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账户

搜索文档
跨境资金“高速路”,海南EF账户结算超千亿|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4:02
海南自贸港EF账户制度安排 - EF账户是海南自贸港内银行机构在原有本外币账户体系外搭建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 根据开户主体不同分为EFE账户、EFN账户、EFF账户、EFU账户四类 分别对应自贸港内注册机构、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境内外金融机构[3] - 账户遵循"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原则 与境外账户资金划转更高效 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水平[3] - 企业通过EF账户办理经常项目跨境资金收付仅需收付指令 办理证券投资以外资本项下业务不受投注差外债、全口径跨境融资等额度及审批限制 降低业务门槛与成本[3] EF账户功能特点 - 账户支持本外币一体化 兼容美元、欧元、日元等多个可自由兑换外汇币种 使用离岸汇率结算 企业可自主选择在岸或离岸汇率进行风险管理[4] - 应用场景覆盖跨境贸易结算、即期与远期结售汇、外汇买卖、贷款、贸易融资、境外放款、外债、外商投资等多元领域[4] - 企业可实现线上"无感式""一站式"跨境结算 无需线下单据审核 资金处理时间从1-2个工作日缩短至2-3小时[6] 账户实施成效 - 截至2025年8月末 元诚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跨境结算业务量较去年同期翻倍增长 离岸转手买卖业务规模达8.20亿美元[6] - 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为61家境内外市场主体开立EF账户 累计办理资金汇划601笔 金额合计279.29亿元[6] - 全省银行系统开设500余家EF账户 一年多来收付规模超1700亿余元[6] 未来发展定位 - EF账户是封关运作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为金融高水平开放和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提供制度安排[4] - 账户将持续为封关后更高水平开放提供金融支撑 通过动态调整政策规则 沿贸易链、投资链、产业链拓展应用场景[7] - 助力打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满足企业国际经贸活动中多样化金融需求[7]
跨境资金“高速路”,海南EF账户结算超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4:02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作为跨境资金流动"高速路" 显著提升企业跨境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水平 为封关运作提供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支撑 [1][2][4] EF账户制度设计 - EF账户是海南自贸港内银行机构在原有本外币账户体系外搭建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 根据开户主体分为EFE EFN EFF EFU四种类型 [1] - 采用"一线放开 二线按照跨境管理 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原则 实现与境外账户资金划转高效化 [1] - 支持本外币一体化 兼容美元 欧元 日元等多个可自由兑换外汇币种 使用离岸汇率结算 [2] 业务便利化特征 - 经常项目跨境资金收付仅凭收付指令即可完成操作 资本项下业务(除证券投资)不受投注差外债 全口径跨境融资 境外放款额度及审批限制 [2] - 实现线上"无感式""一站式"跨境结算 无需线下逐笔单据审核 业务办理时间从1-2个工作日缩短至2-3小时 [3] - 企业可自主选择在岸或离岸汇率进行结算 有效管理汇率风险并节约财务成本 [2][3] 应用场景与实施成效 - 应用场景覆盖跨境贸易结算 即期与远期结售汇 外汇买卖 贷款 贸易融资 境外放款 外债 外商投资等多元领域 [2] - 截至2025年8月末 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为61家境内外市场主体开立EF账户 累计办理资金汇划601笔 总金额279.29亿元 [3] - 全省银行系统开设500余家EF账户 一年多来收付规模超1700亿元 [3] - 元诚科技跨境结算业务量较去年同期翻倍增长 其中离岸转手买卖业务规模达8.20亿美元 [3] 未来发展定位 - EF账户将持续为封关后更高水平开放提供金融支撑 通过动态调整政策规则拓展贸易链 投资链 产业链应用场景 [4] - 助力满足企业国际经贸活动多样化金融需求 进一步打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4]
金融活水赋能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9-21 01:06
核心观点 - 建行海南省分行通过跨境金融、新质生产力金融支持和实体产业服务,全面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3][5][8][13][16] 跨境金融服务 - 实现EF账户下全国首笔外汇期权业务,标的50万美元 [4][5] - 作为首批10家EF账户试点银行,截至8月末开立EF账户65个,结算量折合87亿元人民币 [5] - 主办协办19场EF账户推介活动,形成品牌效应 [6] - 国际结算客户和跨境人民币客户增速近40%,三项业务量平均增速近50% [7] 新质生产力支持 - 为海南航芯发放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半导体封测产能扩张 [8][9] - 将专利价值、研发投入等纳入融资评价体系 [9] -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设立支行,走访超240户企业,为100家白名单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1] - 高新技术产业贷款余额27.1亿元,其中新增投放8.45亿元 [13] 实体产业服务 - 为中正水产提供供应链融资,5月发放1000万元"e信通"贷款,8月新增授信900万元 [14] - 打造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生态圈,服务"海南鲜品"品牌企业及上下游 [15] -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3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84% [16] - 绿色贷款前8个月增速12.41%,普惠贷款总量超220亿元,累计支持2.23万户小微企业 [16] 数字化与创新 - 推出"善营贷""善新贷"等专属信贷产品 [11][15] - 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月活用户78.02万,同比增长16.33% [16] - 数字人民币累计消费超6200万笔 [16]
人行珠海市分行苏基溶:横琴EF账户划转资金已超16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8:24
南方财经记者庞成 郭晓洁 横琴报道 9月4日,以"金融强动能 湾区新画卷"为主题的2025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主题论坛于横琴举行。 (原标题:人行珠海市分行苏基溶:横琴EF账户划转资金已超1600亿元) 二是聚焦企业跨境贸易投融资,不断提升跨境人民币和外汇服务水平。推进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 (EF账户)试点,实施进口支付人民币境外购汇、取消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等多项便 利化业务,琴澳跨境资金流动更加自由便捷。截至8月末,EF账户划转资金折合人民币超1600亿元。 三是聚焦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动跨境资产转让业务扩面增量,深入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合格境 内有限合伙人("双Q")政策试点,积极联动澳门加强在绿色金融标准的互认使用,鼓励更多企业赴澳 门发行债券,服务澳门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市场,持续探索两地跨境投融资联动新模式,不断加强对琴 澳重点产业的金融支持。截至7月末,合作区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超1900亿元。近两年合作区 共6个案例获评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苏基溶表示,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已迈入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将紧紧扭住"澳 门+横琴"新定位,以制度型开放 ...
“融资+融智”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23:17
珠海建行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成功为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办理首笔EF账户项下澳门元ODI资金汇出业务 凸显EF账户体系支持企业"走出去"、促进粤澳资金融通的独特优势 [3] - EF账户推出跨境薪酬代发服务 港澳籍员工无需在内地开立账户、无需临柜办理 极大便利跨境人才在粤澳的深度融合 [4] - EF账户在贸易结算领域展现出高效便捷优势 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结算无需事前逐笔审核背景材料 允许服务贸易项下支付超5万美元时可事后核查税务备案表 [4][5] - 珠海建行EF账户已覆盖存、汇、兑三类应用场景 资金划转及结售汇交易量达8.08亿元 [5] 支持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 - 为某科技公司办理480万美元出口商业发票融资 将货款账期从三个月缩短至一周 [6] - 针对汇率风险 为企业设计远期结售汇与期权相配合的系列产品 近两年办理国内证累计1.61亿元 出口商业发票融资近7000万元 资金交易业务量超6亿元 [7] - 为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办理ODI登记并汇出投资款 支持其在泰国设立合资子公司 今年来办理ODI资金汇出业务共7笔 金额合计116.8万美元 [8][9] 助力资本"引进来"服务 - 综环投资(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广东安捷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其集团公司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锂电池回收及环保业务渠道 [11][12] - 珠海建行办理FDI资金入账业务共30笔 金额1661.47万美元 [13] - 拥有QFLP、QDLP、QFII、QDII、CIBM五大跨境托管资质 落地21个跨境托管账户组合 总规模达5亿元 为珠海铧合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提供QFLP跨境资金托管业务 [13]
应用场景扩容助更多企业“走出去”
海南日报· 2025-08-08 01:23
海南自贸港EF账户发展情况 核心观点 - EF账户上线一年多已与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资金往来,应用场景持续扩容助力企业跨境业务[1][2] - 截至2025年7月28日,EF账户累计资金收支达1726亿元人民币,开立账户483个,覆盖10家试点银行[9] - 业务场景从贸易结算扩展至直接投资、贷款投放、衍生品交易等,体现"多功能"特性[6][9] 跨境资金流动便利性 - EF账户实现资金"跨一线"自由划转和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资本项下业务无需前置审批[6] - 世德集团通过EF账户完成1375万美元境外放款,流程从申请到放款仅需半天[2][5] - 浦发银行等机构已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支持制造业等重点企业跨境业务[5][6] 业务场景扩展 - 首笔境外放款、贷款、期权业务相继落地,境外放款规模已超200亿元人民币[6][8]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跨境贸易结算、结售汇、流动资金贷款、直接投资等[9] - 中国银行指出EF账户使用场景从贸易扩展到衍生品交易,反映实体经济开放领域扩大[9] 市场参与情况 - 浦发银行首单业务为后续同类业务提供可复制经验,服务体系逐步成熟[5][7] - 招商银行等机构开展高频政策宣讲,企业关注度持续提升[6] - 系统运行平稳,有效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9]
海南自贸港EF账户红利释放 金融开放提速
海南日报· 2025-08-08 01:09
海南自贸港EF账户发展现状 - EF账户自2024年5月6日上线以来累计完成超1700亿元跨境资金流动结算,覆盖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 [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开立账户273个,较2024年全年增加115个 [8] - 2025年上半年EF账户业务量达917.9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全年增加256.9亿元 [8] EF账户政策设计与功能 - 账户遵循"一线放开、二线按跨境管理、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原则,构建资金"电子围栏" [5][10] - 作为封关运作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支持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相比传统路径减少管理关卡 [5][10] - 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2024年4月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管理办法》 [5] 企业应用案例与业务创新 - 海南澳斯卡粮油在EF账户上线首日完成开户、人民币贷款接收及跨境支付等五笔业务 [6] - 中信银行海口分行通过EFN账户为某集团发放4840万元人民币贷款,从申请到放款仅耗时9小时 [8] - 首笔EF账户期权业务标的50万美元,首笔境外放款业务落地时间不足24小时 [2][4] 资金流动结构与行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跨一线资金划转占比73%(673.39亿元),跨二线资金划转占比27%(244.58亿元) [8] - 企业应用场景从基础跨境结算扩展至全球财资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资金流动性 [9] - EFN账户贷款案例为行业提供跨境融资新范式,推动整体资金融通效率提升 [9] 封关运作准备 - EF账户已完成全岛封关运作的金融基础设施准备,2025年12月18日将正式启用 [10] - 账户设计兼顾开放与风控,通过"电子围栏"机制实现"管得住、放得开" [10]
海南:大力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21:12
金融改革与金融服务体系 - 加快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1] - 推动EF账户试点扩容,提升海南自贸港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水平 [1] - 积极争取落地跨境资管政策试点,支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集聚发展 [1] - 加快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监测平台(二期)建设 [1] - 精准释放飞机船舶租赁SPV实质性运营认定政策红利,吸引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来琼展业 [1] - 到2027年,三亚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资产管理金额接近6000亿元 [1] 境外消费回流与产业发展 - 打赢免税购物主动仗,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1] - 加快推进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持续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 [1] - 每年力争2-4个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获批国内上市,争取每年引进国际创新药械不少于40种 [1] - 到2027年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1] 产业体系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2]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 -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优化升级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2]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 保障措施与项目支撑 - 加大现代化产业体系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撬动作用 [2] -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库,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2]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2] - 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会商推进和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增效 [2]
海南: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21:06
金融改革与金融服务体系 - 推动EF账户试点扩容,提升海南自贸港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水平 [1] - 积极争取落地跨境资管政策试点,支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集聚发展 [1] - 加快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监测平台(二期)建设 [1] - 精准释放飞机船舶租赁SPV实质性运营认定政策红利,吸引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来琼展业 [1] - 到2027年,三亚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资产管理金额接近6000亿元 [1] - 鼓励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1][2] 境外消费回流 - 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1] - 加快推进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持续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 [1] - 每年力争2-4个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获批国内上市 [1] - 争取每年引进国际创新药械不少于40种 [1] - 到2027年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1] 产业体系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2] - 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2] - 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 保障措施 - 加大现代化产业体系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撬动作用 [2] -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库,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2]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2] - 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会商推进和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增效 [2]
海南大消息!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4:52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 提出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17%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现代服务业占比接近30% [1] 产业发展目标 - 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1]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1]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1] - 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1] - 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1] 商业航天产业 - 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 [2] - 建设航天重大科创基地 壮大火箭链 卫星链 数据链 [2] - 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建设 开工卫星部组件制造中心 火箭大部段制造中心等项目 [2] - 2027年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2] 金融改革创新 - 推动EF账户试点扩容 提升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水平 [3] - 积极争取落地跨境资管政策试点 支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集聚发展 [3] - 精准释放飞机船舶租赁SPV实质性运营认定政策红利 [3] - 2027年三亚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资产管理金额接近6000亿元 [3] 消费回流政策 - 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 [4] - 加快推进境外医疗消费回流 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 [4] - 每年力争2-4个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获批国内上市 [4] - 每年引进国际创新药械不少于40种 [4] - 2027年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4] 园区投融资机制 - 探索设立省级产业园区投资公司 支持自贸港重点园区发展 [5] - 支持有条件的重点园区发行REITs或ABS等金融产品 [5] - 充分发挥专项债的社会资本撬动作用 [5] 产业集群培育 - 到2027年累计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6] - 重点支持海上风电 节能环保 低空经济 现代物流 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现代渔业 医疗康养 检验检测 热带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 [6] 金融服务体系 - 鼓励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 [7] -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7] -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库 滚动更新优质项目 [7]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