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垄断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把苹果和OpenAI一起告了
搜狐财经· 2025-08-26 02:18
诉讼核心指控 - xAI于2025年8月正式起诉苹果与OpenAI 指控双方合作存在反竞争行为[8] - 指控苹果操纵App Store排名使ChatGPT获得更高优先级 同时打压Grok等竞品应用[8] - 指控OpenAI通过合作获取宝贵iPhone用户行为与指令数据[8] - 要求停止反竞争行为并索赔数十亿美元[8] 涉事方回应 - OpenAI称诉讼是马斯克典型的骚扰手段 旨在干扰公司正常经营[8][10] - 苹果目前未对诉讼置评[8] - 苹果此前已明确否认操纵应用商店排名的指控[11] 行业竞争格局 - 苹果Intelligence系统除集成OpenAI的ChatGPT外 亦与谷歌Gemini及Anthropic的Claude等AI公司洽谈合作[11] - 在谷歌商店免费应用排名中 ChatGPT位列第一 Grok排名第32 谷歌自家Gemini排第47[11] 诉讼前景分析 - 专家评估xAI胜诉概率较低 因反垄断案件需承担较重举证责任[5][6] - 历史案例显示针对苹果的反垄断诉讼(如Epic Games案)多数结果对苹果有利[5][6] - 诉讼结果将取决于能否提供苹果存在明确垄断滥用行为的证据[5][6][11]
马斯克掀AI反击战!状告苹果与OpenAI合谋打压竞争
金十数据· 2025-08-26 01:31
诉讼核心指控 - xAI起诉苹果和OpenAI非法阻碍AI企业竞争 [2] - 指控苹果与OpenAI合作使ChatGPT成为唯一能从数亿部iPhone和数十亿用户提示中受益的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 [2] - 苹果在应用商店排名中降低其他竞争聊天机器人优先级 [2] 市场竞争格局 - 苹果成为AI模型主要分发渠道 这些模型正重塑产业和全球经济 [3] - OpenAI被指控为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市场垄断者 [2] - 谷歌每年向苹果支付超过200亿美元确保成为Safari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 [4] 业务威胁分析 - AI对苹果业务构成生存威胁 苹果担心来自超级应用的竞争 [3] - 技术进步可能威胁最具支配地位的公司 十年后可能不再需要iPhone [4] - 超级应用在美国不流行 例如腾讯微信在国内拥有逾10亿用户提供多种服务 [4] 战略合作动向 - OpenAI收购前苹果高管乔尼·艾夫创办的公司 开发新一代设备减少对智能手机依赖 [4] - 苹果只选择最优产品合作确保最佳用户体验 [2] - 诉讼模仿美国司法部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胜诉案例 [4] 市场影响 - 法律施压可能迫使苹果避免不公平待遇 让xAI获得类似OpenAI的分发协议 [3] - 苹果阻止xAI旗下竞争应用获得更好推广 包括Grok聊天机器人和X社交媒体应用 [3] - 联邦法官预计未来几天对改善竞争的潜在措施作出裁决 可能禁止谷歌向苹果付款 [4]
马斯克转发Grok高评分截图,继续指责苹果损害竞争
新浪财经· 2025-08-25 23:51
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周一对苹果和OpenAI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他们联手阻碍人工智能领 域的竞争。马斯克在X上转发了一位用户分享的xAI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Grok在Google Play上的应用 评分截图,显示其下载次数超过5000万,评论数量超过100万条,平均评分为4.9。马斯克评论 称:"Grok有100万条评论,平均4.9分,但苹果仍然拒绝在任何榜单上提及Grok。" ...
因垄断行为被罚近7000万元 原料药龙头津药药业上半年归母利润同比下滑6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0: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8亿元同比减少11.81% 归母净利润4930.42万元同比下滑65.2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0.06万元同比下降93.60%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4.62个百分点 其中制剂产品毛利率减少超14个百分点 [2][3] - 甾体激素类原料药毛利率40.45%同比增加1.04个百分点 氨基酸类原料药毛利率44.15%减少1.08个百分点 [3] 业务结构分析 - 甾体激素原料药贡献收入约9.92亿元占总收入62.8% 其中超60%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出口收入超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超三分之一 美国市场关税加征20%但收入占比小影响可控 [1][4] - 制剂业务收入约4.44亿元同比减少22.01% 氨基酸类原料药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9.01% [3] 反垄断处罚影响 - 上半年因反垄断行政处罚缴纳罚款6919.24万元 超过同期净利润总额 [1][3] - 2021年至今累计涉及4起垄断案件 处罚金额包括醋酸氟轻松原料药罚4400万元(2021)、卡莫司汀注射液罚2770万元(2023)、氟尿嘧啶注射液罚2980万元(2023) [6][7][8][9] - 公司采取宽大申请减免80%罚款 已公告四方面整改措施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6][9] 运营费用变化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4.65% 营收占比不足4% 低于公司自设5%的年度目标 [9] - 销售费用同比下滑45% 约占总收入11.8% 过去三年市场情报收集费合计超3亿元 [9]
努力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人民日报· 2025-08-25 07:36
市场准入与退出效率提升 - "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1][6] - 全面实施经营主体简易注销登记 无债权债务主体最短21天可退出市场[1][6] - 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缩减至15天[1][7]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达3.7亿次累计使用超6亿次[1][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推动反垄断法颁布15年后首次大修 第三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3]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3] - 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 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4] - 查处供水燃气建材等领域垄断案件 组织全国统一销毁行动货值达27.9亿元[3][4] 监管机制优化与执法成效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4]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4] -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发布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防范"小过重罚"[7]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15种产品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9]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8] - "十四五"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8] - 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奶制品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8] - 对网络购物外卖点餐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强化平台合规指导[8] 质量提升与产业支持 - 深入推进"提质强企"行动 累计帮扶企业37.6万家[9] - 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全球30%左右[8] - 推动长三角区域电子证照共享 建设大湾区信用数据共享专区[4] - 依法增设最长5年出资期限 遏制天价出资超长出资等乱象[6]
市场监管总局答每经记者问:坚决纠治各种封闭“小市场”等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14:2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措施 - 组织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 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 [1] - 推动反垄断法实现颁布15年后首次大修 第三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将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上升为法律规定 [2] - 制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等12部配套规章 建立灵活完善的合规和执法指南指引体系 [2] 反垄断执法成效 - 持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查处医药领域垄断案件推动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3] - 查处供水燃气建材机动车检测等领域垄断案件 有效降低公众生活成本和经营主体生产负担 [3] - 加强平台经济自然垄断等重点领域经营者集中审查 共审结案件3400件 查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145件 [3] 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对各级政府拟出台文件严格把关 共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 对1.14万件提出审查修改意见 [3] - 加大对企业间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力度 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 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 [3] 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 探索推动长三角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政务服务企业信用监管执法标准认证等方面实现"异地同标" [4] - 沪苏浙皖联合发布《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 三省一市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跨省"一网通办" [4] - 建设大湾区信用数据共享专区和跨境信用综合服务平台 发布"湾区标准"244项 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55张 [4] 平台经济监管体系 - 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规则 [6] - 推动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 明确平台经济领域竞争规则 [6] - 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加快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强化标准引领 [6] 网络市场监管行动 - 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7] - 查办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突出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 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 [7] - 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 解除"自动跟价""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 提升收费合理性和透明度 [5][7] 平台经济服务措施 - 出台《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引导平台完善合规管理机制 [7] - 围绕重大活动及"6·18""双11"等重要时段发布合规提示 试点向平台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 [7] - 常态化开展与平台商户外卖骑手主播等各方主体沟通交流 帮助平台有效拦截及时清退违规主体 [7]
专访黄勇:行业“反内卷”需规避垄断风险
经济观察报· 2025-08-24 08:48
行业"内卷"现象与治理背景 - 多个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表现为价格机制失灵 低创新同质化竞争 劣币驱逐良币 市场无序扩张等现象 [2]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2] - 2025年以来 全国性及地方性行业协会通过倡议 座谈会等形式推进"反内卷"工作 覆盖工业与非工业领域 [6] 行业协会行动与垄断风险 - 部分行业协会通过"价格自律""产能自律"等协议协调行业行为 如达成"暂停扩产""科学释放产能 参考供需比60%合理区间"等协议 [2][7] - 此类行为可能构成反垄断法禁止的"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生产数量"等垄断协议 [7] - 价格联盟 限产限销 市场区域划分等行为属于"本身违法"或"核心卡特尔" 在部分国家涉及刑事责任 [3][7] - 行业协会可能通过组织会议 建立协调机制等方式实施垄断行为 包括交换竞争性敏感信息 发布指导价等高风险行为 [8] 反垄断豁免机制 - 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规定七种豁免情形 包括改进技术 经济不景气缓解生产过剩 保障对外贸易利益等 [11] - 豁免需证明协议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的益处大于限制竞争负面影响 [11] - 豁免流程分为"直接适用"(事后审查)和"事先审查"两类 中国以直接适用为主 [12] - 农业领域联合行为享受反垄断豁免 为普遍国际实践 [11] "内卷"成因分类与治理方向 - 政策推动型内卷:传统制造业 "新三样" 人工智能等领域因地方政府不合理补贴和同质化招商导致产能过剩 [16] - 市场扭曲型内卷:电商 外卖 货运平台等行业因消费者价格敏感 平台经济转型 交叉补贴等导致价格竞争坍缩 [16][17] - 行为侵权型内卷:低价低质侵权产品充斥市场 因违法成本与收益倒挂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18] - 需通过规范地方政府补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平台经济竞争生态等系统性措施综合整治 [3][19] 企业出海合规风险 - "核心卡特尔"行为在海外面临严厉惩罚 可能影响中国企业和产品出海 [3][13] - 企业需对行业协会进行反垄断尽职调查 审阅会议议程 避免参与口头或书面垄断协议 [13]
专访黄勇:行业“反内卷”需规避垄断风险
经济观察网· 2025-08-24 05:06
行业竞争态势 - 多个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表现为价格机制失灵 低创新同质化竞争 劣币驱逐良币 市场无序扩张等现象[3] - 内卷式竞争反映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与产业结构失衡等系统性问题[3]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3] 行业协会行动 - 2025年以来多个行业协会通过发起倡议 组织座谈会等形式推进反内卷工作[5] - 覆盖领域从工业逐步拓展至金融等非工业行业[5] - 部分协会以委婉措辞涉及产能和价格协调 例如达成暂停扩产 参考供需比60%合理区间等协议[5] 反垄断风险 - 价格联盟 限产限销 市场区域划分等行为属于本身违法行为 可能直接违反反垄断法[4] - 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在价格和产能方面达成的协议被称为核心卡特尔 是反垄断法重点监管行为[6] - 2024年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发布《关于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指南》 明确高风险行为包括推动交换竞争性敏感信息 发布指导价等[6][7] 法律豁免机制 - 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规定七种不适用情形 包括改进技术 经济不景气缓解生产过剩等[8] - 豁免核心需论证协议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的益处大于限制竞争的负面影响[8] - 豁免流程分为直接适用和事先审查两类 中国以直接适用为主 但存在事先备案流程[9] 出海合规影响 - 核心卡特尔行为在多数国家面临严厉惩罚 出海企业将面临巨大合规风险[10] - 2021年《企业境外反垄断合规指引》提示垄断协议风险 包括口头协议和协同行为[10] - 建议企业对行业协会进行尽职调查 审阅会议议程和纪要以防范风险[11] 内卷类型与成因 - 政策推动型内卷集中在传统制造业 新三样 人工智能等领域 与地方政府不合理干预有关[13] - 市场扭曲型内卷出现于电商 外卖 货运平台等行业 表现为多维度竞争向单向度价格竞争坍缩[13] - 行为侵权型内卷表现为低价低质侵权产品充斥市场 导致劣币驱逐良币[14] 整治方向 - 需综合运用竞争政策 产业政策 财政政策 就业政策等多管齐下[15] - 重点包括规范地方政府补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培养创新友好型竞争生态等[4][14] - 价格法修订草案加强了对倾销行为的监管 新增强制其他经营者低于成本倾销的规制内容[12]
努力营造公平、活力、放心市场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8-23 01:07
市场监管制度完善 - 《反垄断法》在2022年完成颁布15年后首次大修,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2] - 《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第三次修订,将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上升为法律规定 [2]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强化对行政干预市场的制度约束 [2] - 制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等12部配套规章,建立灵活完善的合规和执法指南体系 [2] - 配套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和《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明确平台经济竞争规则 [3] 执法行动成效 - 市场监管总局共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对1.14万件提出审查修改意见 [3] - 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 [3] - 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 [3] 营商环境优化 - 新修订《公司法》增设最长5年出资期限,提升注册资本"含金量" [4] - 发布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行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 [4] - 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减少至15天 [4]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4]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达3.7亿次,累计使用超6亿次 [4] - 实施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无债权债务主体最短21天可退出市场 [5] 市场主体增长 - "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5] 质量提升指标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的128.6上升到2025年上半年的161.61 [1]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到85.86 [1] - 生活性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1.33 [1] - 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1.62 [1] 食品安全监管 - "十四五"期间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6] - 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 [6] - 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奶制品等大宗食品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 [6] - 强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治理"幽灵外卖"、虚假声称等突出问题 [6] - 制定网络销售、平台外卖、直播电商等监管制度,明确各类主体食品安全责任 [6]
“三只羊”“东北雨姐”等被点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凤凰网财经· 2025-08-22 15:16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措施 - 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并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以破除地方保护 [2][6] - 推动反垄断法首次大修及第三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3]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审查政策措施4.22万件并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 [6] 反垄断与公平竞争执法 - 查处医药领域垄断案件推动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并降低公众生活成本 [4] - 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3400件并查处违法实施案件145件 [4] - 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 [6] 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 推动长三角区域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跨省一网通办 [6] - 发布大湾区标准244项并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55张 [6] - 实现政务服务、企业信用、监管执法和标准认证等领域异地同标 [6] 平台经济监管与治理 - 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则明确平台经济竞争规则 [8] - 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并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9] - 督促平台取消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并提升收费透明度 [9] 平台经济服务与支持 - 试点向平台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拦截违规主体 [9] - 出台指导意见引导平台完善合规管理机制 [9] - 常态化与平台、商户、骑手等主体沟通指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