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上交所就科创板深改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证券日报· 2025-06-18 16:10
科创板成长层制度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上交所同步制订2项配套业务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前期已上市和新增未盈利企业均纳入该层 [1] - 六年来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2024年这些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其中26家企业营收突破10亿元 [1] 配套监管机制 - 《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拟从3方面建立配套机制:明确实施标准及程序、强化风险揭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2] - 上交所将把握"硬科技"定位,统筹投融资平衡,把好发行上市入口关,稳妥推进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 [2] - 拟建立股票发行上市申请预先审阅机制,通过《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明确适用范围、审阅流程、程序衔接等安排 [2] 审核与投资者机制 - 发行人可参考预先审阅意见决定是否正式申报,但正式申报后审核标准不降低 [3] - 上交所将参考专业机构对前沿科技的研究和投资判断,建立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机制 [3] - 新规旨在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相关业务规则将适时发布 [3]
“科创板八条”运行一周年:市场生态持续优化升级 科创板活力满满反哺科技创新
证券日报· 2025-06-18 16:10
科创板改革成效 - 科创板八条措施实施一年 多项配套制度落地见效 发行承销机制持续优化 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 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投融资更加协调 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活力与韧性增强 [1]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 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 [1] -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 严把市场"入口关" 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2] 上市发行进展 - 上交所新受理15家企业科创板IPO申请 其中4家是未盈利企业 15家企业登陆科创板 IPO募资124.42亿元 [2] - 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 未盈利企业IPO分类配售试点落地 新股市值配售规则落地 [2] - 审核机制更注重企业科创属性 未盈利企业上市渠道进一步畅通 发行承销制度改革成效初显 [3] 再融资机制创新 - 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落地实施 寒武纪等9家科创板公司按照认定标准申请再融资 拟融资金额合计近250亿元 [4] - 符合认定标准的科创板公司数量或已超过100家 [5] - 19家科创板公司定增上市 合计募资197.21亿元 8家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65.59亿元 再融资合计262.8亿元 [5] 债券融资发展 - 科技创新公司债"绿色通道"打开 晶合集成、中国通号申报科创债适用审核"绿色通道" 合计拟融资45亿元 [5] - 中国通号成功发行25亿元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 债券自受理至注册生效仅用时35个工作日 [5]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上交所同步配发通知 拓宽发行主体和募集资金使用范围 [5] 并购重组活跃 - 科创板新发布并购交易超百单 均为产业并购 60单已完成 交易金额累计突破1400亿元 [7] - 定向可转债重组、吸收合并、"A控H"等创新示范性案例相继落地 [7] - 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 通过产业重组、上下游整合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7] 创投退出机制 - 并购重组制度创新为创投机构退出拓展新渠道 畅通"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8] - 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 优先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企业上市 为早期投资机构提供高回报退出机会 [8] - 证监会明确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8] 指数与ETF发展 - 科创板累计新增13条指数 总数达到29条 新增51只科创板ETF上市 科创板ETF已达80只 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 [10] - 形成覆盖宽基、行业主题及策略等类型的全方位多层次科创板指数以及ETF产品生态 [10] - 科创板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超过7.7万户 全部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超六成 境外专业机构及长线基金持仓占比增加 [10] 制度优化建议 - 探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上市发行制度 设置更灵活的上市标准 如降低市值门槛或延长研发成果认定周期 [3] - 针对未盈利企业探索更灵活的再融资机制 允许通过定增引入战略投资者 扩大"绿色通道"覆盖范围 [6] - 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 如优先股等 降低交易成本 鼓励未盈利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 [9] - 优化做市商制度 调整涨跌幅限制 加快推出科创板期货期权等衍生品 研究引入市值管理基金 [11]
非银金融行业点评报告:科创板IPO边际宽松,利好券商投行、直投业务
开源证券· 2025-06-18 15: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推出“1 + 6”政策措施,包括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创新6项改革措施,监管表态将在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3] - 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4] - “1 + 6”政策利好券商投行、直投业务发展,券商板块估值和机构持仓位于低位,宏观层面稳股市举措延续,叠加业绩持续同比增长,继续看好券商板块机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措施 - 推出“1 + 6”政策措施,“1”指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6”指6项改革措施,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等,监管表态将在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 [3] 科创成长层设置 - 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其中 [4] - 设置成长层有利于彰显政策导向、提供“试验空间”、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保护投资者权益 [4]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3][4] 券商业务影响 - 2025年1 - 6月(截至6.18)IPO项目48单,承销规模358.6亿元,同比+21%,其中科创板7单,承销规模56亿,同比 - 33%,政策落地后,科创板IPO边际放松,利好券商投行、PE直投业务发展 [5] 推荐标的 - 推荐标的组合:江苏金租,香港交易所,中国财险;指南针,东方证券,东方财富,财通证券;中国人寿,中国太保 [5] - 受益标的组合:国信证券,九方智投控股,中国银河,招商证券,同花顺,新华保险 [6]
科创板改革升级:设置科创成长层,力挺未盈利企业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4:28
科创板"1+6"政策组合拳 - 核心政策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未盈利企业将统一添加"U"标识 [1][5] - 科创成长层企业需满足更严格信披要求 包括定期披露未盈利情况及风险 持续督导机构责任更大 [6] - 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才能投资新注册未盈利企业 已上市未盈利企业投资不受影响 [6] 六项具体措施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鼓励企业自主认定专业投资者入股 作为审核参考因素但不强制 [2][8]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允许优质科技企业预先审阅申报文件 加快审核流程但不降低标准 [3][9]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从生物医药扩展到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3][9] - 支持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 资金专用于研发 [3] - 健全上市公司发展机制 鼓励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公司 [5][10] - 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 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 促进中长期资金集聚 [4][13] 配套资本市场改革 - 将推出科创债ETF 发展可交换债 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支持科技企业资产证券化 [14] - 培育耐心资本措施包括设立专门科技公司 优化基金份额转让和实物分配股票试点 [14] - 加快落实QFII制度优化方案 拓展外资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 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15] -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支持科技型公司做优做强 [15]
申万宏源策略2025年陆家嘴论坛点评:A股市场长期叙事的积极变化正在不断增加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8 12:42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市场长期叙事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以深化科创板改革为抓手,A股市场投融资功能建设更进一步,夯实牛市行情根基 [1][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金融外循环助力中国“体系出海” - 2009年国务院“19号文”明确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成果颇丰,2025年需更进一步,4月座谈会上何立峰副总理指出其应在国际大变局中为国家利益做贡献,6月陆家嘴论坛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4] - 6月18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明确相关目标,同日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行动方案,上海与中国香港签署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4] - 短期监管对国际稳定币发展关注度显著提高,中国香港稳定币立法走在全球前列作为试点,中国大陆短期审慎,未来可能关注其跨境支付功能和香港试点情况择机放宽,国内数字货币实践主要是数字人民币,若接入第三方支付系统预计仍以数字人民币形式 [4] 以深化科创板改革为抓手,A股市场投融资功能建设更进一步,夯实牛市行情根基 - 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有望加速,科创板深化改革“1 + 6”政策措施提出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扩大使用范围,预计更多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行业从医药扩围,还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增资扩股 [4] - 配套措施兼顾企业支持和风险防范,调出特殊分类的市值财务标准收紧,科创成长层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存量未盈利上市公司纳入监管,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5] - 本次政策重在长期布局,中国企业出海进入“体系出海”时代,金融外循环是重要一环,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良好金融市场环境和优质人民币资产,A股投融资功能建设构筑牛市根基,2024年“新国九条”优化投资功能,本次论坛加强融资功能,产业趋势发酵空间大 [5] - 短期市场有担忧,对增量稳增长政策期待增加,关注7 - 8月稳增长可能的加码窗口 [5]
科创板迎新一轮改革,“1+6”细则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6-18 12:16
科创板"1+6"改革细则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明确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的科技型企业 [1][3] - 科创成长层实施新老划断,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1亿元方可调出 [4] - 改革包含6项配套举措,涉及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审阅、第五套标准扩容等方向 [2][7] 科创成长层具体安排 -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股票将添加"U"标识,并提高摘U标准(存量企业维持原条件) [4] - 要求券商强化风险评估,个人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4] - 保持发行上市制度、摘U条件、投资者门槛"三不变" [4] 6项配套改革细则 1. **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 - 对适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将资深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作为审核参考(非强制条件) [8] - 港股18A规则下企业平均拥有3名资深投资者,合计持股21%,上市后营收显著增长 [8] - 科创板90%上市企业曾获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具备试点基础 [9] 2. **IPO预先审阅机制** - 借鉴"秘密递交"制度,允许关键技术企业在正式申报前进行非公开预审阅 [10] - 预审阅不降低审核标准,但可加速后续流程 [10] 3. **第五套标准扩容** - 当前20家适用企业均为生物医药行业,拟拓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 [10][11] - 将按行业成熟度分批推进,"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11] 4. **其他措施** - 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定向增发(专款用于研发) [11] - 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企业 [11] - 推动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 [11] 专家观点 - 科创成长层突破企业规模/盈利限制,可引导资本流向高附加值产业 [1] - 建议未来重点完善差异化制度设计、强化板块协同、构建产学研生态链 [5]
科创板开闸!连续受理4单IPO,都是半导体!
搜狐财经· 2025-06-18 10:37
科创板半导体企业IPO动态 - "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已有4家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IPO获得受理,其中6月13日至17日连续受理的4单IPO均为半导体行业企业[3][4] - 受理的4家企业中,兆芯集成和上海超硅为未盈利企业[3]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继续深化科创板改革,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等[6] 兆芯集成 - 主营业务为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销售,是国内领先的x86架构CPU设计企业[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8.89亿元,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11] - 拟募集41.69亿元用于新一代服务器/桌面处理器等项目[12] - 选择适用科创板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13] 芯密科技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打破外资垄断[1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分别为4159万元、1.3亿元、2.08亿元,实现盈利[21] - 拟募集7.85亿元用于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23] - 选择适用科创板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且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24] 上海超硅 - 主营业务为300mm和200mm半导体硅片研发生产销售[2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1亿元、9.28亿元、13.2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31] - 拟募集49.65亿元用于300毫米薄层硅外延片扩产等项目[35] - 选择适用科创板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34] 恒运昌 - 主营业务为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等核心零部件[40]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3.25亿元、5.41亿元,净利润快速增长[42] - 拟募集15.5亿元用于半导体射频电源系统产业化等项目[46] - 选择适用科创板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且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44]
未盈利企业IPO利好来了!科创板拟设科创成长层 十次提及“未盈利”
经济观察网· 2025-06-18 09:49
科创板改革政策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 [2] - 改革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境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科技型企业现实需求 [3] - 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4] 科创成长层设置考虑 - 科创成长层将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全部纳入其中,便于集中管理和投资者识别风险 [4] - 从全球实践看,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资本市场服务覆盖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是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标识性因素 [4] - 设置科创成长层有利于进一步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更可控的"试验空间" [4] 投资者保护措施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统一设置特殊标识"U",提高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摘除特殊标识"U"的标准 [5] - 要求企业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影响并提示风险,证券公司需多维度强化投资者风险评估 [5] - 组织个人投资者签署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投资专门风险揭示书,保持发行上市等基础制度不变 [5] 增强制度包容性举措 - 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6] - 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提升证券交易所预沟通服务质效 [6]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6] 未盈利企业上市情况 - 近一年来科创板共受理12家企业IPO申请,其中3家是未盈利企业 [7] - 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该公司去年营业收入为13.2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99亿元 [6] - 证监会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7]
科创板迎新一轮改革,“1+6”细则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46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创新成长层。 证监会主席吴清话音刚落,6月18日下午,科创板"1+6"改革细则出炉。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设置科创成长层这一举措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成长层突破了过去对拟融资企业规模、盈利等方面的要求与限制,不仅能够根据科创企业轻 资产、高研发投入、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大等特点,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融资平台;还能够 吸引社会资本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引导资金从传统产业流向具有高附加值和发展潜力的科创产业,加速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科创板推出6项改革举措,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 投资者制度;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等。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创新成长层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次改革在科创板设置创新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 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从全球实践看,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资本市场服务能不能覆盖优质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是市场各方判断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
中国证监会主席: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6-18 08:55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在完善适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持科技巨头和科创新秀的发展[1] - 创新具有"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的特点,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越来越明显[1] 科创板改革措施 - 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其中"1"为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精准服务优质科技企业[3] - "6"项改革措施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等[3]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外资和外资机构是资本市场重要参与力量,将持续深化市场、产品和机构的全方位开放[3]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包括优化QFII制度、拓展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等[4] - 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增强外资参与便利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