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

搜索文档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报告和排行榜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8-01 06:03
中国股票及股票挂钩市场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及股票挂钩交易融资总额达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14% [1] - 发行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30%,共计244笔,2025年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15% [1] - 首次公开发行(IPO)总额达83.6亿美元,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22% [1] - 增发总额达354.9亿美元,同比增长300%,环比增长16% [1] - 中国可转换债券及股票挂钩发行总计1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5% [1] 行业分布 - 工业行业以23%的市场份额领先其他行业,总募集金额达133.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 [3] - 位列其后的分别是高科技、能源与电力、医疗保健及电信行业 [3] 承销商排名 - 高盛在中国股票和股票挂钩承销商榜单中居于首位,市场份额14.8%,同比增长8.6个百分点 [6][7] - 摩根士丹利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0.7% [7] - 中信证券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0.3% [7] 法律顾问 -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在中国股票和股票挂钩发行人法律顾问榜单位列首位 [7] -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在承销商法律顾问榜单中位列榜首 [9] 中国债券市场 - 人民币债券市场发行额相比2024年同比增长35%,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22% [11] - 熊猫债发行额相比2024年同比减少7%,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44% [12] - 政府和机构的债券发行额约7.8万亿人民币,占据52%市场份额,同比增长55% [14] 债券承销商 - 中信(CITIC)领跑人民币债券承销榜单,市场份额7.1% [17][18] - 中国工商银行在熊猫债承销榜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7.0% [17][18] 债券法律顾问 - Allen Overy Shearman Sterling律师事务所领跑人民币债券业务榜单 [19] - 君合律师事务所位居中国G3货币债券业务榜单榜首 [19] 中国银团贷款 - 中国银行同时领跑中国牵头行所有货币的银团和俱乐部贷款榜单及中国簿记行所有货币的贷款榜单 [23] - 所有货币的银团和俱乐部贷款金额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22% [24]
今日视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将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证券日报· 2025-07-31 22:59
今年以来,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上半年,国内生产总 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增长的主动 力和稳定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从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看,宏观政策的传导是需要时间的,已实施措施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与此同 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这意味着未来政策效应将 进一步释放,从而更好巩固宏观经济的回升向好势头。 其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增强经济韧性。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综合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债券、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工具,通过与其他宏 观政策协同发力,在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 民生、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未来,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工具的加快发行和使用,财政政策将在促消费扩内 需、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 ...
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将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证券日报· 2025-07-31 16:21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包括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内需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1]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显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1]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综合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政府债券 财政补贴 贷款贴息等工具 [2] - 政策支持扩大国内需求 畅通经济循环 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保障民生等领域 [2] - 未来将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2]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加力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领域 [3] - 降准降息持续提供流动性支持 降低实体企业融资负担 [3] 资本市场 - A股市场展现较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4] - 政策将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4]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将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创造基础条件 [4]
政策效应充分释放 将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证券日报· 2025-07-31 16:11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包括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1]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显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1]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综合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债券、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工具支持经济 在扩大内需、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将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重点支持促消费扩内需、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 [2]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通过降准降息等措施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和外贸等重点领域 [3] 资本市场 - A股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政策组合拳为市场注入确定性 [4] - 将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宏观政策发力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创造基础条件 [4] 经济展望 - 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预见性相结合 将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 巩固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1][4] - 系统性举措将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4]
二季度政治局会议传递积极信号
水皮More· 2025-07-31 10:37
总基调 - 延续稳中求进,强调保持政策稳定性兼顾灵活性,且"适时加力" [1]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延续回升,但环比动能减弱,制造业PMI保持在扩张区间但新订单和就业改善有限 [3] - 各地推出支持民营经济细则、资本市场活跃度相关工具密集出台 [3] 财政政策 - 强调"落实落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民生保障,加大对特定群体支出 [1][4] - 7月28日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每孩每年补助3600元 [4] - 2025年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达7.66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550亿元,进度42.7% [4] 货币政策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未来可能继续降息 [1][5] - 5月7日央行宣布降息10bp,降准50bp,重点推动利率工具下调与流动性前瞻性投放 [5] - 结构性工具如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设备更新再贷款等将扩围增量 [5] 产业政策 - 重点培育未来产业和卡脖子相关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6] - 支持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产业 [6]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通过"产业孵化+平台赋能"模式孵化9个产学研项目 [6] 房地产政策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未重点提及房地产 [1][9] - 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为-5.5%和-10.8%,较5月下滑2.2和4.8个百分点 [9] - 5月央行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25bp,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预计年节省利息支出超200亿元 [9] 扩内需 - 从消费场景和消费能力共同发力,未来可能出台社保缴费比例优化、个税结构调整等政策 [2][11]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0.2% [11] - 消费结构上,有补贴的家电家具等保持高增,餐饮烟酒等下滑 [11] 保民生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2][13] - 政策从"三支一扶"扩招、灵活就业登记制度建设等多层面托底就业结构 [13] 资本市场 - 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良好态势,上证指数达3615点,创业板指收于2367点 [2][14] - 央行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证监会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14] 高水平开放 -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15]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15]
政策连续,兼顾长短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31 08:52
会议概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2025年10月召开中共四中全会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2][8] 会议特征 - 对内外部形势判断较4月更积极,上半年国内GDP增长5.3%高于全年目标[8] - 强调政策连续性,下半年9 - 10月有望“适时加力”[8] - 政策兼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促改革,“十五五”规划新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表述[2][9] 下半年工作部署亮点 - 财政和货币政策要求从“用好用足”变为“落实落细”,关注政策效果[5][10] - “反内卷”淡化“低价”,深化对内卷式竞争问题认知[5][10] - 提升对资本市场重视,巩固回稳向好势头[5][11]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进入新阶段,城市更新支撑房地产投资,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5][13] 展望与风险 - 政策留有后手,关注外部风险反复和国内基本面变化,适时加力增量政策[5][13] - 关注“十五五”规划中确定性产业线索[5][13] 风险提示 - 大国博弈过程和政策落地进度存在不确定性[5]
策略快评报告: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万联证券· 2025-07-31 06:54
核心观点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超过全年目标值[4] - 宏观政策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重点是落实现有政策执行效果[4] -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4]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4] -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规范治理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4]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融资支持和优化出口退税[5]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5] 经济形势与政策 - 上半年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GDP同比增长5.3%[4] - 宏观政策强调持续性和灵活性,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4] - 与4月会议相比更重视现有政策执行效果,保持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不过度刺激[4] 内需与投资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4] - 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8000亿元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4] - "两重"项目在"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领域精准发力,预计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4] 产业发展与创新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4] - 多措并举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与孵化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创新含量和全球产业链核心地位[4] 市场治理 -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4]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4] - "反内卷"治理将深入推进,预计出台减少地方补贴竞赛、规范企业行为等政策[5] 外资外贸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5] - 强化外贸企业融资支持,优化出口退税,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5] - 中美谈判进程仍具不确定性,需关注关税税率变化及行业调查对外贸产业链冲击[5] 资本市场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5] - 资本市场涉及"两创板"改革密集落地,增强对科技创新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5] -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5] 投资建议 - 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把握科技成长板块配置机遇[5] - 关注消费板块服务消费领域新亮点[5] - "两重"投资项目带来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新机遇[5]
九大券商首席解读政治局会议:释放强信号,看好股市长牛行情
天天基金网· 2025-07-31 05:45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解读 - 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给予积极评价,指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 - 会议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好巩固回升态势与推进结构调整之间的平衡 [1] - 会议有三个特征:对内外部形势判断较4月会议更积极;强调政策连续性;兼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促改革 [1]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灵活性预见性" [4] - 财政货币政策从"用好用足"变为"落实落细",更强调已有政策执行 [8] - 货币政策维持稳中偏松取向,降准降息处于观察期 [8] - 政策空间主要在服务类消费和"两重"领域,房地产政策线索不明朗 [4] "十五五"规划相关内容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4] - 规划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导向,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7] - 预计将淡化经济增速考核,平衡质与量;彰显"内循环"重要性;财政支出从投资转向消费 [21] 资本市场相关 - 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4][6] - 这一表述是对资本市场功能性的重视,也是对市场定价修复正反馈效应的肯定 [2] - 在政策支持下,权益市场有望走出长牛行情 [16] 供给侧改革与行业治理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4] -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4] - 治理范围包括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和光伏、锂电池等新兴行业 [11] - 从"行政限产"转向"市场化汰劣",解决重复建设问题 [11] 地方债务与城市发展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5]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5] - 城市更新定调高质量,不搞大拆大建 [8] - 房地产市场供给侧将强调质量而非体量 [8] 消费与外贸 - 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2] - 对外贸企业的呵护增强 [24] - 财政支出可能进一步向消费领域倾斜 [21] 反内卷与竞争秩序 - 会议删除了"低价"表述,可能让产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23] - 从"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调整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23] - 通过多种方式协同治理产能,更符合当前实际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