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智能驾驶与人口新局下,驾培行业的超预期韧性与发展新机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2 07:31
人口结构变迁:毕业生峰值延后,学车需求基本盘稳固 数据清晰显示,未来十多年内,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长期维持高位运行态势。直到2043年后才会降至 1000万人以下。这意味着,未来近20年,作为驾培市场核心客群的高校毕业生,将持续为行业提供稳定且规 模可观的需求增量。 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张的浪潮仍在延续,而驾培行业的学车需求,正在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迁 的双重作用下悄然重塑,行业即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据勾股大数据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预计达到1222万人,后续 将持续攀升,并在2038年达到1786万人的峰值;此后毕业人数逐渐下降,直至2043年,才会回落至1000万人 以下(数据以当年满22岁为适龄大学毕业生统计标准)。这组数据清晰勾勒出未来二十余年中国高等教育人 才的规模变化轨迹,也为驾培行业的市场基本面分析提供了关键依据。 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智能驾驶技术从实验室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双重变量引发行业讨 论:驾培行业是否已触及市场天花板?市场萎缩是否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透过数据表象可发现更复杂的内在逻辑:高校毕业生规模攀升带来的增量需求、适龄人口结构变 ...
高盛:降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53.0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22 07:1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高盛将比亚迪电子12个月目标价下调3.5%至53.08港元 原为54.98港元 [1] - 目标市盈率调整为17.1倍 原为19.5倍 仍较历史平均高一个标准差 反映产品组合升级的积极看法 [1] - 维持买入评级 基准年延伸至2026年 原为2025年 [1] 财务预测修正 - 下调2025至2027年净利预测11% 24%及26% 因终端市场疲软导致先前预测过于积极 [1] - 预期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增长率达26% 原预测为38% [1] - 仍预期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且毛利率扩张 [1] 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下半年收入预计按半年增长35% 受季节性改善和智能驾驶趋势推动 [1] - 增长支持来自新智能手机产品周期中金属中框业务拓展 [1]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压制公司增长 [1] 战略转型与布局 - 计划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扩展至AI数据中心领域 涵盖液冷 电源和光模块 [1] - 长期有望通过终端市场多元化实现布局优化 [1] - 短期需投入更高研发需求 [1]
高盛:降比亚迪电子(00285)目标价至53.0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7:1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高盛将比亚迪电子12个月目标价下调3.5%至53.08港元(原为54.98港元)[1]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市盈率更新为17.1倍(原为19.5倍)[1] - 基准年延伸至2026年(原为2025年)仍采用短期市盈率推算目标价[1] 财务预测变化 - 下调2025至2027年净利预测11%、24%及26%[1] - 预期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增长率达26%(原预测为38%)[1] - 仍预期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且毛利率扩张[1] 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收入按半年增长35%[1] - 增长受季节性改善、智能驾驶趋势带动产品升级及新智能手机金属中框业务扩张驱动[1]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压制增长[1] 战略布局与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扩展至AI数据中心领域[1] - 新业务涵盖液冷、电源、光模块等产品[1] - 长期有望实现终端市场多元化 但短期需投入更高研发需求[1]
经纬恒润董事曹旭明拟首次减持100万股
犀牛财经· 2025-09-22 07:07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兼董事曹旭明直接持有1380万股股份 占公司股份总数11.51% [2] - 拟减持不超过100万股 占公司当前股份总数0.8336% [2]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0万股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90万股 [3]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4日 [3]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 [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08亿元 同比增长43.48%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696.44万元 同比收窄73.91% [3] - 主营业务为汽车及无人运输领域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3]
大行评级|高盛:下调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53.0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22 06:23
收入增长预期 - 预期2025年下半年收入按半年增长35%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季节性改善 智能驾驶趋势带动产品扩张提升价值 新智能手机产品周期中拓展金属中框业务带来增长支持 [1] - 维持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增长率26%的预期 尽管较先前38%的预测有所下调 [1] 业务扩展计划 - 计划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扩展至AI数据中心领域 涵盖液冷 电源 光模块等业务 [1] - 长期有望通过新业务领域实现终端市场多元化布局 [1] 市场环境挑战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持续压制公司增长 [1] - 因终端市场疲软 高盛下调2025至2027年净利预测11% 24%及26% [1] 财务目标调整 - 将12个月目标价下调3.5%至53.08港元 同时维持买入评级 [1] - 仍预期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且毛利率扩张 [1] 研发投入需求 - 短期需为AI数据中心等新业务投入更高研发需求 [1]
小鹏汽车
数说新能源· 2025-09-22 03:03
1、产品计划 今年,还要发布X9的超级增程,预计是下个月发布。 明年是小鹏的产品大年: 比较确定的有: G7的增程版,预计纯电续航430km; 代号G01的全尺寸SUV,也是增程版; Mona03 的suv版本等 除此之外还有: L3或L4级的Robotaxi量产并试点运营; 小鹏汇天的产品下半年交付; 人形机器人量产(偏画饼) 可以看到,从今年的X9超级增程开始,小鹏开始在增程发力,据说以后每个新推出的车型都会有增程的版本。这个无疑解决了增长空间的问题,纯电和增程同 时两条腿走路,那销量肯定会比但纯电好。 2、智能驾驶 明年智驾应该是个分水岭,车企之间的智驾水平会形成比较大的代差,而不是现在都是第一梯队的局面。相信小鹏汽车在智驾方面能保持自己的优势,结合图灵 芯片和最新的VLA大模型,率先实现L3级别的智能驾驶,这个国家政策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能从技术上率先实现的车企肯定会吃到第一波红利。 再次,小鹏新P7主导的新的设计美学能否形成小鹏的品牌加分项,如果年轻人的群体能认可小鹏的颜值水平,那这个用户群体也将成为小鹏汽车的基本盘。为什 么现在小鹏汽车的销量总是上不去,就是各个车型的特色不够突出,无法形成稳定的用 ...
L2强标开启征求意见,智驾商业化更进一步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辅助驾驶)行业[1][2][3] * 核心公司包括检测行业的中国汽研、华依科技[2][3][9] * 以及智能驾驶零部件企业速腾聚创、耐世特、伯特利、亚太股份、科博达、德赛西威[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工信部发布L2强标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L1至L2++级别的宣传等级要求 适用于M类和N类汽车[1][3] * 新规将解决市场L2 5、L2 9等宣传乱象 提升消费者信心 推动高级别辅助驾驶应用推广[1][5] * 国内辅助驾驶功能新车渗透率达65% L2级别车型渗透率估计在45%至50%[1][5] * 新规将显著增加汽车检测需求 预计每年新增乘用车检测市场约20亿元[1][6] * 商用车检测需求可能更大 整个检测市场容量可能超过几十亿元[1][6] * 新增测试方法需兼容多种产品形态 包括场地试验(46个典型场景)、道路试验(至少72小时)和文件检验[1][7][8] * 新规作为国家标准 将为后续高级别自动化车辆提供明确指引[1][9] **其他重要内容** * 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底层辅助驾驶原理上无明显区别 因此安全能力要求不应不同[4] * 需关注国内乘用车景气度下行及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可能带来的风险[3][9]
始祖鸟外网道歉被指甩锅中国团队;山姆上架太二酸菜鱼预制菜;已有多个品牌删除全智贤相关内容;李斌:不用担心蔚来不赚钱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9-22 00:09
始祖鸟品牌争议事件 - 始祖鸟发布英文版致歉声明 称正在与涉事本地艺术家和中国团队沟通解决事件 并将改变工作方式确保不再发生[1] - 该道歉被指品牌与中国团队切割 将争议责任甩锅中国团队[1] - 英文版说明内容与国内版本存在差异 品牌方工作人员表示暂未知悉详情[1] - 记者向亚玛芬体育询问赞助高海拔活动原因 烟花秀角色 生态评估等问题 未获回应[4] - 安踏体育回应称有关事宜以始祖鸟发布为准[4] 伯克希尔投资动态 - 伯克希尔・哈撒韦已完成对比亚迪全部持股的出售 彻底退出其股权投资[4] - 2008年伯克希尔旗下公司以2.3亿美元认购比亚迪2.25亿股 占比9.89%[4] - 持有17年间比亚迪股价涨幅约达3890% 2022年第二季度持股市值达90亿美元[4] - 自2022年8月起开始减持 截至2024年6月已出售近76%持股 比例降至5%以下[4] 蔚来汽车业务进展 - 全新蔚来ES8整车购买价格40.86万元起 电池租用方案29.88万元起[5] - 李斌表示定价下降主要因技术进步 管理效率提升和规模扩大使成本下降[6] - 称40.86万元定价仍有很好毛利 让品牌入位且三个品牌价格区间更清晰[6] - 李斌提出"降低事故率"和"使用时长"是衡量智能驾驶能力的核心指标[9] - 指出目前没有公司敢于公布城区智驾使用时长数据 说明可用性和通行效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9] - 预期未来一两年通过模型优化 算法优化和数据闭环等路径实现智能驾驶质变[9] 预制菜行业发展 - 山姆会员店上架九毛九集团旗下预制菜产品 包括太二酸菜鱼(119.9元/份) 松鼠桂鱼(129.9元/份)等[6] - 预制菜业务可能成为九毛九营收新增长点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3亿 净利0.61亿[6] - 三大核心品牌(太二酸菜鱼 怂火锅 九毛九西北菜)收入全线下滑[6] - 国务院食安办等部门积极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和餐饮环节使用明示[18] 品牌代言人争议 - 全智贤因主演韩剧《暴风圈》争议内容引发网友抵制 剧中通过灰暗滤镜刻意丑化中国城市形象[6] - 大量粉丝宣布脱粉 强调"国家尊严高于偶像"[6] - LV官方 海蓝之谜 伯爵珠宝等品牌已撤下全智贤相关代言内容[6] - 截至9月21日全智贤及剧方仍未就争议内容道歉或修改[6] 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 - 百果园集团拟折让19.31%配售新H股 配售价每股1.17港元 配售2.795亿股[9]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3.250亿港元 61.5%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 30.8%偿还银行贷款 7.7%用作营运资金[9] - 麦麦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募资金额超过1亿元 估值规模超过11亿元[12] - 投资方包括启鸿育远 星连资本 春光里 鸿链启元 部分老股东跟投[12] - 和光同程完成B轮股权融资 投资机构包括清科产投和四川恒信致远基金 融资金额未披露[12] 科技行业动态 - 苹果iPhone Air国行将于10月以合约机形式在运营商营业厅销售 可能不提供全网通版本[9] - 国内厂商旗舰产品也在支持SIM上展开动作 有些产品已在运营商处进行测试[9] - 微信存在代码bug导致新手机导入聊天记录显示设备空间不足 将很快修复[10] - 韩国SKT否认遭黑客入侵 坚称数据泄露"纯属捏造" 已向警方报案[10] - 第三方已成功将iPhone 17系列手机存储扩容至2TB 跑分比Pro Max高出30几万[10]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 - "三通一达"及极兔快递五家公司上海公司发布告客户书 自9月22日起对上海区域快递收件价格进行上调[9] - 此次上调主要针对低价电商件 只涨最低价部分如低于一元的 对个人寄递没有影响[10] 汽车产品发布 - 长城炮V6火炮皮卡9月23日上市 预售价22.98万元起 升级3.0T V6发动机[12] - 支持原厂定制改装 提供越野套件包括涉水喉 后铁杠 金属侧踏等[13] 影视市场表现 - 电影《731》票房突破12亿 截至9月21日18时32分[15]
李斌,找钱侠
36氪· 2025-09-22 00:00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朱晓宇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中国最会融资的男人。 文 | 朱晓宇 编辑 | 王靖 来源| 字母榜(ID:wujicaijing) 封面来源 | IC photo 李斌又双叒叕找到钱了。 如果融资的款项用支付宝收款,2025年9月10日蔚来公司的账户定能传出一条悦耳的通知音:支付宝到账71亿元。 加上今年3月蔚来募资筹集了40.3亿港元的资金,以及蔚来收到来自安徽国资的增资、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注资25亿元,光在今年蔚来就吸金约140亿元人 民币。 成立十余年间,这家造车公司累计融资金额已经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对比小鹏、理想两家新势力,不管是融资频率还是规模,蔚来的水平都远超两者。 哪怕是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相提并论,蔚来也毫不逊色。根据公开资料计算,宁德时代在AH两地的累计融资总额为1418.57亿元,比亚迪为1020亿元。 本次融资公告中蔚来强调,融资机构方多为美国、英国、瑞士、挪威、亚洲等地知名长线投资机构,表明海外资本市场对于蔚来和李斌充满信心。 事实上,对李斌充满信心的不止这些海外资本,他的朋友圈阵容极其强大,大佬们也掏出真金白银对李斌进行投票。从国内的马化腾、雷军 ...
展商数量超百家 中国汽车在慕尼黑书写出海新篇章
中国青年报· 2025-09-21 23:07
本届慕尼黑车展,中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参展数量达到了116家,在国际展商中居首。图为长安汽 车在慕尼黑车展上举行新闻发布会。 从展会入口处穿梭不断的接驳电车,到展馆内摩肩接踵的参观人群,再到展台上不时传来的阵阵掌声和 熟悉的中文……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盛会,当地时间9月9日开幕的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 博览会(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吸引了全球目光。展会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品牌和相关企业齐 聚一堂,对外展示旗下的最新技术、产品和发展理念。 比展会回归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军团"前所未有的强势登场。与20年前,仅吉利汽车携5款车型首次 登陆慕尼黑相比,本届慕尼黑车展的中国元素可谓异常丰富。据统计,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参展 企业达到了116家,在国际展商中位居首位。 "中国企业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集中亮相,是企业品牌与产品实力的展示,中国企业正在全球汽车产业 格局重构中赢得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如此评价。 加速布局欧洲,中国品牌出海驶入深水区 "如果说前几年中国车企参加欧洲车展还带着'试水'性质,那么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则宣告了中国品牌真 正进入欧洲市场的核心腹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