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数智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医药新智慧闪耀2025服贸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8 11:39
行业动态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以"智领未来 健康生活"为年度主题 [1] - 中医药老字号在展会中展示新理念 新科技 新智慧 相当吸睛 [1] - 中医药从"中国产品"向"全球共享的健康方案"转型 [1] 公司表现 - 北京同仁堂呈现创新概念 数智化服务 大健康产品 国际化发展等展示内容 [1] - 公司同步举办中医大会 跨国成果发布 合作签约和新产品发布等活动 [1] - 展示内容备受业内外关注 [1]
科学与健康丨AI赋能!2025年服贸会数智医疗有温度
新华网· 2025-09-13 12:21
中医药数智化创新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推出首款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一体机 通过机械臂精准定位穴位并融合力热磁多物理场协同刺激 提升治疗稳定性和疗效持久性[3]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发布"广医・岐智"大模型 支持AI问诊全流程体验平台 覆盖从导诊到随访的自助就诊服务[3] - 中医数智化四诊仪结合临床数据在10分钟内生成个性化体质报告 同仁堂推出融合现代萃取技术的"龈养素"中药牙膏[5] 医工融合技术突破 - 北京世纪坛医院研发微波水刀具身智能手术机器人 兼具高效止血与灵活转弯功能 通过AI建模实现亚毫米级术中导航精度[6] - 运动医学手术机器人达到亚毫米级关节钻取精度 AI导管塑形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操作[6]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AI视觉重症监护预警系统 通过实时视觉监护实现非计划拔管/坠床等不良事件早期预警 并支持病程数据智能决策[6][8] 儿童健康智能解决方案 - 北京儿童医院推出智能眼底照相机 通过AI算法在1秒内完成眼底图像采集与自动分析 提升基层眼健康筛查效率[9] - 陪伴型机器人通过语音表情互动游戏实现高功能孤独症早期筛查 覆盖从早筛到康复全流程服务[9][11] - 机器人技术帮助孤独症儿童在家开展评估训练 提升社交认知能力[11]
岐黄“智”造全球圈粉!服贸会里的中医药“变形记”
北京商报· 2025-09-13 10:25
中医药数智化转型 - 中国中医科学院展出中医仿真四诊AI机器人 具备智能问诊 脉诊 望诊模块 通过多模态数据构建的三部九候大模型云平台输出专业诊疗方案 [2] - 北京数智中医产业发展研究院展出SY-3数字中医循经治疗机器人 采用AI视觉系统秒级完成全身经络路径规划 通过高速激振 恒温热场和磁疗技术精准调控治疗参数 [3] - 广安门医院推出全流程AI服务智慧诊间 AI医生助手可整合多模态数据 数秒内自动生成病例文书并提供辨证决策辅助 [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中科尚易与西苑医院联合研制"小易智通机器人" 结合柔性机器人和三维视觉追踪技术形成手眼脑一体化智能体 [3] - 广安门医院"广医岐智"大模型是首个深度融合中医诊疗逻辑的AI训练体系 首创中医知识驱动数据治理解决术语歧义问题 [4] - 同仁堂和春风药业展示融合DeepSeek R1推理大模型的中医药知识图谱 实现智能设备多场景服务一体化 [4] 运营效率提升 - AI辅助填写住院病历使医生每日工作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小时 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4] 国际化进展 - 同仁堂推进安宫牛黄丸在柬埔寨和越南注册 柬埔寨注册已进入最终评审阶段 越南已于2025年6月提交注册材料 [6] - 《中药材鉴定图典》阿拉伯语版正式发布 收录429种常用中药材信息 成为中阿中医药合作重要里程碑 [6] - 《中国针灸按摩经络穴位图谱》非洲版全球首发 首次基于非洲人群解剖特征系统标注经络走向与穴位定位 [7]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 北京四方中药饮片与法国JZ药业 北京好来健康科技签署中医药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6] -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与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签署国际会诊合作协议 [6] -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儿童青少年近视》和《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及评估规范》国际组织标准同步发布 [7] 文化推广与体验创新 - 服贸会首创"中医药24节气养生打卡活动" 搭建国潮特色打卡点体验节气产品 时令药膳和养生文创 [7] - 编制中英对照"北京中医药服务名录"方便国际友人体验 设立"养生堂本草会客厅"直播间邀专家与企业领袖共话养生 [7]
2025服贸会|岐黄“智”造全球圈粉!服贸会里的中医药“变形记”
北京商报· 2025-09-13 09:58
中医药数智化转型 - 中医药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构建覆盖预防、治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2] -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中医仿真四诊AI机器人和儿童用中医四诊机器人,实现望闻问切数字化交互体验 [3] - 中医四诊AI机器人整合灵巧手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智能成像分析及大语言模型,通过多模态数据云平台输出专业诊疗方案 [4] - SY-3数字中医循经治疗机器人基于经络原理与AI结合,秒级完成全身经络路径规划,精准调控刺激强度、深度和时间 [4] - 小易智通机器人结合柔性机器人及三维视觉追踪技术,形成手眼脑一体化智能体 [4] 智慧中医诊疗应用 - 广安门医院打造全流程AI服务智慧诊间,AI医生助手整合多模态数据,数秒内生成病例文书并提供辨证与用药决策辅助 [5] - AI辅助使医生住院病历填写时间从每天平均3小时缩短至1小时,提升效率50%以上 [5] - 广医・岐智大模型深度融合中医诊疗逻辑,首创中医知识驱动数据治理,解决术语歧义问题 [5] - 同仁堂、春风药业等企业展示融合DeepSeek R1推理大模型的中医药知识图谱,实现智能设备多场景服务一体化 [5] 中医药国际化进展 - 同仁堂推进安宫牛黄丸在柬埔寨、越南注册,2025年2月向柬埔寨提交申请,8月底获商标使用许可并进入最终评审阶段 [6] - 《中药材鉴定图典》阿拉伯语版发布,收录429种中药材信息,为阿语区提供权威参考 [6] - 北京四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法国蒋氏药业、北京好来健康科技签署中医药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6] -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与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签署国际会诊合作协议 [6] 标准化与文化交流 - 《中国针灸按摩经络穴位图谱》非洲版全球首发,基于非洲人群解剖特征标注经络与穴位,开创标准化输出新范式 [7] -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儿童青少年近视》及《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及评估规范》国际组织标准同步发布 [7] - 服贸会首创"中医药24节气养生打卡活动",搭建国潮打卡点并编制中英对照"北京中医药服务名录" [7]
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9月下旬在津举办,首场路演今日展开
搜狐财经· 2025-08-22 18:05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将于9月下旬在天津举办 主题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新提质 共创未来" [1] - 会议采用"1+4+N"活动架构 包括1场主场活动 4场品牌活动和N场配套活动 [1] - 会议期间将集中发布融资需求 投资意向 产业合作需求和上市需求 [1] 预热活动 - 8月22日举办首场优质项目路演活动 聚焦生物医药领域 [3] - 活动精选10家优质项目企业 包括北京安龙生物医药和天津天士力数智中医药科技等公司 [3] - 路演全面展现生物医药领域最新创新成果与发展潜力 [3] 参与机构 - 活动邀请1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 包括海河产业基金 滨海产业基金 新开湖基金和久银控股 [3] - 10余家金融机构参与 包括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和中国人保财险 [3] - 通过项目路演 专家点评和自由洽谈等形式促进项目与资本精准对接 [3] 企业展示 - 天士力数智中医药展示中药创新数字化服务及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3] - 公司正推广大模型在数智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3] - 蒙马生物展示8个硬科技项目 包括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细胞制备一体机" [3] 历史成效 - 民洽会自2007年已举办16届 累计近3万家企业机构参会 [3] - 历史融资总规模约3850亿元 [3] - 会议成为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有效载体 [3] 后续规划 - 后续将围绕不同产业领域开展系列路演活动 [4] - 持续跟进对接成效 发挥平台作用 [4] - 为2025民洽会的成功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4]
世界数字健康论坛 | 2025年3月28日
思宇MedTech· 2025-02-15 15:09
论坛概况 - 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主题为"数智创新·激发健康医疗新格局",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2] - 论坛将在2025年3月28日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作为国家级"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3] - 参会嘉宾阵容强大,包括19位院士、70位院长及国际组织代表,如WHO驻华代表、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等[4][25] 论坛内容架构 - 采用"1+2"模式:1个主论坛+2个平行论坛(科技前沿专场、应用创新专场)[8] - 主论坛包含五大环节:致辞/主旨报告、发布签约仪式、校长对话、主题演讲、前沿对话[9] - 平行论坛聚焦智慧中医、AI医疗、纳米技术等细分领域,设置圆桌研讨与项目路演[10][11] 核心成果发布 - 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建立覆盖中国296个地级市的健康评价体系[12][14] - 院士联合签署《世界数字健康论坛宣言》,提出普惠共享、协同攻关等四大倡议[15][16] - 促成中德"国际数字健康合作"等多项签约,包括西门子医疗与清华长庚医院肝癌防治合作[17][20] 技术前沿亮点 - 精准外科:董家鸿院士提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的精准外科工程化路径,突破人类体能限制[35] - AI医疗: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探讨交叉学科机遇,强调需医疗从业者与AI专家深度协同[36] - 器官移植:瑞士专家展示"体外常温灌注"技术,可扩大30%供体器官利用率[37] 行业趋势洞察 - 数字健康处于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战略交汇点,需构建新型基础设施重塑卫生体系[27][28] - 医疗垂域大模型面临数据孤岛、算力不足等挑战,但可提升20%临床决策效率[46] - 中医药数字化需突破客观化瓶颈,本草智库大模型已整合2000万实体知识图谱[43] 产学研合作 - 海淀区推动AI+医疗融合,2024年数字健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34] - 北航王田苗提出医工交叉五大前沿方向,包括手术机器人、生物3D打印等[45] - 华为MindSpore技术赋能生物医疗,构建AI基础软件生态[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