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

搜索文档
更多企业运用期货主动避险
金融时报· 2025-08-22 02:30
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 - 期货市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背景下 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凸显 为实体经济稳健运行提供保障 [1] - 期货市场为制造业相关市场主体稳定经营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提供坚实保障 [1][2] 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期货市场构建覆盖能化 金属 农产品 金融等关键领域的多层次品种体系 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 [2]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 [2] - 商品期货和期权中84个为工业品 占比64% [2] - 郑商所共上市47个品种 形成聚酯 煤化工 盐化工 油脂油料 软商品和果品等多个品种板块 [5] 企业参与特征 - 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套期保值主力军 覆盖化工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3] - 企业风险管理工具从应对汇率 利率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延伸到全面管理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风险 [3] - 上市公司主动避险意识增强 风险管理呈现系统化 精细化和全球化趋势 [3] - 风险管理能力从企业"加分项"跃升为"生存项" [4] 服务国家战略 - 期货市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商储无忧"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力农户稳收增收 [2] - 创新探索多种"保险+期货"与其他业态协同融合的助农新模式 [2] 未来发展重点 - 证监会将持续丰富产品供给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7]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 增强境外客户参与便利度 [7] -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7] - 郑商所将围绕能化 盐化等领域品种禀赋 扩展优势产业链上下游 持续丰富衍生工具类型 [8]
黑色系企业的期市“成长记”
期货日报网· 2025-08-21 16:48
钢铁原燃料价格波动与贸易企业困境 - 2022年一季度焦煤价格延续2021年涨势 但二季度在国内"保供稳价"政策下 4月中旬后煤价高位回落 [2] - 铁矿石、焦煤、焦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钢铁产业成本和利润 贸易企业面临采购时价格上涨与销售时价格下跌的双向风险敞口 [2] - 山东惠联集团铁矿石年贸易量约6万吨 传统"低买高卖"模式难以应对价格波动 2021年开通期货账户但缺乏实操经验 [2] - 山东泰丰2022年扩大铁矿石贸易 但矿价持续下行导致库存贬值 初期只能被动承受损失 [3] 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初期尝试 - 2022年大商所企风计划重点支持产业企业首次开展期货交易 并联合期货公司开展煤焦钢产业链宣讲 [3] - 山东泰丰2022年4月在铁矿石期货2209合约上对3万吨现货库存进行卖出套保 期货端实现7.52万元收益 弥补现货端35.5万元部分损失 [4] - 山东惠联集团2022年5-7月对2.5万吨铁矿石采购进行买入套保 期现合并后实现约15万元风险管理收益 [5][6] - 和方实业2022年8月对1万吨俄罗斯焦煤进行卖出套保 期货端收益92.9万元大幅弥补现货下跌损失 [6] 期现结合模式的深化发展 - 参与企风计划后 三家企业均扩大期货市场参与度 从简单套保转向运用场内场外、期货期权等复杂工具 [7] - 山东惠联集团将铁矿石套保经验复制到化工品种 和方实业成立专业期现团队 将期货纳入常态化风险管理体系 [7][8] - 企业认知从"期货是投机工具"转变为"经营保险" 操作纪律性和规范性显著提升 [7][8] 企风计划的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2019-2024年企风计划累计服务企业超700家 永安期货引导近30家企业参与 覆盖大商所10余品种 [9] - 永安期货推出覆盖采购、库存、销售的全产业链套保方案 助力企业锁定利润和稳定生产预期 [9] - 山东泰丰计划加强期货团队建设 探索多品种策略组合 深化市场参与度 [10]
法兰泰克: 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21 10:22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 旨在规范交易行为 加强风险管理 确保资产安全 并明确以套期保值为主 原则上禁止投机性交易 [1][2] 交易原则与目的 - 公司期货和衍生品交易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原则 不得使用募集资金 [2] - 交易以套期保值为核心目的 用于管理外汇、价格、利率、信用等特定风险 原则上不进行投机 [2] - 套期保值业务需与生产经营相关 包括对现货库存、购销合同、预期采购量、进出口收付汇及投融资计划的风险对冲 [2] 交易品种与类型 - 期货交易指期货合约或标准化期权合约 衍生品交易包括互换、远期及非标准化期权合约 基础资产涵盖证券、指数、利率、汇率、商品等或其组合 [1] - 套期保值具体类型包括对已持有现货卖出保值、固定价格合同反向保值、浮动价格合同同向保值、预期采购或产量保值、进出口收付汇保值及外币投融资保值等 [2] 管理机构与职责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交易必要性、可行性及风控 必要时聘请专业机构分析 [3] - 财务部门为主要操作管理部门 负责非商品类资产交易的可行性分析、计划制定、资金安排、业务操作及账务处理 [4] -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交易合规性 评估内控缺陷 监督会计准则符合性 [4]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决策程序风控及信息披露 确保合法性并规避法律风险 [4] 决策与操作管理 - 所有期货和衍生品交易需经董事会审议 若交易保证金占最近一期净利润50%以上且超500万元人民币 或合约价值占净资产50%以上 或涉及非套期保值目的 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5] - 董事会或股东会审批后可授权董事长或其指定人员负责具体实施 包括签署协议 [6] - 交易前财务部门需进行市场比较和询价 必要时聘请咨询机构分析 境外交易需额外评估结算便捷性、汇率波动及对手信用风险 [6] 信息隔离与保密 - 所有参与人员须遵守保密制度 不得泄露交易方案、情况、结算及资金状况等信息 [6] - 交易操作环节需相互独立 人员分工明确 禁止单人负责全流程 [6] 信息披露与报告 - 公司需按证监会、上交所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 投机性交易需在公告中明确披露目的 不得使用套期保值等用语 [7] - 套期保值交易可在定期报告中结合被套期项目披露效果 未适用套期会计但实现风控目标的需说明有效性 [8] - 财务部门需跟踪市场价格变化 评估风险敞口 必要时向董事会提交风险报告 [8] 风险处理与附则 - 出现重大异常风险时 财务中心需提交分析报告及解决方案 董事会需立即商讨应对措施 运用风险规避、降低、分担等策略 [9] - 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开展交易需参照本制度管理 [9]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修订 自审议通过日起生效 [9]
国富期货成功举办“防范非法证券及苹果期货风险管理”线上投教活动
期货日报· 2025-08-21 07:12
非法期货交易治理机制 - 非法期货交易被定性为欺诈行为 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并扰乱金融秩序[1] - 中国已构建完备打击非法期货法律体系 形成行政监管 公安侦查 检察起诉与司法审判的四部门协同全链条追责机制[1] 苹果期货风险管理应用 - 苹果期货合约关键交割要素包括品级标准 地点设置 流程安排与违约处理[2] - 企业可通过套期保值 多元化经营 合同与财务管理等手段管理市场风险[2] - 保险+期货创新模式融合农业保险与期货工具 缓解自然灾害与价格波动的双重冲击[2] 投资者教育活动成效 - 直播全场访问量达550次 独立观看用户291人[2] - 活动聚焦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及苹果期货实务应用 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内容[1][2]
外汇风险管理工具需求激增 企业呼吁加快推出外汇期货产品
期货日报网· 2025-08-21 01:25
外汇风险管理需求增长 - 2025年1至7月全市场公告开展期货和衍生品业务的实体上市公司达1114家 其中超八成(902家)涉足外汇套期保值 [1][2] - 中国企业全球化程度加深导致对外汇风险管理需求迅速增长 外汇风险管理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标准配置 [1][2] 企业套保业务参与情况 - 2025年1至7月约33%的公司(364家)开展商品期货套保业务 约15%的公司(162家)同时开展商品期货和外汇衍生品业务 [2] - 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套期保值主力军 覆盖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2] 风险管理意识转变 - 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从加分项跃升为生存项 [3] - 期货和衍生品日益成为现代企业驾驭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手段 [3] - 企业需要应对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的多种货币风险 需要更加灵活高效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 [3] 外汇期货产品需求 - 企业迫切希望国内推出外汇期货合约 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风险管理工具 [3] - 外汇期货产品推出将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降低企业对冲成本 [4]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需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既要摒弃保守心态 更要杜绝盲目投机行为 [5] - 企业需健全严谨高效的风控体系 设置科学决策、执行和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内部审计和合规审查 [5] - 衍生品风险管理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 企业需要培养既懂现货经营又通金融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5] 场外期权应用优势 - 场外期权具有品种丰富、结构多元、要素灵活的优势 与现货经营业务场景更为贴合 [6] - 场外期权产品运用需结合对行情的判断、工具掌握度、资金安排、风险偏好等因素实现保值、避险、增厚收益等目的 [6] 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底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约1.82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11.6% [6] - 期货公司客户权益合计约1.71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11.2% [6]
郑州国际期货论坛聚焦油脂油料风险管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6:35
论坛核心内容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举行农产品(油脂油料)分论坛 聚焦油脂油料风险管理 [1] - 菜籽油是中国生产量和消费量第二大的植物油 花生是中国自给率最高的大宗油料作物 [1] 期货市场国际化进展 - 郑商所菜籽油 菜籽粕 花生期货和期权于2023年1月作为特定品种对境外交易者开放 [1] - 美国艾地盟公司 嘉吉等国际粮商深度参与 [1] - 俄罗斯部分企业开始参考郑商所菜籽油期货价格进行出口报价 [1] - 美国前四大花生贸易商已将郑商所花生期货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1] 期货市场交易数据 - 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货及期权品种2024年1至7月日均成交469万手 同比增长21% [1] - 同期日均持仓809万手 同比增长33% [1] - 法人客户持仓占比接近70% 达到全球成熟市场水平 [1] 期货市场功能定位 - 油脂油料期货市场超越"风险避风港"单一定位 成为产业企业稳健经营的"压舱石" [2] - 油脂油料期货已成为全球市场感知中国供需的"晴雨表" [2] - 郑商所油脂油料期货成为产业链企业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 [1] 行业发展建议 - 应推动产业链企业更深入系统运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 对冲价格波动增强经营韧性 [2] - 油脂油料风险防控需密切关注全球九大植物油产量 进出口动态 关税政策调整及生物柴油产业政策 [2] 行业战略意义 - 油脂油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期货市场独特作用愈发凸显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06:40
期货市场服务能力 - 品种工具体系日益丰富 自去年年底以来新上市多晶硅、铸造铝合金、纯苯、丙烯等重要期货品种 当前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达131个 [1] - 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提升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1] - 参与套期保值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1] 期货价格影响力 - 国内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环节 [2] - 部分品种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参考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 [2]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2] 期货市场与国家发展战略融合 -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商储无忧"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力农户稳收增收 创新探索多种业态协同融合助农新模式 [2] - 深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84个为工业品(占比64%) 为制造业主体稳定经营及提升产业链安全性提供保障 [2]
九丰能源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22.17%
证券之星· 2025-08-19 22: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04.28亿元同比下降7.45% 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下降22.1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9.44亿元同比微增0.2% 但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3.32% [1] - 扣非净利润8.11亿元实现正向增长2.92% 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0.77%同比提升12.01% 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 [1] - 净利率8.28%同比下降16.31% 受汇兑损失和费用增长影响 [1][3] - 每股收益1.35元同比下降24.16% 反映股东回报水平有所下滑 [1] 费用控制情况 - 三费总额2.64亿元占营收比2.53% 同比上升17.72% [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25% 体现管理人员人效提升 [3]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477.93% 主要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损失 [3] 资产质量与运营效率 - 货币资金46.09亿元同比下降17.54% 现金流管理面临压力 [1] - 应收账款9.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92% 存在未收回大额销售款项 [1][3] - 存货同比下降40.90% 上年末冬季补库库存实现销售 [3] 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 - 有息负债40.11亿元同比略降3.04% 债务规模保持稳定 [1]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4.96% 需关注债务状况 [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同比激增284.32% 短期偿债压力增加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1元同比大幅下降42.9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0.48% 因销售结算跨期及大额款项未收回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10.36% 因支付工程款、并购对价款等 [3] 业务发展动态 - 收购华凯石油燃气导致商誉增长60.95% 无形资产增长32.38% [3] - 清洁能源产品LNG现货销售量减少 导致营业收入下降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6.48% 信息技术服务研发投入增加 [3] 机构投资者动向 - 天弘多元收益债券A持有354.45万股 为最大持仓基金 [6] - 多数基金呈现减仓操作 仅兴证全球兴裕混合A增仓15.50万股 [6] - 南方安康混合A新进十大持仓 持有10.00万股 [6] 市场预期与估值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17.32亿元 每股收益均值2.6元 [5] - 公司预估股息率4.01% 现金分红吸引力较高 [5] - 去年ROIC为13.23% 资本回报率表现强劲 [5]
筑牢套保风控之基 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期货日报网· 2025-08-19 22:27
期货与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 - 期货与衍生品是管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正确使用可提升产业企业竞争力和长期价值 [1] - 期货市场具有杠杆、双向交易、T+0等特征,产业企业需建立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以防止投机行为 [1] - 沪深证券交易所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参与期货交易应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原则,不鼓励投机性交易 [1] 套期保值实务操作难点 - 风险管理难点在于被套期风险的识别和计量 [1] - 期现一体化需要建立并持续跟踪衍生品与实货交易的对应关系 [1] - 操作规范化要求保持套保业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 国有企业套期保值合规管理 - 国有企业将期货工具内控视为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非束缚 [2] - 实体企业需明确期货业务核心目标是对冲风险、稳定经营 [2] - 考核机制需兼顾风险控制与保值有效性,避免过度追求收益 [2] 套期保值信息化建设 - 传统纸面审批模式难以满足大规模套保需求,信息化是风控效能倍增器 [3] - 智能化风控平台需实现"看得清、管得住、控得牢"的目标 [3] - 信息化建设应作为战略投资,通过顶层规划分步实施 [3] 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信息披露 - 财务处理是套保管理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需注重合规披露 [3] - 信息披露需满足完整性、及时性、充分性、整体性和主动性要求 [3] - 监管机构需加强投资者教育,消除对套保业务的负面认知 [3]
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共探产业企业风险管理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8:29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1至7月全市场公告开展期货和衍生品业务的实体上市公司达1114家,其中902家涉足外汇套期保值占比超八成,364家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占比约三分之一,162家同时开展商品期货和外汇衍生品业务占比15% [1] - 截至2025年7月底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约1.82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6%,期货公司客户权益合计1.71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2%,其中一般法人客户权益增幅达18.5% [2] - 2024年发布套期保值公告的实体上市公司数量为1503家参与率28.6%,2025年1至7月累计1383家实体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同比增长15.7% [2] 行业参与特征 - 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套期保值主力军,覆盖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为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海外布局提供有利条件 [1] - 工具应用从应对汇率、利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为主,逐渐延展到全面管理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风险 [1] - 上市公司主动避险意识增强,风险管理呈现系统化、精细化、全球化趋势 [1] 专业建议与方向 - 衍生品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建议上市公司组建专业风险管理团队并定期评估套期保值效果 [2] - 需推动上市公司加深对套期保值成功率关键要素的理解,完善定期报告中套期保值信息披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