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

搜索文档
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营业利润暴跌33%
财经网· 2025-08-01 01:27
此外,还涉及奥迪、大众乘用车和旗下软件部门Cariad的重组拨备7亿欧元,以及与二氧化碳排放法规 相关的费用支出等也影响了公司业绩。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还下调了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预计2025年全年销售收入将与上一年持平,低于此 前预测的5%最高增幅。 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业绩报告显示,德国大众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584 亿欧元,同比基本持平;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至67亿欧元,税后利润下跌超过38%,至44.7亿欧元, 低于市场预期。 大众汽车集团的这份财报的多项核心指标表现不佳,其在电动化转型方面也存在巨大压力。 营业利润大降约33% 据央视财经,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销售收入为1584亿欧元,而去年同期这一 数字为1588亿欧元;营业利润为6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100亿欧元大幅下降约33%,税后利润更是同 比下降超过38%,至44.77亿欧元。 大众方面称,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的核心因素之一,正是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新一轮进口 关税。这一政策给大众集团带来了高达13亿欧元的成本负担。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我们在美国 ...
大众、宝马、奔驰半年业绩下滑明显,中美市场成两大主因
观察者网· 2025-08-01 00:49
财务表现 - 大众、奔驰、宝马三家欧洲汽车制造商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均呈现较大幅度下滑 [1] - 奔驰上半年销售收入726亿欧元同比减少8.6% 税后净利润27亿欧元同比降低55.8% [3] - 大众第二季度营收808.1亿欧元同比下降3% 营业利润38.3亿欧元同比下降29.4% [3] - 宝马上半年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 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 [3] 销量数据 - 奔驰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8%至107.6万辆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4% 美国市场下降6% 欧洲市场下降3% [4] - 宝马上半年全球销量下降0.5%至120.7万辆 欧洲市场增长8.2% 北美增长3.4% 中国市场下滑15.5% [5] - 奔驰主力车型在华零售销量:GLC(70,185辆) C级(69,693辆) E级(65,892辆) GLB(19,343辆) A级(7,651辆) [5] 中国市场影响 - 奔驰和宝马将业绩下滑归因于美国关税和中国市场激烈竞争 [3] - 外资品牌在华销量下滑趋势明显 德系豪华品牌面临智能电动车冲击 [6] - 中国作为德国车企在欧洲外最大市场 是其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试炼场 [6] 技术转型 - 德系车企强化在华研发投入 奔驰宝马与Momenta合作 奥迪牵手华为 [8] - 宝马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 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大涨18.5%至31.8万辆 纯电车型增长15.7%至22万辆 [8] - 奔驰和奥迪电动化产品战略延迟 导致市场表现疲软 [8] 美国关税影响 - 大众因美国关税成本增加13亿欧元 将全年收入预期从增长5%下调至持平 [9] - 奔驰预计关税影响达4.2亿美元 汽车业务利润率下调至4%-6% [12] - 宝马预计关税对汽车部门利润率影响约1.25个百分点 维持全年税前利润110亿欧元目标 [12] 战略调整 - 奔驰实施"新阶段绩效"计划 通过全球生产布局优化和成本控制应对挑战 [13] - 宝马基于Neue Klasse新时代产品展开电动化全面攻势 [8] - 大众和奔驰通过全球裁员潮和战略转型规划挽回财务损失 [12]
BBA上半年利润齐下跌,原因是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01 00:14
业绩表现 - 宝马集团上半年营收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 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 [1] - 梅赛德斯-奔驰营收663.8亿欧元同比下滑8.6% 税后净利润26.9亿欧元同比下滑55.8% [1] - 奥迪集团营收325.7亿欧元同比增长5.3% 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同比下降37.5% [1] 市场销量 - 宝马奔驰奥迪上半年在华销量分别为31.8万辆29.3万辆28.8万辆 同比分别下降15.5%14%10.2% [2] - 宝马和奥迪在欧洲等部分市场销量呈现上涨趋势 奔驰利润和销量下降幅度均较大 [2] - 北美市场奔驰和奥迪销量分别同比下降9%和6% 宝马在北美地区销量仍呈现小幅上涨 [7] 战略调整 - 奥迪撤回2033年停止研发销售内燃机计划 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 [3] - 奔驰放弃2030年前主要市场全面电动化目标 改为燃油车和电动车双线发展 [3] - BBA加速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 寻求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平台 [3] 成本控制 - 奔驰计划截至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 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 [2] - 奥迪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开启削减成本计划 包括产能和人员等层面调整 [2] 关税影响 - 美国关税导致奥迪损失约6亿欧元 [5] - 宝马预计2025年关税将使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下降约1.25个百分点 [6] - 高盛预测关税将削减奔驰运营利润率约1.5个百分点 累计财年影响或达约17亿美元 [7] 应对措施 - 奥迪暂停向美国交付汽车 正在考虑在美国建设工厂 [6][7] - 奔驰将从2027年开始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工厂新增GLC SUV生产线 [7] - 宝马研究扩大美国斯帕坦堡工厂产能 包含增加生产班次等调整 [7] 中国市场策略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4] - 奥迪与华为联合开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应用于PPE电动车平台车型 [4] - 奔驰在中国市场引入Momenta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软件 [4] 财务预期 - 奥迪预计2025财年营收650亿至700亿欧元 营业利润率5%至7% [7] - 奔驰因美国汽车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撤回2025年财务预期 [7]
奔驰大电池新车,计划采用吉利插混技术|36氪独家
36氪· 2025-07-31 15:57
奔驰与吉利合作开发插电混动系统 - 奔驰计划与吉利合作开发一款针对中国市场的超长续航插电混动新车,关键方向已确定,细节仍在协商[1] - 奔驰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但双方今年已有一系列合作,包括采购吉利系亿咖通和星际魅族的联合座舱方案[1] - 奔驰新混动项目已启动预研,目标油电同驱、超长续航,目标续航超1000公里[1] 奔驰现有插混技术及市场挑战 - 奔驰当前采用P2并联式混动系统,纯电续航较短(如GLC插混版仅115公里),落后于国内主流竞品(如问界M8纯电续航310km、极氪9X达380km)[2] - 2025上半年奔驰中国销量下滑18%至29.31万辆,纯电车型销量下降24%,插混车型增长34%[4][5] - 独立研发单档DHT技术需3-4年,与成熟企业合作成为更务实选择[6] 奔驰选择吉利的核心原因 - 吉利是奔驰第二大股东(持股9.69%),双方已有Smart品牌合资及内燃机合作历史,吉利研发能力获奔驰信任[7] - 吉利插混技术新进展:极氪9X搭载800V高压系统、6C快充、纯电续航380公里,零百加速3秒级[8] - 奔驰本地化推进中频繁与吉利合作,如采用Flyme Auto车机系统,由亿咖通和星际魅族联合开发[9] 吉利的发展与战略价值 - 2025上半年吉利总销量193万辆(同比+30%),新能源车销量破百万(同比+73%),星愿车型销量20万辆[9] - 吉利通过合作豪华品牌(如奔驰)加速转型,2025年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9] 行业技术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插混技术主流转向单档DHT(比亚迪DM-i、吉利超级电混)和增程式(理想、问界)[3] - 纯电续航和经济性成为消费者关注重点,奔驰需紧跟行业趋势提升竞争力[2]
宝马,突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3: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 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 [1] - 第二季度销售额339亿欧元同比下降82% 息税前利润266亿欧元同比下降314% [2] - 上半年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54% 较上年同期84%下降300个基点 [2] -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160亿欧元同比下降403% 上半年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363亿欧元同比下降328% [2] 业务分部表现 - 汽车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5865亿欧元同比下降69% [2] - 摩托车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177亿欧元同比下降51% [2] - 金融服务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201亿欧元同比增长43% [2] - 金融服务业务上半年息税前利润124亿欧元同比下降136% [2] 销量与交付数据 - 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6215万辆同比增长04% [2] - 上半年全球销量超过120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上半年电动化车型累计交付3189万辆同比增长185% 占全球交付量超四分之一 [3] - 纯电车型增长主要由i4 iX1与iX车型驱动 插混车型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劲 [4]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下降155% 主要受高端车型消费疲软影响 [3] - 欧洲市场第二季度取得双位数增长 BMW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3] - 美洲市场上半年累计增长34% [3] - 欧洲市场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增速方面表现最佳 [3] 战略与展望 - 公司计划到2027年推出超40款全新及改款车型 覆盖所有细分市场和驱动类型 [4] - 新产品将体现创新技术集群与新设计语言 实现技术进步与战略远见的融合 [4] - 关税影响在第二季度最为显著 [4] 资本市场表现 - 受第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影响 公司欧股连续多日下跌 [5] - 当前股价报84欧元/股 总市值为476亿欧元 [5]
宝马,突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3:1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 [2] - 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 [2] - 第二季度销售额3393亿欧元,同比下降82% [3] - 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266亿欧元,同比下降314% [3] - 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54%,上年同期84% [3]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业务收入58654亿欧元,同比下降69% [3] - 摩托车业务收入1767亿欧元,同比下降51% [3] - 金融服务收入20104亿欧元,同比增长43% [3] - 汽车业务EBIT同比下降328%,摩托车业务EBIT同比下降19% [3] 地区销售情况 - 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55%,高端车型消费疲软 [4] - 欧洲市场第二季度取得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扩大 [4] - 美洲市场上半年累计增长34% [4] 电动化转型 - 全球电动化车型累计交付3189万辆,同比增长185% [4] - 电动车型占比超过25%,欧洲市场增速最佳 [4] - 纯电车型增长主要由i4、iX1与iX驱动 [4] - 插混车型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劲 [4] 战略规划 - 计划到2027年推出超40款全新及改款车型 [4] - 新产品将覆盖所有细分市场和驱动类型 [4] - 强调全球化布局、创新实力和产品吸引力 [4] 市场反应 - 欧股连续多日下跌,股价报84欧元/股 [5] - 总市值476亿欧元 [5]
奔驰上半年净利润暴跌55.8%,裁员降本难阻业绩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7-31 11: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726亿欧元 同比下滑8.6% [2] - 税后净利润27亿欧元 同比锐减55.8% 创近五年同期最差表现 [2] - 股价当日下跌3.5% 年内累计跌幅超20% [2] 业绩影响因素 - 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及电动化转型成本高企拖累业绩 [2] - 汇率波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2] - 高端车型销量相对稳健 但入门级车型及电动车表现低迷 [2] 竞争环境 - 欧美市场面临特斯拉及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 [2] - 传统车企在行业变革中面临普遍困境 [2] 应对措施 - 启动大规模成本削减计划 包括裁员逾1万人 [2] - 缩减管理层规模及暂停部分研发项目 [2] - 加速电动化布局并优化燃油车产品线 [2] 前景预期 - 市场对公司短期复苏信心不足 [2] - 若下半年消费环境未改善 全年利润或面临十年来首次亏损 [2]
大众汽车利润跌近三成下调全年预期 关税、重组与电动化转型冲击阵痛加剧
新浪财经· 2025-07-31 08:53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暴跌29%至38.3亿欧元,低于市场预期的38.9亿欧元[1] - 第二季度营收808亿欧元同比下降3%,低于市场预期的821.9亿欧元[1] - 税后收益同比大幅下滑36.3%至22.9亿欧元[1] - 上半年总营收1584亿欧元同比微跌0.3%,营业利润大幅下跌33%至67亿欧元[1] - 税后利润跌幅达38.36%至44.77亿欧元[1] - 汽车部门经营现金流同比骤降36.5%[1] 市场表现分化 - 上半年全球交付量440.5万辆同比增长1.3%[2] - 欧洲市场增长3.3%,南美市场暴涨21.1%[2] - 第二季度欧洲电动车交付量大幅增长73%[2] - 北美地区销量下滑16%,亚太市场下降1.2%[2] - 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上半年销量131.32万辆同比下滑2.3%[2] 业绩预期调整 - 销售回报率预期从5.5%-6.5%降至4.0%-5.0%[1] - 销售增长预期从5%下调至与去年持平[1] - 全年自由现金流预期从20亿-50亿欧元下调至10亿-30亿欧元[4] - 业绩预期分两种情景:美国维持27.5%关税处于下限,税率降至10%可达上限[1] 业绩下滑原因 - 美国关税政策造成上半年13亿欧元直接损失[4] - 重组成本飙升,计划裁员超过3.5万人[4] - 奥迪及软件部门Cariad重组产生7亿欧元拨备[4] - 纯电动车销量46.5万辆激增46.7%,但低利润车型拖累整体盈利能力[4] 电动化转型进展 - 纯电动车销量占比首次突破10%[4] - 向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 Scape投资1.31亿美元[4] - 持有Quantum Scape约17%股份价值4.59亿美元[5] - 规划年产能40GWh固态电池,未来可扩展至80GWh[5]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5瓦时/千克,续航里程可达640-800公里[5] - 在德国、西班牙和加拿大规划建设6座电池工厂,2030年总产能达240GWh[5] 同业表现 - Stellantis上半年净营收同比下降12.6%至743亿欧元,面临23亿欧元亏损[2] - Stellantis北美市场出货量预计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5%[2] - 沃尔沃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大幅下降,毛利率从18.2%降至13.5%[3]
半年报|电动化占比超1/4、个性化车型表现抢眼,宝马上半年业绩韧劲足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08:41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超过120万辆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高端及个性化品牌表现突出 BMW M品牌交付量同比增长6.5%至10.6万辆创历史同期最佳纪录 [1] - MINI品牌全球销量大幅增长17% 劳斯莱斯第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9.4% [1] 电动化转型进展 - 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8.6% 占总销量比例超过25%(每4辆售出宝马中有1辆新能源车) [1][2] - 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50万辆(自2013年i3开始计算) [2] - MINI品牌纯电车型占比达34.3% 电动MINI Aceman等新车型推动品牌整体销量增长17.4% [2] 技术研发与未来规划 -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40亿欧元 聚焦新世代技术集群和平台研发 [2] - 计划2027年前推出40余款全新及改款车型 覆盖所有细分市场和驱动类型 [2] - 新世代首款车型BMW iX3将于9月慕尼黑国际汽车展亮相 标志新纪元开启 [2] 战略定位 - 公司商业模式建立在全球化布局 创新实力和技术开放路线三大支柱上 [1] - 多品牌多技术路线并行战略展现前瞻性 电动化转型进入结果期 [1][2]
电动化占比超1/4、个性化车型表现抢眼,宝马上半年业绩韧劲足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08:29
全球销量表现 - 公司上半年全球销量超过120万辆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BMW M品牌累计交付超10.6万辆 同比增长6.5% [1] - MINI全球销量劲增超过17% [1] - 劳斯莱斯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9.4% [1] 电动化转型进展 - 公司电动化车型(含BEV/PHEV)销量同比增长18.6% 占总销量超1/4 [2] - 第二季度纯电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50万辆(自2013年i3开始计算) [2] - MINI品牌纯电车型占比达34.3% 电动MINI Aceman等新车型推动销量增长17.4% [2] 研发与产品规划 -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40亿欧元 聚焦新世代技术集群 [2] - 9月将推出首款新世代车型BMW iX3 计划到2027年推出40余款全新及改款车型 [2] - 新车型将覆盖所有细分市场和驱动类型 融入创新技术集群与全新设计语言 [2] 战略方向 - 公司商业模式建立在全球化布局 创新实力 技术开放路线三大支柱上 [1] - 采用多品牌 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 高端个性化品牌表现突出 [1][2] - 新世代车型陆续落地将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