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AI眼镜,这次能成吗?
36氪· 2025-08-21 11:05
市场增长与预测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中国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 [1] - 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1451.8万台(同比增42.5%),中国市场达290.7万台(同比增121.1%) [1] - 天猫平台智能AR眼镜搜索量单周同比增长78%,小红书、B站等平台测评内容激增 [1] 厂商产品动态 - 小米AI眼镜售价1999元起,搭载高通骁龙AR1芯片,支持拍照、翻译、支付等功能,开售12小时销量突破1万台 [1][2] - 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提供非显示与显示双版本,显示版本采用高通AR1+恒玄BES2800双芯片,深度整合阿里生态(支付宝、高德、淘宝等) [2] - 中国电信天翼AI智能眼镜售价1999元,搭载高通AR1芯片,支持1440P视频拍摄,单次续航7小时 [3] - HTC VIVE Eagle眼镜售价约3739元人民币,搭载高通AR1 Gen 1芯片,续航达4.5小时音乐播放 [4] - 理想汽车与歌尔联合研发AI眼镜,采用恒玄BES2800+研极微ISP方案,接入Mind GPT大模型及支付宝支付功能 [5] - 360集团宣布即将发布AI智能眼镜 [4] 供应链与技术挑战 - 芯片成本占AI眼镜总成本30%-40%,主流方案包括高通AR1(旗舰)、MCU+外挂ISP(入门)及双核架构(平衡性能与续航) [6] - 行业通过6nm/4nm制程、DVFS技术及3D堆叠封装解决算力与功耗矛盾 [7] - 图像传感器以索尼IMX681为主,豪威、思特威等中国厂商凭借性价比切入市场,思特威SC1200IOT传感器计划2025年Q2量产 [7][8] - 立讯精密为魅族、OPPO提供AR眼镜制造服务,华勤科技与高通、小米等合作,亿道信息与Rokid、华为合作 [8][9] - 柔性电路板(FPC)需求为智能手机三倍,需承受10万次弯曲循环且支持5G高频信号 [9][10] 市场反馈与问题 - 小米AI眼镜抖音日销量从首日5000-7500台跌至100-250台,行业平均退货率达40%-50% [11] - 用户投诉包括文件显示异常、响应延迟、续航不足(重度使用不足一天)及拍摄质量低 [11] - 类似问题曾导致谷歌Glass(2015年)及微软Hololens项目中止 [12][13][14] 行业挑战与方向 - 需解决硬件供应链不成熟(芯片、光学、传感器)及AI技术落地问题 [15] - 消费者主要顾虑包括价格过高、软硬件效果不足及数据隐私安全 [15] - 需探索"杀手级应用",可能以Agent(智能体)替代传统App交互模式 [15]
【公告全知道】第三代半导体+芯片+数据中心+可控核聚变+华为!公司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形成批量订单
财联社· 2025-08-20 15:35
第三代半导体与汽车芯片 - 公司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形成批量订单[1] - 业务涉及第三代半导体、汽车芯片、数据中心、可控核聚变及华为相关领域[1] 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 - 公司精密轴承产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1] - 业务覆盖机器人、减速器、芯片及新能源汽车领域[1] 固态电池与氢能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倍[1] - 深化布局固态电池用关键材料[1] - 业务涉及固态电池和氢能领域[1]
麒麟操作系统要发新版本,信创会有行情么?| 0820 张博划重点
虎嗅· 2025-08-20 15:15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探底回升,沪指涨1.04%,深成指涨0.89%,创业板指涨0.23%,沪指、深成指、科创50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4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801亿,成交额连续6个交易日超2万亿 [1] 板块涨跌 大涨板块 - 8月20日涨幅居前板块:国产商户(14%)、苹果产业链(11%)、东数西算/算力(10%)、ST股(16%)、机器人(16%)、大消费(10%)、新能源汽车(8%)、业绩增长(6%) [3] - 8月19日涨幅居前板块:机器人(25%)、医药(14%)、光通信(6%)、华为产业链(8%)、东数西算/算力(12%)、ST股(18%)、大消费(8%)、液冷服务器(7%) [3] - 8月18日涨幅居前板块:液冷服务器(24%)、影视(7%)、国产芯片(18%)、机器人(28%)、气动元件(17%)、居药(17%)、ST股(13%)、军工(12%) [3] - 8月15日涨幅居前板块:玻纤(7%)、液冷服务器(19%)、大金融(7%)、光伏(13%)、PCB板(13%)、机器人(22%)、ST股(18%)、国产芯片(12%) [3] 百日新高板块 - 8月20日百日新高板块:芯片(104家,27家上涨)、机器人概念(78家,18家上涨)、算力(58家,5家上涨)、通信(50家,13家上涨)、医药(45家,6家上涨)、证券(39家) [3] - 8月19日百日新高板块:芯片(92家,16家上涨)、机器人概念(88家,36家上涨)、算力(72家,19家上涨)、医药(63家,24家上涨)、通信(52家,14家上涨)、证券(40家) [3] - 8月18日百日新高板块:芯片(101家,33家上涨)、算力(82家,29家上涨)、通信(61家,21家上涨)、医药(61家,19家上涨)、证券(45家) [3] - 8月15日百日新高板块:芯片(74家,36家上涨)、医药(56家,22家上涨)、机器人概念(74家,27家上涨)、算力(55家,32家上涨)、通信(42家,22家上涨)、证券(41家,18家上涨) [3]
香港恒生指数涨0.17% 恒生科技指数跌0.01%
新华财经· 2025-08-20 09:4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17%至25165.94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01%至5541.27点,国企指数上涨0.08%至9013.27点 [1] - 恒指低开154.33点至24968.57点,午后冲破25000点,最终上涨43.04点,主板成交超2852亿港元 [1] - 上涨股票934只,下跌1267只,收平961只,港股通(南向)净流出超146亿港元 [1] 板块涨跌情况 - 光伏太阳能、苹果概念、新消费概念股多为上涨 [1] - 芯片、黄金、银行、保险股有涨有跌 [1] - 煤炭、科网、生物医药股多有下跌 [1] 个股表现 - 东方甄选涨8.22%,福耀玻璃涨15.19%,舜宇光学科技涨9.74%,老铺黄金涨8.84%,中芯国际涨3.40%,小鹏汽车涨4.41% [1] - 阿里巴巴跌0.68%,百济神州跌3.05%,恒瑞医药跌0.57% [1] - 泡泡玛特涨12.54%成交超115亿港元,腾讯控股跌0.34%成交超94亿港元,小米集团涨0.29%成交超82亿港元 [2]
小米集团-W(01810):Q2收入及利润续创新高,关注大家电出海与二期工厂爬坡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05: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4,854亿元(同比+33%),2027E达7,258亿元(CAGR 22%)[2][9] - 2025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60%),2027E达649亿元(CAGR 27%)[2][9] - 2025E毛利率22.8%(同比+1.9ppt),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25.4%贡献显著[9] 业务分项表现 智能手机 - Q2收入455亿元(同比-2%),ASP 1,073元(同比-2.7%)[8] - 中国高端市场份额提升:4-5k价位段份额24.7%(同比+4.5ppt)[8] - 全年出货量目标下调至1.75亿部,中长期维持2亿部目标[8]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Q2收入387亿元(同比+45%),超预期[8]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66%,空调出货量540万台(同比+60%)[8] - 2025年为出海元年,已布局东南亚/欧洲,Q3拓展非洲/拉美[8] 智能电动汽车 - Q2收入213亿元,交付8.13万辆(ASP 25.37万元)[8] - 毛利率26.4%(环比+3.3ppt),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8] - 维持全年交付35万辆指引,2027年进军欧洲市场[8] 增长催化剂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产能爬坡[8] - 大家电及汽车出海业务扩张[8] - AI+OS+芯片技术进展(2025年研发投入300亿元,25%投向AI)[8] 估值指标 - 2025E PE 29X,2026E降至24X[2][8] - 2025E ROE 20.1%,较2024年提升6.71ppt[2][9]
七旬董事长遭留置,万通发展又“变天”
公司突发事件 - 71岁实际控制人王忆会被公安机关拘留 公司紧急由CEO钱劲舟代行董事长职责 [4][6][8] - 事件导致股价单日暴跌9.96% 18万手卖单积压 近2亿资金出逃 [4][6] - 公司强调调查事项与日常经营无关 但市场仍担忧转型战略连续性 [6][8][21] 战略转型历程 - 2020年证券简称由"万通地产"变更为"万通发展" 正式启动转型 [11] - 2015年起停止新增地产投资 尝试文旅/新能源/金融等方向均未成功 [12] - 2024年99%收入仍依赖房地产业务 转型五年未达预期 [13] - 2025年上半年预亏2200-3300万元 归因于宏观经济与转型方向摇摆 [12][13] 跨界芯片收购 - 2025年7月宣布8.54亿元收购数渡科技62.98%股权 标的公司上半年营收1628万元但亏损3598万元 [15][17] - 收购引发股价72%暴涨(6.94元→11.94元) 但随后因董事长被拘跌停 [19][20] - 上交所问询收购合理性及内幕交易防控 公司称将聚焦数字科技转型 [20] 历史背景 - 公司前身为1991年"万通六君子"创立的品牌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活化石 [9] - 王忆会2007年通过资本运作入主 2016年完全接替冯仑掌舵 [10][11] - 现任CEO钱劲舟团队具备科技背景 正推进不动产资产出清 [8] 市场反应 - 消息公布后四连涨停 但突发利空导致成为当日唯一跌停非ST股 [6][19] - 近7万股东被套牢 两日资金出逃超84亿元 [14][20] - 芯片业务与AI概念受资本追捧 但标的公司持续亏损加剧转型风险 [16][17][20]
小米高管解读Q2财报:肯定会增加AI和芯片投入 相信Q4手机毛利率会回升
新浪科技· 2025-08-19 15:05
财报核心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 [1] - 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34.2% [1]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1] AIoT业务表现 - 中国市场增速高于海外市场,主要因大家电业务(如空调)在中国的高增长 [3][6] - 海外渠道扩张显著,过去两三年重点打开海外渠道 [3] - 中国区空调出货量超500万台,带动IoT收入增长 [6] - 海外新零售计划:2025年预计开设400-500家门店,2026年目标超1000家 [4] 手机业务毛利率 - 短期下降主因:内存(LPDDR4X)和电池材料成本上涨,叠加二季度新品发布较少 [5] - 长期提升路径依赖高端化战略,技术投入聚焦芯片、澎湃OS和AI [5] - 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回升,因新品集中上市 [5] AIoT业务毛利率 - 二季度环比下滑受"618大促"促销影响,同比仍提升 [6][9] - 连续四个季度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历史第二高为28% [9] - 家电板块竞争未显著影响年初目标完成度 [7] 研发投入方向 - 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40%,覆盖芯片、AI、澎湃OS及产品线技术(手机/家电/汽车) [7][8] - 辅助驾驶技术采用1000万Clips数据训练,提升传感器精度 [8] - AI投入以硬件折旧为主,芯片投入以人员费用为主 [9]
小米集团20250819
2025-08-19 14:44
小米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涉及公司:小米集团 - 行业:智能手机、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电动汽车、家电、互联网服务 **2 核心财务表现** - **总收入**: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连续五个季度创历史新高[3]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连续三季度创新高[2][3] - **毛利率**:集团整体毛利率22.5%,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3] - 手机业务毛利率11.5%,受内存和电池成本上涨影响短期承压[12][13] - AIoT业务毛利率22.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2][11] - 互联网服务毛利率75.4%,汽车业务毛利率26.4%[2][14] **3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市场**: - 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4.7%[2][4] - 东南亚排名第一,欧洲、中东、拉美排名第二,非洲份额14.4%(同比+2.7pct)[5] - **中国市场**: - 激活量排名第一,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2][3] - 4,000-6,000元价格段份额显著提升(4,000-5,000元段24.7%,+4.5pct;5,000-6,000元段15.4%,+6.5pct)[6] - **研发投入**: - 自研3纳米芯片发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Vimo VL7B推出[3][6] **4 AIoT与家电业务** - **收入表现**: - AIoT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2][11]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60%)[2][8][31] - **品类亮点**: - 空调线上渠道份额第一,均价同比提升200元[32] - 平板全球出货量同比+42.3%,可穿戴设备全球第一[7][11] **5 汽车业务** - **交付与订单**: - Q2交付8.1万台,7月单月超3万台;首款SUV U7系列锁单量18小时突破24万台[2][9] - 累计交付超30万台,平均单价25.3万元(含税28.6万元)[14][20] - **技术突破**: - SUV Ultra纽北赛道圈速第三(6分22秒091)[9] - 计划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2][28] **6 互联网服务与用户增长** - **用户规模**: - 全球月活用户7.3亿(同比+8.2%),中国大陆1.85亿(同比+12.4%)[2][14] - **收入表现**: - 互联网服务收入90亿元(同比+10.1%),境外收入占比33%(同比+12.6%)[2][14] - 海外ARPU约4美元/季度,600美元以上高端产品增长50%-60%[21] **7 研发与战略布局** - **研发投入**: - Q2研发支出78亿元(同比+41.2%),研发人员占比46.2%[4][14] - AI领域投入占比25%(约75亿元),聚焦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33] - **长期战略**: - 技术硬核化、品牌高端化、市场全球化、生态网络化[10][23] - 目标从“产业挑战者”升级为“产业领先者”[10] **8 ESG与社会责任** - **低碳实践**: - 办公绿电使用720万度(同比+270%),汽车工厂光伏发电690万度[15] - **公益捐赠**: - 华北强降雨捐赠535万元,缅甸地震捐赠5亿缅币[16] **9 风险与挑战** - **手机业务**:内存及电池成本上涨短期压制毛利率,长期依赖高端化与技术投入[12][13][17] - **汽车业务**:盈利不确定性仍存,2025年下半年目标单季盈利[20][25] **10 未来展望** - **手机出货目标**:全年1.75-1.8亿台(同比+5%-6%),注重ASP提升而非规模[24][26] - **AIoT增长**:海外新零售扩展推动IoT业务增长,国内空调旺季贡献显著[18][19] - **端侧AI**:分层架构(大模型+转化层+应用层)逐步落地手机、汽车等设备[22] **11 其他重要信息** - **品牌影响力**:入选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第二名[6],欧洲知名度95%+[29] - **机器人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中,优先探索工厂应用闭环[30] (注:所有数据及观点均引自原文标注的[序号],未添加额外信息)
什么信号?超七成股票ETF规模上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0:45
股票ETF规模增长 - 8月18日逾800只股票ETF实现规模提升,占全部约1100只股票ETF的70%以上,但合计规模仅增长400亿元,升幅1.26% [1] - 股票型ETF总规模从35131.71亿元增至35574.63亿元,增量442.92亿元 [2] - 13只ETF规模增长超过10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长近35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增长超30亿元 [2] 主要ETF表现 - 宽基ETF表现突出:易方达沪深300ETF和南方中证500ETF均增长逾20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均增长超16亿元 [2] - 主题ETF表现亮眼: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增长15.77亿元,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增长14.86亿元 [2] - 人工智能、芯片、军工等主题ETF也实现增长: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增长逾7亿元,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和国泰中证军工ETF均增长近5亿元 [3] 资金流动情况 - 8月18日股票型ETF主动买卖金额均在千亿元以上,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主动买入168.19亿元,卖出162.46亿元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主动买入额均超30亿元 [3] - 8月18日扭转了此前连续10周净流出状态,实现净流入 [4] 市场趋势信号 - 6月至8月18日前11周中,有10周为净流出,其中8月3日当周净流出达381.97亿元 [4] - 8月18日股票ETF日均成交额突破1400亿元,达1454.54亿元,较前一周1107.76亿元显著增长 [5] - 前4周日均成交额分别为824.63亿元、1037.98亿元、1025.09亿元、803.49亿元 [5] 市场格局展望 - 8月A股上涨与6月底-7月不同,突破关键点位后机构、保险、外资等价值资金加速入市 [6] - 当前市场量能和指数上涨速率不快,向下风险相对可控,不同于2024年10月散户跑步入场导致见顶回落的情况 [6] - 伴随国内经济基本面温和修复,市场或将逐步走向慢牛格局,中国资产价值在国际上可能得到重估 [7]
微短剧爆火,高增长潜力概念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1:01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8月18日大涨6.79%,年内累计上涨51.92%,创历史新高 [1][2] - 271只北交所股票中仅5只下跌,5股录得"30cm"涨停(戈碧迦、海能技术、海达尔、曙光数创、晶赛科技) [2] - 西部证券分析北交所市场呈现"政策托底、产业领涨、流动性支撑"三重特征,AI算力、机器人、芯片等领域技术突破显著 [2] 微短剧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超680亿元,2027年突破1000亿元 [3][4] - 海外短剧市场2025年Q1收入突破24亿元,美国以1.62亿美元居首,日本环比增速39%,东南亚下载量第一 [3] - 微短剧通过AI翻译、本土化翻拍加速出海,"微短剧+非遗""微短剧+科普"等计划推动行业空间扩展 [4] 短剧概念股表现 - A股50家涉及短剧业务的公司合计市值6340亿元,年内平均上涨18.84%,6股涨幅超50%(吉视传媒、幸福蓝海等) [5][6] - 昆仑万维AI短剧平台DramaWave累计下载量破3000万次,月活超1000万;芒果超媒多部短剧登陆Netflix等海外平台 [5] - 14只概念股获5家以上机构"积极型"评级,芒果超媒(23家)、万达电影、完美世界受关注,3股今明两年净利增速预计超20% [6] 市场交易数据 - A股8月18日成交额2.81万亿元创近10个月新高,12股单日成交破百亿元(东方财富450.4亿元居首) [1] - 短剧概念股中华智数媒、华策影视等盘中触及"20cm"涨停,5股收盘涨停(慈文传媒、欢瑞世纪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