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关税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外企业青睐“投资海南”:看中政策和开放红利 营商环境优越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5:41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外企业青睐"投资海南":看中政策和开放红利 营商环境优越 海南自贸港建设近年来广受企业关注,特别是封关运作临近,众多中外企业紧抓机遇加速"投资海南"。 9月24日,记者走进海南自贸港多家重点园区,一探中外企缘何青睐海南自贸港。 海南医朵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慢病负责人邱兴认为,海南自贸港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热土,愿意投入政 策与机会,为创新业务提供试点土壤。 海南元医康健医疗公司总经理马鹏飞表示,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优越,有利于企业发展。 截至2025年8月底,海南有外资企业10690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3.61%,增速连续8个月居全国第一。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作为今年新落地海南的外资企业,佰唯基因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经营副总林梦竹介绍,该公司看中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等政策及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红利,因此投资海南,并将海南作为链接海外市场 的核心枢纽。(陈英清 魏园)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 ...
8小时速抵59个国家和地区,这座海岛何以“圈粉”全球?
金融时报· 2025-09-23 09:23
在擦亮免税购物金字招牌之余,吸引高端医疗消费回流、大力发展教育也是海南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推 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主要举措。 在这里,4小时飞行时间可以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世界47%的人口;8小时飞行时间 就 可以覆盖 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世界67%的人口和全世界41%的GDP,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 这个地方就是海南。 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距离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不足3月,《金融时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主题采访 团,两路开拔,深入海口、澄迈、陵水、琼海、万宁、洋浦、三亚等地,解码海南如何做好高水平对外 开放这一课题。 极具活力的消费"增长极" 提及海南,除了椰风摇曳的阳光与沙滩,"免税购物天堂"或许是无数游客心中的重要标签。 如今,海南的免税商业版图已形成全方位覆盖的成熟格局。据了解,海南共有7家离岛免税经营主体, 共设立12家离岛免税门店,覆盖了南北和东线主要城市,经营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除常见的离岛自提 外,海南于2021年和2023年分别新增"邮寄送达""返岛提取"和"即购即提""担保即提"四 种 提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海南自贸港:加紧政策落地 冲刺封关运作
新华网· 2025-09-14 09:26
封关运作进展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目前处于冲刺阶段 [1] - 洋浦港国际枢纽功能增强 外贸航线持续加密 带动维修及检测等配套需求增长 [1] - 海南多地口岸加紧安装调试智能查验设备 通过人脸识别和大数据技术支撑未来"无感通关" [4] 政策落地成效 - 自2020年6月总体方案发布以来 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达241.6亿元人民币 免税46.8亿元 [2]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全域试点 截至2025年7月累计内销货值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2] - 保税维修政策扩展至冷链集装箱零配件领域 洋浦完成首单进口冷链集装箱零配件保税维修业务 [1] 企业参与动态 - 海南举办民营企业参与自贸港建设推介会 100余家企业参会并现场签约42个项目 覆盖清洁能源及数字经济等领域 [3] - 和之力汽车公司通过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申报 抢占汽车改装市场 并计划拓展露营车及商务车改装业务 [2] - 新希望集团计划利用海南金融政策建设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 提升全球资金运营效率 [3] 基础设施升级 -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完成口岸项目验收 迎来首艘国际邮轮"领航星"号 [5] - 边检部门通过简化查验流程和全省邮轮管控系统 实现指挥调度与信息核验一体化 [5] 政策优化方向 - 封关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将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并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激发高端制造领域创新活力 [3] - "零关税"及"双15%"税收优惠政策被企业视为具有吸引力的制度型开放礼包 [3]
海南封关在即,珠宝产业机遇在哪里?多位行业人士这样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6 12:13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对珠宝行业的影响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实施零关税、低税率和简税制政策 珠宝企业关注关税优惠和通关便利化落地 [1] - 零关税政策使珠宝企业产品成本降低 价格竞争力提升 低税率政策将企业运营成本 例如鼓励类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比内地25%税率) [1][2] - 封关后"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岛内享惠主体间免进口税收流通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珠宝行业市场趋势与消费表现 - 上半年中国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3% 显著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的增速 显示升级类消费增长强劲 [4][5] - 珠宝消费具有投资和传承属性 是推动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 行业重点关注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群体 通过IP联名和产品创新迎合需求 [5][6] - 珠宝零售存在季节性特征 三四月和六七月份为淡季 十月份婚礼季及12月-1月跨年期间为销售旺季 下半年消费趋势更被看好 [6] 企业动态与产业生态发展 - 国内珠宝商已在海南投资建厂或设立分公司 产业聚集效应显现 但需警惕价格战和恶性竞争风险 [1][3] - 海南珠宝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加工和设计产业链尚未健全 企业关注直飞航班、货物运输安全等配套政策落地进度 [3] - 周六福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营收31.5亿元(同比增长5.2%) 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1.9%) 上市后首份财报表现稳健 [6]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 “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08:28
全岛封关运作时间表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1] - 全岛面积达3.39万平方公里 分别为中国香港的31倍和新加坡的47倍 [1] 零关税政策升级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覆盖税则中74%的进口商品(6637项) 较封关前提升53个百分点 [2] - 零关税享惠主体扩大至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2] - 截至2025年5月零关税进口货值累计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2] - 零关税货物经"一线"进口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加工制成品经"二线"进入内地需补缴进口税收 [3]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优化 - 取消企业60%营收占比门槛 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享受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 [3]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达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4] - 珍珠加工企业案例:货值8.36万元产品减免关税1.76万元 关税成本立减21% [4] 双15%所得税政策实施 - 鼓励类企业(主营业务占比60%以上)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 [6] - 高端人才实际税负超15%部分免征 居住天数计算优化(离岛出差/培训可计入) [6]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优惠政策 [6] 重点产业受益案例 -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生产研发设备零关税(进口成本降5%-10%)及所得税双重优惠 [7] - 医药企业适用15%企业所得税 年收入30万元以上人才享受个税优惠 [7] - 加工增值政策利好医药/高端食品加工/种业等高进口关税行业 [6] 贸易枢纽定位 - 封关运作实现进出口税收成本与贸易便利水平双优化 推动海南成为全球贸易枢纽节点 [8] - 政策体系背靠内地统一大市场 面向世界促进贸易资源和要素聚集 [8]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08:20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时间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3] 零关税政策扩围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从正面清单模式调整 覆盖税则中8960项进口货物的6637项 占比74% 较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5]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至企业 事业单位及科技类 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5]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零关税进口货值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5]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优化 - 取消封关前60%营收占比要求 允许经营多元化企业享受政策 [6] - 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时免征进口关税 [6]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7] - 案例显示珍珠加工企业可减免21%关税成本 单笔8.36万元货值减免1.76万元关税 [7] 低税率所得税优惠政策 - 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 [8] - 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享受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免征 [8] - 居住天数计算优化 离岛出差 休假 培训天数可计入183天要求 实际居住不少于90天 [8]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双15%所得税优惠 [9] 产业带动效应 - 零关税政策惠及医药 高端食品加工 种业等重点发展行业 [10] -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生产研发设备零关税 进口环节节省5%-10%成本 [10] - 企业可叠加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及个人所得税优惠 [10] - 加工增值政策利好原材料高进口关税的加工产业 [10]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06:49
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体系 - 特殊税收制度安排是自贸港建设保障 以零关税为核心 低税率为重点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1][2]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封关后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 包括企业 事业单位及科技类 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1][2] - 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 鼓励类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 [6][7] 零关税政策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零关税进口货值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2]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零关税商品达6637项 占全部商品税目74% 较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2] - 三类主体可申请享惠资格 零关税货物经一线进口免征进口关税 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2][3]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104.6亿元 免征关税约8.1亿元 [4] - 封关后取消60%营收占比要求 加工增值达30%即可免征进口关税 利好多元化经营企业 [3][4] - 珍珠制造企业案例显示 货值8.36万元产品可减免关税1.76万元 相当于立减21%关税成本 [4] 产业影响与机遇 - 政策惠及医药 高端食品加工 种业等重点发展产业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全流程税收优惠 [7][8] - 企业建设研发阶段可享受生产设备零关税 进口环节节省5%-10%成本 还可申请财政支持或参与自贸港基金申报 [7] -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可拓展"乐城研用+海口/琼海生产"模式 打造医疗对外开放新高地 [7] 政策优化特点 - 居住满183天核算方法优化 合理离岛天数可计入居住天数 实际居住不少于90天即可 [6]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 [7] - 封关运作将实现进出口税收成本与贸易便利水平双优化双提升 促进贸易资源和要素聚集 [8]
海南免税购物降温,中免业绩“双降”?分析:封关在即、红利仍在
搜狐财经· 2025-08-27 17: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51亿元,同比下降9.96% [1][3][4] - 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减少20.81%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07亿元,同比下降39.5% [4] - 销售费用42.62亿元,同比减少8.11% [9] 海南市场动态 - 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67.6亿元,同比下降9.2% [3] - 免税购物人数248.2万人次,同比下降26.2% [3] - 人均消费金额6754元,同比上升23% [3] - 海南离港旅客1831.03万人次,同比下降1.6% [3] 战略布局 - 推进"免税+有税"与"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 [5] - 中标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等5个口岸免税店经营权 [9] - 青岛/厦门/哈尔滨市内店完成升级开业 [9]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开设河内及富国岛机场免税店 [9] - 香港机场快闪店及澳门门店计划下半年开业 [9] 政策环境 - 海南全岛封关后零关税商品税目扩大至6600个 [4] - 零关税商品比例达74% [4]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10月董事长王轩因工作调整辞职 [11] - 两年内更换三任董事长:彭辉(2023年2月退休)、李刚(任期未满逝世)、王轩 [12] - 2024年9月副董事长陈国强退休 [12] - 多次总经理及副总经理职位变动 [12]
封关!中国最大自贸港来了,真的要重建另一个香港?
搜狐财经· 2025-08-25 00:27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框架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实施 覆盖3.4万平方公里 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区 [1] - 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原则 国际货物自由进出 海南与内地间商品实施精准监管 岛内生产要素自由流通 [1] 人员流动与人才引进政策 - 境内居民凭身份证即可进出海南 境外85国公民可免签入境 停留时间6-30天 [4][6] - 已累计引进77.4万人才 距离100万目标差20余万 重点紧缺领域包括高端医疗、种业科研、数字经济等 [6] - 实施个税最高15%优免 认可境外219项职业资格 开放38项境外职业考试 吸引东南亚及一带一路人才 [8] 货物贸易与关税政策 - 采用负面清单监管 免税商品税目扩至约6600个 为原本3倍多 未来5年持续优化 [9] - 企业进口原辅料、设备等享受零关税 成本降低10%-20% 加工增值超30%可双头免税 [11][13] - 岛内货物自由买卖 加工增值政策试点内销货物价值破91亿元 减免税款超7.7亿元 [13] 产业发展与投资机遇 -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外资重点领域 2024年新增外资企业数量增幅达19.2% 包括阿斯利康等跨国企业 [19] - 金融资产管理规模预计2027年达6000亿元 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税 企业所得税减至15% [17] - 数字经济迎发展机遇 数据跨境流程简化 海底光缆基建升级 赋能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产业 [20][22] 区域经济定位与战略意义 - 成为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超级联络人"及中国企业出海"试验田" 定位全球物流中转枢纽 [15] - 通过国际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推动产业升级 构建抗压产业结构 连接内外双循环战略支点 [6][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