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叮咚买菜(DDL)
icon
搜索文档
叮咚买菜:用AI重构“从种子到筷子”的数智实验场
北京商报· 2025-07-24 09:12
公司战略与商业模式 - 公司采用"一寸窄一公里深"战略,专注生鲜食品赛道,通过深耕供应链全链路打造差异化商品,形成独特竞争力[3] - 商业模式从流量平台思维转向商品生态思维,吸引对食品品质和新鲜度有高要求的用户群体[3] - 通过规模化直采和订单养殖建立黑猪养殖基地、数字渔仓,实现生鲜食材全链路管控,提高品质确定性[3] 数字化与AI技术应用 - 数字化覆盖种植养殖、集采、仓储、食品研发、物流运输等全环节,实现线上精准咬合[4] - AI将商品研发周期从传统以年/月为单位压缩至以天计算,实现上游快速反应[4] - 形成"数字化底色+AI增强"的数智大脑,重构决策链条并提升供需匹配度[4][5] 供应链创新 - 实现"田间到餐桌最快24小时直达",从采摘到上架不足24小时[5] - 预测补货调拨SaaS系统已投入运营,供应商每日上传数据,系统完成分析后反馈预测[6] - 商品溯源能力以SaaS服务开放,消费者可查询完整商品溯源信息如施肥记录、质检报告等[6] 产品开发与测试 - 新品测试周期压缩至7天,1-2天上架+1-2天铺货+3天分仓测试即可判断市场反应[7] - 在上海地区将200个前置仓划分为实验组,3天内获得用户反馈数据[7] - "啵啵脆蓝莓"案例显示通过AI分析锁定18mm+、脆甜口感、方便携带等核心需求[8] 生态合作与开放平台 - 计划向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放数字化能力,包括消费者行为分析、商品知识图谱等[5] - 核心AI能力以SaaS服务形式开放,涵盖预测补货、选品营销、智能调度等环节[5] - 未来可能开放门店管理系统、前置仓运营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6] 行业变革趋势 - 零售业竞争从流量争夺转向供给侧数据穿透力,数据闭环成为打破内卷的真正壁垒[1] - 传统零售核心要素从"人货场"转变为"AI+"的智能生态场[10] - 行业正在通过"数字化底色+AI增强"实现从种子到筷子的全链路把控[1]
从“流量思维”到“商品思维”:叮咚买菜拒绝内卷,专注长期
经济网· 2025-07-24 08:17
战略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4G"战略,核心方向为"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源于对家庭饮食场景的长期专注和坚持独立思考与长期主义的选择 [1] - 在当前以价格战为主的竞争环境中,公司选择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专注于"好"这一维度,摆脱行业内卷,用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流量和平台思维 [1] - 战略落地的具体路径是"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聚焦生鲜和食品赛道,深入供应链全链路,开发更具差异化、品质更优的"好商品" [1] 商品力建设 - 公司采用"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开发逻辑,在常规品类中提升口味、安全、健康、便利和价格竞争力,同时挖掘细分场景中的新需求 [2] - 在生鲜领域,公司通过投资上游资源强化品质保障,联合合作方设立黑猪养殖基地和数字渔仓,强化源头控制、拓展差异化商品供给 [2] - 在非生鲜品类中,健康化食品成为重点方向,公司致力于打造低GI食品专区,开发全品类、全场景的低GI商品,推动供应链生态建设 [2] 技术支撑 - 公司基于AI构建"数智大脑",提升供需协同效率,并拓展至食品安全保障、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 [3] - 随着AI时代的到来,公司认为未来的零售门店、线上零售渠道将变成智能生态场,而不再是简单的人货场 [3] 业绩与数据 - 目前公司"好商品"的SKU占比已达40%,过去半年中淘汰了4000余款表现平庸的商品 [1] - 截至今年上半年,带有"配料干净"标签的商品销售额突破5亿元,低GI商品销售额从去年同期不足百万元增长至近6000万元 [2] 未来展望 - 公司表示将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走向全球,通过中国生鲜食品供应链的出海,参与解决更大市场的供需平衡问题 [3] - 公司强调其创业使命初心不变,即"让美好的食材像自来水一样,触手可得、普惠万众" [3]
销售额两年增长近60倍,低GI商品是电商平台下一个“爆发点”吗?
国际金融报· 2025-07-23 13:56
低GI食品市场增长 - 低GI食品市场两年内销售额增长近60倍 从2023年上半年不足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上半年接近6000万元 [1] - 全国低GI食品市场规模2023年约1300亿元 预计2030年将达到2000亿元 [2] - 京东超市2022年低GI食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倍 消费者人数同比增长8倍 [3] 行业参与者动态 - 乳企如君乐宝 伊利推出低GI奶 盼盼食品推出低GI饼干和欧包 百草味坚果获低GI认证 [2] - 茶饮品牌喜茶 霸王茶姬将降低升糖指数作为卖点 [1][2] - 叮咚买菜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合作 共同制定低GI标准并开发商品 [3] 渠道变化 - 传统商超和专业渠道占比萎缩 线上渠道快速增长 [2] - 社区团购和内容电商成为新增长点 [2] - 叮咚买菜推出全品类低GI食品专区 目前平台低GI SKU约几十支 [3] 消费者认知与挑战 - 消费者对低GI食品存在"智商税""选择少""不好吃"等初印象 [2] - 行业面临推广成本高和消费认知度低等问题 [3] - 叮咚买菜采用"快上快下"策略 快速测试和培育潜在爆款商品 [3] 市场趋势 - 低GI概念深入消费者心智 社交平台相关讨论热度高 [1] - 低GI被列为食品健康趋势之一 搜索热度和销售表现显著提升 [3] - 行业已明确进入快速增长期 [2]
叮咚买菜锚定新赛道,CEO:取代流量思维,聚焦创造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7-23 09:39
公司战略 - 公司发布"4G"战略 核心聚焦"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 区别于行业价格战和补贴打法 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1][3] - 提出"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 专注生鲜和食品赛道 用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流量平台思维 深耕供应链全链路 [3] - 过去半年汰换超4000个平庸商品 当前好商品SKU占比达40% 通过创造增量价值而非零和博弈实现增长 [5]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AI赋能零售 测试求真溯源系统 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配送的全链路透明化 [7] - 未来零售渠道将转型为智能生态场 突破传统人货场模式 [7] 健康食品布局 - 锚定低GI健康食品市场 该市场已从培育期进入全场景扩张期 电商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1][8] - 低GI食品销售额从2023上半年不足百万增至2024上半年近6000万 带健康标签商品销售额突破5亿 [8] - 当前低GI市场存在三大痛点: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概念混淆 品类同质化集中于代餐等少数品类 研发侧重GI值控制忽视口感优化 [10] - 公司将通过需求导向研发、体验升级、全场景覆盖和健康饮食服务四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10] 消费趋势洞察 - 75%消费者为健康增加维生素摄入 78%关注心理健康 72%的18-45岁人群倾向控糖食品 [8] - 消费者对饮食品质要求持续提升 行业需避免因流量争夺忽视商品和供应链建设 [5]
叮咚买菜CFO王松:积极拥抱即时零售 但要客观理性看待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08:11
针对近期即时零售赛道的商战,叮咚买菜CFO兼叮咚谷雨董事长王松近日接受证券时报在内的媒体采访 时表示,公司积极拥抱即时零售,但对于"烧钱"补贴模式,应理性看待。 在王松看来,应客观理性看待即时零售价格和补贴大战带来的这一波"增长"与"质量":靠"烧钱"模式快 速带来的单量是否可以留下用户、留下规模?要"再看看";生鲜规模快速增长是否可以带来经济性? 要"审慎看待"。 区别于市场上以价格和补贴来吸引消费者的主流打法,叮咚买菜致力于走差异化竞争的路线,以摆脱行 业同质化内卷。 以生鲜供应链为例,王松透露,今年上半年,叮咚买菜在规模化直采和订单养殖的基础上,又陆续联合 上游合作方成立黑猪养殖基地、数字渔仓,通过自身入局,既实现生鲜食材全链路的管控,提高生鲜商 品的品质确定性,还能进一步地发掘中国各地甚至海外具有地域特色、有销售潜力的差异化商品。 "叮咚买菜不一味追求多少单量,更关注GMV(商品交易总额)、消费者留存率等指标。"王松说。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已实现连续十个季度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利,以及连续五个季度的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利。以上海为例,刚创业时仓均日单量仅600单,如今高峰期可达1700 ...
叮咚买菜CEO梁昌霖首谈即时零售大战 不要零和博弈要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7-23 06:24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行业掀起大规模补贴潮,平台企业投入几百亿补贴抢用户,瞄准万亿市场规模 [1] - 行业竞争激烈,预计最终只会剩下一两家或两三家头部企业 [1] - 公司提出"做增量"策略,避免零和博弈,让行业参与者都能生存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10个季度实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利,连续5个季度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利 [1] - 2023年四季度首次实现季度性盈利,2024年首次实现年度性盈利 [1] 公司战略方向 - 采取长期主义策略,专注"一寸窄、一公里深"的深耕模式 [1] - 推出"4G"战略,聚焦"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四大核心 [1] - "4G"战略本质是在"多、快、好、省"四个维度中专注做"好"这一件事 [3]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区别于行业主流的价格战和补贴打法,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5] - 采用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流量和平台思维,专注生鲜和食品赛道 [5] - 通过深耕供应链全链路打造差异化商品,吸引追求食品品质的高端用户 [5] 经营数据表现 - 全国平均客单价约70元,上海约72元,较四年前的50多元显著提升 [5] - 上海仓日均单量高峰期达1700单,全年平均1500单,江苏达1000单,较创业初期的600单大幅增长 [5] - 上海家庭渗透率超30%,苏州、杭州渗透率达25%左右 [5] 商品开发策略 - 汰换平庸商品,过去半年淘汰超4000支商品,"好商品"SKU占比达40% [6] - 常规品类做到"人有我优",细分场景开发"人无我有"的差异化商品 [6] - 重点投资上游供应链,建立黑猪养殖基地和数字渔仓,实现全链路管控 [6] - 布局低GI健康食品市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6] 健康食品发展 - 健康化饮食场景需求巨大但供给不足,存在伪概念商品和高溢价问题 [7] - 已建立低GI食品专区,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低GI商品 [9] - 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合作制定低GI标准,解决推广和认知问题 [9] - 配料干净标签商品上半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低GI商品销售额从2023年上半年不足百万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近6000万元 [9] 数字化与AI应用 - AI正在重构即时零售的"人货场",未来零售渠道将变成智能生态场 [9] - 已形成"数智大脑",实现全链路精细化管理、食品安全保障和商品生命周期管理 [10] - 开发"求真溯源系统",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配送的全链路透明化 [10] - AI可辅助新品开发决策,7天内即可判断新品市场潜力 [10] 国际化布局 - 正在推动中国"好商品"出海 [10] - 计划将数字化经验向全球零售市场推广 [10]
叮咚买菜设10个独立事业部,强化供应链和自有品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7-23 03:14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提出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流量和平台思维 专注生鲜食品赛道并深耕供应链全链路 [1] - 公司启动组织架构调整 将商品开发中心改为10个独立事业部 按蔬菜豆制品、水果、水产等大品类划分 由10位核心高管分别带队 [1] - 此次调整被视为公司在自有品牌方向的进一步探索 [1] 自有品牌发展 - 公司2021年提出商品力策略 核心是打造自有品牌 已开发出"良芯匠人""有豆志""蔡长青""拳击虾""保萝工坊""黑钻世家"等多个品牌 [1] - 公司联合上游合作方成立黑猪养殖基地 服务于旗下"黑钻世家"黑猪肉自有品牌 [1] - 部分自有品牌不仅在公司渠道销售 还拓展至淘宝、京东、抖音等线上渠道 并布局线下七鲜、永辉等KA渠道 [2] - 2024年11月"黑钻世家"品牌在上海开出独立专卖店 [2] - 米面制品和肉类事业部的外销业务进展较快 但并非所有自有品牌都确定走外销路线 [2] 行业趋势 - 零售业呈现"缩短链路、介入传统供应链、强化自有品牌"的转型方向 [2] - 永辉计划3-5年内将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提升至40% [2] - 步步高超市3月份上线自有品牌"BL" [2] - 零食量贩企业鸣鸣很忙推出"红标"和"金标"系列自有品牌 [2]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GMV为59.6亿元 同比增长7.9% [3] - 第一季度营收为54.8亿元 同比增长9.1% [3] - GAAP标准下净利润为801.7万元 净利润率为0.1% [3] - 业务数据改善得益于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变化 [3]
“不做所有人的75分,只做少数人的120分” 梁昌霖不想“卷”了,叮咚买菜能破局“小而美”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0:12
公司战略调整 - 叮咚买菜发布"4G"战略,聚焦"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1] - 公司放弃低价竞争策略,转向差异化路线,提出"不做所有人的75分,只做少数人的120分" [2] - 战略调整始于年初,重点开发高品质和差异化商品 [4] - 采用"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深耕供应链而非追求用户规模 [6] 组织架构与运营调整 - 解构原有商品开发中心,设立10个独立事业部,由高管牵头负责 [7] - 招聘500名管培生以注入新鲜血液 [9] - 汰换4000支平庸商品,好商品SKU占比已达40% [9] - 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低GI商品 [9] 产品与服务升级 - App新增"品质之爱"专区,包含7大特色板块 [7] - 上线"AI饮食管家"和AI大模型搜索功能 [7] - 专注生鲜食品赛道,以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流量思维 [5] 财务表现与区域增长 - 一季度GMV达59.6亿元,同比增长7.9% [10] - 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9.1%,连续5季度正增长 [10] - 连续10季度Non-GAAP盈利,5季度GAAP盈利 [10] - 江浙沪核心区域增长显著:上海+5%,浙江+17.8%,江苏+13.9% [10] - 广深区域惠州和佛山增长超40% [10]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42.9亿元 [10] 全球化布局 - 在东南亚、中东、中亚建立业务基础 [13] - 通过李锦记、香港DFI等合作伙伴将商品销往30多国 [13] - 计划将更多内地特色生鲜食品引入海外商超 [13] - 利用中国供应链能力解决全球食品损耗问题 [13] 行业竞争环境 - 面临阿里、美团、京东等巨头的即时零售竞争 [12] - 专家认为市场足够大,平台模式与叮咚买菜差异化 [12] - 前置仓模式在江浙沪市场已占据一席之地 [13] - 行业处于"多快好省"补贴战中 [9]
叮咚买菜梁昌霖:不参与行业“内卷”,聚焦生鲜食品即时零售差异化竞争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2:55
围绕新战略,梁昌霖分析称,叮咚买菜会用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主流的流量和平台思维,专注在生 鲜、食品赛道,深耕供应链全链路。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调整,打造更好的、差异化的商品,来 吸引那些对食品品质和新鲜度有更高追求的用户,从而让叮咚买菜形成区别于同类型渠道的消费者心 智,打造独特竞争力。 此外,叮咚买菜对内部商品开发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叮咚买菜的开 发策略初显成效,在过去半年内,叮咚买菜内部已经汰换了超4000种商品,目前好商品的SKU占比已经 达到40%。 与此同时,叮咚买菜在布局上游供应链方面动作频频。会上,叮咚买菜CFO兼叮咚谷雨董事长王松表 示,今年上半年,叮咚买菜在规模化直采和订单养殖的基础上,又陆续联合上游合作方成立黑猪养殖基 地、数字渔仓,通过自身入局,既实现生鲜食材全链路的管控,提高生鲜商品的品质确定性,还能进一 步地发掘中国各地甚至海外具有地域特色、有销售潜力的差异化商品。 7月21日,叮咚买菜举办了供应链生态峰会。会上,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分享了公司最新战略 调整,并正式对外发布"4G"战略,提出聚焦"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的核心路径。 ...
叮咚买菜发布“4G”战略,将开发全品类低GI商品
贝壳财经· 2025-07-22 09:22
在供应链方面,叮咚买菜除了规模化直采和订单养殖,还进一步地发掘中国各地甚至海外具有地域特 色、有销售潜力的差异化商品。在非生鲜食品品类上,叮咚买菜目前锚定的是以低GI为代表的、还处 在发展早期的健康化饮食市场。叮咚买菜副总裁张奕介绍,今年上半年,带有配料干净标签的商品销售 额突破5亿元,低GI商品也已经从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不足百万元,增长到今年上半年已接近6000万 元。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 新京报讯(记者王萍)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叮咚买菜方面获悉,其正式对外发布"4G"战略,提出将"好 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作为公司当下发展的核心方略。同时,叮咚买菜还打造了低GI(低升 糖指数)食品专区,并且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的低GI商品。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当前针对用户和流量的抢夺场景会越来越多、价格战也越来越常 见,往往就会为了跑马圈地而顾不上商品和供应链建设。梁昌霖认为,叮咚买菜新的战略就是要区别于 市场上以价格和补贴来吸引消费者的主流打法,摆脱行业同质化内卷,走差异化竞争的路线。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叮咚买菜将专注在生鲜、食品赛道,深耕供应链全链路。针对"4G"战略中"好商 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