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养殖

搜索文档
华统股份:公司高度重视自动化设备在生产场景中的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09:41
公司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 - 公司高度重视自动化设备在生产场景中的应用[1] - 公司积极引入自动化通风环控系统、自动化喂料系统、自动刮粪系统等自动化设备[1] - 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正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1] 运营效率提升措施 - 公司未来将不断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1] - 公司计划优化人员培训方案[1] - 公司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人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1]
湖南永州冷水滩蛋鸡住进“智能别墅”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9:15
"第一栋10万羽蛋鸡已投产,正进行第二栋鸡舍设备安装,一期60万羽计划年底全面投产。"唐松平说。 同样充满科技感的还有永州陆港美高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蛋鸡养殖基地。这里的养殖自动化程 度高达90%以上。 湖南永州冷水滩蛋鸡住进"智能别墅" 中新网永州9月16日电(唐梦 宾奕)在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智能化蛋鸡养殖项目正加速落地。 该项目可让蛋鸡住进集环境自动调控、饲料精准投喂、鸡蛋智能收集于一体的"智能别墅",从养殖到产 出的全流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管理,有力推动蛋鸡产业加速升级,实现农户增收、农业增 效。 走进冷水滩区湘五永兴蛋鸡养殖项目现场,一栋栋现代化蛋鸡"智能别墅"格外醒目。双层鸡舍内宽敞明 亮,恒温恒湿环境让蛋鸡生长更稳定;自动化设备不停运转,智能给料系统一键就能将料槽填满,从喂 养、调温到鸡粪清理、鸡蛋传输,全环节无需人工过多干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全部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精细化养殖模式,保证鸡蛋品质达到绿色、无抗标准。"该公司蛋 鸡场项目负责人唐松平介绍。 作为重点农业项目,该项目一期总投资6000万元,规划建设7栋智能产蛋舍,投产后预计年产鸡蛋2.2亿 枚,年产值超1. ...
崇明蟹塘无人机智能投喂 “崇明1号”10月初将上市
解放日报· 2025-09-05 01:52
记者 茅冠隽 为维护好优质河蟹品牌,崇明区农业农村委、河蟹集团等各方还联合制定了"崇明1号"扣蟹授权生 产单位名录,实施年度审核制度,对授权单位进行动态监管。今年5月,一批优质"崇明1号"蟹苗在崇明 各大养殖场"安家落户",共交付2.5万斤优质蟹苗,可满足6000余亩扣蟹养殖需求,辐射成蟹养殖面积 达十几万亩。蟹苗入塘后,崇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严密跟踪蟹苗生长情况,为养殖户提供精细 化指导,还在投放后频繁深入塘口,密切观察长势,检测水质等关键指标。 据了解,今年是"崇明1号"成蟹养殖的第二年,目前成蟹长势良好,预计公蟹最大规格可达9两以 上,雌蟹最大规格可达7两以上。再经历一次蜕壳、贴上"秋膘"后,这批"崇明1号"将于10月初上市。 伴随着桨叶强劲的轰鸣声,一台无人机挂载约70公斤玉米等混合颗粒饲料腾空而起,飞翔在崇明河 蟹集团养殖基地上空,均匀地将饲料撒在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蟹塘的水面上。"无人机操作非常简单, 飞行路线、高度都可以自己设置。和人工撒料不同,蟹塘面积越大,无人机投喂效率越高。"崇明河蟹 集团董事长黄春介绍。 黄春告诉记者,传统投喂方式需要人工划船进塘撒饲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存在 ...
祁连山下五万只羊儿智能化的“星级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20:31
养殖模式升级 - 传统粗放养殖模式转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实现从育种到出栏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1][2] - 采用中央精准配料系统 根据羊只不同生长阶段调配营养餐 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确保营养均衡 [1] - 安装环境自动调节系统 通过智能控温 调湿 通风为羊只营造最优生长环境 告别看天吃饭历史 [1] 技术应用创新 - 自动化清粪系统无需人工干预 粪便经全自动装备输送至发酵池处理后归还农田 保持圈舍干净无异味 [2] - 依托基因位点测定设备精准筛选优良胚胎进行移植 提高良种羊繁育效率和品质 [2] - 智慧牧场电子显示屏实时记录温度 湿度 氨气浓度 光照强度等量化数据 实现数据化自动化管理 [2] 产业规模与特色 - 建设五万只肉羊数字化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园 集育种 繁育 推广于一体 [1][2][3] - 利用祁连山雪水资源和中央空调房恒温调控 体现对羊只健康与品质的极致追求 [1][2] - 智能化出栏管理系统精准把控时间和流程 确保羊只以最佳状态走向市场 [3]
唐人神上半年经营筑底回升势头良好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04: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68亿元,同比增长15.0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6亿元,同比增长1979.24%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36亿元 [1] 饲料业务 - 饲料内外销量合计322.56万吨,同比增长12% [1] - 拥有三十余年饲料营养技术积累,建立丰富配方数据库实现原料价值优化 [1] - 饲料产品覆盖全国市场,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 [1] 养殖业务 - 生猪出栏量259.36万头,同比增长37.75% [1] - 肥猪出栏量246.61万头,同比增长49.73% [1] - 断奶仔猪成本降至331元/头,较2024年末下降41元/头 [1] - 育肥生产成本降至12.71元/公斤,较2024年末下降0.74元/公斤 [1] 生产模式与技术 - 采用"公司+农户"育肥模式,重点布局湖南、广东、广西等消费区域 [2] - 智能监控系统覆盖全部猪场,通过轨道机器人实现猪只健康监测 [2] - 通过环保设备改造和技术服务提升农户养殖效率 [2] 肉品业务 - 自1995年开展屠宰加工业务,在湖南株洲、河南南乐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 [2] - 打造"香乡猪"生鲜品牌,销售渠道涵盖经销商、商超及电商直播 [2] - 销售网络从湖南向全国扩展 [2] 未来战略 - 养殖业务聚焦低成本运营,提升种猪品质和母猪生产性能 [3] - 提高自有母猪场产能利用率和仔猪育肥比例 [3] - 通过专项项目降低兽药疫苗、环保及人力成本 [3] - 加大肉品业务战略投入,强化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3]
正大(琼山)农业产业链项目开工
海南日报· 2025-08-16 01:33
项目概况 - 正大集团在海南投资建设第二个农业产业链项目 采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现代化模式 打造饲料生产 生猪养殖 屠宰加工 冷链物流 终端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 [1][2] - 项目位于琼山区甲子镇琼星村 当天开工甲子镇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采用国际先进智能化养殖技术和环保工艺 实现绿色养殖生态循环 [2] 产能与供给 - 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出栏生猪20万头 年产优质猪肉2万吨 有效提升海南生猪自给率 [3] - 为海南自贸港居民和游客提供安全新鲜猪肉产品 [3] 技术模式 - 采用智能环控系统 自动化饲喂设备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显著提升养殖效率 [2] - 创新全量还田生态养殖模式 配套粪污沼气发电系统将废弃物转化为清洁电力 剩余沼渣全量还田反哺澄迈热带果蔬种植 形成猪-沼-果生态循环链 [2] 产业影响 - 通过智能化标准化养殖带动海南生猪养殖业向现代化绿色化转型 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3] - 建立从种源 饲料到屠宰的全流程可追溯体系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肉类产品 [2]
“清凉鸡舍”稳产忙——山东巨野蛋鸡产业走访见闻
新华网· 2025-08-09 23:11
行业概况 - 巨野县是全国重要的蛋鸡养殖基地,拥有规模化蛋鸡养殖场404家,蛋鸡存栏量达2600万只,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3亿元 [1] - 鸡蛋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有力保障"菜篮子"供应 [1][6] 科技应用 - 现代化鸡舍采用恒温控制系统,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以下,确保蛋鸡舒适度和蛋品质量 [2] - 立体养殖架配备风机和水帘冷却系统,实现空气均匀流通 [2] - 智能化改造后,养殖场仅需5名工人即可高效管理,日产鲜蛋稳定在1万余斤 [4] - 自动喂料系统能精准将科学配比的饲料送达每一层鸡笼 [4] 环保措施 - 鸡粪被集中运送到密封发酵罐,日均处理畜禽粪污1000多吨 [2] - 年产沼气约1800万立方米,副产品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利用 [2] - 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减少污染 [2] 电力保障 - 入夏以来蛋鸡养殖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7% [6] - 打造"双环网+智能终端"高可靠性供电网络,确保恒温通风、自动饲喂系统稳定运行 [6] 产业支持 - 畜牧服务中心定期组织专家检查疫病防控、科学饲喂方案及降温设备运行 [4] - 完善的电力保障网络为鸡舍提供"不间断电源" [6]
经营有道!耕海1号开创“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新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3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融合与智能化技术驱动 构建养殖-加工-文旅闭环模式 实现产业升级与国际化拓展 [4][5][6] 产业链布局 - 采用立体化生态养殖体系 结合智能网箱+人工鱼礁+底播增殖模式 海底投放17万空方生态鱼礁 年产高品质海水鱼类15万公斤 [4] - 通过贝-藻-参多营养层次养殖 底层养殖海参贝类 中上层养殖斑石鲷许氏平鲉等优质鱼类 [4] - 开展精细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海参深度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 鱼获经三去处理实现次日保鲜送达 [4] - 成为全国海洋牧场领域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 推动真鲷斑石鲷等产品出口国际市场 [4][5] 文旅融合 - 一期海上花平台设60个垂钓位和600平方米多功能厅 二期海星平台含海景客房科普展厅宴会厅 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5] - 提供现钓现吃海洋研学海上运动等体验活动 打造海上度假综合体 [5] 技术应用 - 依托5G基站和物联网技术 构建18自动化大系统42小系统 实时监测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参数 实现亚毫秒级数据传输 [6] - 采用自动投饵系统减少80%饵料浪费 结合鱼类行为大数据分析及声呐激光监测 养殖成活率提升至98% [6] - 安装930块光伏板和3台风力发电塔 年发电量超45万度 满足平台30%用电需求 [6] - 采用南极长城站同款污水处理设备 实现黑水灰水零排放 [6] 运营管理 - 利用5G+大数据构建游客画像系统 通过OTA平台短视频直播渠道精准推送产品 2025年线上订单占比超60% [6] - 首创四个一安全监管机制 包含一项制度一个专班一批规范一套预案 明确14部门职责制定16项安全规范 [6] - 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典型案例 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推广 [6]
牧原股份:以科技创新解锁现代化养殖密码
证券日报· 2025-07-22 16:45
公司发展历程与行业地位 - 从1998年22头生猪起步,2024年生猪出栏量跃升至约7100万头,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1][4] - 通过自主育种和科技创新重新定义中国养殖业的全球竞争力 [1] 自主育种创新 - 采用颠覆传统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缩短育种周期至两年内,突破种猪限制 [4] - 2014-2024年生猪出栏量从185.9万头增长至7100万头,增速显著 [4] - 建设60亿元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结合AI技术优化基因选择,提高料肉比 [5] 饲料成本控制与豆粕替代 - 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60%,其中豆粕占比13%,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6.5%) [6] - 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生产氨基酸替代豆粕,一期年产3万吨氨基酸项目产能利用率达80% [6] - 2024年公司饲料中豆粕使用量占比7.3%,低于行业水平,目标实现无豆养殖 [7] - 若全国推广该技术,每年可节约大豆进口量4000万吨 [7] 智能化养殖与成本优化 - 2024年上半年养殖完全成本从13.1元/千克降至12.1元/千克,目标降至10元/千克 [9] - 应用物联网、AI、大数据等技术于环境控制、精准饲喂、健康监测等场景 [11] - 研发空气过滤猪舍和降氨除臭设备,降低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11] 国际化战略布局 - 2024年与越南BAF农业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迈出海外发展第一步 [11] - 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未来5-10年为海外发展关键期 [12]
机器人"挤奶工"、场景焕新 首农持续创新重塑"奶瓶子"
北京商报· 2025-07-18 14:53
智能化养殖 - 公司采用6台自愿式挤奶机器人实现24小时无人化作业,单次挤奶仅需6分30秒,可替代4至5名人工[1] - 智能喷淋系统通过摄像头动态调节频次,较传统方式节水66%[3] - 牛脸识别系统精准调配饲料,智能化牛体刷自动清洁,原料奶菌落总数控制在1万以下,优于欧盟标准[3] 上游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国产奶牛育种液相芯片,培育的种公牛占据全国CPI指数百强榜单前列,年供应冻精300余万剂[3] - 内蒙古苜蓿基地通过科技改良实现亩产超1吨,兼顾饲草品质与草原生态修复[3] 下游加工与终端创新 - 三元食品工厂采用MES系统实现全程追溯,72℃巴氏杀菌工艺保留更多活性营养[5] - 赛博朋克风格的三元梅园·智绘概念馆开业首日客流量破3000人,非遗"宫廷凝酪"结合科技感空间[5] - 鼓楼茶饮店玻璃瓶现打鲜奶成网红打卡点,八喜冰淇淋2024年营收达14.75亿元[5] 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2027年实现有机奶占比20%、全产业链数字化[5] - 布局植物基蛋白、精准营养等前沿领域,持续拓展"乳品+"战略边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