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首次应用人工智能为在营铁路桥梁“移旧换新”
科技日报· 2025-09-10 08:38
核心技术突破 - 国内首次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应用AI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 总重4000余吨钢箱梁完成换梁工程 [1] - AI系统由感知 仿真 控制三大模块组成 集成光栅 拉线传感器 应变片及北斗定位等40个高精度传感点实时采集数据 [4] - 控制模块通过智能算法预测梁体运动趋势 自动操控36个顶升千斤顶和10个水平顶推千斤顶实现同步控制 [4] 工程实施细节 - 成功将总重4086吨4跨旧梁顶出 同步顶进总重4389.6吨5跨新梁 新梁就位精度控制在上下高差2毫米 纵横偏差3毫米内 [7] - 建立高精度有限元分析模型实现全过程模拟仿真 填补国内道岔区连续梁改造领域技术空白 [4] - 研发连续快速同步顶推装置等专用设备 大幅缩短箱梁顶推横移时间 [7] 项目背景与意义 - 绍兴城际铁路利用既有萧甬铁路改造 柯桥站是国内首个在运营铁路上增设的高架城际车站 [1] - 工程需将2股道扩建为4股道 将"咽喉区"混凝土梁更换为钢箱梁 面临铁路干线技术难度大 安全风险高等挑战 [1] - 项目由建设管理单位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与施工单位联合同济大学 复旦大学 河海大学等科研团队共同开展工艺创新 [7]
读创财经晨汇|①8月末我国外储规模33222亿美元②特朗普点名美联储主席“三强”候选
搜狐财经· 2025-09-08 00:09
深圳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发展 - 深圳已建成超充站1055座和充电桩超42万个,超充设备单枪额定功率不低于480千瓦 [1] - 深圳启动"超充之城2.0"建设,重点推进重卡超充换和乘用车闪充等大功率充换电技术应用 [1] - 通过6项地方标准规范充电站选址、布置和电能质量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 深圳企业实力表现 - 深圳市商事主体达452.7万户(同比增长5.1%),其中企业283.3万户,个体工商户169.4万户 [2] - 10家深圳企业入选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包括平安、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2] - 25家深圳民营企业上榜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华为、比亚迪、腾讯位列第四至第六名 [2] 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 - 南山区通过"百景入链"活动推动机器人场景落地商圈,聚焦新场景与新技术深度碰撞 [3] - 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征集机器人应用方案,提供从需求调研到运维的全流程实践路径 [3] - 联合技术企业(跨维智能等)与商业商圈(K11等)解决机器人落地适配问题 [3]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 龙华区建成七大重点片区实景模型,覆盖北站商务区等核心区域,实现全域数字孪生 [4] - 模型支持城市规划推演、应急调度和工程进度监控,提升工作效率并减少现场确认需求 [4] - 落地三大高频应用场景,为数字孪生城市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样本 [4] 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 - 中国8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2亿美元,环比上升299亿美元(增幅0.91%) [7] - 受美元指数下跌和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增长 [7] - 黄金储备增至7402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为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 [7] 奇瑞汽车IPO与业绩 -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聆讯,成为年内最大车企IPO项目 [8] - 2024年营收达2698.97亿元,净利润143.34亿元,2022-2024年营收CAGR为70.7% [9] - 2024年全球销量229.5万辆,居中国自主品牌第二,全球第十一位 [9] A股市场投资者动态 - 前8个月A股新开户1721.17万户(同比增长48%),8月单月新增265.03万户(同比增长165%) [10] - 新开户投资者以"00后""95后"为主,个人投资者占比达264万户 [10] - 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融资余额2.08万亿元),创近10年新高,个人投资者约756万名 [10]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 - 特朗普将美联储主席候选人缩至三人:哈西特、沃勒和沃什 [12] - 沃勒获提名概率最高(29%),哈西特和沃什分别为17%和11% [12] - 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无意竞选该职位 [12]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豁免黄金、钨、铀等金属及石墨的进口关税,同时将硅产品纳入征税清单 [16] - 政策涵盖飞机零部件、仿制药及特殊农产品,将于下周生效 [16] - 金条获得明确豁免地位,纠正此前海关征税引发的市场混乱 [16] 全球石油供应动态 - 8个主要产油国(包括沙特、俄罗斯等)决定10月日均增产13.7万桶 [17] - 增产基于全球经济平稳预期和低库存水平,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节奏 [17] - 9月日均增产54.7万桶,显示产油国持续适应市场供需变化 [18]
别只盯着AI了,下一个“硬科技”风口:工业母机
36氪· 2025-09-07 23:47
行业概述与市场现状 - 工业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基础和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体现 被称为工业品制造"心脏"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和消费国 2024年市场规模达7128.86亿元 较2019年6313.62亿元实现增长 预计2029年将突破8000亿元 [1] 政策催化与标准建设 - 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设定2026年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和国际标准转化率90%的目标 [2] - 构建覆盖6大层次34大类的全产业链标准框架 包括基础通用、设计配套、制造装备等环节 [2] - 采用"标准前置"模式 要求国家重大专项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立项时同步布局标准研制 [3] - 首次将碳排放核算、能效等级和工控安全纳入强制要求 [3] 市场表现与企业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 利润总额增长9.4% 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3] -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5% 行业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3] - 多家企业净利润增速超30% 其中华东数控净利润同比暴涨140.53% 乔锋智能、创世纪、国盛智科分别增长56.43%、47.38%和32% [3] 投资逻辑一:国产替代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20% 预计2030年将跃升至60% 存在巨大替代空间 [4] - 国产设备价格比进口设备低30-50% 具备明显价格优势 [4] - 科德数控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达纳米级 华中数控9型AI数控系统实现全空间精度补偿 秦川机床磨齿机精度达0.001毫米 [4] 投资逻辑二:新兴需求爆发 -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带动大型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需求 电池、电机壳体等零部件加工成为新增长点 [5]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 精密减速器、丝杠等零部件加工需要微米级精度设备 预计2029年带动相关设备需求超100亿元 [5] - 低空经济领域eVTOL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带动增减材复合加工装备需求 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5800亿元 [6] 技术发展与产业链协同 - 工业母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技术深度融合 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4][5] - 整机企业与部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科德数控与昊志机电在电主轴领域合作 汉江机床与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领域协同创新 [4] 重点关注方向与趋势 - 五轴联动等高端数控机床厂商技术壁垒高且替代空间大 [7] - 数控系统、主轴等核心部件企业突破卡脖子环节且盈利能力增强 [7] - 专注新能源、航空航天领域的专用设备商受益新兴需求爆发 [7] - 智能制造与工业母机深度融合 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 [7] - 新材料加工带来设备升级需求 包括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 [7] - 国产设备出海机遇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市场拓展 [7] 关键节点监测 - 政策落地节奏:专项贷款、税收优惠是否在Q4集中出台 [8] - 产能释放:科德、海天等新产线2025年投产后业绩弹性 [8] - 出口拓展:人民币汇率低位下性价比优势推动出口增长 [8] 企业筛选标准 - 研发投入占比超过5% 拥有核心专利技术 [8] - 下游客户优质 现金流健康 管理层专业专注 [8] - 订单饱满且业绩确定性强 [8]
别只盯着AI了!下一个“硬科技”风口:工业母机
格隆汇APP· 2025-09-07 08:16
行业概述与市场现状 - 中国工业母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6313.62亿元增长至2024年7128.86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8000亿元 [1] - 中国长期稳居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及消费国,行业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催化下焕发新生 [1]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7.8%和9.4%,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5% [2]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2026年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国际标准转化率90% [1] - 构建覆盖6大层次、34个大类的全产业链标准框架,包括基础通用、设计配套、制造装备等 [1] - 政策要求国家重大专项立项时同步布局标准研制,验收时同步发布标准,首次将碳排放核算、能效等级等纳入强制要求 [2] 企业业绩表现 - 上半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多家企业净利润增速超30% [2] - 华东数控净利润同比暴涨140.53%,乔锋智能增长56.43%,创世纪增长47.38%,国盛智科增长32% [2] 国产替代进程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20%,预计2030年将跃升至60% [3] - 国产设备价格比进口设备低30-50%,技术突破支撑替代加速 [3] - 科德数控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达纳米级,华中数控9型AI系统实现全空间精度补偿,秦川机床磨齿机精度达0.001毫米 [3]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 行业实现从"能用"到"好用"跨越,精度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4] - 工业母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技术深度融合,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4] - 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整机与部件企业共同攻关核心技术 [4] 新兴需求驱动 -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带动大型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需求 [4] - 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750亿元,带动加工设备需求超100亿元 [5] - 低空经济领域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5800亿元,eVTOL推动增减材复合加工装备需求 [5] 投资方向与关注重点 - 重点关注五轴联动高端数控机床厂商、数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企业、新能源/航空航天专用设备商 [6] - 三大趋势: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新材料加工设备升级、国产设备出海机遇 [5] - 紧盯政策落地节奏、2025年产能释放、人民币汇率低位推动出口增长 [7] 企业筛选标准 - 研发投入占比超5%,拥有核心专利技术,下游客户优质 [7] - 订单饱满,业绩确定性强,现金流健康,管理层专业专注 [7]
摩尔线程 2025 上半年营收 7.02 亿元,超过去三年之和
搜狐财经· 2025-09-07 00: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 超过2022-2024年三年营收总和6.03亿元[1] - 2022-2024年营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分别为4608.8万元 1.24亿元 4.3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12%[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71亿元 较2024年全年亏损14.92亿元有所收窄[1][2] - 2022-2024年净亏损持续收窄 分别为18.4亿元 16.73亿元 14.92亿元[1] - 扣非净亏损2022-2024年分别为14.12亿元 16.9亿元 15亿元[1]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18.08%上升至2025年6月38.4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为-467.73% 2025年上半年改善至-5.99%[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下降 从2022年2422.51%降至2025年上半年79.33%[2]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38.10亿元 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达626.03%[3] - 公司符合科创板上市标准中研发投入占比要求(不低于15%)[3]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2] - 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 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2] - 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 产品矩阵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2] 上市进展 - 更新科创板IPO招股说明书 选择市值不低于15亿元的上市标准[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4.38亿元 符合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的要求[3] - 预计最早可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1]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展区十大看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6 06:49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9月6日在沈阳工业博物馆开幕 主题为"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 核心命题为"人工智能+" 吸引全球行业精英共话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1] - 大会持续至9月8日 期间举行创新发展成果展览交流活动 工业互联网供需两侧头部企业云集现场 运用大模型 AR/VR等互动方式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展示前沿技术和设备应用[3] 中国联通展示 - 重点展示"元景"装备制造行业应用与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两大核心 基于元景大模型与MaaS平台 以"AI+工业机理模型"协同打造风电装备 飞机运维等平台 现场用CCD光学筛选机解决不良品检测难题[4] - 依托格物具身智能系统实现百种千型万机7X24小时管理 通过机器人实物演示机房自主巡检 可自动开关机机柜 大幅提效降本[4] 国网辽宁电力展示 - 数智低空服务网以"电网造"无人机构建"4000米半径 40分钟响应"服务圈 覆盖电力巡检 山火防控等场景[4] - "源网荷储"全环节电碳表可追踪一度电全链条碳排放 为企业减排 政府管控提供数据支撑[4] - 电力服务工业企业依托大数据搭建监测平台 追踪全省工业用电态势 成为经济运行"风向标"[4] 中国移动展示 - 九天基础大模型作为全参数全场景通用大模型 具备"高安全 全国产"优势 可体验智能报告生成[5][6] - AI赋能工业应用聚焦辽河油田与鞍钢 为油田搭建三大业务场景 服务5万员工 为鞍钢落地烧结篦条识别等应用[6] - AI4S科学智算装置节点算力达300PFlops 已与沈阳药科大学达成合作[6] 华为展示 - 昇腾384为大模型提供强劲算力 Atlas300板卡适配工业质检[7] - AI行业应用联合辽宁钢铁 化工企业 展示钢铁大模型 化工生产网等落地成果[7] - TSN工业交换机解决IT&OT融合网络时延问题 保障工业控制等敏感场景需求[7] 中国铁塔展示 - 央地合作项目将超20万座通信塔升级 通过"铁塔+5G+AI"落地"森林眼"防火 矿山监测等场景[8] - 通信基础设施建维能力突出 展示冬奥会 辽宁高铁等5G建设成果及智能运维平台[8] - "铁塔视联"慢直播平台依托全国铁塔资源 实时直播30余个景点[8] 中国电信展示 - 息壤算力平台实现跨域异构算力调度 省内布局3个公有智算中心[9] - 数据要素应用覆盖沈阳 鞍钢等 具备全链条产品能力 全国场景应用领先[9] - 模型安全优势显著 通用版模型护栏三方测试第一[9] 新松公司展示 - "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集成移动与双臂系统 通过视觉深度学习实现物料搬运 多模态导航适应复杂环境[10] - 智能类人双臂平台自主可控核心技术 双臂重复定位精度±0.05mm 可自主完成饮水机接水[10] 沈鼓集团展示 - 智鼎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整零共同体" 赋能产业链协同[10] - 十万空分产品为15万等级空分装置提供机组 效率达90%以上 体积重量缩减[10] - 云远程监测平台覆盖600余家用户 2.5万台设备 提供预知性维护[10] 区域数智转型 - 建立五项支撑机制 双层培育体系 推进"三试点"协同[11] - 中小企业链式转型以特变 沈变为例 建云平台实现全链可视 推动136家企业转型[11] - 现场演示新松"松羿" 沈自所智元机器人 展示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建设[11] 中科院自动化所展示 - 具身智能控制系统赋能半导体制造 效率提升90%以上 推动无人化生产[12] - 数字孪生技术结合大算力算法 提升装备运维效率 革新防务装备装配[12] - 新一代工业具身智能平台攻克高精度操作难题 通过智元 星海图等机器人遥操作演示[12]
微缩版赛力斯超级工厂亮相2025智博会 彰显“中国智造”实力
格隆汇· 2025-09-06 05:13
参展概况 - 公司作为重庆本土车企代表首次以企业展馆形式参展 展馆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1] - 展馆系统呈现公司在整车智能化、技术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三大领域的创新实践[1] - 展台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参观[1] 智能制造技术展示 - 首次系统性展示"汽车产业大脑"生态下全球标杆级智慧工厂的领先智造技术[3] - 展台集中呈现30项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场景[3] - 技术涵盖先进制造技术、IOT物联网、数字孪生、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3] - 工厂配备万吨级一体化压铸机、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5] - 实现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100%自动化[5] - 总装车间自动化率远超行业水平[5] 技术架构与生态建设 - 以AI+5G为基座构建智能运营体系[3] - 聚合政府、社会、产业、企业"四侧"协同能力打破资源壁垒[3] - 吸引创新、资金、产业、人才"四链"融合力量激活创新动能[3] - 将AI技术深度融入研、产、供、销、服全链路[3] - 应用业内首创的质量自动化管理系统确保高效高品质交付[5] - 打造行业首创"智慧物流港"通过AI调度系统与无人重卡协同实现零件自动配送[5]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全方位展现中国汽车产业领先的智能制造水准[7] - 依托领先的智能制造优势持续为用户带来高品质产品[7] -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变革中抢占市场先机[7] - 为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树立新标杆[7]
施耐德电气成立EcoFit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
新华财经· 2025-09-05 13:40
公司战略布局 - EcoFit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在上海落成 提供从设计、方案开发到制造交付的端到端服务[1] - 创新中心依托上海施耐德配电电器有限公司实现创新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产研融合[1] - 公司构建起面向工业自动化和中低压配电的适配改造创新引擎 包括厦门示范中心 北京工业自动化中心和上海创新中心[1] 技术创新应用 - 创新中心应用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非接触勘察 设备寿命预测及状态可靠性评估[1] - 数字化能力贯穿设计研发与生产交付的全过程[1] 市场机遇评估 - 中国政府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带来年规模5万亿的设备更新市场[2] -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方面存在巨大潜力和商业契机[2] - 中国市场是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场 最重要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关键研发中心之一[2] 业务发展重点 - 创新驱动的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主要体现在服务现代化和改造升级方面[2] - 公司持续加码服务业务的研发投入[1] - 公司对在中国的服务业务充满信心[2]
建研设计:数字化业务涵盖设计、造价、施工、运维全过程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1:12
数字化业务现状 - 数字化业务涵盖设计 造价 施工 运维全过程 应用场景包括BIM正向设计 设计算量一体化 BIM施工管理 BIM+数字孪生等 [1] - 数字化业务规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较小 尚未达到5% [1] 技术研发进展 - 基于BIM+GIS建立桐城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CIM平台1.0版 属于科研课题 未对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1] - 将继续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数字化正向设计 数字孪生等领域研究 推进数智化发展 [1]
山东移动:数智赋能高端板材涂镀产业,打造转型新标杆
齐鲁晚报· 2025-09-05 10:27
产业升级与数字化建设 - 日照市积极引入新材料招商项目并着力打造全国顶尖马口铁生产基地 [1] - 山东移动聚焦政策导向紧盯新建招商项目挖掘企业数字化需求秉持高起点规划全场景覆盖原则 [1] - 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制整体解决方案从三大核心领域筑牢数智根基 [1] 网络基础设施部署 - 在日照市昱岚新材料有限公司部署高性能生产办公网实现办公区生产区研发区无线全覆盖与万兆高速互联 [2] - 对核心生产场景打造5G行业虚拟专网具备超高可靠性和超低时延特性 [2] - 保障生产控制指令和设备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支撑MES和ERP系统流畅运行 [2] 智能化管理系统 - 部署工业电视系统及专属承载网络在全厂关键工艺点位产线通道及仓库布设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 [4] - 通过高速光纤网络将视频流实时汇聚至集控中心大屏实现生产全过程和厂区全方位实时监控调度 [4] - 管理人员可精准掌握生产动态提升管理透明度与指挥效率 [4] 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 深度整合安监消防网统一接入视频监控烟感温感气体监测门禁控制等终端形成智能化安全感知网络 [6] - 异常发生时系统在集控中心大屏声光告警并通过移动端APP推送信息至安全负责人 [6] - 联动视频弹出门禁封锁消防设备启动实现全流程智能管理 [6]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深耕本地产业数字化领域整合数据中心等优质资源提供从咨询规划到落地实施的一站式服务 [7] - 探索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示范项目 [7] -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