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折叠屏
icon
搜索文档
隆利科技:公司布局了应用于OLED折叠屏铰链的研发,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1:35
公司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研发应用于OLED折叠屏铰链的产品 [2] - 相关研发项目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2] 行业技术布局 - OLED折叠屏技术是显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 - 铰链研发是折叠屏产品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 [2]
用工旺季催化消费电子板块大涨,折叠屏今年出货或达1980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0:2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8月20日,A股消费电子板块走强。截至当日收盘,智动力(维权)(300686.SZ)"20CM"涨停,惠威 科技(002888.SZ)、安洁科技(002635.SZ)、三安光电(600703.SH)"10CM"涨停,芯原股份 (688521.SH)、星星科技(维权)(300256.SZ)、乐鑫科技(688018.SH)、水晶光电(002273.SZ) 纷纷大涨。消费电子ETF(159732.SZ)上涨2.57%。 消息面上,随着9月消费电子旺季即将来临,电子信息产业又到用工旺季,郑州富士康招工再现"长 龙",苹果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而最让市场期待的是苹果折叠屏手机的进展。据TrendForce 集邦咨询最新研究,苹果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产品,将助力折叠手机渗透率从2025年的1.6% 提升至2027年的3%以上。 每每苹果折叠屏产品进展发布,总能引发产业链相关环节异动,铰链概念股宜安科技(300328.SZ)、 科森科技(603626.SH)已连续两日大涨。机构普遍认为,折叠屏手机作为消费电子创新的重要方向, 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消费 ...
688702 午后20%涨停!半导体 大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20 09:2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走高 沪指涨1.04%报3766.21点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0.89% 创业板指涨0.23% 科创50指数暴涨3.23% [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489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逾1900亿元 近3700只个股上涨 [2] - 港股止跌回升 恒生指数尾盘翻红 泡泡玛特大涨超12%突破300港元创历史新高 市值达4244亿港元 [3] 酒类行业表现 - 酒类股集体爆发 酒鬼酒连续两日涨停 会稽山涨停 舍得酒业涨超8%盘中触及涨停 五粮液和贵州茅台涨约1% [4][5] - 白酒板块指数稳步上涨 机构认为在政策拉动内需和供给侧经营改善驱动下 行业步入复苏通道 [7] - 宴席消费场景约束放松 叠加中秋国庆备货旺季 终端动销加速 行业基本面复苏动能强化 [7]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 盛科通信20%涨停 艾为电子和芯原股份涨超15% 寒武纪涨超8%盘中涨近10%续创历史新高 市值超4200亿元 [9][10]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保持乐观增长 AI驱动下游需求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10]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亮眼 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等领域业绩弹性 [10] 消费电子行业表现 - 消费电子概念活跃 卓兆点胶涨近20%创出新高 艾为电子大涨超15% 科森科技涨停斩获4连板 [12] - 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富士康郑州厂区开展旺季招工 [13] - 2023年手机销量恢复正向增长 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 2025年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快速增长 [14] 其他板块表现 - 券商板块异动 哈投股份涨停 [2] - 有色板块强势 浩通科技和有研粉材涨超10% 云南锗业连续两日涨停 [2] - 北交所新股宏远股份上涨358%报42元/股 盘中一度涨超420% [2]
688702,午后20%涨停!半导体,大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20 09:1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午后全线走高 沪指涨1.04%报3766.21点 续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0.89% 创业板指涨0.23% 科创50指数涨3.2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489亿元 较此前一日减少逾1900亿元 场内近3700股飘红 [1] - 港股止跌回升 恒生指数尾盘翻红 泡泡玛特大涨超12%突破300港元 市值4244亿港元 [2] 酒类板块表现 - 酒类股集体走高 酒鬼酒连续两日涨停 会稽山涨停 舍得酒业涨超8%盘中触及涨停 五粮液和贵州茅台涨约1% [1][3] - 白酒板块指数稳步上涨 机构认为在政策拉动内需和供给侧经营良性驱动下 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 [4] - 禁酒令约束放松后宴席与礼品消费持续复苏 叠加中秋国庆备货旺季 终端动销有望加速 行业基本面复苏动能强化 [5] 半导体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 盛科通信20%涨停 艾为电子和芯原股份涨超15% 寒武纪涨超8%盘中一度涨近10%续创历史新高 市值超4200亿元 [1][7]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保持乐观增长 AI驱动下游需求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8]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等领域的三季度业绩弹性 [8]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概念活跃 卓兆点胶涨近20%创出新高 艾为电子大涨超15% 斯迪克和南芯科技涨超10% 科森科技涨停斩获4连板 [9] - 苹果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富士康郑州厂区开展旺季招工 [10] - 2023年手机销量恢复正向增长 华为回归及折叠屏、AI手机概念成熟 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 国补政策扩大至消费电子领域 [11] 其他板块异动 - 券商板块异动 哈投股份涨停 [1] - 有色板块强势 浩通科技和有研粉材涨超10% 云南锗业连续两日涨停 [1] - 北交所新股宏远股份上涨358%报42元/股 盘中一度涨超420% [1]
688702,午后20%涨停!半导体,大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20 09:1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午后全线走高,沪指涨1.04%报3766.21点,续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涨0.89%,创业板指涨0.23%,科创50指数涨3.23%,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489亿元,较前一日减少1900亿元 [1] - 港股止跌回升,恒生指数尾盘翻红,泡泡玛特大涨12%突破300港元,市值达4244亿港元,舜宇光学科技、老铺黄金涨超10%,小鹏汽车、中芯国际涨超4% [2] 酒类行业 - 酒类股集体爆发,酒鬼酒连续两日涨停,会稽山涨停,舍得酒业涨8%盘中触及涨停,五粮液、贵州茅台涨约1% [3][4] - 白酒板块指数稳步上涨,机构认为政策拉动内需+供给侧改善驱动行业复苏,头部企业估值回调至低位,中秋国庆备货旺季将至,终端动销有望加速 [6]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盛科通信20%涨停,艾为电子、芯原股份涨超15%,寒武纪涨8%盘中突破1000元创历史新高,市值超4200亿元 [7][8]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乐观,AI驱动下游需求,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三季度存储、功率、代工等环节业绩弹性显著 [10] 消费电子行业 - 消费电子概念活跃,卓兆点胶涨近20%创新高,艾为电子涨15%,科森科技涨停实现4连板 [11][12] - 苹果iPhone 17进入量产阶段,富士康郑州厂区旺季招工,2023年手机销量恢复正增长,AR/MR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政策补贴推动2025年板块快速增长 [14] 个股表现 - 北交所新股宏远股份首日上涨358%报42元/股,盘中涨幅超420% [1] - 有色板块浩通科技、有研粉材涨超10%,云南锗业连续两日涨停 [1] - 券商板块异动,哈投股份涨停 [1]
补贴退潮,暗战升级:2025,手机江湖进入硬核时刻
36氪· 2025-08-19 01:17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4亿台,同比微降0.6% [1] - 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4%,中断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势头 [1] - 消费预期转向理性,换机周期延长至三年左右 [5] 竞争格局变化 - 华为以18.1%市场份额重夺二季度榜首,但出货量同比下滑3.4% [3][6][7] - vivo以17.3%份额居次席,但出货量同比下滑10.1% [6][8] - OPPO以15.5%份额位列第三,出货量同比下滑5.0% [6][8] - 小米以15.1%份额排名第四,是前五名中唯一正增长厂商,同比增长3.4% [3][6][9] - 苹果以13.9%份额排名第五,出货量同比下滑1.3% [6][10] 价格竞争态势 - iPhone 16系列部分版本降价超千元 [4] - 华为nova 14系列同配置首发价下调数百元 [4] - OPPO Reno12系列加大促销力度,包括捆绑赠品和延长免息期 [4] - vivo S19 Pro全系大幅降价 [4] - 小米Civi 4 Pro强化以旧换新补贴 [4] 折叠屏市场发展 - 二季度折叠屏出货量约221万台,同比下降14.0% [11] - 华为以72.6%份额主导折叠屏市场,采用Mate XT和Pocket 2双旗舰策略 [11] - 荣耀以7.6%份额排名第二,推动轻薄化和价格下探 [14] - vivo以5.5%份额位列第三,X Fold 5系列主打轻薄设计 [14] - 小米以5.0%份额排名第四,依托澎湃OS加强生态协同 [14] - OPPO以4.6%份额位居第五,Find N5机身薄至8.93mm [14] AI技术应用进展 - 华为鸿蒙OS 5.1优化AI能效,强化端侧大模型能力 [17] - 小米澎湃OS引入AI子系统,推出提升算力的澎湃T2芯片 [17] - vivo蓝心大模型提供多语言翻译、智能记录等实用功能 [18] - OPPO安第斯大模型赋能小布助手,实现文字识别和AI消除功能 [20] - 荣耀宣布未来5年投入100亿美元发展AI技术 [20] 厂商战略重点 - 华为依靠麒麟芯片回归和鸿蒙OS协同优势 [7] - vivo聚焦影像赛道,X200 Ultra实现30毫秒级零延时抓拍 [8] - OPPO采用双品牌策略,Find系列定位高端,一加主攻性价比 [8] - 小米通过汽车生态反哺手机业务,SU7热度带动小米15Ultra销售 [9] - 苹果通过降价策略刺激销量,但面临品牌溢价透支风险 [10]
美银证券:首予蓝思科技(06613)“买入”评级 目标价2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9:12
评级与目标价 - 美银证券首次覆盖蓝思科技H股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港元 [1] - A股目标价为29元人民币 [1] 新兴领域优势 - 公司在折叠屏iPhone 汽车 智能眼镜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具有优势 [1] - 结构件专业技术使公司能深度参与客户新产品导入流程 [1] - 通过专业技术获取智能手机以外的组装项目 [1] 产品与技术应用 - 预期公司将受益于iPhone规格升级 [1] - 防反射镀膜 3D玻璃及超薄柔性玻璃应用有望提升平均售价 [1]
美银证券:首予蓝思科技“买入”评级 目标价2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8 09:08
首次覆盖与评级 - 美银证券首次覆盖蓝思科技H股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港元 A股目标价29元人民币 [1] 新兴领域优势 - 公司在折叠屏iPhone 汽车 智能眼镜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具有优势 [1] - 结构件专业技术使公司深度参与客户新产品导入流程 获取智能手机以外的组装项目 [1] 产品技术与定价提升 - 预期受益于iPhone规格升级 防反射镀膜 3D玻璃及超薄柔性玻璃应用有望提升平均售价 [1]
中航证券:首次覆盖精研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7 23:33
公司概况 - 精研科技专注于金属注射成型(MIM)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2] - 公司品牌客户覆盖苹果、三星、小米、Google、舍弗勒、麦格纳等知名品牌商 [2] - 公司在MIM行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收入规模、产品质量、配套服务等方面均位于行业前列,2021年11月荣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2] 折叠屏手机业务 - 2025年可折叠手机出货量预计达到1980万台,市场渗透率维持在1.6%左右 [3] - 2026年随着苹果的加入和一系列可折叠手机的推出,可折叠手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40%~60% [3] - 公司在MIM业务板块为折叠屏转轴提供MIM零部件及组件,在传动业务板块为折叠屏手机提供铰链组装业务 [3] - 公司已成功实现金属零部件及转动结构件在安卓系折叠屏手机中的规模化应用 [3] 散热业务 - 受AI算力、高密度设备及绿色转型需求驱动,预计到2028年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将达到168.7亿美元,年均增速18.4% [4] - 液体冷却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17%提升至2028年33% [4] - 公司可为散热领域客户提供风冷模组、液冷模组、液冷板以及模组子件热管、VC等散热产品 [4] - 公司应用于储能、边缘计算服务器等领域的部分散热项目已实现量产,并持续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新客户导入 [4] - 公司开发铜合金MIM技术,较传统铝/锌合金散热方案在散热效率方面实现大幅提升 [4]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26.16亿元、32.64亿元、39.21亿元 [6]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23、24.66、19.93倍 [6] - 公司近期发布股权激励、进行可转债融资,高度重视从内部治理到外部竞争能力的增强 [6]
蓝思科技:8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博时基金、天风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13 01:06
业务与市场影响 - 北美大客户在美投资生产盖板玻璃不影响公司业务 公司专注脆性材料后道加工 由合作伙伴提供玻璃原片 通过尖端处理技术提升产品价值 合作格局保持不变[2] - 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 采用创新配方 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增强市场竞争力[2] 折叠屏业务发展 - 公司作为超薄柔性玻璃全球核心供应商 拥有UTG技术专利和量产能力 推出多层结构设计有效消除折痕 提升屏幕平整度[3] - 折叠屏新品开发和验证进展顺利 达到设计性能和良率 正进行产能规划和产线建设 为大规模量产做准备[3] 3D玻璃业务前景 - 新型3D玻璃采用创新造型和精密加工技术 优化机身布局 为摄像头模组腾出空间 将成为高端旗舰机型主流方案[4] - 新型3D玻璃需求快速放量 加工难度高导致单片价值量大幅提升 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格局 公司将持续受益于技术创新增量[4] 汽车业务布局 - 公司凭借玻璃加工技术优势 研发的超薄夹胶玻璃具备轻量化、隔音、隔热、HUD投射等多功能 可应用于汽车侧窗、挡风及天幕玻璃[5] - 超薄汽车夹胶玻璃已导入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新车型 下半年开启量产供货 与多家国内外汽车品牌加快合作 将为业务带来大增量[5] 资本开支与财务状况 - 公司通过产线升级改造、加大自研设备比重及利用外部资源等方式降低资本支出 提升资产使用效率 保持资本开支均衡水平[6] - 公司现金流充裕 资产负债率达37.69%的历史新低 港股募资支持新项目国际化布局[6][7]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70.63亿元同比上升10.1% 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上升38.71% 扣非净利润3.78亿元同比上升60.99% 毛利率12.8%[7] 机构评级与预测 - 最近90天内8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目标均价28.61元[8]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47.62亿元至55.98亿元 2026年57.83亿元至75.55亿元 2027年65.62亿元至99.14亿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