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内需

搜索文档
午评:沪指失守3800点,地产、医药等板块走低,银行板块逆市拉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4:24
市场表现 - 沪指跌1.23%报3781.61点失守3800点 深证成指跌1.84% 创业板指跌1.75% 北证50指数跌逾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7137亿元 场内超4900股飘绿 [1] - 银行板块逆市拉升 中特估概念活跃 旅游出行/地产/医药/券商/酿酒等板块走低 [1] 机构观点 - 美联储降息落地后 "十五五"有望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涉及反内卷/服务消费/提振内需/产业升级等内容 [1] - 市场仍处高位无明显冲顶回落趋势 前期热门赛道轮动加剧 指数处于横盘整理阶段 [1] - 建议以横盘心态应对市场 重视赛道行业轮动 轻指数重个股 关注低位板块与"拒绝调整"相关股票 [1]
下一波的线索是什么?股市不会止步于此,外资继续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17
行业配置框架 - 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三大主线展开行业选择 [2] - 资源股从周期属性转向偏红利属性带来估值体系重构 [2] - 中国制造业龙头全球化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 [2] 市场驱动力 - 无风险收益下沉推动"找资产"需求井喷 [3] - 资本市场改革提高投资者回报改善中国资产观念认识 [3] - 中国转型加快与传统L形企稳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 [3] - 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节后迸发"变化规律 [5]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A/H股未来上涨概率较高 [5] 资金流向 - 海外被动基金单周流入27亿美元而主动基金流出1.3亿美元 [6] - 内资单周流入31.03亿美元外资流入25.7亿美元 [6] - 全球资金流出货币市场大幅流入发达市场股市 [6] - 资金行为从存量市"搬家"变为增量市"扩容" [9] 板块配置方向 - 右侧趋势品种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和游戏 [2] - 左侧配置关注化工和军工 [2] - 产业趋势重点关注AI从云侧向端侧逻辑扩散 [2] - 关注国产算力链、机器人、化工、电池及大众消费龙头 [4] - 关注固态电池、AI算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领域 [5] - 行业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AI、生猪养殖、新能源、新消费等 [7] 市场风格特征 - 热门赛道间轮动加剧指数处于横盘整理阶段 [7] - 三季度涨幅靠前品种在四季度多数无法延续 [10] - 低位补涨可能性正在上升 [10] - 轮动非简单高低切换而是基于景气逻辑的机会扩散 [9] 制造业投资机会 - 出口优势制造业自由现金流出现改善迹象 [11] - 反内卷政策叠加全球再工业化继续修复现金流 [11] - 反内卷加码将系统性重塑中国优势制造业估值体系 [11] - 牛市主线有望切换到出口优势的高端制造 [12] 港股机会 - 恒生科技大概率从"跟上来"到"顶起来" [10] - 南向资金流入叠加外资回流驱动恒生科技主升浪行情 [12] - 6-8月滞涨的港股或有补涨行情 [8] 资产配置策略 - 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和海外降息的实物资产 [8] - 盈利修复后内需相关领域出现机会 [8] - 保险长期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 [8] - 布局逆全球化下的硬通货、硬科技和中国优势制造三条主线 [12]
十大券商策略:下一波的线索是什么?股市不会止步于此 外资继续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23:47
行业选择框架 - 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进行行业选择 [1] - 资源股在供给受限及全球地缘动荡预期推动下从周期属性转向偏红利属性带来估值体系重构 [1] - 中国制造业龙头的全球化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带来超越本国经济基本面的市值增长 [1] - 右侧趋势品种继续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和游戏 [1] - 左侧配置关注化工和军工 [1] - 产业趋势层面重点关注AI从云侧逻辑向端侧逻辑扩散 [1] - 关注国产算力链、创新药、机器人、化工、电池以及大众消费龙头 [3] - 关注固态电池、AI算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领域 [4] - 中期角度关注高内在回报率质量成长策略 [4] - 行业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AI、生猪养殖、新能源、新消费、创新药、有色、基础化工、非银 [6] - 中期推荐上游资源、资本品以及原材料 食品饮料、猪、旅游及景区 保险和券商 [7] - 布局牛市3条主线包括逆全球化下的硬通货(黄金/资源/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硬科技(创新药/AI算力等)以及受益于反内卷的中国优势制造(光伏/风电设备/锂电/玻纤等) [10][11] 市场驱动因素 - 无风险收益下沉推动找资产需求井喷 [2] - 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改革改善对中国资产观念认识 [2] - 中国转型加快与传统L形企稳能见度提高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提升与资产回报率预期企稳改善 [2] - 中美元首通话表明短期风险展望稳定 [2] - 弱美元与海外降息有利于中国宽松与央行重启国债交易 [2] - 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有望加快 科创板成长层推出和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在即 [2] - 资金面正反馈是当前行情持续性关键 交易性资金活跃度仍较高 [3] - 赚钱效应是资金面正反馈能否延续关键因素之一 [3] - 海外流动性及地缘问题继续改善 国内基本面向上继续蓄势 [3] - 国庆节前市场走势较为平淡 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改善 [4] - 9月美联储如期降息 预防式降息后A/H股未来上涨概率较高 [4] - 市场仍处于牛市阶段Ⅱ 驱动A股本轮上行三大原因未发生变化 [4] - 十五五有望成为下一阶段市场关注重点 反内卷、服务消费、提振内需、产业升级等构成重要内容 [6] - 降息后开启新场景转换 流动性压制解除后6-8月滞涨港股或有补涨行情 [7] - 成长投资逐步从科技驱动走向出口出海 [7] - 增量资金和景气优势驱动行情 轮动基于景气逻辑与产业趋势挖掘优势风格及优势主线下机会扩散 [8] - 资金行为从存量市搬家变为增量市扩容 [8] - 三季度-四季度多存在明显风格切换 三季度涨幅靠前主流品种多数情况四季度无法进一步延续 [9] - 9月降息落地暗示降息周期可能性上升 [9] - 反内卷政策发力叠加全球再工业化 中国出口优势制造业自由现金流有望继续修复 [10] - 反内卷加码将系统性重塑中国优势制造业估值体系 [10] - 美联储重启降息加速全球资金回流中国 [10] 资金流向 - 海外主动基金流出1.30亿美元 海外被动基金流入27.00亿美元 [5] - 内资过去一周流入31.03亿美元 外资过去一周流入25.70亿美元 [5] - 全球资金流出货币市场 大幅流入发达市场股市 [5] - 沪深300期权市场资金在4250点以上开始减仓 [5] - 沪深300的10月到期看涨期权在4250点以上价位持仓量相比此前一周明显下降 [5] - 南向资金流入叠加外资回流有望驱动恒生科技开启主升浪行情 [11] - 食品饮料ETF最新份额84.6亿份增加1.3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404.3万元 [13] - 游戏ETF最新份额56.2亿份增加55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763.2万元 [13] - 科创半导体ETF最新份额6.9亿份增加64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857.1万元 [13] - 云计算50ETF最新份额3.6亿份增加1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00.4万元 [14] 市场表现与估值 - A股在创新高后有所调整 整体仍处于9月以来整顿期 [3] - 市场仍处高位没有明显冲顶和回落趋势 前期热门赛道间轮动加剧指数整体处于横盘整理阶段 [6] - 参考历史回踩最终点位可能就在60日均线 [6]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涨跌-2.31% 市盈率20.74倍 估值分位20.63% [13] - 游戏ETF近五日涨跌3.64% 市盈率46.87倍 估值分位69.24% [13]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涨跌7.82% [13]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跌-0.37% 市盈率122.42倍 估值分位91.38% [14]
BBVA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穿越风险,中企出海前景广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7:10
南方财经记者彭敏静 澳门报道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关税战扰乱全球经贸活动,产业链供应链碎 片化风险上升……众多分析指出,美国频繁发起的单边关税政策,已成为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最大 风险源。 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依旧保持总体稳定。9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8 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 15.3万亿元,增长5.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7%。 中国如何在复杂局势中走出一条稳健发展之路?企业又应如何调整战略,在海外市场寻找新的机遇?近 日,在澳门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商业论坛"上,南方财经记者专访了西班牙对外银行 (BBVA)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 夏乐指出,中国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需加速经济再平衡,通过扩大内需来抵御外部冲 击;另一方面,应避免采取竞争性人民币贬值等措施。中国"出海"投资趋势仍在持续,不少新兴市场存 在机会,尽管面临一些阻碍,但前景依然广阔。 南方财经:2025年,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持续升温,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如何从宏观 ...
倒车接人?A股猛踩刹车,大摩最新研判!
搜狐财经· 2025-09-02 19:42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36%至3861.52点 创业板指跌2.07%至2895.03点 深证成指跌1.65%至12617.79点 科创50跌1.72%至1333.86点 北证50逆势涨1.08%至1585.52点[1][2] - 科技板块普遍下挫 消费电子 通信设备 算力硬件 半导体板块走弱 黄金及贵金属板块因国际金价创新高而上涨 银行股在红利板块防御属性下走强[2] 成交与资金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超2万亿元 较上日放量948亿元 预计全天成交金额约2.9万亿元[4] - 两融余额突破历史新高 达22970亿元 单日增长356亿元 自6月以来持续上升 8月接连突破2万亿元 2.1万亿元 2.2万亿元整数关口[4] - 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平稳 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 居民储蓄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19][20] 企业盈利 - A股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营收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6][7]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8][9] - A股总市值单月增长超过9万亿元[10] 机构观点 - 融资融券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正反馈机制 融资余额流入规模持续扩大推动市场上行[5] - 摩根士丹利认为股市未全面过热 成交量与两融余额较历史纪录未创新高 风险可控 股权质押比例下降 散户资金流入未达去年特定水平[13][14][15] - 政策转向影响未被市场充分消化 中国市场涨幅可能超预期 内外政策利好与流动性充裕支撑市场 美联储降息信号与美元走弱利好外资回流[17][18][20]
存款搬家、监管态度与市场叙事--大摩邢自强解读A股三大焦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01:01
存款搬家 - 超额定期存款总额达6-7万亿元人民币 主要源于疫情期间封控推高储蓄率、房地产调整迫使家庭配置金融资产及就业市场疲弱导致风险偏好下降[2] - 实际转移规模高度依赖市场动能持续性 上半年金融机构贡献股市流动性约6000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央行再贷款工具和灵活投资评估支撑[5] - 转移进程仅现初步迹象 6-7月家庭定期存款减少3000-5000亿元人民币 但部分基金投资者仍寻求弥补2021年损失制约转移速度[5] 监管态度 - 监管层对股市上涨保持平衡态度 既不过度打压也防范过度投机 证监会主席座谈会释放非过度风险厌恶信号但配合微观管理工具抑制过度冒险[6] - 监管工具精准有效 通过"国家队"和窗口指导适时干预 融资买入占比及认沽认购比接近去年10月水平但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稳定在5%以下[6] - 监管层承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重点推进投融资功能改革 将继续为长期投资提供激励而非简单政策收紧[6] 市场叙事 - 投资者焦点转向潜在政策催化剂和提振内需可持续措施 对出口前景担忧缓解但认同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7] - 政策层预计出台消费、基建和房地产增量宽松措施 因7月数据及8月PMI显示增长放缓 但财政预算扩张和政策利率下调近期可能性低[7] - 市场期待"十五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改革信号 若在地方激励机制、税制改革和消费结构倾斜方面推出结构性举措将巩固积极叙事[7]
21评论丨提振内需,需找准并疏通消费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3:44
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可持续性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需通过五方面措施着力破解相关堵点。 日前,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在解读今年前7个月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情况时表示,我国消费市场发展 态势总体平稳。数据显示,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 个百分点。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商 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同比增长5%左右。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关键现象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与消费动力相对不足并存。这并非主要 源于居民主观"不愿消费",而是受到"能消费"(购买力基础)、"敢消费"(安全感信心)、"易消 费"(便利性体验)三个维度存在的系统性因素影响。有效激发内需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并系统性地 疏通这些关键堵点,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构建公平、顺畅、有保障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 市场的内需潜力。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住户存款余额增加了10.77万亿元至162.02万亿元,增幅为7.42%。然而,同 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5%,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60%。这一显著的"高储蓄 —低消 ...
中银晨会聚焦-20250820
中银国际· 2025-08-20 02:54
宏观经济分析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5.8%、6.9%、2.2%,高技术产业累计同比增速达9.5% [6] - 7月社零同比增长3.7%,其中服务消费累计同比增长5.2%,商品消费同比增速4.0%,餐饮消费同比增长1.1% [6]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1.6%,制造业投资增长6.2%,基建投资增长3.2%,地产投资下降12.0% [7] - 7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元,低于预期1.41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0%,政府债券融资支撑明显 [10][11] - M2同比增长8.8%,M1同比增长5.6%,居民存款少增7800亿元,显示存款搬家现象 [12][13] 重点公司研究 卫星化学 - 2025H1营收234.6亿元(+20.93%),归母净利27.44亿元(+33.44%),Q2净利环比下降25.07% [16] - 轻烃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C2装置平均利润783.36元/吨(环比-39.79%),期间费用率下降1.64个百分点至6.76% [17] - 功能化学品营收122.17亿元(+32.12%),毛利率提升2.64pct至19.92%,平湖基地年产80万吨多碳醇项目投产 [18] - 布局茂金属聚乙烯、POE等高端新材料,上半年研发投入7.73亿元,获授权专利57件 [19] 贵州茅台 - 2025H1营收894亿元(+9.1%),归母净利454亿元(+8.9%),Q2净利增速环比降至5.2% [21] - 直销渠道营收400.1亿元(+18.6%),占比提升至44.8%,i茅台平台收入107.6亿元(+5.0%) [23] - Q2茅台酒/系列酒营收增速分别为+11.0%/-6.5%,系列酒毛利率下降2.5pct至77.6% [23][24] 鹏鼎控股 - 2025H1营收163.75亿元(+24.75%),归母净利12.33亿元(+57.22%),Q2毛利率环比提升2.45pct至20.28% [26] - AI服务器用板营收8.05亿元(+87.42%),消费电子用板营收51.74亿元(+31.63%) [27] - 泰国工厂试产AI服务器产品,淮安三园区6阶HDI产线良率提升,母公司计划新增300亿新台币资本支出 [28]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收报3727.29点(-0.02%),创业板指收报2601.74点(-0.17%) [4] - 申万行业涨幅前三:综合(+3.48%)、通信(+1.87%)、食品饮料(+1.04%) [5] 投资组合 - 8月金股组合包含顺丰控股、恒瑞医药、工业富联等10只个股,覆盖物流、医药、电子等行业 [1]
“消费板块或迎来一场重大机遇”
天天基金网· 2025-08-15 05:02
消费板块投资机会分析 核心观点 - 消费板块当前处于低估洼地,中证消费指数从2021年最高点下跌至2024年最低点区间跌幅接近60%,估值回落至不足20倍,配置价值凸显 [1][10] - 消费贷贴息政策作为财政金融联动工具,通过降低信贷成本释放消费需求潜力,与以旧换新等政策形成组合拳,有望激活服务型消费和大宗消费 [3][5][8] - 政策覆盖七大领域分层拉动:大宗消费升级(汽车/家居/电子)短期效应显著,新兴消费(教培/文旅)具备长期潜力,必需消费(养老/医疗)间接刺激 [8] 政策影响分析 - 精准性与普惠性:降低居民还款压力(直接提升消费能力)+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杠杆效应 [5][6] - 服务型消费敏感度高:政策覆盖范围与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为主)信贷痛点契合,供给能力与需求热度或边际改善更强 [8] - 银行间接受益:国有行/股份行零售信贷需求提振,资产质量压力缓释;城农商行受益于地方财政支持 [13] 细分领域机会 - 短期主线: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旅游服务消费在政策支持下已形成发展惯性,贴息政策将进一步强化情绪 [8] - 科技服务商:支付结算/本地生活平台随消费活跃度回升迎来量价齐升机会 [13] - 结构性机会:尽管板块整体业绩承压,但估值修复过程中教培、文旅等新兴消费领域具备超额收益潜力 [10] 市场表现与估值 - 中证消费指数年内下跌2.11%,显著跑输大盘,情绪降至冰点,但65倍→20倍的估值回落已超合理范围 [1][10] - 历史对比:2021年板块估值达65倍仍受资金追捧,当前悲观预期过度,存在均值回归动力 [10] 政策协同需求 - 中长期需配合收入端政策:个税减免/工资保障强化可支配收入,育儿补贴/医保完善社会保障,才能扭转预防性储蓄倾向 [11] - 杠杆效应边界:贴息更惠及原有贷款意愿群体,对中低收入者需结合现金补贴等直接支持手段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