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XIACY)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小米集团-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超过 4200 万台1
摩根· 2025-07-16 0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小米公司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基准市场表现一致)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超第一季度 [1] - IDC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微增1.0%,达2.952亿部;Canalys数据则显示同比下降1% [1][3] - 按公司划分,三星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达5800万部,同比增长7.9%,全球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9.7%(Canalys数据为19%);苹果出货4640万部,排名第二,份额15.7%(Canalys数据为16%);小米出货量同比微增0.6%,达4250万部,排名第三,全球市场份额14.4%(Canalys数据为15%)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小米公司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为57.30港元,目标价62.00港元,较目标价有8%的上涨空间;52周股价范围为15.36 - 61.45港元;当前流通股2.5501亿股,市值1861.46亿美元,日均交易额9.21亿美元 [4] - 预计2024 - 2027财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7元、1.52元、2.10元、2.56元;净收入分别为3659亿元、4730亿元、6072亿元、6871亿元;EBITDA分别为259亿元、438亿元、624亿元、770亿元;ModelWare净利润分别为237亿元、362亿元、483亿元、595亿元;市盈率分别为34.9、37.6、28.2、22.9 [4] 估值方法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对智能手机、IoT和互联网服务三个业务单元使用剩余收益(RI)模型,分别应用11%、11%和11.4%的股权成本,终端增长率分别为3%、3%和6% [9] - 电动汽车业务采用DCF估值,加权考虑30%的乐观情景、60%的基准情景和10%的悲观情景,以反映2025年上半年第二款电动汽车可能的成功情况,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12.2%,终端增长率为5%,并加上投资价值 [9]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对Greater China Technology Hardware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2018.HK)评级为“O”(增持),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002281.SZ)评级为“U”(减持)等 [64]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上涨0.22%,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7-14 14:41
指数表现 -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收盘上涨0.22%至3024.86点 成交额547.1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16% 近三个月上涨15.33%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0.35% [1] - 指数基日为2011年12月30日 基点为2000点 [1] 成分股权重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3.72% 汇丰控股以10.29%居首 [1] - 腾讯控股占比9.65% 阿里巴巴-W占比9.04% 小米集团-W占比7.05% [1] - 金融股占四席:建设银行6.85% 友邦保险4.92% 工商银行3.64%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40.64%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 - 可选消费占比23.23% 通信服务占比15.86% 信息技术占比9.13% [2] - 能源(3.98%)、房地产(3.34%)、公用事业(1.67%)等行业占比较低 [2] 市场与编制 - 成分股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2] - 指数由中华交易服务委托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反映港股通市值前50蓝筹表现 [1]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356.2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7-11 12:40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356.27点[1] - 近一个月上涨3.32%,近三个月上涨17.53%,年至今上涨27.89%[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1] 指数构成与权重 - 指数样本为港股通范围内50只TMT主题上市公司证券[1] - 十大权重股:小米集团-W(15.3%)、中国移动(14.32%)、腾讯控股(13.96%)、中芯国际(7.91%)、快手-W(7.1%)、长和(4.71%)、联想集团(2.98%)、中国电信(2.81%)、舜宇光学科技(2.12%)、中国联通(2.04%)[1] - 全部样本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1] - 行业分布:通信服务55.48%,信息技术44.52%[1]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2] - 特殊情况可进行临时调整,包括样本退市、新上市TMT企业市值排名前十等情况[2] - 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合资格时将相应调整[2]
小米(01810)技術面現關鍵轉折?多空激戰56元關口!
格隆汇· 2025-07-11 02:44
技术信号分析 - 当前股价58元 跌破10日均线58.18元 但站稳30日均线55.11元和60日均线52.16元 显示中期趋势未转弱 [1] - MACD指标与保力加通道同步发出买入信号 RSI指标58处于中性区间 未现超买超卖 [1] - 技术信号总结呈现10个买入信号和6个卖出信号 综合评级为"买入" [1] 关键价位分析 - 54.4元为近期重要支撑位 失守可能下探51.7元 上行需突破59.6元阻力位才能挑战62.1元年内高点 [2] - 尽管技术面给出买入评级 但统计显示上涨概率仅54% [2] 衍生品市场表现 - 7月8日小米股价下跌2.98%期间 摩通熊证(56964)两日涨幅达40% 法兴熊证(57008)上涨29% 体现高杠杆特性 [5] - 摩通认沽证(16863)和瑞银认沽证(17706)分别录得11%和12%涨幅 风险相对可控 [6] 看涨策略产品 - 汇丰认购证(14677)和瑞银认购证(14816)行使价61.05元 提供5.5倍杠杆 引伸波幅较低适合中线持有 [8] - 瑞银牛证(64335)和汇丰牛证(64019)提供9.6倍实际杠杆 收回价52元 但需注意收回风险 [8] 看空策略产品 - 瑞银认沽证(17706)和摩通认沽证(16863)提供4.3倍杠杆 行使价约54元 其中摩通产品成本优势显著 [11] - 摩通熊证(54810)和法兴熊证(54560)提供15.8倍实际杠杆 收回价分别设于60.4元和60.8元 法兴产品溢价最低 [11] 衍生品参数细节 - 某认沽证街货比22.37% 溢价14.59% 引伸波幅41.986 行使价53.94元 到期日2025年12月17日 [13] - 另一产品街货量1043.2万股 换股价4.4元 杠杆比率13.18倍 每手10000股 [13]
Xiaomi Over Apple: Buying Any Weakness Of This China Top Pick
Seeking Alpha· 2025-07-08 18:02
投资策略调整 - 过去几年持续减持苹果仓位 目前已完全清仓并获利了结 [1] - 将资金重新配置至小米集团 显示对后者投资价值的认可 [1] 分析师背景 - 具备五年以上咨询审计行业经验 涵盖估值 FP&A 财务控制等专业领域 [1] - 研究风格以价值导向为主 侧重长期机会而非短期择时 [1] - 文章侧重数据与事实分析 淡化投资评级的主观判断 [1] 持仓披露 - 当前通过股票及衍生品持有小米集团多头仓位 [2] - 研究内容为独立观点 未受相关公司利益影响 [2]
黄金,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00:20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涨0.83%至6279.35点,创历史新高 [5][7] - 纳斯达克指数涨1.02%至20601.1点,创历史新高 [5] - 道琼斯指数涨0.77%至44828.53点,旅行者集团、波音、摩根大通领涨,涨幅分别为2.56%、1.76%、1.76% [5][9] 大型科技股表现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1.03%,亚马逊涨1.59%,微软涨1.58%,英伟达涨1.33% [10][11] - 苹果涨0.52%,谷歌-C涨0.44% [11]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4%,但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跌0.98% [13] - 小米集团跌3.61%,美团跌2.56%,阿里巴巴跌1.87% [13][14] - 比亚迪股份-ADR涨0.41%,网易微跌0.11% [14] 脑再生科技表现 - 脑再生科技单日狂飙近122%,年内涨幅近180倍 [15][17]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0.08美元至83.6美元 [17] 美国政策动态 - 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计划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1.5万亿美元支出 [19][21] - 法案以218票支持、214票反对通过,两名共和党议员投反对票 [19][20] 债券与商品市场 - 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涨,10年期收益率涨6.30个基点至4.342% [23] - 纽约现货黄金跌0.92%至3326.085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跌0.71% [24] - 现货白银涨0.77%,COMEX白银期货涨0.85% [24] 经济数据 - 美国6月非农就业增长14.7万人,失业率降至4.1% [23] - 美国5月贸易逆差扩大至715亿美元 [24]
From Phones To EVs: How Xiaomi Is Building The Next Consumer Tech Empire
Seeking Alpha· 2025-07-03 15:43
行业背景 - 作者为财富500强企业全资子公司的DevOps工程师,专注于AI工具和应用程序的构建、部署和维护 [1] - 在生成式AI系统科学方面具备深入知识,拥有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训练和部署的第一手经验 [1] - 正在获取更高级的AWS机器学习认证以进一步提升AI和机器学习专业能力 [1] 内容定位 - 通过投资视角分享AI和机器学习见解 [1] - 在TipRanks的两年期排名中位列31,463名金融博主中的第716位,41,143名专家中的第1,222位 [1] 作者声明 - 未持有任何提及公司的股票、期权或类似衍生品头寸 [1] - 未来72小时内无计划建立此类头寸 [1] - 文章表达个人观点,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外的任何补偿 [1] - 与任何提及公司无业务关系 [1]
中华交易服务中国香港内地指数下跌1.07%,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7-03 13:56
指数表现 - 中华交易服务中国香港内地指数(CESHKM)当日下跌1 07%至6540 8点,成交额819 15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0 79%,近三个月上涨0 94%,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 85%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2000 0点,涵盖沪深港三地上市中国大中盘证券 [1] 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 74%,腾讯控股(9 85%)、阿里巴巴-W(9 21%)、小米集团-W(9 02%)为前三大成分股 [1] - 金融板块占比22 93%,含建设银行(8 38%)和工商银行(4 52%) [1][2] - 可选消费(30 73%)与通信服务(22 04%)为前两大行业,美团-W(6 42%)、比亚迪股份(3 87%)属于该板块 [1][2] 市场分布特征 - 成分股100%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行业分布中信息技术占11 51%,能源占5 77%,医药卫生占2 59% [2] - 房地产(2 35%)、主要消费(1 06%)等次要行业合计占比不足10% [2]
恒生指数收跌0.63%,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67%。小米集团收跌3.4%,阿里巴巴收跌近3%。
快讯· 2025-07-03 08:18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跌0 63%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 67% [1] 个股表现 - 小米集团收跌3 4% [1] - 阿里巴巴收跌近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