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思科技(300433)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成新热土?卧龙电驱、埃斯顿、兆威机电纷纷冲击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28 12:04
卧龙电驱港股上市申请 - 卧龙电驱于8月13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年上半年营收突破80亿元人民币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5%)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2.8%) 暖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2.0%) [1] 港股市场融资动态 - 2024年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 同比增长350.56% [3] - 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科技板块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3] - 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企业呈现密集递表趋势 包括越疆机器人、歌尔微电子、翼菲智能、兆威机电和卧龙电驱等企业 [3] 工业自动化企业上市案例 - 越疆机器人于2023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按2023年出货量计在中国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前二 [5] - 极智嘉于2024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 连续6年蝉联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1-2024年毛利从0.8亿元提升至8.4亿元 [6] - 埃斯顿于2025年6月27日递交港交所申请 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第六大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1.7%) [11] - 翼菲智能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 但连续三年净亏损 [12] 产业链相关企业上市动态 - 仙工智能于2025年5月27日递交招股书 2023-2024年连续两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排名第一 [9] - 兆威机电于2025年6月18日递交招股书 专注于微型驱动系统方案解决 [10] - 立讯精密于2025年7月2日公告拟赴港上市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4.75-67.45亿元 同比增长20%-25% [13] - 歌尔微电子于2024年7月21日递交上市申请 按2024年销售额计为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 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 累计传感器出货量超50亿颗 [14] 港股上市驱动因素 - 港交所18C章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以技术潜力为核心估值依据 FINI机制缩短审核周期 [17] - A股IPO收紧与港股制度包容性形成对比 企业基于成本、效率和融资规模考量选择港股 [18]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为企业提供全球化跳板 助力海外扩张和品牌建设 [19] - 2024年上半年港股IPO募集金额达1067亿港元 较2023年同期的135亿港元大幅上升688.56% [16]
2025民营企业500强揭晓,多家湘企上榜
长沙晚报· 2025-08-28 11:28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阿里巴巴和恒力集团分别以9817.67亿元和8715.21亿元营收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本次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参与 入围门槛进一步提升至270.23亿元 较往年有所提高 [2] - 民营企业500强中有29家企业入围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2] 头部企业排名及营收数据 - 前十强企业营收均超过5585亿元 其中京东集团营收达11588.19亿元 阿里巴巴营收9817.67亿元 恒力集团营收8715.21亿元 [3] - 华为投资控股以8620.72亿元营收排名第四 比亚迪以7771.02亿元营收排名第五 腾讯控股以6602.57亿元营收排名第六 [3] - 浙江省荣盛控股集团以6586.02亿元营收排名第七 吉利控股以5748.26亿元营收排名第八 盛虹控股以5656.23亿元营收排名第九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以5585.33亿元营收排名第十 [3] 湖南省企业上榜情况 - 共有9家湖南企业上榜 三一集团以1242.32亿元营收排名第76位 为湖南企业最高排名 [1][6] - 蓝思科技以698.97亿元营收排名第155位 大汉控股集团以600.67亿元营收排名第202位 [1][7] - 搏长集团以533.38亿元营收排名第231位 五江控股集团以486.26亿元营收排名第249位 [1][9] - 鸣鸣很忙以393.44亿元营收排名第319位 金东投资集团以370.71亿元营收排名第352位 [1][8] - 博深实业集团以347.69亿元营收排名第384位 唐人神集团以308.45亿元营收排名第436位 [1][9] 重点行业代表企业 - 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集团排名第76位 助力长沙赢得"工程机械之都"美名 [1] - 消费电子与AI领域:蓝思科技作为苹果供应链重要企业 正在AI领域加速发力 [1] - 零售行业:鸣鸣很忙是全国排名首位的量贩零食连锁运营商 [1] - 酒类行业:金东集团专注于酒类产品生产和销售 业务涵盖珍酒李渡集团、华致酒行及金东投资三大板块 [1] - 农业食品:唐人神是知名生猪养殖及肉制品企业 [1]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省企业表现突出 在前50强中占据10席 包括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等龙头企业 [3] - 江苏省企业实力强劲 恒力集团排名第三 沙钢集团、盛虹控股等多家企业进入前列 [3] - 广东省企业分布广泛 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等多家科技和制造企业上榜 [3] - 北京市集中了京东、联想、小米等互联网和科技企业 [3]
支付宝“碰一下”又爆火了!产业链总身价或超1.5万亿
格隆汇APP· 2025-08-28 09:46
资本市场表现 - "碰一下"概念股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劲 自4月24日用户破亿以来 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其中蓝思科技涨幅约56% 奥比中光涨幅约36% 复旦微电涨幅超30% 三家平均涨幅达39% 显著超越上证指数15.3%的涨幅[8] - 奥比中光年内股价涨幅近100% 创历史新高 8月25日盘中飙升近14% 最高触及94.94元 该公司为"碰一下"提供整机组装和摄像头硬件支持[4] - 生态产业链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涵盖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等多个行业[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呈现金字塔结构:顶层为硬件制造与场景入口企业(比亚迪、蓝思科技、蜜雪股份、分众传媒) 中层为核心技术供应商(复旦微电、奥比中光) 下层为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企业(红旗连锁、绝味鸭脖、雅生活集团)[13][14] - 比亚迪作为万亿级龙头企业 是全球首个产量达7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业务覆盖电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10] - 核心技术供应商中 复旦微电专供支付芯片 已获得超千万颗订单 奥比中光在3D视觉感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6][11] 技术发展与场景应用 - "碰一下"基于近场通信技术 用户无需打开APP即可完成交互 自2024年6月首笔交易至用户破亿仅用321天 成为史上最快达亿级用户的移动支付方式[16] - 截至2025年8月 支付设备铺设量突破100万台 覆盖支付、点餐、开门等17款产品 被近600个服务场景采用[16][18] - 技术融合前景广阔 包括与物联网结合控制智能家居 与区块链结合实现数字资产确权 与AI结合实现精准营销[19][20] 生态扩张与商业价值 - 概念股阵营持续扩大 新增TCL、比亚迪、分众传媒、上海机场等知名上市公司 覆盖消费电子、传媒广告、房地产服务等多元行业[1] - 蜜雪股份通过"碰一下"支付覆盖3万家门店 贝壳-W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房产交易效率 传统物业企业也在探索智能化转型[10][12] - 生态价值超越支付工具范畴 有望成为全行业交互标准 带动硬件升级和软件服务拓展 形成万亿级产业协同网络[20]
美银证券:升蓝思科技目标价至30港元 管理层对苹果(APPL.US)周期持乐观看法 新兴业务进展良好
智通财经· 2025-08-28 09:27
业务发展前景 - 公司下半年至明年将加速推进多个新项目 涵盖智能手机 智能眼镜 汽车 机械人及AI服务器等领域 [1] - 公司下半年起开始交付汽车玻璃 明年量产以服务更多客户 Tesla认证正在进行中 [1] - 在AI服务器方面 公司已获得液冷订单 下半年起加大生产 目标明年参与SSD模组生产 后年加入服务器组装工作 [1] 财务预测与评级 - 美银证券将公司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5%至8% [1] - 美银证券重申H股及A股买入评级 H股目标价由26港元升至30港元 A股目标价由29元人民币升至34元人民币 [1] 行业周期与产品升级 - 管理层对苹果周期持乐观看法 预计iPhone规格升级周期将维持几年 [1] - 公司强调此次iPhone规格升级带来的实质价值提升较上一个上行周期更显著 [1]
美银证券:升蓝思科技(06613)目标价至30港元 管理层对苹果(APPL.US)周期持乐观看法 新兴业务进展良好
智通财经· 2025-08-28 08:43
公司业务进展 - 智能手机、智能眼镜、汽车、机械人及AI服务器等多个新项目将于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加速推进 [1] - 汽车玻璃业务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2025年实现量产以服务更多客户 Tesla认证正在进行中 [1] - AI服务器业务已获得液冷订单 2024年下半年起加大生产 目标2025年参与SSD模组生产 2026年加入服务器组装 [1] 盈利预测与评级 - 美银证券将蓝思科技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5%至8% [1] - 重申H股及A股"买入"评级 H股目标价由26港元升至30港元 A股目标价由29元人民币升至34元人民币 [1] 行业周期展望 - iPhone规格升级周期预计将维持数年 较上一个上行周期有更显著的实质价值提升 [1] - 管理层对苹果周期持乐观态度 认为过去四年淡静期后将迎来持续升级周期 [1] 投资逻辑 - 看好iPhone规格升级带来的实质价值提升及新业务贡献度增长 [1] - 新兴业务涵盖智能眼镜、汽车、机械人及AI服务器等领域 进展良好 [1]
花旗:上调蓝思科技AH股目标价 维持“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30
核心观点 - iOS智能手机创新上升周期预计从今年下半年持续至2027年 带动订单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强化玻璃大规模生产推动汽车领域价值显著提升 [1] - 人工智能眼镜项目量产驱动可穿戴设备显著增长 [1] - 业务扩展至AI服务器冷却模块及SSD组装 2027年实现服务器全流程生产 [1] - 花旗下调2024年每股盈利预测4% 但维持2026-2027年预测 同时上调A/H股目标价16%和19% [1] 业务展望 - 智能手机业务因新型号推出 下半年将录得强劲订单 [1] - 汽车业务价值将于下半年显著提高 因开始为国内新能源客户大规模生产强化玻璃 [1] - 可穿戴设备下半年或实现显著增长 受关键AI眼镜项目大规模生产推动 [1] 新业务布局 - 2024年计划生产AI服务器冷却模块和冷却连接器 [1] - 2025年进行SSD模块组装 [1] - 2027年开展服务器最终组装、测试和封装(FATP) [1] 财务预测调整 - 花旗下调公司2024年每股盈利预测4% [1] - 2026及2027年盈利预测大致维持不变 [1] - A股目标价上调16%至37元 [1] - H股目标价上调19%至31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大行评级|花旗:上调蓝思科技AH股目标价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8 02:19
业务展望与增长动力 - iOS智能手机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7年进入强劲创新上升周期 下半年因新型号录得强劲订单 [1] - 可穿戴设备业务受人工智能眼镜项目大规模生产推动 预计下半年实现显著增长 [1] - 汽车领域价值因开始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大规模生产强化玻璃 将在下半年显著提高 [1] 新产品与产能规划 - 计划2024年为人工智能服务器生产冷却模块和冷却连接器 [1] - 计划2025年进行SSD模块组装 [1] - 计划2027年进行服务器的最终组装、测试和封装(FATP) [1]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花旗下调公司2024年每股盈利预测4% [1] - 花旗大致维持2026及2027年盈利预测 [1] - 花旗上调A股目标价16%至37元 上调H股目标价19%至3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Meta新款AI眼镜渐行渐近,消费电子ETF(561600)冲击5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17
Meta智能眼镜新品 - Meta与雷朋合作的第三代智能眼镜预计年内发布 提供太阳镜和处方镜片版本 主打续航升级和AI功能改进 支持实时物体识别与场景理解 [1] - AI功能持续升级表明Meta智能眼镜策略转向深度交互体验 推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化发展 [1] - 蓝思科技成为Meta新款AI眼镜核心部件的独家供应商 [1] 消费电子行业动态 - 9月将迎来苹果 三星/华为 小米等消费电子终端发布会 预计9月消费电子板块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截至2025年8月28日09:47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上涨1.66% 成分股瑞芯微上涨7.97% 中芯国际上涨5.95% 寒武纪上涨4.37% 澜起科技和东山精密等个股跟涨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上涨0.55% 最新价报1.1元 冲击5连涨 截至2025年8月27日 该ETF近1周累计上涨9.82%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5 [1] 消费电子ETF概况 -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该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 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立讯精密 中芯国际 京东方A 寒武纪 工业富联 豪威集团 澜起科技 兆易创新 东山精密和歌尔股份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7% [2] - 消费电子ETF(561600)设场外联接基金 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 C(015895)和E(024557) [2]
蓝思科技20250827
2025-08-27 15:19
蓝思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汽车与座舱行业、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及机器人行业 [2] * 纪要核心公司为蓝思科技 一家主营玻璃、金属、陶瓷等外观结构件的上市公司 [2] 核心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公司营收从2020年370亿元增长至2024年近700亿元 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7.3% [2][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36亿元 同比增长近20% [2][8]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公司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突破 [2][8] 主要产品线业务表现 智能手机和电脑类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578亿元 占总营收83% 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2][10] * 业务毛利率约15% 表现相对稳健 [2][10] * 涵盖防护面板、触控模组、盖板玻璃、背板玻璃及金属、蓝宝石、陶瓷等零部件 [7] 智能汽车和座舱类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59亿元 占总营收8.5% 同比增长18.7% [2][4][17] * 业务毛利率约10% 主要受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影响 [2][11][17] * 产品包括中控模组、仪表面板、充电桩、车载电子玻璃组件、智能B柱等 [7][17] * 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2][4] 智能头显和穿戴类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35亿元 [2][11] * 产品涵盖外观件、结构件及光学镜片 应用于高端AI眼镜及头显产品 [7] * 毛利率接近20% [2][11]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14亿元 [2][11] * 为智能家居行业提供零部件配套生产 包括音箱、视频监控及门锁等 [7] * 毛利率接近20% [2][11] 核心竞争优势与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06年起与苹果深入合作 是其玻璃盖板的核心结构件主力供应商 建立了深厚护城河 [3] * 在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方面有广泛应用 [3] * 通过收购可成可利(后更名为蓝思旺精密与蓝思精密)拓展了金属结构件业务 [3][13] * 2024年蓝思精密台州全年营收达102亿元 净利润为4亿元 [13] * 拥有9大研发生产基地 包括湖南、广东、江苏以及越南等地 实现了全球化产能布局 [9]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发展详情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740亿元增长到2025年1,000多亿元 [2][4] * 2023年中国智能座舱渗透率在55%-67%区间 2024年底已提升至75.6% [14] * 10万元以下车型智能座舱渗透率低于50% 3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率增长较快是普及主要推动力 [15] * 车载显示屏呈现大屏化、多屏化和高清化趋势 [15][16] * 2023年10~15英寸中控屏占比达65%并呈上升趋势 [16] * 15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在2024年同比增长111% [16] * 10英寸以下中控屏占比从2023年27%下降到2024年17% [16] * 2K以上分辨率显示器占比从2023年28%增加到2024年45% [16] * 公司在超薄夹层玻璃方面取得突破 预计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 将提升单车价值量 [4][5] * 公司自2015年起布局 已与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宝马、奔驰等30多家主流车企建立合作 [17] 新兴领域布局与未来增长点 智能穿戴设备 * 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达234万台 其中Meta眼镜销量为225万台 [18] * 预计2025年是AI眼镜元年 Meta眼镜上半年出货量约120万副 全年度备货指引上修至1,200万副(2024年指引仅为300万副) [18][19] * 公司与临盼科技(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为其全系AI眼镜整机组装合作伙伴 [6][19] 机器人领域 * 公司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自2016年以来已成功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及其他核心零部件 [19] * 自主研发多款工业用机器人 如六轴机器人及AOI视觉检测机器人 [19] * 2025年1月 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全球首款远征A1 并深度参与其关键模组生产 [19] 折叠屏与UTG技术 * 预计苹果2026年发布首款折叠屏产品(20周年纪念款手机) 公司作为其核心视窗玻璃供应商将在UTG领域迎来突破 [3][12] * 公司积极参与折叠屏幕技术研发 与三星合作 并独家研发UTG技术 [4][12] 未来业绩预期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21亿元、1,155亿元和1,377亿元 [4][2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亿元、65亿元和78亿元 [4][20]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20]
多元布局释放增长新动能,蓝思科技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
华夏时报· 2025-08-27 08: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14.18% [2] - 净利润11.94亿元,同比增长35.53%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预计派发总额5.26亿元 [2] 消费电子业务 -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营收271.85亿元,同比增长13.19% [3] - 受益于AI技术普及和"以旧换新"政策红利,完成多款旗舰手机研发与量产准备 [3] - 依托"结构件-功能模组-整机组装"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巩固高端玻璃、陶瓷、蓝宝石及金属结构件领先地位 [3] 折叠屏与3D玻璃技术 - 全球折叠屏手机2025年出货量预计1983万台,同比增长6% [3] - 公司作为全球UTG核心供应商,创新推出多层折叠结构设计方案消除屏幕折痕 [4] - 3D玻璃需求快速放量,因加工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导致产品单片价值显著提升 [4] 苹果供应链合作 - 苹果新品发布周期开启,公司作为外观结构件核心供应商将持续受益订单增长 [5] - 预计下半年苹果新品强劲需求将为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5]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 - 该业务营收31.65亿元,同比增长16.45% [5] - 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等核心产品协同发力 [6] - 超薄夹胶玻璃具备轻量化、隔音隔热等多项功能,已导入国内头部车企量产体系 [6] - 与30余家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合作,覆盖多个主流智驾平台 [6] 智能头显与穿戴设备 - 该业务营收16.47亿元,同比增长14.74% [5] - 2025年中国AI眼镜出货量预计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107% [7] - 实现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工艺突破,完成AR眼镜整机规模化量产交付 [7] 具身智能业务 -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营收3.6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8.2% [5] - 参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灵巧手等核心部件研发与量产 [8] - 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63.39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 [8] - 已实现向多家客户规模交付,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垂直整合优势的具身智能制造平台 [8] 战略布局与行业前景 - 多元化布局降低对单一消费电子业务依赖,精准卡位智能汽车、AR眼镜、具身智能等赛道 [8] - 消费电子传统旺季到来与AI手机渗透率提升将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4] - 多元业务构建多引擎驱动发展格局,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