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2025超级枢纽博览会核心战略引擎揭晓
中国民航网· 2025-04-24 02:51
2025年超级枢纽博览会(Super Terminal Expo)全面升级,以 "定义亚洲未来交通枢纽" 为核心使命,聚 焦客货多式联运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链条,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布局到商业落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规模升级 机场对话:以圆桌会议推动协同创新 加入2025超级枢纽博览会,参与"高端闭门圆桌会议",与全球机场规划师、咨询顾问、政府部门、地勤 服务商及航司高管深度协作: 活动亮点 01 围绕航空、铁路、港口与公路的深度融合,本届展会打造 "多式联运创新生态圈" ,汇聚全球顶尖技术 方与决策者,破解枢纽衔接痛点、优化资源调度效率,推动亚洲交通网络从割裂走向协同,为绿色零碳 目标提供可复制路径。 查看2024展商列表:https://exhibitors.informamarkets-info.com/event/STE2024 (可复制到浏览器) 02 直面痛点:围绕规划冲突、运营效率、政策壁垒等核心挑战,展开无保留对话; 破解困局:通过跨角色视角碰撞,共同制定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预见趋势:捕捉智慧机场、低碳转型、旅客体验升级等前沿风向标; 生态链接:与机场全产业链决策者建立战略级合作,共塑行业未来。 ...
康巴什区以绿色发展理念构筑现代草原新城
中国环境报· 2025-04-24 01:35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腹地的康巴什新城,作为绿色发展的典范,自2019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来,不断深化生态文明 建设,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创新,以生态之墨,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在这里,绿水青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康巴什区依托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在碳减排与碳转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企业提供了前沿的科技服务,有效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培育与 新业态布局。通过建立鄂尔多斯新能源汽车中心,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了纯电动公交的全域覆盖,并与中国移动上海研究院携手,成功 开展5G自动驾驶汽车的中试项目,率先在北方地区开放市政道路进行测试,探索在科技创新引领下的未来交通模式。 近年来,康巴什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城市发展脉络之中,着力建设一座幸 福宜居的现代草原新城,展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解和坚定实践。 坚持高起点规划。康巴什区在规划之初,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对生活与生态空间进行统筹规划。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康巴 什区通过精心雕琢每 ...
新乡化纤:溶剂回收利用率高达99%,提供纺织行业低碳转型“中国方案”
河南日报· 2025-04-22 01:08
项目投产与技术突破 - 新乡化纤年产1000吨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瑞赛尔)项目正式投产 实现废旧棉纺织品到高附加值纺织新材料的转化 [1] - 项目采用全球首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再生纺丝技术 自主研发DT绿色复合溶剂体系 常温条件下柔性溶解废旧棉纺织品 [1] - 技术颠覆传统高温高压工艺 溶剂回收利用率高达99%以上 构建"回收—加工—消费—再回收"闭环体系 [1] - 公司经过3年探索实践 攻克技术难题 形成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技术突破 实现"以消费后纺织品制造新纤维"完整闭环 [2] 行业意义与示范效应 - 项目对提高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 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纺织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1] - 标志着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迈出坚实一步 是再生纤维技术的重大突破 [2] - 省去制浆粕环节 工艺流程短 提高效率 减少生产环节能耗 在行业内具良好示范作用 [2] - 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约80%依赖进口 该项目为原料来源多元化 产业链安全可控提供新渠道 [2] 客户反馈与合作前景 - 印度利伯蒂集团董事长表示 与新乡化纤已有16年合作 每年采购各类产品超1亿美元 [3] - 客户认可公司产品质量控制稳定 新产品研发实力强 能快速响应需求 [3] - 瑞赛尔项目投产让客户感受到企业在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实力 预期更多合作机遇 [3]
南航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跻身全球前五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获ESGAcode高阶评价航企
中国民航网· 2025-04-14 01:39
全球航司可持续发展评价 - 国际航创组织对全球1200家航司中的350家进行综合评估 南航等10家航司跻身全球前1% [1] - 南航首次入围ESGAcode并获高阶评价 全球排名第五 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获此评价的航司 [1] 南航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通过强化顶层治理 清洁能源替代 技术创新驱动和全链条协同构建空地一体化绿色航空生态 [1][3] - 清洁能源转型数据精准可量化 治理框架深度接轨国际标准 为航空业低碳转型提供系统化样板 [1][3] - 成立生态环保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推进节能减碳工作 [3] - 发布中国民航业首部绿色发展白皮书 系统规划航空运输全流程减碳路径 [3] - 实现商用航班常态化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 [3] 具体减排成效 -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投运1.3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 年发电量达126万千瓦时 [3] - 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2吨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25吨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以飞机节能减碳 降低地面能耗 旅客绿色出行为抓手开展七大行动 [4] - 国际航创组织在联合国会议上将南航作为全球航空业标杆企业进行案例分享 [3] - 联合国官网和联合国电视台对南航案例进行全球直播 [3] - 公司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深化业内外合作探索航空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4]
海螺水泥:全年环保技改投入约8.46亿元,交出长时储能新答卷丨ESG
财经网· 2025-04-11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海螺水泥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在环境上推进低碳转型,社会方面履行责任,管治上融入ESG理念 [1][7][8] 环境方面 碳盘查与管理 - 完成68家熟料基地、138条生产线范围一及范围二碳盘查,熟料生产型子公司盘查率达100%,提出近500条降碳优化建议 [1] - 提前布局CCER交易渠道,建成并优化双碳互联平台,获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碳产品认证 [1] 清洁能源应用 - 投资建设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运行光储发电装机容量645兆瓦,在建光伏318.91兆瓦、风电110兆瓦 [2] - 报告期内使用3.73亿千瓦时自发光伏电量、1,052.8兆瓦时自发风电电量 [2] 替代燃料应用 - 通过多元化替代方案降低水泥生产碳排放,61家子公司使用替代燃料,累计使用357万吨,约占煤炭使用量13% [2] - 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技术研究,提高废弃物替代燃料使用比例和协同处置稳定性 [2] 污泥处理技术 - 实施市政污泥脱水干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解决窑系统处置效率低、成本高难题,实现环保效益 [2] 过程降碳 - 强化生产能效管理,推进设备节能改造,应用燃煤促进和富氧燃烧技术,引入新型隔热材料 [3] 末端固碳 - 探索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助力水泥生产碳“近零”排放 [3] - 芜湖海螺二氧化碳储能项目落地,报告期封存二氧化碳4100吨,储能发电186万千瓦时 [3] - 白马山水泥厂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生产二氧化碳10,907吨,智慧农业项目利用605吨,年产西红柿105,158吨 [3] 绿色出行 - 报告期新增455辆新能源车,节约成本88.8万元、油耗1,186吨,累计拥有1,442辆 [4] - 26家公司配置电动生产经营车辆,累计安装充电桩129个 [4] 碳配额交易 - 控排子公司完成碳配额履约清缴,出售68万吨配额,获得收益3,575万元 [4] 环保技改 - 开展307个环保技改项目,投入约8.46亿元,其中脱硝约1.96亿元、收尘约0.13亿元、其他约6.37亿元 [4] 企业评级 - 24家公司通过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A级企业评审,23家通过引领性企业评审 [4] 排污权交易 - 出售二氧化硫排污权141吨、氮氧化物排污权786吨,获得收益805万元 [5] 排放与处置数据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42,567吨,较2020年下降62.35%,提前达2025年减排目标 [6] - 2024年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值浓度分别为3.32mg/Nm³、14.58mg/Nm³、117.10mg/Nm³,部分达成年度废气管理目标 [6] - 2024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各类废弃物总量1,218,470吨,其他一般固体废弃物1,557,792吨 [6] 水资源使用 - 2024年耗水总量98,113,782.87吨,单位熟料耗水强度0.303吨/吨熟料,单位营业收入耗水强度107,781.81吨/亿元 [6] 社会方面 人才发展 - 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发展平台,员工培训投入1,841.39万元 [7] - 定期接受绩效和职业发展考核的员工占比92%,员工总受训占比100%,人均时长92小时,883,218人次接受培训 [7] 安全管理 - 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理念,推进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治,落实双重预防机制 [7] - 开展21次安全检查,整治隐患18,400余项 [7] 社会责任 - 关注公众需求,开展公益活动,发放慰问金和物资810.75万元 [8] - 作为定点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1.94万元 [8] 管治方面 ESG管理 - 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治理架构,夯实管理体系,识别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 [8] 廉洁培训 - 开展36场次廉洁从业培训,覆盖11.6万人,打造廉洁工作环境 [8]
突发!宁夏首富将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旗下宝丰能源负债460亿
搜狐财经· 2025-03-29 00:52
文章核心观点 宝丰能源在党彦宝带领下从个体户发展成煤化工龙头,但商业版图激进扩张使其面临负债高、偿债缺口大、新能源业务遇阻等问题,被撤销政协委员资格或只是风暴开端 [1][3][12] 分组1:党彦宝个人经历与公司发展 - 党彦宝出身贫寒农家,早年贩羊绒、运石油起家,2003年抓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机遇,押注现代煤化工,2005年成立宝丰能源,斥资727亿打造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打通全产业链 [3] - 2019年宝丰能源登陆A股成国内煤化工龙头,凭借资源和规模优势,营收从2014年34.49亿元升至2024年329.83亿元,党彦宝个人财富从2014年55亿元升至2024年950亿元,十年增长超17倍 [3] - 党彦宝2011年与妻子成立燕宝慈善基金会,承诺每年捐出企业10%利润做公益,2024年以6亿元捐赠额在胡润慈善榜排第三 [4] 分组2:公司财务状况与项目困境 - 2023年宝丰能源宣布投资478亿在内蒙古建设“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配套绿氢耦合项目”,一期计划投资395亿,项目融资计划受挫,2023年4月百亿定增预案于2024年11月终止 [6][8] - 截至2024年6月项目投入136.7亿元,总投资仍需填补260亿元缺口,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总负债达460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2.65%,有息负债超300亿元 [8] - 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堪忧,账面货币资金40.99亿元,一年内到期负债达48.77亿元,202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从70.70亿元连降至56.51亿元,主产品烯烃毛利率从42.77%腰斩至30.25% [8]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24.6%,机构下调盈利预期,若煤价上涨、烯烃需求疲软持续,资金链将面临更大考验 [8] 分组3:公司新能源业务困境 - 面对传统煤化工行业增速放缓,党彦宝自2019年起布局新能源领域,试图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9] - 2020年宝丰集团整合光伏电站资产,2021年启动上市辅导,同年投资964亿建设储能全产业链项目,2022年投资200亿建设光伏全产业链,2024年在内蒙古项目植入绿氢产能 [10] - 新能源宏大规划未形成实质业绩,宝丰新能源上市进程停滞,宝丰能源需为内蒙古项目填补资金缺口,集团对子公司担保金额超200亿元 [11]
华能国际(600011):24年年报点评:火电延续修复,新能源利润贡献增长
招商证券· 2025-03-27 01: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能国际2024年业绩同比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因境内燃料成本降低和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张;2025年煤价预计维持低位,煤电业绩有改善空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23、126.31、136.50亿元,同比增长16%、8%、8%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543.97亿、2455.51亿、2358.35亿、2379.96亿、2406.30亿元,同比增长3%、 - 3%、 - 4%、1%、1%;营业利润分别为132.46亿、187.43亿、186.81亿、200.30亿、216.44亿元,同比增长 - 227%、42%、 - 0%、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46亿、101.35亿、117.23亿、126.31亿、136.50亿元,同比增长 - 214%、20%、16%、8%、8% [2][8][10]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4、0.65、0.75、0.80、0.87元;PE分别为12.9、10.7、9.3、8.6、8.0;PB分别为0.8、0.8、0.8、0.7、0.7 [8][11]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56.98亿股,已上市流通股109.98亿股,总市值1089亿元,流通市值763亿元,每股净资产8.8元,ROE(TTM)7.4,资产负债率65.4%,主要股东为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持股比例32.28%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6%、1%、 - 22%,相对表现分别为7%、 - 10%、 - 32% [6]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同比 - 3.48%;归母净利润101.35亿元,同比 + 20.01%;4Q24实现营业收入611.55亿元,同比 - 3.04%;归母净利润 - 2.77亿元,同比 + 93.26%;全年拟派发现金红利0.27元/股,分红总额42.38亿元,分红比例58.78% [1][7] 火电业务 - 2024年上网电量4529.39亿千瓦时,同比 + 1.13%;煤电、气电上网电量分别同比下滑1.74%和2.7%,风电、光伏、水电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6.07%、66.13%、24.79%;火电单位燃料成本为300.31元/兆瓦时,同比 - 8.00%;煤电和气电度电利润总额分别为0.019、0.040元/千瓦时,同比分别提升0.018、0.012元/千瓦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7.14亿元,还原减值影响后煤电度电利润总额为0.021元/千瓦时,同比 + 0.020元/千瓦时 [7] 风光业务 - 2024年平均上网电价为494.26元/兆瓦时,同比 - 2.85%;风电平均上网电价510.75元/兆瓦时,同比 - 4.3%;光伏平均上网电价420.43元/兆瓦时,同比 - 11.1%;风电/光伏分别实现利润总额67.72/27.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33.3%;度电利润总额分别为0.183/0.150元/千瓦时,同比均下滑 [7] 整体盈利与财务情况 - 2024年毛利率15.14%,同比 + 3.03pct;净利率为5.75%,同比 + 2.18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0.11%/2.77%/0.68%/3.03%,同比 + 0.02pct/+0.24pct/+0.07pct/ - 0.46pct;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6.10%,利息支出同比减少11.52亿元;对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12.38亿元,同比 + 50.9%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23、126.31、136.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8%、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3x、8.6x、8.0x,维持“增持”评级 [7]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展示了2023 - 2027年各项目数据及变化情况 [9][10] 主要财务比率 - 涵盖年成长率、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资料、估值比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的情况 [11]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中国经济网· 2025-03-14 23:3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行动方案,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1][2] 具体措施 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提升金融适配性及融资便利性 [1][2] 加大产品创新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绿色债券注册便利,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碳中和债等产品满足低碳转型发展需求 [1][2] - 加大民营企业资产担保债券支持力度,丰富担保资产和担保模式,提升资产担保降成本效果 [1][2] 引导债券承销投资 - 定期公布金融机构参与民营企业债券承销、投资情况,纳入主承销商执业情况市场评价,鼓励加大服务力度 [1][2] 支持首次注册企业 - 鼓励主承销商开展首次注册民营企业培育拓展行动,挖掘优质民营企业进入债券市场 [1][2] - 通过定期推送、路演宣介推动首次注册民营企业纳入金融机构投资“白名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