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重估
icon
搜索文档
本月18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赴港上市,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明日上市,机构:看好港股科技公司AI驱动的价值重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3:19
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进入上市最后一天倒计时。 根据天弘基金此前公告,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成立于9月22日,9月30日上市交易。截至2025年 9月23日,该基金场内份额持有人户数为6018户,平均每户持有的基金份额为202,728.32份。 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汇集港股科技龙头。恒生科技指数由科技主题高 度相关的前30只港股构成,集中度高,涵盖信息技术、可选消费、通讯服务等领域;同时,可通过 QDII投资于网易、京东、携程、百度、蔚来、腾讯音乐等非港股通上市公司。 从基本面来看,恒生科技指数盈利增速领先。据兴业证券统计,2025Q2,港股主要指数中,恒生科技 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速领先。恒指、恒生综指、恒生综指-非金融、恒生科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45%、2.29%、1.33%和14.43%,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2%、3.63%、2.21%和16.18%。 华西证券表示,临近长假,"日历效应"下场外资金入市或有放缓,短期A股、港股有望阶段性震荡休 整,部分资金倾向于节后布局十月行情。中期来看,本轮牛市演绎仍在延续:股市微观流动性宽裕,资 ...
774只,翻倍!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02:15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自2024年9月24日开启牛市行情 主要股指显著上涨 北证50指数上涨158.01% 科创50指数上涨118.85% 创业板指上涨103.50% 全市场日均成交额从不足5000亿元跃升至2万亿元以上 [1] - 公募基金业绩全面回暖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57.88% 13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200% 774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100% [1][2] - 通信 电子 综合等行业表现较强 区间涨幅均超过100% 计算机 机械设备 传媒 电力设备等行业表现较好 [2] 基金业绩 - 德邦鑫星价值混合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280.31% 位居榜首 另有12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200% [2] - 774只净值增长率超100%的基金中 448只为主动型基金 326只为被动型基金 包括红土创新新兴产业 中航趋势领航 财通集成电路产业等产品 [2] - 权益基金赚钱效应强势回归 受益于市场强劲上涨和结构性行情 [2][4] 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上涨本质是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 推动因素包括股票市场改革持续推进 政策前置带来的预期改善 细分领域里程碑事件和场景爆发(如创新药 CPO 机器人) [3] - 核心推动因素包括政策面积极助力 科技产业快速突破 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居民储蓄向股市迁移 [3] - 流动性宽松 全球AI产业持续进步 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超预期 国内反内卷政策托底企业盈利 [3] 主动管理贡献 - 基金业绩回暖既得益于市场贝塔收益 也反映基金经理的阿尔法选股能力 结构性行情源于宏观环境改善和产业趋势明朗化 [4][5] - 主动基金经理通过行业和个股选择显著提升超额收益 尤其在国产AI 机器人等产业机会涌现阶段 [5] - 新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自6月持续回升 反映市场转向对真实产业趋势和基金管理能力的认可 [5] 市场生态改善 - A股市场生态显著改善 估值中枢提升 全A估值(PE-TTM)由15.63倍上行至22.16倍 流动性增强 日均成交额大幅提升至2万亿元以上 [6] - 投资者结构改善 6月起新入市个人投资者增多 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增配资金量较大 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6] - 中国产业链加速出海 反内卷政策优化行业竞争生态 企业盈利有望进一步修复 [6] 未来市场展望 - 系统性慢牛趋势有望持续 政策支持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稳定宏观环境 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居民资产向权益市场转移 长期资金入市注入流动性 [6][7] - 科技成长风格预计占优 中大盘成长仍是主线 顺周期补涨与港股价值修复形成有效补充 [7] - 市场整体不再处于低估值洼地 继续上涨需更强盈利增长驱动 国家战略支持领域(人工智能 半导体 高端装备制造)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0] 投资机会 - 机构看好AI产业链 创新药 电新等科技成长方向 创新药领域有BD交易常态化 核心产品商业化兑现等场景爆发点 [8][9] - 重点关注AI算力(受益于AI需求增长和国产替代) 电新行业(反内卷政策和技术突破推动新成长周期) 创新药企(商业化成熟 出海预期升温) 港股互联网(流动性改善和AI叙事重启) [9] - 科技成长与周期类行业或相对占优 电力设备 计算机 传媒和汽车等细分赛道具备高成长潜力 [9]
华泰证券:看好证券板块中长期价值重估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9-24 00:09
证券行业 - 看好中长期价值重估机会 [1] - 关注估值更具性价比的相关券商 [1] 银行行业 - 近期红利风格偏弱 [1] - 关注资金切换下的补涨机会 [1]
A股慢牛,不靠宽松
经济观察报· 2025-09-23 12:2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22"之后,市场不再交易"宽松幻觉",而是在"兑现"市场的确定性逻辑。 9月22日,一场"齐聚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的新闻发布会,一次未调整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一个全线收红的A股市场——三者叠加之下,市场传递出不同于以往的交易信号。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 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集 体亮相,系统披露"十四五"时期金融业成绩单。 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关于"十五五"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内 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进一步沟通。 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的"9·24"场景:当时三大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发布"政策组合拳",上证指数 当日大涨4.15%。 本次发布会虽在休市后召开,但A股仍于当日震荡拉升,三大指数均收红。 "进"还是"退",抑或"守"?在美联储降息与AI(人工智能)热潮的助推下,短暂经历"买预期卖事实"式 调整后,裹挟贪婪与恐惧的全球跨市场资产似乎仍 ...
A股后市的确定性在哪里?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08:26
欧阳晓红/文 9月22日,一场"齐聚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的新闻发布会,一次未调整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一个全线收红的A股市场——三者叠加之下,市场传递 出不同于以往的交易信号。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 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集体亮相,系统披露"十四五"时期金融业成绩单。 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关于"十五五"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进一步沟通。 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的"9·24"场景:当时三大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发布"政策组合拳",上证指数当日大涨4.15%。 本次发布会虽在休市后召开,但A股仍于当日震荡拉升,三大指数均收红。 "进"还是"退",抑或"守"?在美联储降息与AI(人工智能)热潮的助推下,短暂经历"买预期卖事实"式调整后,裹挟贪婪与恐惧的全球跨市场资产似乎仍在 狂飙。 政策"平淡"、市场"热闹",投资者到底在交易怎样的新叙事? 流动性:不降息的"宽松感"从何而来? 9月23日,秋分时节。昼夜等长,一半 ...
王庆: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07:53
(原标题:王庆: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 【导读】重阳投资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9月17日,在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私募基金论坛"上,重阳投资董事长兼首 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中国股市自去年"9·24"以来出现重要转折,政策托底、科技创新与公司治理提 升,共同推动市场进入新一轮价值重估阶段。 过去一年A股完成了均值回归的过程,王庆认为市场出现"疯牛"可能性不是很大,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一 轮结构性"慢牛"。 "只要上市公司愿意通过回购、加大分红力度等方式回馈股东,股价也会有表现的。"王庆举例,过去15 年、20年的欧美日股市,虽然经济和上市公司的盈利成长没有出彩的地方,甚至停滞不前,但上市公司 通过分红回馈股东,股价表现可圈可点。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产业层面亮点频出,上市公司行为在改 变,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带来股市的行情。 "9·24"成为市场重要转折点 政策、科技创新、分红等推动股市表现 "去年年中我的演讲主题还是市场能否迎来'否极泰来',今年的主题变成了'价值重估'。"王庆 说,"9·24"是转折点,过去一年中国股市发生 ...
王庆: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07:37
【导读】重阳投资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 " 慢牛 "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9 月 17 日,在中国基金报主办的 "2025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私募基金论坛 " 上,重阳投资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中国股 市自去年 "9·24" 以来出现重要转折,政策托底、科技创新与公司治理提升,共同推动市场进入新一轮价值重估阶段。 过去一年 A 股完成了均值回归的过程,王庆认为市场出现 " 疯牛 " 可能性不是很大,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 " 慢牛 " 。 "9 · 24" 成为市场重要转折点 政策、科技创新、分红等推动股市表现 " 去年年中我的演讲主题还是市场能否迎来 ' 否极泰来 ' ,今年的主题变成了 ' 价值重估 ' 。 " 王庆说, "9·24" 是转折点,过去一年中 国股市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在王庆看来,中国资本市场真正的价值创造要通过上市公司来实现。近年来 A 股市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股东回报,也就是真金白 银给股东分红,使得净股东回报率由负转正,甚至与国际市场看齐。这一变化既受益于新 " 国九条 " 等政策引导,也源于企业自发的治理 提升。 " 只要上市公司 ...
紧贴环线的外环板块,吃到政策红利了吗
虎嗅· 2025-09-20 03:18
825新政一晃也过去三周了,但市场反响平平,似乎并没有巨大的改变。 那我们再次回顾一下新政,看看利好的具体是哪些板块: | 调整 分类 | | 调整前 | | 调整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户籍 | 购房条件 | 可购房套数 | 户籍 | 购房区域 | 可购房套数 | 购房条件 | | | | 在沪连续缴纳清1年个税单或 社保 | 1毫 | 非沪籍 (成年单身 | 外环外 | 不限购套数 | 在沪连续缴纳满1年个税单或社保 | | | | (购买外环外) | | =屋民家 | 外环内 | 1套 | 在沪连续缴纳清3年个税单或社保 | | | 非治量单身 | 在沪连续缴纳满3年个税单或 | | 11 | | | 注:外环外住房不计入套数 | | | | 社保 (购买外环内) 不可助星新建商品库 | 1套 | | 外环外 | 不限购套数 | 在沪连续缴纳澜1年个税单或社保 | | | 非沪籍 | 在沪连续缴漏3年个税单或社 | 2套 | | | | | | | 多子女家庭 | ત્ક | | | | | | | ...
安联基金郑宇尘、程彧:立足“科技+红利” 中国股票迎来价值重估周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0:05
核心观点 - 中国股票市场正迎来价值重估周期 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1][2] - 坚持"科技+红利"双主线配置策略 尤其看好优质科技资产增长前景 [1][4] - 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超75% [1] 价值重估驱动因素 - 三大核心驱动要素:企业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房地产等风险明显缓和 强力政策组合拳支撑效应 [2] - 市场信心恢复形成正向循环:主力资金入场后风险偏好较高资金快速响应 居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2] - 海外资金态度转变因素:中国科技竞争力获全球认可 工程师红利成为新优势 地产等系统性风险持续化解 [3] 港股市场分析 - 港股近期震荡主因互联网等权重板块承压 [4] - 港股与A股共享三大核心驱动要素 港股无风险利率下行潜力更大 [4] - 港股创新药板块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全球专利授权占比持续提升 在双抗/ADC等二代免疫治疗领域形成集团优势 [4] 投资策略与布局 - 采用增强型GARP策略动态调整红利资产与优质科技资产配置比例 [4] - 三季度科技资产基本面全面加速改善 将带来显著超额收益 [4] - 科技领域突破强化市场信心:半导体设备等关键领域突破推动国际投资者重新估值 [5] 基金运作情况 - 安联中国精选混合维持高仓位运作 股票吸引力显著高于债券 [4] - 建仓决策基于系统化投资框架:企业盈利拐点将至叠加极低估值 [4]
安联基金郑宇尘、程彧: 立足“科技+红利” 中国股票迎来价值重估周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9-14 20:14
核心观点 - 中国股票市场正迎来一轮价值重估周期 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1] - 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超75% [1] 价值重估驱动因素 - 三大核心驱动要素包括中国经济转型下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改善 房地产等风险缓和 强力政策组合拳支撑效应 [2] - 市场信心恢复形成正向循环 主力资金入场后风险偏好较高的敏感资金快速响应 居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2] - 海外资金态度转变因素包括中国科技竞争力获全球认可 工程师红利替代人口红利 地产等系统性风险持续化解 [3] 港股市场分析 - 港股近期震荡主因互联网等权重板块承压 但赚钱效应不差 [4] - 港股与A股共享三大核心驱动要素 港股无风险利率下行潜力更大因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大于中国国债 [4] - 港股创新药板块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全球专利授权占比持续提升 在双抗 ADC等二代免疫治疗领域形成集团优势 行业呈现强产品周期 商业化放量 现金流转正多重利好共振 [4] 投资策略与布局 - 坚持科技+红利双主线配置策略 尤其看好优质科技资产增长前景 [1] - 运用增强型GARP策略动态调整红利资产与优质科技资产配置比例 [4] - 三季度科技资产基本面全面加速改善 将带来显著超额收益 但需高频跟踪技术路径和行业格局不确定性 [4] - 半导体设备等关键领域突破将强化市场信心并推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重新估值 [5] 基金运作与市场观点 - 安联中国精选混合成立时基于企业盈利拐点将至和极低估值前瞻布局 当前仍维持高仓位运作因股票吸引力显著高于债券 [4] - 中国资产已成为外资机构眼中一类独立资产 若市场保持赚钱效应叠加基本面好转将形成新一波资金流入 [2] - 中国经济正走向增长更稳定阶段 为后市持续走强奠定基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