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DDL)

搜索文档
即时零售锁死了前置仓的天花板
36氪· 2025-08-13 00:04
行业背景与演变 - 即时零售经历了长期迭代过程 从20多年前淘宝 京东创立开始 电子商务逐渐改变用户消费习惯[2] - 生鲜品类早期因非标特性 高损耗 低毛利率和物流限制 成为电商禁区 但因其需求量大 复购率高 被零售市场视为绝佳引流品 永辉超市曾靠此策略成为中国连锁超市之王[2] - 生鲜电商领域形成多流派竞争格局 包括平台电商 O2O 前置仓 店仓一体和社区团购等模式[4] - 前置仓模式成为即时零售早期形态 通过将生鲜产品搬到消费者附近 借助配送体系实现即时满足 兼顾丰富性 接近性与方便性 甚至能提供比传统生鲜超市更好的产品和更优惠价格[5] 前置仓模式发展 - 每日优鲜 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以前置仓模式脱颖而出 早期以规模为首要导向集体狂奔[5] - 2021年前置仓双巨头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先后上市 被视为模式成功立足的标志性事件[5] - 2021年后资本减少对前置仓模式加注 且美团 京东等巨头重点布局小象超市 京东到家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模式转向"效率优先 兼顾规模"[5] - 每日优鲜因资金链断裂破产出局 行业巨震后叮咚买菜深度布局长三角 朴朴超市专注于福州 厦门 广州 深圳 武汉等重点城市 打造区域业务模型[5] - 最近几年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均传出阶段性盈利信号[5] 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美团闪购 淘宝闪购 京东秒送加入即时零售大战 拼多多 抖音入局也成为大概率事件[6] - 即时零售巨头通过广告和补贴影响用户认知 构建半小时即时零售生活圈 其中生鲜 酒水等前置仓核心品类成为战火最汹涌的地方[6] - 前置仓玩家的短期盈利变得毫无意义 成长空间被彻底锁死[6] - 叮咚买菜已入驻淘宝闪购和京东秒送 朴朴超市也出现在平台代买服务中[7] 战略调整与核心竞争力 - 叮咚买菜不参与行业内卷 专注于"一寸窄 一公里深"战略 即专注生鲜 食品赛道 深耕供应链和产品开发环节[9] - 前置仓玩家通过供应链模式寻找有竞争力商品 用自有品牌实现盈利 叮咚买菜推出良芯匠人 禾花田 黑钻世家 蔡长青 朴朴超市推出优赐等自有品牌[9] - 零售行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多 快 好 省"的相对平衡 前置仓选择突出"好"作为未来核心竞争力[11] - 中小型平台通过做头部互联网平台暂时没干 短期也干不好的重资产业务 仍可获得一定生存空间 类似途虎 货拉拉在广域互联网市场的成功案例[11]
叮咚买菜上涨2.38%,报2.15美元/股,总市值4.6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13:55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叮咚买菜收入总额54.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06%;归母净利润 561.5万人民币,同比减少43.98%。 大事提醒: 8月12日,叮咚买菜(DDL)盘中上涨2.38%,截至21:40,报2.15美元/股,成交9690.0美元,总市值4.66亿 美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8月13日,叮咚买菜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 实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叮咚(开曼)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境外控股母公司,主要通过其境内实体子公 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旗下平台"叮咚买菜",创立于2017年5月,致力于通过产地直 采、前置仓配货和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通过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为用户提供品质确定、时 间确定、品类确定的生鲜消费体验。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是用户信赖 的民生互联网企业。 ...
一年挣了230亿,叮咚买菜杀回来了|氪金
36氪· 2025-08-12 09:40
核心观点 - 叮咚买菜通过战略收缩、数字化升级和区域深耕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营收增长15.5%至230.66亿元,归母净利润2.9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至9.29亿元[6][27] - 公司差异化竞争策略包括:小仓模式(300-400平方米)聚焦效率、全链路数字化系统降低损耗率至1%-2%、自有品牌占比达35%、深耕华东市场(江浙沪新开130个仓)[11][18][24][25] -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加剧,美团闪电仓等新模式冲击下,叮咚买菜坚持不参与价格战,通过商品力和供应链深度构建壁垒[49][51][52] 战略转型 - 2021-2023年实施"效率第一"战略,陆续撤出天津/厦门/成都等11个城市,关闭广州27个站点和深圳11个站点,集中资源优化损益结构[5][12] - 数字化系统三年投入见效:90%采购由系统完成,极端天气预测准确率85%以上,上海仓均单量达1500单,履约费用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21.7%[18][27] - 2024年重启扩张后重点加密江浙沪仓网(上海配送半径1.2-1.5公里),新开仓3-6个月实现盈亏平衡,客单价超70元[25][26][27] 运营模式 - 采用300-400平方米小仓模式,SKU动态调整(生鲜14天/标品30天考核期),当前约4000个SKU,较竞对小象超市(1万SKU)更聚焦一日三餐[11][31][33] - 供应链管理特色:建立10个商品事业部(如水果/蔬菜/乳品酒饮),高管直接带队;农产品源头管控(如自种韭菜降低农残)[42][45] - 自有品牌矩阵包含蔡长青/良芯匠人等12个系列,SKU总数超1000个,其中快手菜/烘焙等高毛利品类占比提升[43][44] 行业竞争 - 生鲜电商呈现区域分化:朴朴超市专注华南9城实现300亿营收,叮咚买菜华东渗透率30%(上海)vs25%(苏杭),盒马收缩SKU后品类宽度下降[24][32][37] - 即时零售新玩家冲击:美团闪电仓SKU更丰富且无损耗压力,京东七鲜/盒马发起20%降价,行业价格战再起[49][51] - 公司应对策略:toB端与饿了么/抖音合作,toC端新增"品质之爱"专区(有机/低GI等7类商品),APP改版强化场景渗透[45][52]
叮咚买菜上涨5.45%,报2.13美元/股,总市值4.6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8 17:33
股价表现 - 8月9日盘中上涨5.45%至2.13美元/股 成交35.26万美元 总市值4.6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收入54.7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06% [1] - 归母净利润561.5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43.98% [1]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 通过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运营 [2] - 创立于2017年5月 采用产地直采+前置仓模式 [2] - 提供29分钟配送服务 覆盖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 [2]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6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氪金 | 叮咚买菜进入「返场时刻」
36氪· 2025-08-08 10:57
公司战略调整与盈利路径 - 2021年提出"效率第一 适当考虑规模"战略 从全国扩张转向区域深耕[1] - 2022年陆续撤出天津 厦门 成都等城市 完全退出西南市场[1] - 2024年关闭广州27个站点和深圳11个站点 战略收缩达到顶峰[1] - 2024年重启扩张策略 全年营收增长15.5%至230.66亿元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2] - 经营性现金净流达9.29亿元 首次全年转正[2] - 2023年9月首次实现单月盈利 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14] 数字化与供应链管理 - 2020年起全面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建立分布式冷链物流体系[8] - 2023年底全链路数字化系统落地 前置仓90%采购由系统完成[13] - 商品预测准确率在极端天气下仍保持85%以上 损耗率控制在1%-2%[13] - 每24小时对所有仓SKU做预测 按"最小颗粒度"制定生产与补货计划[10] - 上海前置仓平均面积达500平方米 每年1/4仓面临升级改造[21] 区域布局与运营效率 - 2024年在北京 广州 深圳减亏60% 资源集中投入华东市场[17] - 江浙沪新开130个仓 主要布局二三线城市[18] - 上海配送半径1.2-1.5公里 江浙平均2公里 仓群密度行业最优[18][19] - 2024年前置仓数量超1000个 仓均日均单量近1000单 上海达1500单[20] - 全国平均客单价70元以上 新仓3-6个月实现盈亏平衡[20] 商品策略与品类扩张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35% 包括蔡长青 良芯匠人等11个系列[29][31] - 生鲜品类考核期14天 标品30天 动态调整SKU[23] - 2024年重点发力茶几场景 扩展至日常休闲需求[27] - 相比大仓模式平台 SKU数量较少 更聚焦一日三餐[23][25] - 推出"品质之爱"专区 设置7大特色栏目[32]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即时零售平台加速流量争夺 生鲜电商面临新一轮价格战[35] - 朴朴超市2024年营收300亿元 实现首次年度盈利[17] - 盒马和京东七鲜2025年大幅降价 平均降幅近20%[35] - 上海月家庭购买渗透率约30% 苏杭约25% 华东市场仍有增长空间[36]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 专注前置仓模式和商品力提升[36]
叮咚买菜进入“返场时刻”
36氪· 2025-08-08 10:23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战略收缩、数字化系统建设与区域深耕 在2024年实现首次全年盈利 营收230.66亿元(增长15.5%)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9.29亿元转正[1][9][13] - 公司坚持前置仓模式 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90%自动采购 预测准确率超85% 损耗率控制在1%-2% 上海地区单仓日均单量达1500单[5][8][13] - 面对即时零售竞争与价格战 公司拒绝参与价格战 坚持深耕华东市场 通过商品力提升与多平台合作应对竞争[24][25] 战略转型 - 2021年提出"效率第一 适当考虑规模" 从全国扩张转向区域深耕 2022年陆续撤出天津、厦门、成都等城市[1] - 2024年重新开启扩张 重点加密江浙沪仓网 新开130个仓 主要布局二、三线城市 上海配送半径1.2-1.5公里[11] - 战略聚焦"一寸窄 一公里深"的垂直深耕理念 推行4G战略(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2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30.66亿元 同比增长15.5%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9.29亿元(首次全年转正)[1][13] - 2023年9月首次实现单月盈利 Q4实现单季度盈利 2024年北京、广州、深圳三大一线城市减亏60%[9][10] -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下降34.96% 公司解释为区域深耕投入所致 预计年底规模和利润率将改善[27] 运营效率 - 数字化系统实现全链路管理 90%采购由系统自动完成 极端天气预测准确率超85% 损耗率长期控制在1%-2%[5][8] - 履约费用率优化1.8个百分点至21.7% 全国前置仓超1000个 仓均日均单量近1000单 客单价超70元[13] - 新开仓3-6个月实现盈亏平衡 上海前置仓平均面积达500平方米 年均1/4仓需升级改造[11][13][14] 商品策略 - SKU动态调整机制 生鲜品类14天考核期 标品30天考核期 未达预期即刻下架[14]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35% 包括蔡长青、良芯匠人、保萝工坊等品牌[19] - 从"一日三餐"向"茶几场景"扩展 新增花鸟鱼虫等情绪消费品类 重点发展烘焙及肉类熟食等高毛利商品[17][18] 竞争环境 - 即时零售平台加速流量争夺 美团"闪电仓"SKU更丰富 几乎无损耗[22] - 行业再现价格战 京东七鲜在京津新开18家仓店 盒马上海超300款商品降价20%[23] - 公司拒绝参与价格战 通过饿了么、淘宝买菜、抖音等第三方平台开展to B业务[24] 区域布局 - 当前覆盖25个城市 其中15个位于江浙两省 包括绍兴、温州等低线城市[11] - 上海月家庭购买渗透率约30% 苏州、杭州约25% 公司认为华东市场仍有至少一倍增长空间[25] - 对比朴朴超市聚焦9个城市 2024年营收300亿元并盈利 验证区域深耕策略有效性[10] 供应链管理 - 2022年每日优鲜倒闭后 公司加速供应商回款 1-2个月恢复供应稳定[2] - 深入食品源头管控 自建韭菜生产基地控制农残风险[20] - 商品开发中心改为10个独立事业部 由高管分别带队 强化商品力建设[21]
叮咚买菜上涨2.25%,报2.106美元/股,总市值4.5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7 13:53
股价表现 - 8月7日开盘上涨2.25%至2.106美元/股 成交额2970美元 总市值4.57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54.7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06%[1] - 归母净利润561.5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43.98%[1] 公司运营 - 通过境内实体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叮咚买菜"平台[2] - 采用产地直采与前置仓配货模式 提供29分钟配送到家服务[2] - 服务覆盖上海 北京 深圳 杭州 苏州等城市[2] 企业架构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控股母公司[2] - 创立于2017年5月 定位为民生互联网企业[2] 信息披露 - 预计8月6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时间)[2]
叮咚买菜加码开海供应链 宁波专供产地仓建成启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3:51
供应链时效提升 - 公司通过新建宁波产地仓将梭子蟹从产地到大仓运输时效缩短约3小时 [1] - 鲜活水产从码头到用户餐桌平均时效控制在24小时内 较去年再快6小时 [1] - 三大产地协同使供应网络运输距离平均缩短150公里 时效再提速2小时 [2] 品控与存活率优化 - 全程恒温冷链系统实时监控水温与氧气含量 确保水产活性 [1] - 梭子蟹存活率较去年提升20%以上 [1] - 实现捕捞后1小时到温州仓的极速配送效率 [2] 多产地供应链布局 - 采用多产地联动与专区专供模式 舟山基地每日供应梭子蟹超20吨 [2] - 南通大洋港基地作为华东供应枢纽 苍南炎亭基地聚焦温州市场 [2] - 形成覆盖浙江核心城市及上海江苏区域的供应网络 [2] 产品品类扩展 - 开海季推出超过30个海产品种 包括带鱼鲳鱼小黄鱼等主流品类 [2] - 华东区域引入墨鱼蛋马头红石公等东海特色品类 [2] - 华南区域开发巴浪鱼黄翅鱼等地域性特色海产 [2]
探索“多产地联动+专区专供”模式 叮咚买菜开海供应链再加码
新京报· 2025-08-05 13:49
叮咚买菜还开发了"全程冰鲜锁鲜的海捕品",通过"捕捞即冰鲜"工艺锁住水分与营养,配合全程0-4℃ 冷链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仍保持出海时的鲜嫩口感。此外,叮咚买菜将持续推出带鱼、鲳鱼、小黄 鱼、龙头鱼、马头鱼、鱿鱼、八爪鱼、墨鱼、青花蟹、红花蟹、三点蟹等30多种商品,涵盖了鱼类、虾 类、蟹类、软体类等多个品种。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张洁)8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叮咚买菜获悉,面对近海渔业资源变化,叮咚买菜今年重 构梭子蟹供应链,通过"多产地联动+专区专供"模式,确保开海季货量充足、鲜度稳定。 为实现"抢鲜",叮咚买菜今年重点升级全链路时效。根据梭子蟹的中转流程,叮咚买菜和产地供应商共 同规划、建设了全新的宁波产地仓,将产地到大仓的运输时效缩短约3小时,实现"捕捞上岸2小时直达 大仓"的极速体验。配合全程恒温冷链物流系统,运输过程中实时监控水温、氧气含量,确保梭子蟹、 皮皮虾等鲜活水产的活性,存活率较去年提升20%以上。 "开海第一周,华东区域的梭子蟹从码头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用户的餐桌,平均时效控制在24小 时内,比去年再快6小时。"叮咚买菜水产商品开发专家黄亮表示,极速链路让消费者真正尝到 ...
探索“多产地联动+专区专供”模式,叮咚买菜开海供应链再加码
新京报· 2025-08-05 13:39
"开海第一周,华东区域的梭子蟹从码头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用户的餐桌,平均时效控制在24小 时内,比去年再快6小时。"叮咚买菜水产商品开发专家黄亮表示,极速链路让消费者真正尝到"刚从海 里捞上来"的鲜味。 叮咚买菜还开发了"全程冰鲜锁鲜的海捕品",通过"捕捞即冰鲜"工艺锁住水分与营养,配合全程0-4℃ 冷链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仍保持出海时的鲜嫩口感。此外,叮咚买菜将持续推出带鱼、鲳鱼、小黄 鱼、龙头鱼、马头鱼、鱿鱼、八爪鱼、墨鱼、青花蟹、红花蟹、三点蟹等30多种商品,涵盖了鱼类、虾 类、蟹类、软体类等多个品种。 为实现"抢鲜",叮咚买菜今年重点升级全链路时效。根据梭子蟹的中转流程,叮咚买菜和产地供应商共 同规划、建设了全新的宁波产地仓,将产地到大仓的运输时效缩短约3小时,实现"捕捞上岸2小时直达 大仓"的极速体验。配合全程恒温冷链物流系统,运输过程中实时监控水温、氧气含量,确保梭子蟹、 皮皮虾等鲜活水产的活性,存活率较去年提升20%以上。 新京报讯(记者张洁)8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叮咚买菜获悉,面对近海渔业资源变化,叮咚买菜今年重 构梭子蟹供应链,通过"多产地联动+专区专供"模式,确保开海季货量充足、鲜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