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服务

搜索文档
深圳等一线城市超五成职场人愿为AI服务付费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07:32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小玲 此外,数据分析/图表生成/信息整理、会议纪要/语音转文字、创意构思/方案也分别以35.7%、25.6%和 24.1%的占比成为AI工具的重要应用场景,展现出更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这种"通用+垂直"双轮驱动 模式,有效覆盖了从基础办公到高价值创造的全链条需求,推动职场AI向精细化、专业化迈进。 在人机共创模式下,职场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增强,超六成的职场人表示能够 在AI辅助下完成原本需要真人同事协助的工作。智联招聘数据显示,56.1%的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 费,揭示出AI产品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进一步了解职场人的付费偏好,80.8%的职场人选择了更精准、更高质量的内容输出;65.7%关注更专 业的领域知识和能力,这表明职场人更看重AI工具在内容质量和专业深度上的效果加成。"更快的响应 速度"和"定制化的功能或服务"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显示出职场人在追求高效的同时也更注重个性 化体验。职场人对AI服务的付费意愿也体现了其对AI功能提升的期待与需求,勾勒出AI服务未来的优 化方向。 如今,AI技能已从"加分项"逐步转向"基础竞争力 ...
刚刚,Sam Altman发文,透露OpenAI正在干的大事业
机器之心· 2025-09-24 02:31
核心观点 - OpenAI联合甲骨文和软银在美国新增五个AI数据中心选址 作为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的一部分 加上德克萨斯州阿比林旗舰站点及CoreWeave项目 规划容量达近7吉瓦 可为超500万户家庭供电 提前完成1月宣布的5000亿美元10吉瓦承诺 [1]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强调算力是人工智能兑现承诺的关键 通过星际之门计划取得历史性进展 为未来突破奠定基础 [3] - Altman在博客中提出人工智能使用增长惊人 未来或被视为基本人权 需大规模扩展AI基础设施 10吉瓦算力可能实现治愈癌症或个性化教育等突破 [5] - 愿景是打造每周生产一吉瓦规模新AI基础设施的工厂 需多年时间及全技术栈创新 重点在美国建设 扭转他国在芯片工厂和新能源领域领先局面 [6] 算力扩张计划 - 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用至少400万GPU打造超级AI巨兽 [1] - 五个新数据中心中三个与甲骨文合作 位于德克萨斯州沙克尔福德县 新墨西哥州多尼亚安娜县及中西部未公开地点 两个与软银合作 位于俄亥俄州洛兹敦和德克萨斯州米拉姆县 [1] - 星际之门计划使训练加推理基础设施变成大规模实体系统 支撑下一代AI模型发展 [3] 人工智能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越来越智能 获取AI能力将成为经济发展根本动力 甚至被视为基本人权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更多AI为自己工作 [5] - 若AI按预期轨迹发展 10吉瓦算力可能实现治愈癌症或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等突破 需避免因计算资源限制而取舍 [5]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打造每周生产一吉瓦规模新AI基础设施的工厂 需在芯片 电力 建筑到机器人技术等全技术栈层面创新 [6] - 重点在美国大规模建设设施 扭转他国在芯片工厂和新能源生产等领域的发展速度领先局面 [6] - 算力提升是推动营收增长的关键 已有令人兴奋的新融资思路 将在未来几个月介绍相关计划及合作伙伴 [6]
《世界贸易报告》:到2040年AI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11:50
AI对全球贸易的促进作用 - AI有望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贸易成本使全球跨境商品和服务流动价值提升近40% [1] - AI工具通过改善供应链可视性、实现清关自动化、减少语言障碍等方式提升贸易效率 [2] - 全球贸易预计增加34%至37% 其中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包括AI服务)预计增长42% [3] - AI开发与应用预计带来全球GDP增长12%至13% [4] - 2023年全球AI相关投入品贸易额达2.3万亿美元 包括原材料、半导体和中间产品 [4] A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比率(技能溢价)预计下降3%至4% [4] - AI对中技能和高技能岗位替代效应更明显 相对减少对中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4] - 所有劳动群体实际工资预计上升 但任务自动化可能影响转录、翻译和支持性职能岗位 [7] 数字鸿沟与政策差异 - 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拥有更先进的AI政策框架并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7] - 低收入经济体近期才开始制定数据流动和AI监管措施 限制其利用AI潜力的能力 [7] - 数字化可交付服务贸易每增长10% 跨境AI专利引用增加2.6% [5] - 政策采纳不均衡可能加大AI准备度的结构性差距 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和算力分布不均 [6] 国际贸易与AI协同发展 - 贸易有助于AI创新扩散 更开放经济体获得更强创新溢出效应 [5] - 双边贸易流量与跨境AI专利引用高度相关 体现知识流动的代理指标 [5] - 需要增加AI发展所需的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 并加强国际合作 [8] - 配套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教育体系和政府支持影响包容性增长 [8]
港股通2025年中报分析:港股通ROE持续回暖,关注科技+深度价值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5 10:44
核心观点 - 2025H1港股通整体收入增速放缓但非金融板块利润增速和盈利能力改善 ROE持续回暖反映中国经济转型特征 新经济领域成为主要增长动力[4] - 港股通与A股相比在互联网、新消费领域基本面更占优 而A股在科技硬件和军工板块表现更好[5] - 报告看好广义成长方向 包括人工智能和新消费互联网平台 以及创新药和医疗服务 同时关注深度价值板块如地产链和大众消费的低位反转机会[5] 港股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H1港股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1.4% 环比2024H2下降1.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增速4.2% 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4] - 港股通非金融营业收入同比增速0.5% 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 但归母净利润增速7.2% 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4] - 港股通非金融ROE(TTM)持续改善 2025H1达6.4% 环比2024H2上行0.1个百分点 连续改善一年[4] - 销售净利润率(TTM)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1.0% 但资产周转率(TTM)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40.7%[4] 大类板块比较分析 - 港股通消费板块ROE(TTM)11.0% 环比改善1.2个百分点 呈现量价齐升[5] - 科技和医药板块ROE(TTM)分别为8.2%和6.8% 环比改善 主要由销售净利润率提升驱动[5] - 周期、制造、金融地产板块ROE(TTM)分别为7.5%、6.8%、6.4% 环比下行[5] - 与A股对比:港股通在科技、制造、医药板块ROE绝对值更高 而A股在消费和金融地产板块更优[5] 行业层面业绩表现 - 计算机、轻工制造、房地产、半导体、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等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边际改善[5] - 煤炭、汽车等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下行[5] - 轻工制造、商贸零售、计算机行业呈现量价齐升[5] - 煤炭、石油石化、建筑、汽车行业呈现量价齐跌[5] 指数盈利与估值状况 - 恒生指数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0.8% 恒生科技指数增速12.1% 环比均下滑[5] - 2025年三季度市场下修港股盈利预测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一致预期EPS较6月底分别下降2%和9%[5] - 港股房地产行业估值分位数处于偏低水平[5] - 部分地产链公司货币资金大于市值 进入深度价值区间[5] 投资机会与方向 - 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新消费情绪价值的互联网平台具备配置价值[5] - 创新药和医疗服务基本面持续改善[5] - 关注地产链在"好房子"政策带动下的股价修复机会[5] - 大众消费板块(如饮料乳品)成长性改善 存在行业轮动机会[5]
以1990年代日本互联网股票“飙升”为例,美银美林:中国AI行情还有空间,但是....
美股IPO· 2025-09-04 04:24
核心观点 - 中国AI股票当前波动率数据显示行情尚未达到资产泡沫顶峰特征 仍存在进一步上涨潜力 [1][2] - 但市场面临股票供给不足与投资者狂热情绪可能催生类似1990年代日本互联网泡沫的极端风险 [1][9] 波动率信号分析 - 中国AI股票组合2025年实现74.0%回报率 但3个月已实现波动率48.4% 低于2024年的52.1% [6] - 波动率水平未达资产泡沫见顶前期典型模式 表明行情仍处相对早期阶段 [6] - 寒武纪股价自7月以来涨幅超过146% 阿里巴巴AI相关收入呈现三位数增长并带动股价单日上涨18% [3] 历史对比风险 - 1990年代日本互联网泡沫中 软银股价一年多飙升逾3000% 波动率达98% [9] - 日本甲骨文涨幅超过美国甲骨文两倍 体现本土泡沫极端化特征 [9] - 中国AI股票供应有限 QDII额度限制加剧境内供需不平衡 可能重现资金追逐少量股票的局面 [11] 市场动态与监管 - 散户"错失恐惧"情绪蔓延可能推升泡沫风险 [2][11] - 监管可能在"过度的非理性繁荣"形成后出手打压投机行为 [11] - 做空中国AI股票面临挑战 看涨情绪使做空操作变得困难且为时过早 [6]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通过固定行权 低偏度对冲策略规避短期回调风险 [12]
金山云绩后涨超5% AI收入同比增超120%至7.3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5 02:40
股价表现 - 金山云股价上涨5.19%至7.9港元 成交额达6.13亿港元[1]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3.5亿元 同比增长24.2% 环比增长19.3%[1] - AI账单收入达7.3亿元 同比增长超120%[1] 业务结构 - AI业务在公有云收入占比攀升至45%[1]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贵金属、算力、半导体、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1:3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沪指涨0.59% 创业板指涨1.41% [1] - 贵金属、算力、半导体、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1]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认为市场中长期仍有望持续上行 支撑逻辑未变 估值合理 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开启及公募资金发行回暖构成新积极因素 [1] - 华泰证券表示居民存款搬家构成国内流动性改善信号 市场顶部判断意义有限 调整幅度不会太深 国内基本面、流动性及海外流动性三因素正汇聚积极变化 [2] - 东方证券指出市场无整体性过热 行业拥挤度多处于中等区间 八月底最后一周股指或完成阶段性冲顶 日线级别宽幅震荡难免 [3] 配置方向 - 短期关注滞涨方向 中长期聚焦科技自立、内需消费与红利个股三条主线 [1] - 科技领域重点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产业链、国防军工及低空经济 [1] - 消费板块基本面有望保持韧性 关注补贴相关及线下服务消费 [1] - 红利板块关注部分高质量标的 [1] - AI链、创新药、军工、大金融仍是战略配置重点 建议内部适度高切低 [2] - 投资者需把握板块轮动切入点 可参与近期涨幅不大的板块或个股 [3]
AI“换芯”联想
北京商报· 2025-08-21 14:24
全球PC市场表现 - 2025年Q2全球PC出货量达6840万台 同比增长6.5% [1] - 联想市场份额24.8% 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稳居全球第一 [1] - 联想出货量1697万台 同比增长15.2% 显著超越行业平均增速 [1] 联想财务表现 - 季度营收188.3亿美元 同比激增22% 创历史最高一季度收入 [4] - 净利润5.05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08% [4] - 核心净利润(非经调整)3.89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4] - 毛利率14.7% 较去年同期16.6%下降1.9个百分点 [5] - 基础设施业务(ISG)亏损8552万美元 [5] 业务结构分析 - 智能设备业务(IDG)贡献过半营收和大部分利润 [5] - 非PC收入占比达47% [5] - 基础设施业务(ISG)收入同比增长36% [5] - AI服务器收入同比翻倍 [5] - 方案服务业务(SSG)溢利率达22% [5] AI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推进"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 开启第五次创业 [1] - AI服务器订单锁定后毛利空间高于通用服务器 [7] - AI驱动解决方案形成全栈式产品组合 利润结构更轻 [7] - AI PC已实现市场份额突破 但消费者感知度仍需培育 [8] 行业竞争态势 - AI算力基建处于高速增长期 行业向"算力+算法+场景"全栈竞争演进 [7] - 传统硬件巨头需构建开放生态 通过投资与合作强化竞争力 [7] - 全球算力竞赛白热化 区域政策波动带来挑战 [9] - 硬件利润天花板显现 服务业务溢价能力成为关键课题 [9]
金山云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增24.2%至23.5亿元 AI收入增至7.3亿元
金融界· 2025-08-21 00:02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23.5亿元 同比增长24.2% 环比增长19.3% [1] - 调整后EBITDA达4.1亿元 同比增长570.1% 调整后EBITDA率17.3% 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总收入43.19亿元 同比增长17.8% 经调整EBITDA约7.25亿元 同比增长672.62% [1] 业务构成 - 公有云业务收入16.3亿元 同比增长31.7% 行业云收入7.2亿元 同比增长10.1% [1] - AI账单收入达7.3亿元 同比增长超120% 占公有云收入比例攀升至45% [1] - 小米和金山生态收入6.3亿元 同比增长69.5% 占收入比例26.8% [1] 生态合作 - 上半年来自小米金山生态收入达11.3亿元 完成2025年度关连交易总额度的40% [1] - 生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显示生态协同效应进一步强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