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巨(YAGOY)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新关税,拉夫罗夫提及美国巨额债务
搜狐财经· 2025-07-08 06:09
金砖国家贸易机制 - 金砖国家持续深化相互贸易联系 且交易不再与美元挂钩 被华盛顿视为"反美政策" [1] - 金砖国家推动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的经济政策 并寻求改革世贸组织 消除制裁与关税独裁 [3]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 特朗普宣称将对加入金砖国家"反美路线"的国家额外加征10%关税 [3] 全球债务状况 - 全球政府债务占GDP比例较高的国家数量从22个增至近60个 [3] - 这些国家在债务偿还上的投入超过对经济的投资 [4] - 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 国内债务状况已失控 [4] 美元信誉问题 - 美元作为可靠支付手段的信誉已被动摇 [5] - 美元对多种主要货币汇率创下半世纪以来最差表现 [5] - 华盛顿偿还巨额债务难度增大 债务上限争论可能推动美国出现第三个大党 [5]
深度|国产减重药“上市潮”闸门打开,跨国巨头如何应对
第一财经· 2025-07-06 09:46
国内GLP-1减重药市场格局变化 - 信达生物GLP-1减重药玛仕度肽(信尔美)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从获批到首方仅一周,显著快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5个月)和礼来替尔泊肽(半年)[3] - 玛仕度肽为首款国产GLP-1减重创新药,预计将带动国产减重药上市潮,国内已有约30款GLP-1类药物进入中后期临床,其中一半进入三期临床[5] - 国产药企在销售渠道布局更灵活,包括公立医院、民营机构、零售及线上平台,互联网预售模式已提前启动[3] 产品定价与竞争策略 - 玛仕度肽定价预计介于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之间,公司强调其双靶点机制带来更强减重效果(15-21%),将体现临床价值并考虑患者支付能力[4][5] - 美国市场GLP-1自费药价格已下降60%,国内专家预测随着更多产品上市及可能纳入医保,价格有望下行[1][6] - 跨国药企通过拓展适应症(如礼来替尔泊肽新增OSA适应症覆盖2亿患者)和更新说明书(司美格鲁肽心血管风险降低20%)强化竞争力[7] 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 - 注射剂型主导当前市场,口服小分子减重药成为新方向:礼来orforglipron三期临床显示40周平均减重8%,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减重13.6%[11][12] - 恒瑞、华东医药等国内药企布局口服GLP-1药物,多款已与阿斯利康、默沙东达成授权合作[13] - 肌肉流失成现有药物主要副作用(40%减重来自非脂肪组织),礼来等公司开发靶向肌生长抑制素蛋白的新药(如bimagrumab 48周体脂减少42.2%)[13][14] 市场规模与患者需求 - 2025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亿美元,中国达200亿元(年增28%)[4] - 中国超重/肥胖人群2030年或达9亿,但GLP-1药物当前未纳入医保,商业保险成为支付补充[18][19]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一季度销售额84亿美元,礼来替尔泊肽61.5亿美元,反映全球需求强劲[18] 跨国药企本土化应对 - 礼来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工厂产能,推出多剂量预装笔缓解供应瓶颈,未来或实现本土化生产[9] - 诺和诺德收购联邦生物UBT251全球权益(潜在价值20亿美元),并与腾讯健康、京东健康合作构建慢病管理生态[8][10]
德国巨头为何看上淄博企业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5:49
就业市场现状 - 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222万人 较2024年增长43万[1] - 新兴行业增速放缓 传统制造业复苏但亟需高技能人才 形成结构性矛盾[2] - 德国中小企业面临技术工人短缺 约23.1万企业主计划2024年底关闭企业 比一年前增加6.75万人[2] - 德国预计到2026年将缺少45万-75万专业技术人才 2030年缺口或扩大至100多万[3] 德国制造业案例 - 格劳博集团为全球机床巨头 在5国设生产基地 全球员工9600人 年产值18亿欧元[3] - 中国大连基地2012年投产 员工1200人 为汽车/航空航天领域提供4轴/5轴加工中心[3] - 集团选择莱茵科斯特作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引入项目的独家合作伙伴[4] 职业教育解决方案 - 莱茵科斯特推出赴德培训就业一体化项目 包含德语+技能培训+德国双元制教育[5] - 学员可选自动化技术电气师/机电一体化师/工业机械师三类职业方向[5] - 双元制路线前两年国内学习 第三四年德国培训 第五年进入德国企业工作[5] - 技术本科路线通过IHK考试后可获德国技术学士学位 或在国家开放大学获得学历[6] 产教融合模式 - 莱茵科斯特的双元制培养体系获德国企业认可 促成与格劳博合作[7] - 现代制造业70%以上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8] - 山东省通过立法强化职业教育 支持职教机构开展境外办学[8] - 公司承办中欧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会 德国双元制模式获国际好评[9]
又一跨国巨头在穗设全球研发中心,广东前4月外资增8.9%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31
公司动态 - 骊住集团在广州番禺投用国际研发中心,总面积1600平方米,配备多功能实验室并集成设计、研发至供应链全链条职能,将直接服务全球品牌技术开发[1][4] - 广州国际研发中心定位全球市场,技术聚焦卫浴五金、花洒等非陶瓷产品,承担跨职能协作,整合研发、质检、采购、供应链管理及外部合作,是协同创新枢纽[8] - 骊住集团旗下汇聚高仪、美标等国际品牌,业务遍及150个国家,拥有53000名员工[4] 中国市场战略 - 骊住集团持续看好中国市场,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卫浴市场,中国智能马桶市场十年增长12倍,2025年达1200万台,成熟度已超越日本[9][10] - 中国市场对消费者需求洞察和产品创新至关重要,广州国际研发中心将推动更多本地创新走向国际[5][9] - 骊住通过全球多生产基地布局和韧性供应链设计减弱关税摩擦影响,短期经济波动不会动摇长期信心[11] 行业趋势 - 番禺已吸引超40万市场主体,企业和经营主体连续16个季度迁入迁出增长9%以上,形成政企携手共拓市场的活力图景[1] - 广东外资实现逆势增长,今年前4个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449.3亿元,同比增长8.9%,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3.6%,其中电子信息、绿色石化、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8.3倍、81.2%、3.5倍[5] - 广东持续加码支持外商投资,计划举办百场以上投资广东重点活动,其中境外招商达19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激励,跨国公司总部叠加最高可达到1300万元的奖励[6] 研发与创新 - 广州国际研发中心的重要研发方向是材料和表面技术,骊住大量合作伙伴聚集于此,便于协同内外部资源突破技术瓶颈[7] - 中国从智能卫浴的跟随者发展为技术输出者,例如上海研发的陶瓷工艺已反哺全球工厂,广州中心将德、日、美技术融合为"骊住技术",实现一地研发、全球适用[14] - 骊住在高端细分市场拥有差异化价值,智能马桶有双喷嘴设计及专为女性开发的喷水分离技术,实行多品牌策略,高仪专注"水体验"、美标打造"舒适家居"[13] 区域优势 - 广州拥有完整的家居卫浴产业生态,智能产品开发所需的电子元件配套、快速市场验证条件,都是选择广州的关键因素[5][7] - 广州国际研发中心与上海亚太研发中心分工明确,上海中心专注亚洲市场及陶瓷技术[8] - 广东的产业优势和营商优势吸引投资者,宁波高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粤正有投资达700亿的重大项目洽谈中[5]
美国巨头宣布,大裁员!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3:50
微软裁员事件 - 微软确认拟裁员约9000名员工 占员工总数不到4% 为2023年以来最大规模裁员 [1] - 裁员旨在实施组织变革 减少管理层级 引入新技术提升效率 [1] - 此次为微软2023年裁员1万人后规模最大的一次 也是近月第三轮裁员 [1] 美国企业裁员潮 - 除微软外 宝洁 摩根士丹利 沃尔玛 UPS等多家美国公司近期均宣布裁员计划 [1] - 5月美国雇主宣布裁员人数达93816人 同比激增47% [1] - 经济日报指出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导致市场压力 企业裁员规模持续刷新纪录 [1] 劳动力市场趋势 - 美联储报告显示 多数地区劳动力需求减弱 企业因不确定性推迟招聘 [2] - 当前环境下 "减少投入"和"继续观望"可能成为多数美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2]
荣昌、石药接连斩获大单背后:中国药企半年吸金近500亿美元,跨国巨头为何疯狂“扫货”|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6-26 07:58
中国创新药企的BD交易热潮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权益授权给Vor Bio 首付款4500万美元 潜在总金额达42.3亿美元 [2]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合作获1.1亿美元预付款 潜在总收益53.3亿美元 [2] - 2024年中国医药BD交易总金额达63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59% 重磅交易24项占全球20% [3]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在全球BD规模级交易占比从2021年5%飙升至42% 交易额达455亿美元 [4] 技术领域与市场表现 - ADC药物以546.9亿美元交易总额成为BD领域最热门技术 科伦博泰等为出海主力 [7] - 双抗/多抗以245.7亿美元交易额跃居第三 百利天恒与BMS创84亿美元授权纪录 [7] - 三生制药宣布60亿美元合作后股价单日暴涨32% 子公司连续两天涨停 [3] 研发效率与竞争优势 - 中国肿瘤临床试验占比从10年前5%-10%提升至2024年40% 全球30% License-out交易源自中国 [4] - 中国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30%-20% 患者招募成本为欧美1/3 研发周期更短 [9] - 2024年中国704款原研药首次进入临床 数量全球第一 近十年累计4384个超越美国 [10] 行业驱动因素 - 跨国药企面临2000亿美元专利悬崖压力 中国高性价比管线成替代内部研发首选 [9] - 中国创新药二级市场估值与临床价值错配 BD大单驱动价值回归 [8] - 医保支付端体系创新加速 构建"医保+商保+自费"多层次支付体系 [10] 全球市场地位 - 中国分子竞争力由高质量临床数据 跨境合作规模 原创分子突破共同驱动 [4] - 中美成为全球新药研发双引擎 中国创新药从"性价比"标签转向全球创新核心参与者 [11]
美国巨型钻地弹能摧毁伊朗地下核设施吗?
新华社· 2025-06-20 08:16
美军巨型钻地弹能力分析 - GBU-57A/B巨型钻地弹重达3万磅(约14吨),配备6000磅(约3吨)高爆炸药,外壳极其厚实坚硬,可承受触地冲击并在预定深度爆炸 [1] - 该炸弹2004年首次测试,至今未用于实战,仅B-2隐形轰炸机具备实战投送能力 [4] - 研发目的源于研究显示轰炸地下核设施入口无法彻底摧毁设施,只能暂缓核计划 [1] 福尔道核设施打击可行性 - 福尔道铀浓缩设施位于地下80至90米处,专家评估单枚GBU-57A/B可能处于能力边缘 [5] - 英国研究机构认为需多次命中同一点才有较大概率穿透设施 [5] - 美军库存量估计为30枚GBU-57A/B [5] 以色列军事立场 - 以色列宣称有能力单方面摧毁伊朗所有核设施,包括福尔道地下设施 [6] - 以军已摧毁伊朗半数以上导弹发射器,强调可独立清除所有打击目标 [6] 伊朗核计划潜在动向 - 美情报评估显示若关键设施遭袭或最高领袖遇刺,伊朗可能决定制造核弹 [8] - 伊朗目前尚未最终决定是否制造核弹 [10] 美伊谈判动态 - 特朗普声明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朗发动打击,同时不排除谈判可能性 [12] - 美方坚持伊朗不得拥有核武器且须达成无铀浓缩协议 [12]
跨国公司在山东|跨国巨头抢滩山东开发区,青岛峰会拉开帷幕
齐鲁晚报· 2025-06-18 13:17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概况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以"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为主题,吸引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位跨国公司嘉宾参会,全球副总裁级以上与会嘉宾达83人,创历届之最 [1] - 山东省开发区专场推介会成为焦点,现场释放出山东以开发区为载体、深化国际合作的强烈信号 [1] 跨国企业合作实践与投资案例 - 威立雅已在青岛、济宁等6个城市布局危险废弃物处置、可再生能源项目,其中青岛高新区的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 [4] - 泰森食品在潍坊、日照建成集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肉鸡产业基地,总投资超50亿元,2024年纳税7700万元,出口额三年翻番 [4] - 麦德龙计划成为2026年山东省运会官方食材供应商,并通过产地直采模式将潍坊蔬菜、烟台水果等纳入全球供应链,目前在山东6市运营7家商场 [5] 山东省开发区产业布局与优势 - 临沂市胶合板年产量4240万立方米,占全国20%,浸渍纸、胶黏剂产量分别占全国40%、48%,临港开发区特钢基地可将每吨钢附加值提升3倍 [5] - 青岛经开区拥有海信日立等4家"灯塔工厂",2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京东方新型显示产业园已投产17个项目,2023年GDP近3000亿元,进出口超3000亿元 [5] - 烟台经开区重点突破生物医药、新型储能等产业,睿创微纳红外芯片技术全球领先,荣昌制药ADC抗癌药单品种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2024年GDP超2300亿元 [7] - 新泰经济开发区润德生物氨糖产销量全球第一,占比超60%,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带动227家零部件企业集聚 [7] -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氧化铝产能800万吨/年,三氯乙烯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7] 开发区合作网络与政策支持 - 全省开发区将开展112场招商推介、项目对接活动,首站走进临沂,聚焦产业链配套、绿色低碳等领域 [8] - 青岛海关推出60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包括9610跨关区退货试点、出口锂电池检验流程优化等,可使退货周期缩短50%,通关时间减少3天 [8] - 山东开发区以6.4%的土地面积汇聚全省58.2%的高新技术企业,贡献77.2%的实际使用外资,在《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中数量达269个,居全国第二位 [10]
港股概念追踪|香港将发表第二份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跨国巨头竞相入局稳定币(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03:05
稳定币行业动态 - 沃尔玛、亚马逊等跨国巨头探索在美国发行自有稳定币以降低支付手续费和加速结算[1] - 蚂蚁国际积极筹备在新加坡、香港和卢森堡申请稳定币牌照以完善区块链布局和跨境支付业务[1]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约2400亿美元 去年交易量超20万亿美元[2] - 稳定币兼具交易便利性、隐私性和币值稳定性 或预示交易支付新纪元[2] 香港稳定币相关企业 - 众安在线联营公司ZA Bank为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提供储备银行服务 与圆币科技合作[3] - 华兴资本控股管理的华兴新经济基金所投企业Circle成为全球稳定币领域首个IPO[3] - OSL集团与Ethena合作推出稳定币生息产品[4] - 中国光大控股曾参与Circle的6000万美元D轮融资[4] - 渣打集团、Animoca Brands和电讯盈科成立合资企业申请香港稳定币发行许可[4] - 京东集团稳定币处于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计划发行港元和美元锚定稳定币[4] - 连连数字子公司连连国际与圆币科技合作稳定币跨境支付应用项目[5]
新闻分析丨“阅兵秀”遭遇全国抗议折射美国巨大裂痕
新华社· 2025-06-15 23:49
美国阅兵与抗议活动 - 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阅兵式在华盛顿举行,这是自1991年以来首次阅兵,出动坦克、战机和6000多名官兵[1] - 同日全美50个州爆发约2000场抗议活动,数百万人参与,口号涉及移民、卫生、教育等政策不满[1] - 阅兵与抗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美国政治和社会巨大裂痕,《纽约时报》形容为"分屏式对抗"[1] 特朗普政府政策争议 - 特朗普政府被指利用军队提升形象推进政治目标,《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引发民众担忧[2] - 联邦执法机构在洛杉矶县展开非法移民执法行动引发冲突,特朗普首次未经州长请求调动国民警卫队[2] - 国民警卫队与警方同民众冲突酿成骚乱,蔓延至其他移民聚集城市并引发全美抗议[2] 美国社会分裂加剧 - 洛杉矶骚乱体现两党和民众在制度观念、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深层分裂,《卫报》评论称这是政治极化的表现[2] - 从洛杉矶骚乱到阅兵日抗议,民众对白宫行政权力的意见分歧加剧,《新闻周刊》指出凸显对民主制度的担忧[3] - 美联社评论称阅兵与抗议划出"美国鲜明的断层线",华盛顿成为展示美式民主混乱的窗口[3] 历史背景与政治动机 - 美国历史上阅兵多发生在军事成果明确、国内团结时刻,如1991年海湾战争后[1] - 此次阅兵未能凝聚民心反而加剧撕裂,舆论认为阅兵是特朗普79岁生日的"权力秀"[1] - 白宫坚称阅兵日期是巧合,但抗议活动持续多日显示社会对国家未来走向的深度分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