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两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人民日报· 2025-09-12 00:56
政策目标 - 提出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发展分阶段目标 到2027年着眼于打牢基础、树好标杆、健全体系 到2030年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 - 2027年前重点推动"五十百"工程 包括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行业深度应用 十个以上可复制有竞争力示范项目 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1] - 2030年阶段更注重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与深度融合应用 通过AI技术增强能源系统安全性/绿色化/效率 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1] 行业影响 - 政策明确推动人工智能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行业深度应用 培育行业级研发创新平台[1] - 将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 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1] - 通过挖掘示范项目和典型应用场景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商业化落地进程[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2:36
行业政策目标 - 到2027年构建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 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 发电 煤炭 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 [1] - 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 [2] 行业技术发展 - 推动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 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 [1][2] - 在电力智能调控 能源资源智能勘探 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技术突破 [2] - 具身智能 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2] 行业应用推广 - 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 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 [1] - 培育一批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 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 [1] - 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 [2] 行业支撑体系 - 探索建立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金融支撑体系 [1] - 培养一批能源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 [1] - 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 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 [2]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规划引领“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国家能源局· 2025-09-01 10:29
能源供应链安全 -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幅超过22% 2024年达到49.8亿吨标准煤 [3] - 原油年产量达到2.13亿吨 天然气年均增产超过130亿立方米 [3] - 电力总装机达到36.7亿千瓦 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增加3.9亿吨标准煤 [3] 绿色低碳转型 - 风光发电装机达16.8亿千瓦 核电在运在建规模1.1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 [5]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9.8% 较2020年提高3.9个百分点 [5] - 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3.2% 非化石发电增量超1.3万亿千瓦时 [5] 区域协调发展 - 西电东送能力超3亿千瓦 支撑东中部约1/5用电需求 [7] - 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超20万公里 海上风电达4420万千瓦 [7] - 充电基础设施达1670万个 为2020年底10倍 [7] 产业链现代化 - 全面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等重大工程投运 [9] - 光伏组件占全球80%以上 风电零部件占全球70% [9]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屡创世界纪录 氢能新型储能产业化加速 [9] 市场化改革 - 60%以上全社会用电量实现市场化交易配置 [11] -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建立 绿电绿证等交易品种丰富 [11] - 油气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完善 [11] 国际合作 - 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13] - 与周边7个国家实现电力互联 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巩固拓展 [13] - 成功打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等外交机制 [13]
焦点访谈丨“含绿量”不断提升 “十四五”中国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搜狐财经· 2025-09-01 00:22
能源发展总体成就 - "十四五"期间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 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绿色低碳发展成就显著[1] - 能源发展取得突破性 标志性 开创性成就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能源保障 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1] 核电技术突破与建设 -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 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年输送清洁电量将超过180亿千瓦时[3] - 华龙一号作为核电机组发展主力堆型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 "十四五"期间共核准建设46台核电机组 装机5450万千瓦 运行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5] - 华龙一号是中国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 扛得住17级台风和9级地震[3] 能源科技创新 - 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包括陆上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 海上油气开发挺进"千米深海"[7] - 光伏转换效率 海上风电单机容量 超长风机叶片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7] 能源供应保障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的1.5倍 全国人均年生活用电量突破1000千瓦时 比10年前翻一番[9] - 2024年全国发电量10万多亿千瓦时 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 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9] -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9] 绿色能源建设 - 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成规模达1.3亿千瓦 是国家首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13] - "十四五"时期风光发电规模从5.3亿千瓦发展到16.8亿千瓦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新增装机占全球一半以上[15]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构建了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15]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来自可再生能源 非化石能源占比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17] - 绿色能源发展带动能源消费"逐绿前行" 大大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17] 能源资源配置优化 - 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最成熟 最经济 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送电[19][21] - "西电东送"畅捷通道为进一步开发西部绿色能源创造广阔空间 "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满足东部地区40%用能需求[21][23] 民生能源保障 - 深化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 带动农网完成投资超8000亿元 农村电网平均供电可靠率超过99.9%[25]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电动汽车有2个充电桩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增长8倍以上 覆盖全国98%高速公路服务区[27]
焦点访谈|“十四五”能源答卷:“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央视网· 2025-08-31 13:33
能源发展总体成就 - "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就 主要指标如期完成 14亿多人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能源保障 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1] - 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的1.5倍 全国人均年生活用电量突破1000千瓦时比10年前翻一番 2024年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7] - 2024年全国发电量10万多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7] 核电发展 -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 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扛得住17级台风9级地震 项目建成后年输送清洁电量超180亿千瓦时[1][3] - "十四五"期间共核准建设46台核电机组装机5450万千瓦 运行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 华龙一号作为核电机组发展主力堆型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3] 科技创新突破 - 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包括陆上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 海上油气开发挺进"千米深海" 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超长风机叶片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5] 绿色能源转型 - 风光发电规模从5.3亿千瓦发展到16.8亿千瓦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新增装机占全球一半以上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11]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非化石能源占比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11] - 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成规模达1.3亿千瓦 440余万块光伏板全勤打卡 是国家首批千万千瓦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9][11] 能源资源配置优化 - 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最成熟最经济最高效解决方案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绿电0.005秒可跨越上千公里[13] - "西电东送"满足东部地区40%用能需求 "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带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坚实能源保障[15] 民生用能保障 - 深化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 带动农网完成投资超8000亿元 农村电网平均供电可靠率超过99.9%[15]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电动汽车有2个充电桩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增长8倍以上 覆盖全国98%高速公路服务区 2024年基本实现县县全覆盖[16]
焦点访谈丨非凡“十四五” 走出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能源局· 2025-08-31 13:2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文章来源信息,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公司或行业的实质性内容 因此无法提取文章核心观点或根据目录进行总结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十四五”能源规划成绩评述及形势展望
国家能源局· 2025-08-31 03:05
能源供应能力增强 - 2024年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49.8亿吨标准煤 能源自给率超80% 形成多轮驱动供应体系 [2] - 石油产量2022年回升至2亿吨以上 2024年达2.13亿吨 天然气产量年增量超百亿立方米 2024年达2464亿立方米 [3]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发电装机总容量36.5亿千瓦 特高压通道44条 [4] 绿色转型进展 - 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占总装机59.2% 发电量占比39.7% 其中水电4.4亿千瓦/风电5.73亿千瓦/光伏11亿千瓦 [5] - 核电装机6091万千瓦 在运核准在建总规模1.13亿千瓦 居世界第一 [5] - 煤电机组最小发电出力降至35%额定负荷 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需求侧响应能力达最大负荷3%-5% [5] 能源布局优化 - 三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中 第一批9000万千瓦已完工 分布式光伏装机达4.93亿千瓦 海上风电超4300万千瓦 [7] - 西电东送能力超3亿千瓦 投产白鹤滩-江苏等特高压通道 天然气管网推进西四线/西三线等骨干工程 [7] - 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 村级光伏帮扶电站8.3万座 形成农光互补等新模式 [8] 技术创新突破 - 煤炭转化附加值提高40% 煤直接液化航天煤油应用于长征十二号火箭 [9] - 建成10万吨级深水平台"深海一号" 完钻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 [9]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 小型堆"玲龙一号"开工 特高压装备实现全面国产化 [9] 国际合作成果 - 中俄东线全线贯通 LNG进口能力增强 储备体系完善 [10] - 光伏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约85% 与100多国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建成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标志项目 [10] - 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深度介入联合国/G20/IEA等多边机制 [10] 系统发展建议 - 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 优化高耗能产业区域转移 突破隔墙售电政策限制 [11] - 加强多能融合 打破煤油气热电投资障碍 允许电网差异化供电标准 [12] - 建立绿证/绿电交易与碳市场联动 通过财税金融手段支持能源企业低碳发展 [13]
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8-28 00:32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能源保障能力与韧性达到较高水平 成功应对夏季用电高峰 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2] - 国内自主保障能力强劲 "十四五"前4年能源消费增量9.8亿吨标准煤中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2] - 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 形成完备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 油气"全国一张网"加速构建[2]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4]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95%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3] - 上半年风光发电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2][3]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 终端用能中电能占比达30%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达1/3[4] - 全球超50%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4][5] - 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推动能源消费"含绿量"持续提升[2][4]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5] - 民营企业成为重要力量 超60%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和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为民营性质[6]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至23.8万亿千瓦时 实现翻倍增长[6] 能源市场化改革 - 电力市场化交易全面推行 除居民农业用电外全部实现市场化定价[6] - 建成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6] - 电力市场注册主体达97万家 为2020年的5倍 市场活力显著增强[6]
端牢能源饭碗 “十四五”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不断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标完成情况 -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 [1] 新能源技术全球领先地位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2] - 光伏转换效率 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2]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2]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备2个充电桩 [3] - 构建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3] 能源产业投资与体系规模 - 能源投资呈现增速快 结构优 活力强特点 [4] - 建成全球门类最全 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4] - 能源产业规模大 链条长 带动效应强 [4] 全球低碳转型贡献 - "十四五"期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5] - 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5]
【数说“十四五”成就】能源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07:11
能源供应保障 - 能源消费增量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6]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 [7] - 东部地区用能中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7] 绿色低碳转型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10] - 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 [10]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 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11]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11]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11]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成以上 [13]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14]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等全球最大或首座工程 [15] - 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和千米深海 [15] 能源基础设施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置2个充电桩 [9] - 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16]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 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20] - 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