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建造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智能建造新范式,系统性项目交付模式落地延庆
新京报· 2025-09-30 05:35
根据规划,双方将分三阶段推进合作:首先是项目级示范:以广联达数字建筑产业基地为试点,打造首 批SPD标杆项目,验证模式可行性;其次是园区级推广:在延庆中关村科技园等区域实现SPD规模化应 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最后是城区级复制:构建覆盖全域的智能建造体系,输出具备系统性、创新性 的"延庆方案",形成系统性、创新性产业生态。与此同时,延庆区将统筹资源,广联达提供技术支撑, 联合产业链企业组建"智能建造产业创新联盟",通过技术协同与业务联动,汇聚优质企业资源,加快形 成共生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新京报讯 据"多彩京郊"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9日,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与广联达(002410)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以系统性项目交付模式(SPD)为核心,共同推进延庆智能建造产 业创新示范区建设。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延庆区在探索"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现代化发展路径中迈入数字 化、智能化新阶段,更为全国建筑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延庆样板"。 ...
智慧人居如何改变生活
广西日报· 2025-09-30 03:10
参展商为观众讲解人工智能展品。 本版图片均由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提供 展会上展出的"龙吸水"系列排水抢险车。 9月15日至21日,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围绕"智建未来 共享美好——中国—东盟携手构筑人居典范"主题,聚焦智慧建 造、数字化应用、绿色低碳与区域合作,设置中国—东盟合作成果展区、"好房子"展区、智能建造展区、智慧住建展区、城市建设展区7大展区,吸引来自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60余家企业参展,累计接待观众超3万人次。 展会上,一个个高科技展品,一项项合作成果,清晰地勾勒出一幅中国与东盟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深化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图景。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走进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展厅,仿佛踏入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实验室,各式各样的高科技装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在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展位,众多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一套被称为"空中造楼机"的设备模型上。 "以前房屋施工主要依靠传统模架,工人的作业空间受限、效率低。而空中造楼机把整个施工现场'搬'到了高空。"讲解员解释说,这套装备整合了施工 平台、材料堆放与工艺操作等功能于一体,工人可以在封闭的空间里完成钢筋绑扎、模块装拆等操作,既安全又高效。 ...
我国水利连破纪录 按下建设“加速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23:36
2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 五"的1.6倍。 "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 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 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水利基建连续三年刷新纪录,不仅彰显着"中国速度",更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一起来解锁近期我国水利基建的"超级工程"。 智造高坝:智解世界级难题 9月28日,滇中引水工程施工取得重要进展。位于云南玉溪段的曲江倒虹吸工程成功下穿峨大公路,标志着这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施工 中,建设团队面临公路沉降控制精度高、地下管线复杂、生态保护要求严等多重挑战。通过技术攻关,项目采用精细化探测、三维管线定位和生态隔离等 创新工艺,实现路基沉降控制 ...
延庆政企携手打造智能建造新范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9 13:33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建筑科技领域20多年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性 项目交付模式,英文简称SPD,是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类项目的一种"用数字技术全程管理项目"的省心 建造方法。它就像给项目创建一个"数字双胞胎",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维护,所有环节都在电脑里提前 模拟和优化,让整个过程看得见、管得清。各方团队从一开始就协同工作,避免扯皮。不仅考虑怎么把 房子建好,更关注建成后是否节能、好维护、住得舒适。简单说,就是借助数字技术,让建筑项目从传 统的"建完交付"升级为"全周期优化",最终实现质量更好、浪费更少、各方都省心省力。 根据规划,双方将分三阶段推进合作。首先是项目级示范,将以广联达数字建筑产业基地为试点,打造 首批SPD标杆项目,验证模式可行性;接着是园区级推广,将在延庆相关科技园区实现SPD规模化应 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最后是城区级复制:构建覆盖全域的智能建造体系,输出具备系统性、创新性 的方案,实现新模式在延庆全域推广应用。预计今年年底前,毗邻京张高铁延庆站的广联达数字建筑产 业基地将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延庆区将统筹资源,广联达提供技术支撑,联合产业链企 ...
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大会在南京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9-28 20:16
行业活动 - 中国建筑业协会指导的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大会在江苏南京举办 [1] - 大会聚焦好房子 城市更新 科创产业三大领域 [1] - 集中展示百余项建筑科技创新产品 [1] 会议议题 - 围绕智能建造 智能设计 产学研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 [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城市更新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三大科技创新产业解决方案 [1] 展览展示 - 会议设置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展览会 [1] - 展示建筑工业化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 数字产业 新型建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1]
我国80%以上大型水电站、全球50%以上水电工程由这家企业设计承建
新华财经· 2025-09-28 07:3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能源电力建设领域的国家队 在十四五期间通过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整合 实现国内水电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并深度参与全球清洁能源市场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1][3][6][9][13] 国内水电建设成就 - 设计承建国内80%以上大型水电站和全球50%以上水电工程 参与长江 雅砻江等流域规划及三峡 南水北调等标志性工程 [3] - 推动水电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尤其在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承担全国90%抽水蓄能勘察设计任务和78%建设任务 十四五期间已核准约150个抽蓄项目(装机200GW) 其中承担前期工作约120个(装机160GW) [4] - 设计承建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360万千瓦 世界第一)和阳江抽水蓄能电站(装机240万千瓦 700米级超高水头技术全球领先) [4] 技术创新与智能建造 - 研发智能温控系统(使用5774支温度计和7.5万米测温光纤)实现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监控 使白鹤滩水电站夏季浇筑温度控制在27℃以内 [1] - 攻克巨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围岩稳定 300米级特高拱坝温控防裂等世界级技术难题 实现泄洪洞室镜面混凝土和百万千瓦机组总装零配重 [6] - 应用无人驾驶机群智能碾压技术使长河坝 两河口电站建设效率提升60% [6] - 在叶巴滩水电站优化升级智慧大坝系统 运用智能浇筑 温控和灌浆等数字化技术 [6] - 牵头成立行业首个智能建造创新中心 推动水电工程从建造向智造跃升 [7] 国际业务与全球影响 - 承建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海外首个全流域整体规划项目) 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总装机750兆瓦 使赞比亚电力供应能力提高38%)等标志性国际工程 [9][11] - 通过卡塔尔阿尔卡萨800兆瓦光伏电站等项目为中东北非国家提供能源多元化方案 [11] - 参与13项国际标准制定 翻译1117项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 形成118项水电专业领域体系对标报告 [13] - 年均聘用外籍员工8万余人 累计提供海外就业岗位超20万个 [13] - 海外ESG建设获国际认可 发布中资承包商首份海外ESG报告 [13]
携手建设沙特智慧城市:中企“智”造阿拉伯半岛新明珠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06:31
在沙特西部沿海城市吉达市区,一片围墙内起重设备林立,施工正酣。由中企承建的吉达市中心综合开发基础设施项目(简称"吉达综合开发项目")正 加快推进。未来,这里将建成集博物馆、歌剧院、体育馆、海洋馆、高端酒店和公寓等于一体的智慧新城区。一阶段将配套建设24个智慧城市子系统及智慧 城市管理平台,覆盖公共服务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程师兼职"动画师" 吉达综合开发项目由中国港湾承建、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施工内容涵盖大型临时设施、场区及接口管理、市政道路与配套管网、综合服务管廊、服务 建筑、桥梁及园林景观等。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吉达打造总面积达 570 万平方米的滨海新区,以及长达 9.5 公里的海岸线。 如此大规模的施工项目,项目经理邹景栋并未急于带记者前往现场,而是先请记者在展示厅体验 VR(虚拟现实)。戴上VR头盔后,记者仿佛进入一 个由各色管网组成的三维迷宫,不久便感到目眩神迷。邹景栋介绍道:"这正是我们施工的利器。我们负责建设 1507 米综合服务管廊、324 千米管网系统、 18 千米市政道路及 6 栋服务建筑,同时还需与其他承包商建设的地标建筑及配套工程协同作业。通过建立并不断深化 BIM 模型(建筑信息 ...
中建八局一公司“易装工厂”投入应用,建筑构件实现“即需即产”
齐鲁晚报· 2025-09-25 08:16
移动式自动化焊接中心 在建筑装饰与幕墙工程中,钢构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传统模式需人工操作机械完成切割并焊接,环节多、周期长,且 对构件的焊接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在济南市儿童医院这类质量、工期要求高的民生项目中,如何高效、环保地完成大量复杂构件加工是一大挑 战,"中建八局一公司该项目装饰技术负责人介绍道,"'易装工厂'的投入,相当于把一座微型'智能工厂'直接部署到工地,实现了'即需即产',有 效破解了场地限制、运输延误和噪音粉尘控制等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李文慧 近日,在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济南市儿童医院新院区项目现场,一套名为"易装工厂"的移动式智能加工中心投入使用。该技术装备 将激光切割与机器人焊接系统高度集成于定制集装箱内,实现了装饰幕墙钢构件的现场自动化批量生产,标志着建筑行业在智能化、工业化转型 中迈出重要一步。 移动式自动化切割中心 易装工厂V2.0移动式智能加工中心 据悉,"易装工厂"在应用中展现出四方面显著优势:一是高效。通过激光切割与焊接机器人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加工效率相较传统人工作业提 升约400%,大幅缩短了工期。二是安全。集成 ...
以“智能建造”助推建筑业转型 南京6项经验做法入选住建部清单
南京日报· 2025-09-24 02:06
目前,全市已有43个房屋建筑项目和3个市政工程项目成功落实此项支持政策,涵盖住宅、商业综 合体、道路桥梁等多种类型。 我市创新性地提出并培育了南部新城和六合区2个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实现区域内智能建造应用 的全面推广。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为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我市先后出台20余份政策性文件,统筹推进 智能建造工作。最新一批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名单公布,南京12个项目入选,加上之前批次,共 32个项目纳入省级智能建造试点。 例如,鼓楼区金燕路西侧地块保障房建设项目A地块,深度融合建筑信息、协同管理平台、建筑机 器人、数字孪生等智能建造技术,打破传统保障房建设模式,在技术应用与管理模式上突破创新;仙林 湖东片区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将传统现场施工的"重活"转移至工厂,核心构件实现标准化预 制生产。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构建起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中枢",预计智能化设备应用率达 75%。 住建部近日发布第四批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我市6项经验做 法入选,至此累计有13项经验做法入选清单。 入选住建部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名单以来,南京共发布3批试点企业63家、试点项目 ...
河北:“六好”措施推动“好房子”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0:52
河北:"六好"措施推动"好房子"建设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网石家庄9月22日电 (赵丹媚 谌诗雨 王宝松)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2日消息,为更好满足群众高 品质居住需求,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全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 知,从"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等六个方面加快推动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 "好设计"优化创新。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设计单位要注重创新住宅设计理念,优化室内空间 功能布局,增强居住健康舒适性、耐久性,营造宜老宜幼活动场景。 编辑:熊思怡 "好标准"引领支撑。河北将立足新建与既有住宅的差异化需求,分类推进相关工程地方标准编制工作。 对现行地方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实施标准复审,分批分类推进标准修订、废止。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厅将指导各市因地制宜编制"好房子"技术导则或指南,提出经济可行的技术实现路径。 河北还将大力推进智能建造,在各项建设环节推动融入智能建造前沿技术,强化试点成效监测评估,形 成可复制推广经验,持续扩大智能建造典型应用场景。 此外,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要推广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