 深化产业链协同 保障原材料供应 提升品牌影响力 [1]
电力装备行业周刊: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加快突破关键技术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05:49
电力装备行业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等目标 [1] - 方案明确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并通过专项在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一批关键产品创新项目 [1]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国内部署一批重大能源工程,国际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需求不断提升 [1] 电力市场机制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探索建立发电机组可靠容量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各类型机组及新型储能的容量系数 [2] - 按照基本回收市场边际机组固定成本的原则,结合电能量和辅助服务等市场收益情况,确定单位可靠容量补偿标准,条件成熟时建设容量市场 [2] - 科学评估各类型电源的可靠容量,客观反映其容量支撑效果,是对各类型电源实施合理容量补偿的必然要求 [2] 技术装备创新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的通知》,支持范围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全部领域 [3][4] - 整机装备原则上按照台(套)数方式支持,核心系统、关键零部件等按照批次数方式支持,高端工业母机、电子专用装备等单台(套)装备价值不高的整机装备可按批次数方式支持 [4] - 航空发动机、船舶发动机等单件价值较高的核心系统、关键零部件等可按台(套)数方式支持 [4] 地方新能源项目扶持 - 上海浦东新区开展2025年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申报范围包括新型光伏组件利用项目、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氢能发电利用项目等6类项目 [5][6] - 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不超过30%的一次性补贴,同一项目从优不重复,单个项目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7] - 广州印发《广州市建设国家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支持纳入广州V2G试点项目常态化参与电力削峰填谷获取稳定收益 [8][9] 智能电网建设进展 - 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35千伏大坝变电站接入生产运行支持系统上线联调,安顺市首座智能巡视功能变电站正式上线运行,预计日常巡视效率可提升95%以上,现场巡视作业任务可减少70%以上 [12][13] - 山东东营220千伏董官变电站投运,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应用主变压器铁芯夹件接地电流监测、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等21项新技术 [16][17] - 该变电站投运后将进一步优化东营电网结构,为东营西郊、范家等9座110千伏变电站提供重要的电源支撑点 [17] 清洁能源技术突破 - 世界首个高原水电机组产研基地——东方电气西藏林芝产研基地建成投用,占地约48000平方米,配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冲击式水轮机泥沙磨蚀试验台 [14] - 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采用150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电机组,每年可发电约54.4亿度,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16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498万吨 [19][20] - 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首台套商业机组出厂,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正式迈入商业化应用新阶段 [18] 电力设备安全技术 - 国内首次模拟变压器内部电弧放电的水中爆炸试验完成,探索出一套变压器内部电弧放电等效模拟试验方法,可为油箱防爆设计及考核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1][22] - 该方法在油箱内成功模拟出吉瓦级高能电弧故障的压力冲击效果,解决了大功率电弧在实验室难以复现的难题 [23] - 以110千伏传统油箱和改进加强型油箱为试验对象,获取了冲击载荷演变规律、结构动态响应及压力泄放特性,为防爆油箱优化设计和压力波传播机理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23] 企业技术创新 - 浙江英集动力科技申请可自驱升压的蒸汽供热系统专利,实现蒸汽能量的梯级利用,可降低热源供应参数和系统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24] - 长江电力等申请水轮机主轴密封温度在线监测专利,降低消除传感器自身参数差异带来的误差,提升了测量精度,增强了系统可靠性 [25][26] - 万胜智能"一种用于高压标准电流测量的电流互感器及其测量方法"专利获授权,防止硅钢片之间缝隙扩大导致铁芯损耗增加、发热加剧,从而影响电压变换精度 [28] 电力项目招标 - 国家能源集团招标2×350MW机组三大主机设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8487,招标人为国能(北京)国际经贸有限公司 [32] - 三峡集团2×500MW级燃气联合循环调峰发电项目主机(炉岛设备)采购招标,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招标人为三峡集团(营口)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33] - 哈电电机中标贵州能源集团大方项目2台660兆瓦汽轮发电机,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 [34]
技术优势突出 ,三年营收翻三倍!国产电驱动龙头联合动力上市在即
格隆汇· 2025-09-17 05:05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全球性历史机遇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 各国政府持续推出支持政策 消费者接受度提高 电动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2] - 2022至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 新能源乘用车驱动总成装机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7.73% 增速显著高于整车市场 [2] - 2024年电驱动市场中自主品牌电控和电机市场份额分别超过70%和65% 国产替代趋势明确 为本土供应链企业带来巨大成长空间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与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机、电控、多合一驱动总成、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等关键部件 [1] - 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 电控产品份额约10.1%(第三方供应商排名第一) 电机产品份额约11.3%(第三方供应商排名第一) 驱动总成份额约7.1%(第三方供应商排名第二) 车载充电机份额约5.1% [4] - 公司已进入超过40家整车企业供应链 配套车型超170款 客户覆盖理想、小米、广汽、奇瑞、吉利等头部品牌 [4]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能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50.27亿元增长至161.78亿元 实现三倍成长 同期净利润从亏损扭转为盈利9.36亿元 [2] - 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区间为140亿元至155亿元 同比增长30.62%至44.6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区间为7.5亿元至9亿元 同比增长31.05%至57.26%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区间为7亿元至8.5亿元 同比增长24.64%至51.35% 经营业绩整体保持增长 [3]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1亿元 在深圳、苏州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 研发技术人员超过1800人 [5] - 截至2024年底取得98项发明专利、407项实用新型专利 主导或参与超20项国家标准制定 [5][6] - 最早推出800V高压SiC电驱动平台、混动架构双电控技术、增程器五合一总成等创新方案 产品覆盖A00至D级全系列乘用车及商用车场景 [6] 生产模式与全球布局 - 坚持"以销定产、适当备货"策略 深度融合模块化与数字化理念 实现效率与柔性的统一 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 [6] - 2024年境外收入达7.69亿元 较2022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市场 [6] - 在匈牙利、德国、泰国等地建立子公司或生产基地 初步形成全球供应能力 并配套国内主机厂出口车型间接参与全球竞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