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鲜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叮咚买菜:“双节”低糖、低GI月饼登场 大闸蟹成中秋家宴必备
证券日报网· 2025-09-28 10:48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线上生鲜消费迎来了新一轮增长。无论是选择宅家小聚、走亲访友,还 是外出旅行,消费者对"黄金周"的期待始终未变。节前一周,大闸蟹、月饼、水果礼盒等关键词已逐步升温。"双节"期间,叮 咚买菜围绕健康、地域特色主题,为消费者上新低GI月饼、黄河口大闸蟹、螺蛳粉火锅等特色美味,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 求。 在经典口味方面,"保萝工坊×黑钻世家黑猪鲜肉月饼"受到消费者欢迎。该产品精选黑钻世家优质腿肉,融合上海老牌子 西区老大房的传统工艺,实现传统品类升级。 (编辑 张昕) 作为最早关注配料干净的国内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推出的健康休闲零食系列近期增长迅速。禾花田澳洲谷饲和牛牛排 脆、低GI原切苹果脆、临安山核桃仁、黑猪肉脯等小包装产品,以及蔡长青系列的熟食卤味,预计将成为消费者假期出行的美 食搭子首选。 对于选择假期宅家的消费者,叮咚买菜通过丰富的"寻味中国"商品矩阵,让天南地北的佳肴轻松端上家庭餐桌。"叮咚王 牌菜"系列中的潮汕卤味拼盘、徽州臭鳜鱼等硬菜,可免去复杂烹饪,直击地道风味;若想吃上一顿火锅,即将上架的柳州鸭 掌猪蹄螺蛳粉锅、云南傣家酸菜牛肉锅、新疆阳光番茄锅等 ...
台风“桦加沙”袭来,多平台加速补货
第一财经· 2025-09-23 09:01
0张会员专享券 每周可领1次 >> 779.9 指定商品可享 | 具体品类详见会员中心 一只煲汤: 打开盒马APP 扫码领券 探索鲜美 乐享生活 ¥ # 12 131007 e 不过,官方信息显示,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已出台措施确保各地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建议市民无须过度囤货。 各大商超、电商平台、生鲜连锁店目前已加强了广东地区补货。广东发布内容显示,目前,华润万家已启动台风应急机制,广州全市70多家门店加大生活必 需品的储备量,重点覆盖蔬菜、水果、肉蛋奶、米面粮油等民生必需商品,按照日常供应量的3倍备货。钱大妈预计在23日至24日,日均将为全市近500家门 店供应肉菜水果约800吨,达到平日供应量的2倍。朴朴超市在广州有90多个前置仓,超过15万方的物资储备,储备量是日常的3倍,每日有7000多名骑手在 配送。叮咚买菜在深圳地区已提前提升备货量,9月23日整体备货量比日常高50%以上,重点覆盖蔬菜、水果、肉蛋奶、米面粮油等民生必需商品。 多地已出台措施确保各地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登陆在即,记者了解到,多平台已在9月23日提升了备货量。 多位消费者对记者反馈,9月23 ...
别慌!广东多地提醒:生活必需品供应量足价稳,无须过度囤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2:58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23日上午,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目前,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别已 持续超40个小时,已经发展成为今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强台风。"桦加沙"预计将于明日在广东深圳到徐闻一带沿海登 陆。 受"桦加沙"影响,广东、广西、海南多地将会陆续下起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强风雨天气将持续至本周五。 随着台风"桦加沙"逼近,广东省多地许多市民纷纷前往各大商超储备生活物资。多地发布提醒,生活必需品量足价 稳,无需过度囤货。 广州市 南方财经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商业库存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供应渠道畅通,完全 能够满足台风期间市民日常生活需求,广大市民朋友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采购和储备物资,无需过度囤货。 广州连锁经营协会积极行动,要求各会员商超企业确保人员安全,加大粮、油、米、面、肉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备货 量,可以充分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目前华润万家、钱大妈、西亚兴安、胜佳超市、广百超市、东山百货、8字 连锁、喜士多便利店、朴朴超市等全市1000多家商超门店及生鲜电商平台企业正常营业,量足价稳。【详见:多家商 超门店超2倍以上供应量备货,广州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
叮咚买菜多产区寻鲜扩容“吃蟹地图”,重构生鲜差异化
贝壳财经· 2025-09-17 13:27
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冰川融水滋养的湖泊中,高原大闸蟹正在生长;临近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景明水产占地3600亩的标准化 池塘里,纯天然的黄河水孕育的黄河口大闸蟹,正以"一天一个肥度"的速度,达到"膏满肉甜"的标准。 今年,叮咚买菜的黄河口大闸蟹销量预计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吃蟹地图"也在叮咚买菜徐徐展开:从老饕们熟知的阳澄湖大闸蟹,到黄河口、青藏高原大 闸蟹,再到叮咚买菜"优中选优"的"五湖大将"……吃蟹几乎没有"空窗期"的背后,意味着叮咚买菜将"寻味中国"正式提升为全国化的商品与供应链战略。 .R I e 6 -222 -- 11 " " " 11 20 025年中国农民主收予(星利 3 Street STECH STEEN 金秋第一段置安 1 - 3 North F films 在黄河口大闸蟹开捕仪式暨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叮咚买菜签下超3000万元直采订单。 "吃蟹地图"扩至黄河口、青藏高原 从洪泽湖"六月黄"、清水蟹,到黄河口大闸蟹、青藏高原大闸蟹、新疆天山雪蟹,再到阳澄湖大闸蟹……在叮咚水产商品开发部,有一张按照月份、地域划 分的"吃蟹地图",这不但打破了消费者对于吃蟹只知道 ...
叮咚买菜启动“寻味中国”计划 打造地道食材供应链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09:20
公司战略升级 - 叮咚买菜在山东东营签署超3000万元黄河口大闸蟹直采订单并同步宣布将"寻味中国"计划升级为全国化商品与供应链战略 [1] - "寻味中国"是公司"好商品"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板块SKU维持在近300支 覆盖水果蔬菜 肉禽 快手菜 休闲零食等多个核心品类 [1] - 公司通过产地直采与标准化养殖方案结合前置仓冷链物流和实时品控 实现地域风味的稳定可控输出 [2] 产品开发与供应链创新 - 黄河口大闸蟹凭借盐碱地养殖特性形成肉质紧实鲜甜且带有咸鲜风味的特色 并因水域温度条件比主流湖区提前15-20天上市 [1] - 公司首次将大闸蟹供应链延伸至青藏高原 在海拔30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建立直采合作 采用每亩仅产5只的低密度养殖模式 产品配备防伪套环标识并通过空运实现48小时送达 [2] - 开发团队聚焦具有地域特色的时令生鲜 古早风味3R商品及非遗技艺食材 所有商品需满足更好吃 更健康 更安全 更方便 更有趣 更有品价比的标准 [3] 市场表现与品类拓展 - 黄河口大闸蟹今年销量预计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1] - 西北戈壁菜(包括民勤沙葱 兰州百合)累计销量已超千万份 凸显地域特色食材在全国市场的接受度持续提升 [3] - 公司通过复原地方美食原产地风味扩展产品线 包括拳击虾十三香小龙虾 千岛湖鱼头汤 徽州臭鳜鱼 台州沙蒜豆面 广式乳鸽等 [3] 战略价值与行业定位 - "寻味中国"策略推动公司形成差异化定位 通过深入产地直采与标准制定实现源头品控 区别于行业传统的价格与履约效率竞争模式 [4] - 该计划为产地农产品提供全国化销售与品牌化机会 同时使消费者能在日常餐桌体验地道风味和文化价值 [4] - 公司将"好商品"作为核心能力建设的起点与落点 "寻味中国"是其走向上游与源头的重要项目 [4]
黄河口大闸蟹开捕!叮咚买菜签下超3000万订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5 00:18
行业合作与市场拓展 - 叮咚买菜与黄河口大闸蟹供应商签订总额超3000万元合作订单 连续三年将其纳入供应链 [1] - 黄河口大闸蟹通过生鲜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市场 成为山东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代表性产业 [1] - 青藏高原大闸蟹通过直采合作模式进入全国市场 采用空运直达实现48小时内送达 [4] 产品特性与品质优势 - 黄河口大闸蟹因盐碱地环境形成独特口感 蟹肉紧实带咸鲜味 精氨酸/谷氨酸等鲜味物质及钙/锌/硒微量元素含量更高 [2] - 青藏高原大闸蟹产自海拔3000米以上天然湖泊 冰川融水养殖两年半以上 无饲料药物添加 每亩仅产5只低密度养殖 [4] - 黄河口大闸蟹上市时间较主流湖区提前15-20天 9月初即成为市场抢鲜热点 今年整体产量预计同比增长约5% [2] 供应链与物流能力 - 依托冷链体系与前置仓网络实现产地直发 48小时送达 开捕初期通过冷链车队和活水箱技术保障鲜活度 [3] - 全链条冷链能力提升消费者体验 帮助地方特色水产增强全国竞争力 [3] - 形成覆盖全国的多产区直采"地标蟹矩阵" 包括洪泽湖/黄河口/青藏高原/新疆/阳澄湖等特色产区 [5] 消费市场表现与品牌建设 - 黄河口大闸蟹复购率逐年增长 消费者评价聚焦鲜甜/膏满/性价比高 社交媒体分享咸甜交织特别体验 [3] - 推出自有高端蟹类品牌"五湖大将" 由十年经验师傅逐只挑选 定位满膏满黄大规格品质蟹 [5] - 不同产区风味差异化明显:黄河口咸鲜/青藏高原鲜甜/阳澄湖浓香/清水蟹清爽 延长整体蟹季供应周期 [5]
叮咚买菜20250901
2025-09-02 00:42
**叮咚买菜2025年第二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生鲜即时零售电商平台叮咚买菜[1] * 行业为即时零售、生鲜电商赛道[8][9] **核心财务业绩与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GMV达65亿元 同比增长4.5% 收入59.8亿元 同比增长6.7%[3] * GAAP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长59.7% 净利润率1.8%[2][3] * 实现连续11个季度GAAP盈利和连续6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 * 月均下单用户数767万 同比增长5.8% 下单转化率64%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2][4] * 用户月均下单频次4.4次 ARPU为308元[2][4] * 毛利率为28.8%[13] **区域市场表现与策略** * 江浙沪地区贡献公司89%以上的GMV 为核心市场[2][5] * 上海地区GMV增长约3.5% 江苏和浙江合计GMV增长11%[2][5] * 上海地区净利润率达5%以上 江浙两地净利润率接近1%至1.5%[2][5][11] * 上海市场家庭渗透率达30% 苏杭渗透率约20% 下沉市场渗透率不足10% 仍有增长空间[2][16] * 未来核心市场仍为江浙沪 上海主要通过裂变仓扩展 江浙及安徽、江西等地为新开仓区域[16] **用户与商品战略(四季战略)** * 推行"四季战略" 聚焦好商品、好用户、好服务和好心智[2][6] * 核心用户占比30% 贡献68%以上GMV 平均月下单8.1次[2][7] * 特色商品占SKU总量40% 贡献47%以上GMV[2][7] * 2025年上半年淘汰约4,000个SKU 注重商品质量和地域特色 二季度末在架SKU约4,100个[2][13] **核心竞争优势** * **商品力**:生鲜占比55%以上 自有品牌GMV占比21%[2][8][19] * **生鲜能力**:85%以上生鲜产品源头直采 毛利率28%-30%[2][8] * **供应链能力**:拥有12个自营工厂[2][8] * **全链路损耗**:平均损耗控制在1.5%左右 其中生鲜损耗不到3%[8] * **小仓模式**:在上海设有300多个前置仓 实现灵活布局[2][8] **业务构成与未来布局** * 生鲜为核心业务 GMV占比超55% 非生鲜品类占比约27-28% 预制菜占比约17-18%[3][15] * 自由品牌GMV占比21% 剔除生鲜后占比超30%[3][19] * ToB业务收入占比约4%[3][20] * 出海业务处于探索阶段 主要集中在香港、沙特和迪拜 优先采用ToB模式[20][21] **前置仓扩张计划** * 2024年实际开设前置仓130个 超出年初80个的预期[3][17] * 2025年计划开设50个前置仓 上半年完成计划一半 下半年将加速推进[3][17] * 预计未来几年每年保持50个左右的新仓开设速度[3][17] **运营模型与单位经济(UE)** * 上海地区UE已达稳态 毛利率约27% 履约费用率约16% 区域经营利润率约9% 总部费用占比约5% 最终净利润率约5%[11] * 江浙地区UE利润目标为2%左右 目前毛利率约26% 履约费用率17% 区域经营利润率6% 总部费用占比5% 最终净利润率预计在1%到2%之间 并呈逐步提升趋势[3][11] **供应链协同与行业合作** * 通过与李锦记等品牌合作开发新品 与兰州七里河合作打造戈壁菜等方式 扩大行业蛋糕[3][9][12] * 采用直采模式推动产地冷链仓储建设和标准化生产[9][10][12] **组织架构与团队** * 选品团队由十个独立商品开发事业部组成 由十位核心高管牵头 团队规模约两三百人[6][18]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投资界· 2025-08-31 07:15
社区团购行业兴衰 - 2020年社区团购经历爆发式增长与急速退潮 互联网巨头包括美团 拼多多 阿里 京东 滴滴等纷纷入场并投入巨额资金 但行业整体陷入严重亏损 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800亿[3] - 大厂竞争策略包括高额补贴和激进扩张 京东京喜拼拼悬赏2000万争夺区域市场份额第一 阿里淘菜菜为进入前三投入至少200亿 滴滴将车辆改为广告牌 美团和拼多多广泛招募乡镇团长[4] - 行业在2021年后快速降温 京喜拼拼 橙心优选 淘菜菜出现巨额亏损 中小平台如呆萝卜 十荟团倒闭 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 但刷单等内部乱象也加剧行业困境 京喜拼拼单日GMV曾出现90%水分[10] 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显著降低履约成本 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 运营成本比即时零售低40%[6] - 供应链环节通过精简SKU和预售制归集订单 上游减少中间环节 采用产地直采或单层批发 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8][9] - 生鲜品类作为引流产品面临盈利难题 2020年底主要平台生鲜SKU占比降至40% GMV占比降至30% 接近传统商超水平[17]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行业利润空间有限 美团闪电仓通过销售日用百货将券前毛利率提升至50%以上 而社区团购因生鲜特性难以盈利[14] - 生鲜具有强区域属性 全国饮食习惯分散 供应链高度本地化 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 区域企业如兴盛优选 朴朴 叮咚买菜 胖东来均呈现地域性特征[15] - 社区团购尝试拓展非生鲜品类如女装和数码未成功 用户核心需求仍集中在低价生鲜产品[18] 竞争格局与战略分化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 多多买菜市占率44% 美团优选32% 2024年双方均以减亏为目标 美团优选于2024年6月停止服务[12] - 拼多多与美团战略定位不同 拼多多以农产品销售为核心目的 持续投入供应链优化 美团则将社区团购作为商品零售延伸尝试 现已转向新模式业务[22]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对社区团购形成挤压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 是社区团购的两倍 2024年主要平台单日总订单量突破2亿[22][24] 行业价值与前景 - 社区团购面临即时零售的全面竞争 即时零售凭借日用百货为主品类 外卖引流优势及闲置运力利用 展现出更清晰的盈利路径[24] - 该模式既未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战略船票 也未能实现稳定盈利 最终陷入增长空间被侵蚀的双重困境[24]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远川研究所· 2025-08-28 13:0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0年社区团购行业爆发后迅速退潮,从战火燎原到监管介入用时不足一年[3]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市占率分别达44%和32%[31] - 大厂旗下社区团购业务普遍严重亏损,2020-2024年间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累计亏损超800亿元[3][4]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21] - 运营成本相比即时零售降低40%,通过团长承担"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22] - 供应链环节精简SKU并采用预售模式,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25]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品类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客单价难提升、损耗率难控制、毛利率难保证[39] - 区域属性明显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全国饮食习惯高度分散[41][42] - 生鲜占社区团购SKU比重下降至40%,GMV占比降至30%,接近传统商超水平[45] 企业战略差异 - 美团将生鲜作为向商品零售延伸的手段,2024年将减亏作为首要目标[32][55] - 拼多多以农产品起家,将卖菜作为核心目的,持续优化供应链[54] - 京东曾设UE模型目标毛利率15%,配送成本10%,最终挤出2-3个点利润[33] 外部竞争环境变化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是同期社区团购规模的两倍[57] - 即时零售以日用百货为主,美团闪购因盈利清晰被调整至核心本地商业[60] - 即时零售依托外卖高频流量和闲置运力,性价比优于前置仓模式[61] 行业衰退原因 - 疯狂补贴引发监管关注,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28] - 刷单灰产盛行,某平台1000万日GMV中900多万为水分[28] - 高频带低频预期未实现,非生鲜品类面临电商和即时零售双重挤压[47][49]
这几家企业,让地方国资整个投资亏损几十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 地方国有资本在热门赛道投资中存在风险预判不足、投后管理薄弱、行业认知偏差等问题 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失败根源对提升投资决策科学性和防范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1] 南京浦口高投投资博郡汽车案例 - 2019年南京浦口高投联合其他资本对博郡汽车累计投入25亿元 核心诉求是在南京打造3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1][2] - 2020年博郡汽车资金链断裂 创始人承认经营困境 合资公司天津博郡进入清算阶段 800多名员工被买断清退 南京博郡被裁定破产重整 [2] - 博郡汽车在未实现量产情况下同时推进多个车型平台研发 资金分散 车机系统开发滞后 工程车无法通过关键节点 产品上市推迟 [2] - 地方国资过度依赖创始人背景与纸面规划 忽视企业治理结构缺陷、研发整合能力不足、资金管理混乱等隐性风险 [3] - 地方国资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重资产、长周期、高竞争属性认知不足 盲目追求产能布局 未建立动态风险预警机制 [4] 青岛国信投资每日优鲜案例 - 2020年12月青岛国信对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 计划在青岛建设区域总部与供应链基地 [5] - 2022年7月每日优鲜关闭全国几乎所有前置仓 暂停极速达业务 大规模裁员 2023年11月从纳斯达克退市 [5] - 前置仓模式下冷链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客单价与订单密度无法覆盖成本 2018年至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 2021年预计亏损38.5亿元 [7] - 每日优鲜持续亏损仍扩张城市数量 而非提升盈利效率 最终因融资断裂崩盘 [7] - 地方国资过度迷信行业头部品牌效应 对商业模式盈利逻辑验证不足 未能有效介入企业经营决策 对资金使用方向和成本控制缺乏话语权 [8] 深创投投资柔宇科技案例 - 深创投看重柔宇科技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技术突破 参与2015年11亿元C轮融资 [8] - 柔宇科技2018年10月发布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 定价8999元起 比三星和华为早四个月 [8] - 2024年6月柔宇科技被裁定受理破产清算 11月正式宣告破产 [11] - 产品市场表现不佳 折叠屏手机因高昂售价、软件适配不足和硬件设计问题难以打开主流市场 销量不佳导致营收不足 [12] - 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脱节 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在良率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优势不显著 错过关键技术迭代 [12] - 2021年2月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融资渠道受阻 资金链紧张 [12] - 资金管理问题 大量资金投入自建生产线导致资金占用严重 融资和资金规划缺乏长远战略 [12] -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累计营收5.17亿元 累计净亏损31.95亿元 2019年营收2.27亿元 净亏损10.73亿元 [12] - 2019年前后开始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 加剧财务危机和声誉损害 [13] - 硬科技投资不能只看技术先进性 更要评估商业化可行性 需建立技术加市场双维度评估体系 [13] 苏州元禾控股投资同程生活案例 - 苏州元禾控股参与同程生活2020年6月2亿美元C轮融资 单笔出资约2000-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2.1亿元 [13] - 2021年7月同程生活因经营不善申请破产 [14] - 2021年元禾控股股权投资业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42亿元 [15] - 行业竞争白热化 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等互联网巨头凭借资金优势疯狂补贴 同程生活在价格战中利润承压 [16] - 高速增长建立在补贴与低价竞争基础上 缺乏核心竞争力 运营混乱 供应链管理能力薄弱 大量订单无法履约 供应商货款拖欠 [16] - 母公司不再输血 2021年7月6日更名为蜜橙生活后母集团不再扶持 [16] - 地方国资在风口行业投资中存在非理性跟风倾向 对行业短期热度关注超过长期价值判断 未能充分评估政策监管风险与行业竞争格局 [16] 招商局资本投资速尔快递案例 - 2016年6月招商局资本联合其他机构向速尔快递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 配套150亿元银行授信 目标2018年主板上市 [18] - 2018年速尔快递上市计划流产 母集团友和道通航空业务重组失败 兄弟公司全一快递停摆 现金流迅速恶化 [18] - 2019年起速尔拖欠员工工资、加盟商费用和货款 招商资本等老股东2019年底做过股权质押式输血但资金未实际到账 [19] - 2021年5月18日速尔快递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股东投资价值趋近于零 [19] - 重资产、强网络效应且已出现寡头垄断苗头的行业 差异化小众品牌难敌头部集中化大势 [19] - 对集团型企业必须做母子孙三层穿透尽调 股东会和董事会未能阻止母集团抽调速尔资金去救航空板块和全一快递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