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搜索文档
从多地外贸“半年报”看中国制造多维度韧性
证券日报· 2025-07-25 15:41
外贸整体表现 - 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 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 4% [1] - 长三角四省市出口增速分别为上海11 1% 江苏9 4% 浙江9 1% 安徽15 4% [1] - 广州市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5 5%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义乌市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4058 3亿元 同比增长25 0% [1] 区域协同效应 - 浙江电动汽车出口激增受益于上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支撑 [2] - 江苏船舶出口增长依托长三角航运物流枢纽高效协同 [2] - 区域协同发展构建起抵御风险 激活动能的外贸新生态 [2] 产业链体系优势 - 东莞上半年进出口货值7492 8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东莞制造业体系完备 涵盖传统优势产品和高技术产品 形成强大供应链弹性 [3] - 通过"链主企业+配套网络"模式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 实现从"单链承压"到"生态抗风险"转变 [3] 出口结构优化 - 出口产品从"老三样"(服装 家电)升级为"新三样"(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太阳能电池) [4] - 浙江上半年电动汽车出口激增86 3% [4] - 安徽"新三样"出口增速超60% 成为全球产业链关键一环 [4] 创新驱动发展 - 上海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 4亿元 占全市出口总值25 2% [5] - 上海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 9倍 成功打开欧美高端市场 [5] -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投入培育国际竞争力创新企业 [5] 市场多元化布局 - 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6] - 跨境电商 海外仓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助力直达消费终端 [6] - 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 保持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战略主动 [6]
创新为魂,品质强链!“山东好品”华光国瓷背后的品牌进阶路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02:41
公司产品与品牌建设 - 公司推出四款经典陶瓷产品《千峰翠色 上合元首茶咖具》《荷风茶器》《风华凝香女神杯》《好运连连——中秋礼》,其中后三款为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的《花开中国》IP陶瓷文创系列产品 [3] - 公司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文创深度合作,将自然美学与国瓷艺术结合进行全球化IP呈现 [3] - 公司连续四年打造央视春晚生肖福礼瓷系列(虎悦春碗/瑞兔春碗/龙年春碗/如意春碗/福满四季摆盘),形成"一碗难求"市场现象 [8]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自主研发天然矿物骨质瓷、华青瓷、华玉瓷、无铅釉、抗菌釉、高温釉中彩等国际领先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3] - 日用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100%,为全球唯一无铅抗菌高档陶瓷 [5] - 骨质瓷热稳定性达200度,远超140度的国际标准 [5] - 无铅釉技术研发历时三年,产品合格率从低于50%提升至97%,获国家发明专利 [7] 市场定位与品牌战略 - 定位中国高端陶瓷市场领先品牌,目标成为"中国陶瓷第一品牌"和"世界陶瓷知名品牌" [3][8] - 构建以自主创新为灵魂、品牌经营为引领、品质领先为基石的高质量运营体系 [7] - 通过国宴用瓷(APEC峰会/上合峰会/一带一路论坛等)和国际机构收藏(卢浮宫/英国皇室)提升品牌高度 [5] 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 - 创新理念为"传承经典,创造新经典",累计获得专利及著作权超千项 [7] - 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高端高效转型,从传统陶瓷制造向文化创意产业升级 [7] - 产品策略覆盖多元价格带,将国宴标准延伸至大众消费市场 [8]
20cm速递|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涨超1.0%,政策与流动性改善提振科技成长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6:26
创业板50指数表现 - 创业板50指数本周环比上涨3 17% 主要受益于政策定调积极及市场情绪修复 [1] -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达1 56万亿元 同比增长136 52% 两融余额同比增32 25%至1 9万亿元 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改善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降准降息等政策落地 险资"长钱"入市及低预定利率分红险发行 权益投资端有望受益优质标的长期增长 [1] - 《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 相关金融科技应用如跨境支付 RWA等业务发展或进一步提振科技成长板块 [1] 创业板50指数及ETF产品 - 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跟踪创业板50指数(399673)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创业板50指数由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编制 选取创业板市场流动性良好 市值规模较大的50家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创业板50指数重点覆盖信息技术 新能源 金融科技及医药等新兴领域 体现创新驱动型企业整体市场表现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创业板50ETF发起联接A(023371)和国泰创业板50ETF发起联接C(023372) [1]
淳安农产品“破圈” 巧赋新值“闯”市场
杭州日报· 2025-07-22 02:40
产品创新与跨界融合 - 千岛玉叶茶冰淇淋以茶粉为原料制成不加水的特色冷饮 成为千岛湖夏季热门旅游消费品 [3] - 栀子花绿茶实验室落户下姜村 围绕栀子花开展产业合作 开发栀子精油和栀子藏红茶等精深加工产品 [3] - 竹酒酿造工艺实现毛竹100%循环利用 竹酒渣用于生产环保竹板材 [4] - 蜜枣产品结合爱情主题包装设计 成为淳安爱情之城主题伴手礼 [4] - 覆子啤酒、葛根饮料、山茱萸软糖等创新土特产陆续上市 [5] 产业链发展与资源整合 - 下姜村打造集精深加工、文化展示、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栀子花全产业链 [3] - 淳竹酒业将毛竹收购价从每担20元提升至40元以上 盘活大墅镇4.3万亩毛竹资源 [4] - 计划通过共富工坊模式培训村集体参与竹酒发酵环节 为村集体增收提供渠道 [4] 区域品牌与产业协同 - 千岛玉叶茶冰淇淋实现传统名茶向特色冷饮的跨界破圈 [3] - 下姜村围绕栀子花打造乡村旅游IP 包括农产品展示馆和系列衍生产品 [3] - 大下姜区域通过创新驱动挖掘乡土资源 发展高附加值土特产全产业链 [5]
《Brand Finance 2025年全球酒精饮料品牌价值榜》发布
经济观察网· 2025-07-21 13:29
全球酒精饮料品牌价值榜总体情况 - 中国酒类品牌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总价值达1233 8亿美元 同比增长5 2% [1] - 报告包含全球啤酒品牌50强 烈酒品牌50强 香槟葡萄酒品牌10强三大子榜单 [1] 啤酒品牌表现 中国品牌 - 雪花啤酒品牌价值46 6亿美元(同比+8 6%) 全球第六 品牌强度指数提升至92 5分 获AAA+评级 [1] - 青岛啤酒品牌价值36 3亿美元(同比+42 3%) 全球第九 品牌强度指数95 6分(增幅全球第二) 蝉联"全球最强啤酒品牌" [2] - 燕京啤酒品牌价值6 4亿美元(同比+21 5%) 排名上升7位至第38名 通过全国巡游活动强化年轻化形象 [2] 国际品牌 - 科罗娜特级啤酒以133 6亿美元品牌价值蝉联全球最具价值啤酒品牌 [5] 烈酒品牌表现 - 中国烈酒品牌占据全球前十中的六席 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 杏花村汾酒包揽前四名 [3] - 杰克丹尼以44 4亿美元品牌价值保持全球最具价值威士忌品牌地位 [5] - 皇冠伏特加品牌价值29 3亿美元(同比+33 3%) 领跑伏特加品类 [5] - 培恩龙舌兰以17 9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居龙舌兰品类首位(同比-1 7%) [5] 香槟葡萄酒品牌表现 - 张裕品牌价值8 2亿美元(同比+16 1%) 全球第五 唯一上榜中国葡萄酒品牌 成功打入欧洲米其林餐厅 [4] - 酩悦香槟连续五年保持全球最具价值香槟葡萄酒品牌 [5]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化进程加速 品质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长 [5] - 国际化战略深化 通过国际展会 文化品鉴会提升全球影响力 [5] - 创新驱动竞争 涵盖工艺迭代与营销模式革新 [5] - 文化赋能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 文化内涵重塑品牌价值 [5]
五年来,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答卷精彩
央视网· 2025-07-21 08:40
外贸发展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 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4% [1] - 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56%提升至64.8% [2] - 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67%达2.7万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38%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 [2] - 与东盟贸易额上半年同比增长9.6%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年达48.3万亿元 年均增长5.5%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4] - 网络零售市场连续12年全球最大 汽车销量连续16年世界第一 市场规模按购买力相当于美国1.6倍 [4] - 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46%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50% [4][5] 创新能力 - 全社会研发经费2024年达3.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其中企业投入占比超77% [9] - 高新技术企业达46万多家 集成电路产量增加约1900亿块 "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4万亿元 [9][10] - 建成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 自主空间站全面运营 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 [10] 绿色转型 - 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 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2% [12] -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33% 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产能提高6个百分点 年节煤约3000万吨 [12]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增长5倍多 森林覆盖率超25% 增量相当于陕西省面积 [12] 基础设施 - 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1万公里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97% [14] -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5G基站超448万个 行政村5G通达率达90% [15] - 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两番多 覆盖98.4%服务区 拥有全球最多风电光伏装机和充电桩 [15] 经济总量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120/130万亿元台阶 今年预计达140万亿元 5年增量超35万亿元 [16]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年均超30万亿元 拥有220多项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16] - 国产大邮轮、大飞机实现突破 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 "三新"经济占比持续提升 [16]
上市十年,中国再保险价值提升之路重启
格隆汇APP· 2025-07-21 07:59
公司发展历程 - 中国再保登陆港股市场十周年,从2015年上市初期的踌躇满志到2024年1月低点至今价值回归超过275% [1] - 作为港股市场唯一上市的再保险集团,稀缺性长期被忽视,市场认知偏差逐步修正 [3] 行业成长与盈利拐点 - 中国保险市场原保费收入从2015年2.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5.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9%,超越全球增速4.7个百分点 [5] - 中国市场分出保费从2015年1501.6亿元增长至2022年278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2%,分出率5%-6%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5] - 中国再保总保费收入从2015年804.34亿元增长至2024年1784.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3% [6] - ROE从2022年2.09%增至2024年10.74%,承保利润同比增长超170%,总投资收益率提升2.06个百分点至4.83% [8][10] 创新与国际化布局 - 自主研发中国地震、台风、洪涝巨灾模型,成为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经权威认证的巨灾模型 [15] - 开发"零免赔"百万医疗、互联网门诊保险、失能险等创新产品,填补市场空白 [16] - 2018年全资收购英国桥社保险集团,桥社总保费收入从2019年96.14亿元增长至2024年222.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3% [17] - 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规模达25% [20] 市场地位与战略目标 - 亚洲第一、全球排名第八的再保险集团 [12] - 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 [21] - 长期占据40%以上的国内再保险市场份额 [10] 估值分析 - 市净率从不足0.2倍回升至0.48倍,仍明显低于港股直保公司和国际再保险同行 [22][24][26] - 业绩稳健增长叠加再保险市场潜力,未来价值重估确定性提高 [30]
安徽马鞍山以人才之“风”鼓科创之“帆”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06:22
科技创新成果 - 马鞍山经开区5家企业参与的9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包括一等奖1项 二等奖4项 三等奖4项 [1] - 中钢矿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全等级奖项 [1] - 园区两家企业核心产品入选安徽省首批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名单 [1] 企业培育体系 - 经开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2] -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2家 孵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2家 [2] - 建成96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其中国家级平台达13个 [2] 人才引进措施 - 园区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超过2000名 [2] - 通过产才融合创新大会 荐才专家机制 高校对接活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人才链 [2] - 实施一对一企业用工管家服务制度 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进校政企合作 [2]
奋发有为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7-17 21:47
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7方面重点任务 包括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建设创新 宜居 绿色 韧性 文明 智慧城市 [1] - 创新被定位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 需培育创新生态 强化科技与产业协同 形成新质生产力 [2] - 北京中关村已形成万亿级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成果国际化 武汉东湖光电子产业占全国50% [2] 创新城市建设 -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 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需因城施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 未来产业布局 [2] - 需通过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 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 发挥城市在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 [3] 韧性城市建设 - 韧性城市需突出安全可靠特征 把生态和安全置于规模经济之上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3] - 需防范基础设施老化风险 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将安全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 [3] - 广东 重庆等地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问题 提升防灾抗灾能力 [4] 城市治理实践 - 需加强城市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增强工作创造性 通过实事求是 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4] - 城市更新需统筹推进 形成高质量发展推动力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2][4]
活力中国调研行|二产“升级”:东北老工业基地 创新成为关键词
新华社· 2025-07-17 12:16
吉林化纤集团创新转型 - 公司拥有60多年历史 正在纤维领域进行精深研发 产品涵盖人造丝 竹纤维 腈纶纤维 碳纤维等[3] - 自主研发的高强度碳纤维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大丝束产品成为风电叶片和体育器材的核心原料[3] - 生物质新型人造丝产品直接供应国际一线服装品牌 碳纤维原料正拓展至滑雪装备 鱼竿 自行车等民用领域[3] 吉林敖东药业工业园技术升级 - 工业园累计投入30亿元 产出百余项创新成果 推动中药从"治病"向"防病"功能延伸[10] - 采用生物色谱分离技术 使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率提升30%[7][8] - 部署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药品"零瑕疵"出厂 智能检测设备保障全程可追溯管控[7][8] 人参产业深加工创新 - 永吉县博大农科应用冻干闪释技术 将鲜人参加工成入口即化的人参蓝莓片[10][11] - 开发人参巧克力等零食化产品 通过电商直播打开年轻消费市场[11][13] - 形成数百种人参深加工产品 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 拓展"百草之王"应用场景[10][13] 吉林产业升级整体态势 - 通过碳纤维 中药 人参三大领域创新 实现"老树发新枝"的产业格局重塑[15] - 技术突破覆盖材料科学(碳纤维) 医药制造(中药) 农产品加工(人参)全产业链[3][10][15] - 创新驱动模式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新范本[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