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轻量化
icon
搜索文档
亚太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6 23: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7.25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下降15.4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3.25%,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7.77% [1] - 毛利率12.04%,同比下降6.49%,净利率5.59%,同比下降18.79% [1] - 三费占营收比3.3%,同比增长6.1%,每股收益0.17元,同比下降14.43% [1] - 货币资金5.81亿元,同比下降24.02%,应收账款21.4亿元,同比增长16.99% [1] - 有息负债15.4亿元,同比增长35.3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同比下降107.63% [1] 业务运营 - 营业收入增长因销量增加及铝锭价格上涨,营业成本增长因产量增加及人工成本上升 [2] - 研发投入增长23.48%,因子公司亚通科技轻量化高性能铝合金提质项目及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种铝型材制造项目推进 [3] - 在建工程增长37.54%,因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铝制系统部件等项目投入增加 [2] - 长期股权投资下降5.34%,因被投资方经营损益按权益法核算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85.01%,因购建固定资产及到期现金管理产品 [3] 产能布局 - 公司推进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种铝型材制造项目、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铝制系统部件项目等 [6] - 汽车轻量化铝材制品东北总部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目前按计划推进中 [7][8] - 项目布局涵盖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家用空调等领域,支持新兴市场拓展 [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和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2024年热管理产品营收超30亿元,占营收42% [11] - 汽车轻量化产品营收近31亿元,占营收41%,终端客户包括比亚迪、理想、丰田、奔驰等 [11][12] - 在航空航天领域产品包括飞机液压、制动、密封等系统用高强度铝合金材,已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认证并批量供货 [5][6] 发展战略 - 公司聚焦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热管理等高端铝材应用行业 [13] - 目标成为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质量最优、市场份额最大的供应商 [13] - 未来将提升产能及深加工能力,优化全球化产能布局,推进数字化和ESG行动 [13] 股东回报 - 2024年半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6元,共计1.97亿元,2024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元,共计2.47亿元 [9] - 公司审议通过2025年度中期分红安排及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10] 机构持仓 - 中银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发起A持有26.09万股,为新进十大股东 [4] - 泰信优势增长混合持有7.84万股,为新进十大股东 [4]
凌云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6 22: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92.61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8.4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9.22亿元,同比增长6.11%,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2.66% [1] - 净利率6.1%,同比增长3.58%,三费占营收比5.92%,同比下降21.8%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6.59%,同比下降5.77%,主要因营业成本增速4.89%高于收入增速 [1][2] - 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9.09%,每股净资产6.35元,同比下降17.86%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67%,主要投入新能源车型及轻量化产品开发 [2] 资产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53.71亿元,同比增长8.36%,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819.46% [1][4] - 货币资金29.85亿元,同比下降3.57%,有息负债17.68亿元,同比下降15.42% [1] - 短期借款大幅增长96.64%,系补充流动资金需求 [2]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6元,同比锐减90.21%,主因销售回款现金减少 [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2.52%,因投资收益现金减少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39.95%,系借款现金流入增加 [3] 基金持仓动态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持有5773.41万股居首,期间增仓,基金近一年收益率207.9% [5] - 6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包括国泰估值LOF(1057.89万股)等产品 [5] - 创金合信旗下两只产品合计增持超513万股 [5] 历史业绩对比 - 近10年ROIC中位数7.16%,2024年ROIC为8.65% [3] - 历史净利率中位水平5.04%,21份年报中仅1次亏损 [3]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净利润8.23亿元,每股收益0.67元 [4]
豪美新材(002988):收入稳步增长,毛利率同比下滑拖累业绩
天风证券· 2025-08-26 09:1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调低评级)[6] 核心观点 - 公司25H1收入35.85亿元,同比增长14.86%,但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下降25.7%[1] - 收入增长主要由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系统门窗和工业用铝型材业务量增加驱动[1] - 毛利率同比下滑1.44个百分点至10.7%,主要受原材料铝价上涨影响[3] - 公司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18亿元、2.45亿元和2.81亿元[1] - 汽车轻量化与系统门窗业务双轮驱动,海外布局稳步推进[2] 财务表现 - 25H1铝型材销量14.08万吨,同比增长12.37%[2] - 分业务收入:汽车轻量化铝型材9.6亿元(+24.3%)、建筑用铝型材9.4亿元(+1.3%)、工业用铝型材13.6亿元(+18.0%)、系统门窗3.0亿元(+28%)[2] - 分业务毛利率:汽车轻量化14.2%(-1.24pct)、建筑用铝12.4%(-3.43pct)、工业用铝4.7%(+0.48pct)、系统门窗20.7%(-4.84pct)[2] - 25H1期间费用率7.96%,同比微增0.01个百分点[4] - 净利率2.56%,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67亿元,同比多流入0.82亿元[4] 业务发展 - 汽车轻量化业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与凌云股份合作在摩洛哥建立生产基地[2] - 系统门窗业务抓住绿色建筑政策机遇,渗透率提升,并建立海外销售团队和展示店[2] - 国内销售33.5亿元(+17.8%),出口销售2.2亿元(-11.7%)[2] 原材料与成本 - 25H1铝期货均价20317元/吨,同比上涨2.62%[3] - 截至8月25日,铝价20820元/吨,8月均价同比涨幅7.73%[3] - 反内卷政策有望阶段性提振铝价,利好毛利率恢复[3]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76.24亿元、84.88亿元、93.88亿元[5] - 2025-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18亿元、2.45亿元、2.81亿元[5] - 对应PE倍数53倍、47倍、41倍[1] - 每股收益预计0.85元、0.96元、1.10元[5]
万丰奥威涨停,低空经济+eVTOL+通航业务三重概念叠加
搜狐财经· 2025-08-26 06:32
股价表现 - 截至14时8分 公司股价涨幅达10.02% 最新价19.22元 总市值408.10亿元 [1] - 封板资金21.73亿元 成交额26.38亿元 换手率6.88% [1] 业务进展 - 基于eVTOL技术研发的无人机产品实现40公里200公斤级货物运输能力 [2] - 无人机产品可部署于传统物流难以覆盖领域 [2] 行业催化 - 西南证券等机构将公司列入低空经济产业链重点推荐标的 [2] - 机构明确提及公司eVTOL整机制造业务环节 [2] - 国内多地加速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2] - 公司通航业务布局直接受益于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 [2] 概念板块 - 公司主要涉及低空经济 汽车轻量化 通用航空 eVTOL 无人机等概念板块 [3]
万丰奥威涨2.00%,成交额12.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6 06: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17.82元/股 成交额12.85亿元 换手率3.44% 总市值378.3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3亿元 特大单买入1.69亿元(占比13.12%) 卖出1.30亿元(占比10.12%) 大单买入3.38亿元(占比26.32%) 卖出2.64亿元(占比20.54%)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5.4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52%/5.32%/11.72%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4月23日净买入1.99亿元 买入总额3.70亿元(占比23.76%) 卖出总额1.72亿元(占比11.02%)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工业区 2001年9月成立 2006年11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和通用飞机制造 [1] - 收入构成:汽车金属轻量化零部件80.82% 通航飞机制造19.18% [1] - 所属申万行业:汽车-汽车零部件-轮胎轮毂 [2] - 概念板块包括:华为汽车 蔚来汽车概念 一体化压铸 汽车轻量化 风能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74.94亿元 同比增长1.66%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增长25.7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8.0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38亿元 [3]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4.44万户 较上期减少8.72% 人均流通股8687股 较上期增加9.5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353.89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5.79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205.85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563.74万股 [3]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发起A持股1009.98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32.57万股 [3]
豪美新材: 关于变更部分可转债募投资金用途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14
募集资金变更概述 - 公司拟变更部分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 将原"营销运营中心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剩余资金7843.91万元转投至"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华东生产基地项目" 变更资金占募集资金净额比例9.65% [1][2] - 原可转债发行规模824万张 每张面值100元 募集资金总额8.24亿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8.13亿元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6.78亿元 剩余资金1.35亿元 [2] 原募投项目调整原因 - 营销中心建设策略转向轻资产模式 通过经销商合作建设展示店 替代原计划在上海/郑州/成都购置物业建设体验中心的方案 [4] - 信息化建设因现有OA/财务/项目管理等系统已深度关联 且AI大模型等新技术快速迭代 原规划内容已无法匹配当前技术趋势 [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原项目仅投入1143.3万元 剩余7843.91万元(含利息)未使用 [3][4] 新项目投资规划 - 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华东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6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 流动资金9000万元 [5]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防撞梁1.2万吨/门槛梁0.9万吨/电池托盘0.8万吨/其他结构件0.1万吨的加工能力 [5]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约7.5亿元 年均净利润约5000万元 [11] 战略布局必要性 - 长三角区域为汽车产业核心集群 奇瑞/比亚迪/蔚来/吉利/江淮/大众/特斯拉等主机厂集中布局 [6] - 公司现有广东清远生产基地距离长三角较远 导致物流成本高/交付周期长/服务响应慢 [6][7] - 供应链本地化已成为整车厂核心考核指标 近地化配套需求迫切 [6] 技术可行性支撑 - 公司具备车用7系铝挤压合金批量加工能力 相关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8] - 通过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终端客户覆盖奔驰/宝马/丰田/本田及广汽/长城/吉利等品牌 [8][10] - 研发平台包括国家认可CNAS实验室/省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 [7] 市场订单保障 - 汽车轻量化产品订单饱满 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维持高位 [7] - 终端客户中多数已在长三角建设生产基地 新增产能消化有保障 [9] - 与长三角区域客户合作深化 潜在项目需求巨大 [7][9]
万丰奥威:“双引擎”驱动业绩稳健增长 低空经济产业化加速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5: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1.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25.74%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2.2%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37.4% [2] 汽车轻量化业务 - 汽车轻量化业务收入60.6亿元 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使毛利率稳中有升 [2][3] - 增加大尺寸轮毂配套 提升高毛利客户占比 聚焦铝/镁合金技术研发 [3] - 镁铝价格倒挂推动镁合金应用 公司具备大型一体化压铸件制造能力 产品覆盖动力总成/仪表盘支架等部件 [3] 通航飞机制造业务 - 通航飞机业务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12.09% 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45% [3] - 钻石飞机订单充足 优化高附加值机型工艺 实施全球一体化战略保障供应链安全 [3] - 形成DA50/DA62等C端产品矩阵 DA62位居全球双发市场领先地位 [4] 低空经济布局 - 收购Volocopter核心资产 拓展城市空中交通/救援/商务出行等场景 [4] - 推进eVTOL机型适航取证 满足欧洲航空安全局最高标准 [4] - 构建"飞行器制造+智能系统+起降设施"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4]
万丰奥威:“双引擎”驱动业绩稳健增长,低空经济产业化加速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5:0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1.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25.74%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2.2%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37.4% [1] - 通航飞机业务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12.09% 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45% [2] 汽车轻量化业务 - 汽车轻量化业务收入60.6亿元 保持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与产品结构 [1] - 重点发展铝/镁合金技术 原材料镁铝价格倒挂推动镁合金在汽车领域应用 [1] - 具备大型一体化镁合金压铸件设计与制造能力 产品覆盖动力总成/仪表盘支架等关键部件 [2] 通航飞机制造业务 - 实施全球一体化战略运行机制 通过新供应链开发保障安全并降本增效 [2] - 形成DA50/DA62等C端产品矩阵 DA62双发机型在全球市场领先 [2] - 同步推进B端与C端渠道建设 实现渠道协同效应 [2]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2025年3月收购eVTOL企业Volocopter核心资产 拓展城市空中交通/救援/商务等多场景 [3] - 积极推进eVTOL机型适航取证 满足欧洲航空安全局最高标准 [3] - 构建"飞行器制造+智能系统与起降设施"生态融合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3]
禾昌聚合(832089):2025中报点评:改性聚丙烯驱动业绩稳步增长,设立新加坡子公司拓展海外布局
东吴证券· 2025-08-25 14:35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维持)[1][3] 核心观点 - 改性塑料行业小巨头,受益于汽车轻量化与家电换新需求驱动产能持续释放[3] - 汽车领域:1kg改性塑料可替代2-3kg钢材料,乘用车改性塑料使用率提升至13%,使用量达130-160kg/辆,预计2026年将增至210kg/辆[3] - 家电领域:改性塑料广泛应用于洗衣机、冰箱、彩电等产品配件,需求有望边际回升[3] - 海外布局:2025年5月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辐射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运营平台[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0.7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6.83%至8.79亿元[8] - 改性聚丙烯业务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4.38%至7.66亿元,毛利率15.54%[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1.46亿元(同比+20.74%),2026E为1.66亿元(同比+14.02%),2027E为1.89亿元(同比+13.60%)[1][3] - 2025E营业总收入预测19.45亿元(同比+20.62%),2026E为22.39亿元(同比+15.07%),2027E为25.65亿元(同比+14.59%)[1] - 2025E最新摊薄EPS为0.97元/股,对应PE 18.69倍;2026E EPS为1.10元/股,对应PE 16.39倍;2027E EPS为1.26元/股,对应PE 14.43倍[1][3] - 2025E销售毛利率预测16.03%,归母净利率7.50%[9] - 2025E净资产收益率(ROE)11.53%,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11.10%[9] 业务表现 - 2025H1改性聚丙烯业务营收7.66亿元(同比+34.38%),毛利率15.54%(同比-1.08pct)[8] - 其他改性塑料业务营收0.91亿元(同比-6.13%),毛利率24.57%(同比+5.12pct)[8] - 塑料片材业务营收0.15亿元(同比-24.99%),毛利率6.42%(同比+2.36pct)[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84%,主要因新项目投入增加[8] 市场与战略布局 - 汽车轻量化趋势驱动需求,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3] - 新加坡子公司承担国际贸易、海外客户开发、供应链管理等职能[3] - 总市值27.39亿元,市净率2.32倍,流通市值17.77亿元[6]
豪美新材上半年营收增长近15% 围绕轻量化材料持续开拓新兴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4:20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5.85亿元同比增长14.86% [1] - 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下降25.7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6700万元同比增加539.07% [1] - 2025年二季度营业收入19.11亿元同比增长11.82% [1] 业务结构 - 汽车轻量化铝型材收入9.62亿元占比26.84%同比增长24.29% [2] - 建筑铝型材收入9.43亿元占比26.29% [2] - 工业铝型材收入13.62亿元占比37.99% [2] - 系统门窗收入3.03亿元占比8.46%同比增长27.95% [2] 汽车轻量化业务 - 产品涵盖铝质防撞梁/电池托盘等10余种高强铝挤压部件 [2] - 直接客户包括凌云股份/长盈精密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2] - 应用终端覆盖奔驰/宝马等合资品牌及小鹏/蔚来等新势力 [2]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导入70个定点项目 [3] 国际化布局 - 与凌云股份在摩洛哥设合资公司建设新能源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3] - 美国设立子公司开展系统门窗海外业务并取得产品认证 [4] - 在海外建立本地化团队并与合作伙伴开设多家展示门店 [4] 研发与产能建设 - 上半年研发费用1.15亿元同比增长22% [1] - 积极开拓铝合金轻量化材料在新兴领域应用 [1][3] - 在安徽芜湖筹划建设汽车轻量化部件加工基地 [3] 系统门窗业务 - 贝克洛品牌打造门窗产业链集成平台 [3] - 欧洲市场系统门窗渗透率超70%而国内市场不足5% [4] - 受益于改善型住房需求及渗透率提升机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