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

搜索文档
“谁能干就让谁干”!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新标杆
央视网· 2025-09-24 02:57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技委秘书长韩夏表示,加快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开拓更多高价值工业应用场景。研发一批"人工 智能+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对工业核心场景的触及能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及监测体系"显示,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已经发布30项,正在制定 的有84项。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AI产业体系,AI融资总规模破千亿元。 "揭榜挂帅"是一种以需求为牵引的科研攻关机制,由需求方"张榜"发布关键核心技术任务,有能力的团队"揭榜"攻关,打破论资排辈和科 研"小圈子",以成果论英雄。简单说就是"谁能干就让谁干",揭榜团队需签"军令状",明确目标责任与奖惩机制。 新一轮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即将启动,这项制度究竟是什么?又是何时开始推行的?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23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启动新一轮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行动。 新一轮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希望通过机制创新,在新型工业化重点行业遴选技术难度大、应用前景广、推广价值高的关键场 景,开展联合创新、协同攻关,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 ...
城市24小时 | 瞄准国家级,这个沿海省份为何“押注”小县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6:57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23日消息,9月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主任陈刚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专题研究广西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 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审议通过《建设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等文件。 会议强调,推动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重点抓好"十个一"。其中包括:编制一个 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1+2+8"规划体系,即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以及关键金 属产业创新发展五年规划、铝产业发展规划和八个具体实施方案;高质量打造一个南丹关键金属综合试 验区,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为全区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树标杆作示范; 组建一家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发展国有企业集团,开展资产评估,优化股权结构,加快完成集团组建并投 入运营等。 解读:南丹县位于广西北部,2024年GDP刚刚超过200亿元,常住人口仅27万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西 部山区小县。广西为何要"押注"这样一个小县城?这背后,其实有着重要考量。 当前,矿产资源作为工业发展的"粮食"和"血液",战略价值愈发 ...
国家发改委:着力指导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23 03:52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在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通报中明确指导推动地方因地制宜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 [2][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特别支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和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6] - 政策推动生物制造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 行业进入政策明晰、支持具体的加速发展阶段 [6][7]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 生物制造被视为轻工业升级的重要部分 重点覆盖塑料制品和包装、纺织服装工业、食品饮料工业、家居日化与化妆品工业、皮革与造纸工业等领域 [6] - 生物技术通过原材料革命、过程革新、功能化升级、产业链安全等维度推动轻工业从资源消耗型和成本竞争型旧模式转向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新范式 [6] - 产业服务平台聚焦未来食农、绿色化工、大健康、美妆个护等上下游领域聚合发展 [1][10] 技术应用与转型方向 - 生物制造技术具有绿色、高效、精准特性 系统性推动轻工业转型升级 [6] - 政策支持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重大工程项目 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融合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 - 低空经济领域同步推进政策规制 深化装备研制应用和基础设施布局 拓展应用场景 [4]
在文化与科技相融共生中激发创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 2025-09-22 17:58
本报特约评论员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文化发展赋能,可以从更广维度打破时空界限,让文化场馆"动起 来"、非遗"热起来"、文物"活起来"。数字出版、数字演艺等新型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给观众带来更 为便捷、时尚、全方位的视听体验。而动漫游戏、网络音乐、数字文创等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层出不 穷,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产品的形态与业态,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今日开幕,约800名中外嘉宾将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围绕科技激发文化原创 力、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正在全面打通文化创作、 消费、传播等各环节的形势下,本届论坛无疑是一次汇集众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加快发展 新型文化业态的最佳契机。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北京的文化新质生产力正展现出科技驱动产业革新、集群生态加速 形成的繁荣景象。这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 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8.8 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高 ...
姚期智:我国量子产业刚起步,五到十年后将看到应用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22 12:15
尽管通用量子计算机还未面世,但全球科研界也都在为突破量子技术作出不断探索。 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AI量子:量子智能"专题论坛上,图灵奖得主、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院士接受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的量子产业 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有限,并主要集中于科研仪器与基础实验。但他也表示,量子技术并不只局限于量子计算机,量子导航等应用正逐渐显现潜 力。未来五到十年,很多产业都会从量子科技中产生。 金叶子 / 摄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姚期智创建的清华大学"姚班",培养了诸多计算机科学创新人才。2010年,姚期智牵头设立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时,同时设立了 量子实验室,来设计和建造量子计算机。彼时,国内还鲜少有人关注量子计算机。 未来五到十年,很多产业都会从量子科技中产生。 "(研究院)过去十五年间,我们将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与密码学三大前沿方向作为重点,力求在十年后实现与世界同步的突破。如今看来,这一目标已基 本达成,研究院所开展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姚期智说。 谈到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他认为,从宏观上看,中国的AI产业应用现在处于世界第一行列,支撑之一关键是人才储备,但在源头创新上,人才 ...
第三届数字生态与治理论坛暨数字生态指数2025发布会举行
新华财经· 2025-09-22 08:08
新华财经北京9月22日电近日,第三届数字生态与治理论坛暨数字生态指数2025发布会在山东省济南市 举行。会议由济南市大数据局指导,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 室)、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和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山东国家应用数学 中心承办。 在会上,《数字生态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该系列报告已连续六年发布。报告重点剖析了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的规律,为国家对外积极调整全球数字治理战略定位,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实现 数智化转型提供决策依据。 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宋洁认为,随着人工 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机共生正日益成为数字生态的显著特征。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 爆发式增长,发展潜力巨大,这得益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能力与数字应用三大支柱的长期稳健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大城市积极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呈现出争先恐后、竞相发 展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数字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尤为关键。然而,数 字能力往往需经过长期持续培育,这也是各地区推动数字生态迈 ...
香港创科界:施政报告措施务实 展现打造全球AI枢纽决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7:53
"实"是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新质企业家联合会创始人兼秘书长尚海龙对此份施政报告创科政策的评 价。"施政报告数十次提及'人工智能',且在各章节中均有体现。" 施政报告提到,特区政府部门会自行开发专门的AI方案,并详列出引进数字病理技术及AI的应用,以 提高病理学组织及细胞分析的准确度,以及推展生成式AI于临床流程应用等。尚海龙说,看到上述举 措"眼前一亮","施政报告通过举例明确具体方向,让AI在医疗场景的落地清晰可见。" 中新社香港9月18日电 (韩星童 邱兆翔)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多项创 科政策,强调加快培育人工智能(AI)等新兴产业。多位香港创科界人士1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 施政报告务实、全面,展现出打造香港成为全球AI发展枢纽的决心。 9月17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这是他任期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 中新 社记者 陈永诺 摄 卢煜明也留意到新一份施政报告对推动航天科技发展和支持太空经济亦有不少着墨,相信可为香港开拓 新机遇。 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表示,施政报告着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提出在不同产业广泛运用 AI,而集 ...
苏州市发布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案
苏州日报· 2025-09-18 00:20
产业规模与基础设施目标 - 到2026年底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 智能经济产业核心规模年均增长超20% [1] - 打造20个市级AI产业园 培育350个垂类大模型和200个典型应用场景 [1] - 智算规模达17000PFLOPS 组建超500亿元AI基金群 [1] - 实现120个AI服务算法国家备案 主导100项AI标准 建设5个全国性开源平台 [1] 数据要素体系建设 - 公共数据开放目录超6000个 推动2个可信数据空间纳入国家试点 [2] - 打造300个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及语料库 围绕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核心装备推进制造业数据集建设 [2] - 构建统一城市数据底座 增强"苏周到""苏服企""苏政服"数智化服务能力 [2] 技术研发与创新突破 - 争创5个省级以上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3] - 新增5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累计高价值专利超13000项 [3] - 推进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建设 [3] 人才引育体系构建 - 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达240人 建设15个人才培训平台及基地 [4] - 深化"成建制""团队式"引才模式 加强与上海创智学院等机构合作 [4][5] - 推动高校"AI+生物医药""AI+先进材料"领域成果转化 [5] 企业培育与产业生态 - 培育50家智能原生企业 15家独角兽企业 100家市级独角兽培育企业 [6] - 形成49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 [6] - 培育具身智能产业 建设技术创新策源地和高端制造集聚区 [6] - 发展智能车联网产业链 构建软件"名城名园名企名品"体系 [6]
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描绘AI经济地图:哪些地区为下一次技术飞跃做好了准备?》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9-11 12:46
美国AI产业现状与地理分布 - 人工智能相关职位招聘占美国所有招聘的2.2% 约28.7万个岗位[2] - AI相关招聘年均增长率达28.5% 但距离普遍应用仍有差距[2] - 旧金山与圣何塞占据全国13%的AI招聘岗位[4] - 30个核心地区合计占据全国67%的AI职位需求[4] - 超过一半的大都市区处于AI发展低水平阶段[7] 区域竞争力三大支柱 - 人才维度:计算机科学学位供给量 AI技能人才在线档案数及招聘需求反映研发能力[11] - 湾区聚集14%的AI技能人才档案[11] - 创新维度:顶尖学术会议论文数量 AI专利 联邦研发合同投入及高性能计算资源使用情况[11] - 旧金山和圣何塞掌握34%的AI专利并吸引8%的联邦AI研发资金[11] - 应用维度:AI初创公司数量与融资额 企业云准备度及生产环节AI采用率[11] - 自2014年以来31%的美国AI初创公司来自旧金山和圣何塞 吸引近三分之一早期风投资金[11] 新兴发展态势与扩散迹象 - 匹兹堡 底特律 麦迪逊 亨茨维尔在人才与创新方面进入全国前四分位[7] - 29个"专注型推动者"在特定领域表现突出 如大学人才培养或企业快速应用[7] - AI出现向非传统科技中心扩散趋势[7] 国家战略与投资现状 - 美国政府AI研究投入从2023年32.1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29.8亿美元[15] - 中国AI投资预计到2027年占全球三分之一[15] - 需建立国家AI支持平台 包括增加非国防研发投入 扩展计算基础设施 支持新兴集群形成[15] - 需推动教育技能培训改革及签证制度改革吸引国际人才[15] 地区差异化发展路径 - 马萨诸塞州成立AI战略特别工作组 在波士顿建设"AI创新中心"投入超1亿美元[15] - 超级明星城市需保持全球人才与初创企业吸引力[15] - 明星枢纽和新兴中心需加大区域集群规模化建设 提升算力与云资源普及率[15] - 起步阶段城市需普及AI素养 推动企业基础应用[15] 技术渗透与未来发展 - AI作为通用目的技术 潜力取决于广泛渗透各行业各地区[16] - 美国AI发展处于拐点 湾区与其他科技中心把控核心资源形成超级群落[16] - 扩散迹象逐渐显现 新城市群正在崛起[16] - 未来发展取决于国家战略投入 地区政策应用及教育体系适应性[16]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专题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2:25
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向 - 推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文化、现代农业、医学等领域融合发展 [1] - 充分发挥湖南特色和优势 [1] 湖南人工智能发展重点 - 支持培育一批人工智能优势企业 [1] - 前瞻布局未来应用场景 [1] - 提升湖南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 湖南人工智能发展目标 - 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产业发展、应用场景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细化目标任务 [1] - 确保人工智能安全、稳健、可持续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