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嵌入式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二季度销量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中 中国品牌占据四席 中国品牌手机日益走俏拉美市场(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21 22:21
市场销量表现 - 拉美地区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整体销量达3430万台 环比增长2% [2] - 中国品牌小米 联想旗下摩托罗拉 荣耀和传音占据销量前五中的四席 [2] - 小米手机销量增长8%至670万台 创历史纪录 [2] - 秘鲁第二季度进口智能手机378万部 小米和荣耀分别以89万部和83万部位列前两位 环比增长11.2%和25.7% [4] - 委内瑞拉市场传音和小米占据50.6%市场份额 [5] - 厄瓜多尔2024年进口智能手机超320万台 大部分为中国品牌 [5] 区域市场分析 - 巴西市场摩托罗拉占24%份额 小米和Realme分别占17%和6% [3] - 墨西哥市场中国品牌占据43%市场份额 [4] - 超过六成巴西消费者偏好中国电子设备 67%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具优势 [3] - 中国品牌2019年在墨西哥市场份额接近零 当前已成为最畅销品牌 [4] 产品竞争策略 - 中国品牌通过精良设计和高性价比覆盖各类消费群体 [2] - 传音在墨西哥推出具备文本生成和智能修图等AI功能的旗舰机型 [4] - 荣耀在秘鲁推出搭载37种人工智能工具的新机型 提供照片编辑和实时翻译等功能 [4] - 中国品牌在嵌入式人工智能和折叠屏等品类处于领先地位 [6] 本土化战略 - 中国厂商根据当地偏好调整产品策略 包括功能配置和用户社区建设 [6] - OPPO 2024年在巴西生产首部手机 JOVI在马瑙斯自贸区实现量产 [8] - 摩托罗拉自2012年在阿根廷火地岛进行本土化生产 小米2022年启动当地生产业务 [9] - 传音与阿根廷BGH集团合作生产智能手机 促进生产线现代化 [9] 产业链合作 - 中国手机厂商在拉美设立生产线或与当地生产商加强产业合作 [9] - 本土化战略帮助当地增加就业和培养技术人才 [9] - 产业链合作有助于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出口能力 [9]
大摩:中国下半年将掀起“人形机器人热潮”
财联社· 2025-07-23 12:45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将在2023年下半年广泛采用人形机器人 这一趋势可能增强市场情绪并推动技术突破 [1][2] - 行业主要关注点转向下游应用 实际场景数据收集将形成研发与应用的良性循环 [3] - 中国已出现大额商业订单支撑行业加速发展 优必选科技中标9051万元采购项目 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联合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项目 [3] 中美竞争格局 - 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主导地位持续强化 与美国差距正逐步扩大 [4] - 2050年预测显示中国将部署3.023亿台人形机器人 远超美国的7770万台 [4] - 中国政府对"嵌入式人工智能"的支持力度全球领先 推动创新与资本形成 [4] 政策与市场规模 - 北京市计划到2027年培育50家产业链企业 推出50款量产产品 实现100项规模化应用 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超5万亿美元 部署量接近10亿台 30年代末将加速普及 [5] - 工业商业场景占主导地位 仅约10%机器人用于家庭场景 价格因素为主要限制 [5]
Z Potentials|专访零零科技王孟秋,找错了“0”可能永远到不了“1”
Z Potentials· 2025-06-18 03:49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已成立11年 远高于中国大企业平均寿命7-8年和中小企业不足3年的水平 [1] - 创业初期选择"巨难无比"的技术路线 通过极高难度构建护城河 包括软硬件系统超高集成度 极限功耗控制 算法与工程多维协同 [1] - 坚持研发至上战略 在公司最艰难时期100多人团队中80多人是研发人员 [2][8] - 采用全封闭自主研发体系 将机器人"智能密度"(机载算力/自重)推向极致 在细分领域做到"没有竞争对手" [2][19] 产品与技术理念 - 产品定位为"会飞的相机"而非无人机 "飞"是实现第三人称视角记录的手段而非目的 [7][13] - 第一代产品标语定义为"把你的相机变成摄影师" 通过AI技术实现自动拍摄 [5][6] - 产品技术难点包括:飞行加拍摄的高功耗散热 高速环境下画面解析力 高清视频处理 动力系统稳定性 [26] - 最新产品X1 PROMAX实现8k30帧拍摄 是唯一万元以内达到此性能的飞行器 [24]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目标用户群体广泛 60%为女性用户 年龄覆盖40-80岁 定位"谁用数码相机谁就可能用我们产品" [24] - 产品分层从普通用户的"飞行相机"到专业创作者的"专业影像级运动飞行相机" [24] - 当前市场规模年出货量几十万台 预计5年内可达年出货量千万台 成为继扫地机器人后第二个千万级家用机器人 [32][33] - 欢迎行业竞争 认为"May the best product wins" 竞争带来的科技平权是好事 [7][37] 技术发展路径 - 产品迭代显示显著技术进步 2016-2024年间每代产品算力提升约5倍 智能化程度持续提高 [17] - 受益于手机芯片发展 是智能手机芯片应用于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先行者 2016年即实现纯计算机视觉交互 [17][20] - 坚持"技术本源主义" 深入探究技术本质而非追随行业"教义" 如对Transformer架构的审慎思考 [14] - 未来目标是打造"完全理解这个世界的、会飞的小机器" [27] 团队与文化 - 团队规模约360人 分布在北京 杭州 深圳三地 [49] - 核心团队稳定 最核心成员跟随创始人10年或6-7年 共同经历艰难时期 [45] - 企业文化强调"学会与不完美和不确定性共存" 认为这是强大生命力的核心 [50] - 以Patagonia为榜样 欣赏其理想主义与低调持续的努力风格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