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三分天下”阴谋破产?中国凭实力打破美国如意算盘!
搜狐财经· 2025-05-29 17:33
国际局势与中美博弈 - 特朗普政府曾计划将世界划分为美国、中国、俄罗斯三个势力范围,表面倡导公平合作,实则意图让中国成为廉价商品工厂 [1][5] - 美国通过贸易战加征关税试图压制中国,但最终因国内物价飞涨、供应链问题而取消大部分关税 [2] 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应对美国关税,包括控制稀土出口,打击美国供应链弱点 [2] - 面对技术封锁,中国集中力量自主研发,取得科技突破 [2] - 中国积极拓展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外交关系,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应对美国盟友围堵 [2] 中国的核心优势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3] - 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 -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快速调动资源应对挑战 [3] 媒体报道与特朗普表态 - 《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希望与俄罗斯实现贸易正常化,并试图通过贸易战谈判控制全球贸易局势 [5] - 特朗普将美国比喻为"巨型商店",强调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5]
光刻机:半导体技术之巅,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025-05-29 15: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刻机行业 - **公司**:阿斯麦(ASML)、佳能、尼康、上海微电子、长春光机所、成都光电所、茂莱光学、波长光电、福晶科技、福光股份、腾景科技、永新光学、奥普光电、紫科科技、必创科技、慈星股份、磁谷科技、崇越科技、富创精密、新来科技、汇成真空、九旸电子、科益虹源 [14][15][19][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美博弈影响及产业进展**:美国对相关厂商限制增强,长臂管辖使国内厂商设备采购受影响,产业链和客户对国产设备态度转变,今年光刻机产业进入量产阶段,产线实现部分国产替代 [2] - **市场格局与需求预测**:2024 年 ASML 主导市场,生产 418 台,中国大陆 DUV 采购金额占比 36%,i 线部分国产替代有望,年需求约 200 台;预计到 2030 年,先进逻辑和存储芯片对 EUV/DUV 曝光次数增加,推动新型光刻设备需求和资本开支 [3][14][17] - **技术路径与关键系统**:DUV 光刻机多重曝光逼近 7 纳米极限,EUV 是更小线宽必要选择且进口受限,国产化突破重要;光刻机子系统要求随产品先进化更严苛,EUV 对计算任务和软件算法要求高 [4] - **核心部件研发进展**:光学系统是光刻机核心,国内公司在物镜及照明系统布局多,研发聚焦光源波长和数值孔径 [5] - **EUV 光刻技术与光源演进**:EUV 光刻波长从 i 线缩短,采用 LPP 光源,阿斯麦双脉冲激发方案提升功率和产能 [8][9] - **国内 EUV 研发进展**:长春理工大学牵头 EUV 光刻投影曝光装置项目,科益虹源专注 KrF 和 RF 光刻机准分子激光器制造,高精密设备需定制化开发 [10] - **国产替代挑战与机会**:国产替代技术投入大、周期长,但 i 线和 KrF 设备产业化将转化成果,国产零部件厂商有维保市场机会 [18] - **投资优势与市场情绪影响**:能做整体物镜系统公司参与价值高,主业扎实、现金流稳定、能快速转化收入的机械部件公司估值有优势;4 月市场热度下降,关注量产设备订单和研发进展,回调提供投资机会 [25][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照明单元运作**:照明单元各模块调整激光杂质与角度,实现清晰纯净均匀激光束,高精密运动工作台提高效率,阿斯麦双工作台技术有新要求 [6] - **工作台挑战**:工作台需兼顾测量与曝光功能,面临节拍稳定匹配、精度保证、微振动控制、高精密运动和同步协调问题,还需考虑环境稳定性 [7] - **物镜系统构成**:物镜系统是 EUV 光刻昂贵复杂系统,有多种结构形式,可分光学、机械、控制三个分系统 [11] - **双工作台技术应用差异**:非 EUV 环境用气浮式运动台,EUV 环境用磁浮平面电机,磁悬浮背景团队适合研发,华卓精科涉及相关设备技术 [12] - **光刻机主要构成**:包括载物台、运动控制系统、浮动支撑系统、真空吸附系统和传感器反馈系统,各系统有不同要求 [13] - **产业链关键设备**:产业链有关键设备如镀膜、高精密度加工设备等,价值量不如物镜或光学系统订单,工作台相关先进产品处于预测或研发阶段 [24]
Shein再被传赴港上市;星舰在第九次试飞中解体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5-29 11:19
Shein上市动态 - Shein正在筹备转向香港上市,计划未来几周提交招股说明书,目标年内完成[1] - 公司上市历程波折,从纽约被拒到伦敦不顺,现转战香港[1] SpaceX星舰试飞 - 星舰第九次试飞中一级火箭返回时失控坠海,飞船返回大气层时解体[2] A股高管薪酬 - A股高管最高年薪平均值163.67万元,金融行业达194.7万元[3] - 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以4180万元年薪居首,多名董事长年薪增长超500万元[3] - 大洋电机、立讯精密股价上涨超20%,三七互娱下跌12.86%[3] 中美博弈分析 - 中美第二阶段博弈聚焦争取第三方支持,涉及市场开放、技术限制等议题[4] - 中国近期与拉美国家互动,美国试图联合中东限制对华贸易[4] Stellantis管理层变动 - 安东尼奥·菲洛萨将接替唐唯实出任CEO,6月23日生效[5] - 前任CEO因战略分歧被提前终止合约[5] 日产汽车融资计划 - 拟筹资70亿美元,包括发行6300亿日元债券及13.5亿美元英国担保贷款[6] - 计划出售雷诺股份、海外工厂等资产,方案待董事会批准[6] 凯辉基金募资 - 完成10亿美元AI专项基金募资,为欧盟规模最大[7] - 出资方包括赛诺菲、道达尔能源等产业资本[7] 小鹏汽车新品 - MONA M03 Max版正式上市,售价较预售价降1.6万-2.6万元[8] - 搭载英伟达Orin-X芯片及自研智驾方案,续航502/600公里[8] 品牌并购趋势 - 特朗普加税或加速品牌出售,斯凯奇90亿美元估值被收购[9][10] - 安德玛、哥伦比亚等家族控制品牌更易达成交易[10] 麦肯锡裁员与苹果游戏布局 - 麦肯锡裁员超10%,员工数从4.5万减至4万[11] - 苹果将推出新游戏平台并收购工作室RAC7,持续加码游戏业务[11] 宁德时代技术进展 - 目标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研发20安时电芯[13] - 计划使电池循环寿命达1000次,具备商用可行性[13]
有色金属日报-20250528
长江期货· 2025-05-28 01: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沪铜节前或维持震荡格局,基本面对铜价支撑虽减弱但仍存在,需关注近月合约持仓状况 [1] - 沪铝短期预计震荡运行,光伏抢装机退坡和淡季影响将显现,但铝锭库存超预期去化且抢出口推动 [2] - 镍成本坚挺下行空间有限,但中长期供给过剩,预计偏弱震荡运行 [4] - 锡预计价格波动加大,建议区间交易,需关注供应复产和下游需求回暖情况 [5] 各金属情况总结 铜 - 截至5月27日,沪铜主力07合约跌0.01%至77900元/吨,宏观扰动减弱但中美仍博弈,矿端干扰持续,消费5月环比4月减弱但好于同期,社会库存微幅累库,现货升水走弱但低位库存支撑升水,节前或震荡 [1] - 国内现货铜价小跌,现货市场交投疲态,持货商下调升水但仍处高位,下游追跌不追涨 [6] - SHFE铜期货仓单34961吨,较前一日增加2128吨;LME铜库存162150吨,减少2575吨 [15] 铝 - 截至5月27日,沪铝主力07合约跌0.57%至20040元/吨,几内亚矿山问题升级,氧化铝运行产能增加,库存减少,电解铝运行产能增加,需求端开工率下降,库存超预期去化,短期震荡 [2] - 长江现货等成交价格下跌,现货市场交投平稳,持货商挺价出货,下游采购力度加大,成交改善 [7] - SHFE铝期货仓单54567吨,较前一日减少775吨;LME铝库存381575吨,减少3000吨 [15] 镍 - 截至5月27日,沪镍主力07合约跌0.58%至122310元/吨,宏观面有变化,镍矿市场偏紧,下游镍铁利润亏损,精炼镍过剩,镍铁或调整生产,不锈钢需求一般,硫酸镍成本推涨但需求平淡,预计偏弱震荡 [3][4] - 5月27日长江综合等1镍价下跌 [12] - SHFE镍期货仓单22120吨,较前一日减少130吨;LME镍库存199998吨,增加1362吨 [15] 锡 - 截至5月27日,沪锡主力07合约涨0.06%至264790元/吨,供应恢复,消费端半导体有望复苏,库存中等且减少,矿端复产预期强,关税政策影响下游需求,预计价格波动加大,建议区间交易 [5] - 5月27日长江综合等1锡价上涨,现货市场商家刚需补库,消费热度待提升 [13] - SHFE锡期货仓单7998吨,较前一日减少18吨;LME锡库存2660吨,减少5吨 [15] 锌 - 长江综合等0、1锌价上涨,下游刚需拿货,端午前夕终端备货推动现货去库 [9][10] - SHFE锌期货仓单1774吨,较前一日持平;LME锌库存151150吨,减少2350吨 [15] 铅 - ccmn长江综合等1铅价下跌,现货市场成交平淡,商家谨慎观望 [11] - SHFE铅期货仓单37299吨,较前一日增加2015吨;LME铅库存292375吨,减少1650吨 [15] 氧化铝 - 5月27日各地区氧化铝价格上涨,现货市场交投平稳,持货商挺价出货,下游刚需提货,成交活跃度合理 [8]
警告197国谁配合打谁,中国替华为出头?不到24小时美国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08:03
中美关税和解与后续博弈 - 中美达成初步和解 双方联合声明宣布90天内将关税税率恢复至4月2日前水平 [1] - 市场存在对"中方取得最终胜利"的过度乐观解读 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1] 美国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制裁 - 美方在联合声明发布24小时内对华为昇腾芯片实施"全球封杀令" 禁止任何国家使用该芯片 [3] - 制裁手段从关税转向技术出口管制 直接针对中国芯片产业 [3] 中国稀土反制措施 - 中国发布"稀土出口管制预备案" 被视为对华为事件的战略反制手段 [5] - 稀土管制形成对美西方国家的威慑 成为中方谈判关键筹码 [5] 中美技术对抗升级 - 中方采取对等反制 警告197国配合美国禁用昇腾芯片将面临后果 [6] - 美方制裁策略从"全球禁用"降级为"警告风险" 反映政策反复性 [7] 中美博弈长期性分析 - 美方政策反复体现其谈判策略缺乏连贯性 和解协议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8] -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形成博弈优势 科技企业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组成部分 [8] - 华为等科技企业的技术突破增强中国谈判筹码 凸显科技自主重要性 [8]
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美国突然发现,中国令美忌惮的不是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5-27 00:47
中美经济博弈新维度 - 美国政府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引发美国港务局协会强烈反对,休斯顿港1亿美元采购计划成本将暴涨至3亿美元 [1] - 全球发展中国家占世界85%人口和40%经济总量,中国通过技术合作和基建投资建立远超美国的影响力 [1] - 美国港口使用的岸桥起重机八成以上来自中国振华重工,日本和欧洲企业年产能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 [1] 中国技术标准输出优势 - 中国智慧城市方案在新兴市场快速落地,技术标准输出比单纯贸易战更具战略意义 [3] - 中国企业在5G标准必要专利中占比超过38%,技术话语权提升使美国技术封锁难以奏效 [6] - 振华重工海外订单量同比增长35%,"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显现活力 [3] 产业链深度整合现状 - 东南亚国家在高端装备领域仍依赖中国,越南港口使用的起重机70%以上来自中国供应商 [6] - 振华重工年产能达200台,远超日本三井20台的年产量,制造能力差距难以通过关税改变 [4] - 中国已形成从研发到服务的完整港口机械产业链,主导地位非偶然 [4] 基建项目与技术扩散 - 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港口项目伴随技术标准输出,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吞吐量从全球第93位跃升至第25位 [7] - 中国在非洲建成首个全自动化码头,美国港口却因关税面临天价设备采购困境 [3] - 中国AI应用更注重产业落地,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取得突破 [6] 贸易与人才流动趋势 -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2022年达9753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9] - 2022年中国回国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人才回流强化创新能力 [9]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亚洲区域内贸易壁垒进一步降低 [9]
美“交锋”开始,美欲掐断中国贷款?中方早已预判了特朗普手段
搜狐财经· 2025-05-26 01:28
美债持仓变动 - 2025年3月日本增持49亿美元美债至11308亿美元 保持美国第一大债主地位 [1] - 中国同期减持189亿美元美债至7654亿美元 为年内首次减持 持仓排名降至第三 [1] - 英国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债主 但未披露具体增持数据 [1] - 若维持当前减持速度 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将在年内跌破7000亿美元 [1] 外汇储备结构调整 - 中国外汇储备超3万亿美元 过去十年美债持仓从1.3万亿美元持续缩减 [3] - 同期累计增持黄金1208吨至2262吨 增幅达114% 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增持国 [3] - 俄罗斯为全球最大黄金增持国 两国购金行为推动金价持续上涨 [3] - 2024年全球央行美元储备占比降至57.4% 创30年新低 [3] 美债市场动态 - 当前美债市场被描述为"庞氏骗局" 新发债务主要用于支付旧债利息而非经济发展 [3] - 美联储政策导致债务膨胀 先降息印钞后激进加息造成利息支出暴增 [3] - 美国冻结他国资产和滥发货币行为削弱美债信用 促使多国转向黄金储备 [3][5] 中美博弈态势 - 中美关税战仍存24%未取消关税 特朗普以90天暂停作为谈判筹码 [5] - 中国采取"减持美债+增持黄金"策略 与日英"增持美债+缩减黄金"形成对比 [5] - 特朗普表达访华意愿但未获中方回应 展现对华低姿态外交 [5] 战略经济视角 - 美国政府每年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依赖美债发行 旨在维持全球霸权体系 [7] - 从战略经济理论看 中国不应继续维持千亿规模以上美债持仓 [7]
中美竞争中大多数国家都站队美国,经济体量看,中国确实不如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5-25 17:48
中美关税博弈态势 - 美国率先实施加税措施但随后表示将重新评估并听取各方意见 显示策略存在反复性[1] - 中国采取强硬回应姿态 商务部明确表示不接受霸凌行为且企业层面已适应非美市场环境[5] 全球战略格局变化 - 多国在观望后转向支持中国 反映美国"我赢你输"策略正被国际社会识破[3] - 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公开支持中国 南美政要批评美国双标 形成新的国际共识[5] 供应链与产业现实 - 所谓脱钩并未实现 供应链搬迁导致西方通胀压力加剧[9] - 美国关键设备仍依赖东亚供应 显示实际产业依赖度未减[9] 国际关系与信任重构 - 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出现分歧 德国法国对中国电动车调查表示担忧 基于经济利益考量[7] - 中国通过承担国际责任和保持政策一致性赢得信任 形成隐性战略优势[10] 长期竞争趋势 - 博弈重点从贸易领域延伸至价值与信任层面 时间因素对中国更为有利[12] - 美国虽拥有传统盟友体系但信任资本持续流失 中国通过稳健策略积累战略主动权[12]
刘煜辉言论刷屏!中美博弈,每次碰撞都是中国资产倒车接人良机
搜狐财经· 2025-05-24 20:07
中国工业实力与全球制造业格局 - 中国工业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达到35%,超过第二至第十名国家总和,且趋势仍在加速向上[1] - 按现有态势发展,203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占比将达45%,供应链技术密度占比可能已超60%[1] 中美博弈与金融秩序重构 - 贸易战本质是工业power与美元金融power的终极摊牌,两者适配性已严重失衡[1] - 未来全球秩序重建需人民币计价资产和金融power权重显著上升以匹配工业实力,这是唯一选择[2][7] - 美国宏观经济失衡将因美元循环被削弱而加剧,冲突根源在于金融与工业结构失配[2] 中国开放与关税政策 - 中国是全球最有能力实现0关税的经济体,因其强大工业能力无需依赖贸易壁垒[3][7] - 拆除关税"长城"将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与中国工业实力上升趋势形成正向循环[3][7] 投资策略建议 - 长期定投黄金是应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核心策略,黄金被定义为"虚数10年"的优质资产[3] - 每次中美剧烈博弈都是做多中国核心资产的机会,历史证明该策略能获得丰厚回报[3][2] 美国战略选择与影响 - 美国接受中国崛起和新秩序将快速降低通胀预期,抗拒则导致"绞索效应"加剧经济痛苦[5][7] - 中国工业实力上升趋势不可阻挡,美国政策有效性将取决于对新兴秩序的适应程度[7]
中美对抗是假,美联储收割是真!逼卖矿山、电网?这在中国行不通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02
表面看中美摩擦是贸易战、科技战,但实质是全球化时代制造业产业链的主导权之争,随着中美竞争逐 渐加剧,美联储最近的一个动作暴露出美联储的真正目的。 尤其是美联储在中国的布局,非常狡诈,但是中方早已看清,那么美联储究竟想要干什么?中美博弈的 本质又是什么? 中美矛盾的本质:制造业竞争 vs 资产控制权争夺 中美两国人民的核心利益并不冲突。美国消费者离不开中国的廉价商品,中国也需要美国的技术和市 场,这种互补性决定了两国 "斗而不破" 的基本状态。 真正的问题,出在金融层面。当中国通过制造业积累大量外汇储备,试图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矿石等战 略资源时,当中国推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时,这些动作触碰了美元霸权的根基。而美元霸权的维护者, 正是美联储背后的资本集团。 美联储名头上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管着印美元的。但很多人不晓得,这美联储的底细,可没那么简单, 它跟华尔街那帮玩钱的大佬们,那是勾勾搭搭,关系深着呢。这帮人,算盘打得比猴都精。 他们手里攥着美元这个全世界都认的"硬通货",就像捏着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全球各地的"财富大 门"。 他们的心思,说穿了,就是用这把钥匙,去"收割"全世界的好苗子——可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