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

搜索文档
机器人感知大升级,轻量化注入几何先验,成功率提升31%
36氪· 2025-09-28 12:09
技术突破 - 提出Evo-0轻量化方法 通过隐式注入3D几何先验增强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空间理解能力 无需显式深度输入或额外传感器 [2] - 利用视觉几何基础模型VGGT从多视角RGB图像提取3D结构信息 包含深度上下文和跨视图空间对应关系等几何信息 [2][3] - 引入cross-attention融合模块 将ViT提取的2D视觉token作为query VGGT输出的3D token作为key/value 实现2D-3D表征融合 [3] 性能表现 - 在rlbench仿真实验中 Evo-0在5个需要精细操作的任务上平均成功率超过基线pi0 15% 超过openvla-oft 31% [2] - 真机实验中在5个空间感知要求高的任务上平均成功率提升28.88% 其中插孔任务达到66.67% 透明物抓取任务达到65.00% [8][10][11] - 仅用15k步训练的Evo-0已超过20k步训练的π0 显示更高训练效率 [6] 鲁棒性优势 - 在5类干扰条件下均表现相对鲁棒 包括未见干扰物体 背景颜色变化 目标位置位移 目标高度变化和相机角度变化 [12] - 在存在未见干扰物体时 拾取正确率100% 整体正确率70% 显著高于基线的60%和20% [12][15] - 相机视角向上偏移10度时正确率60% 向下偏移10度时40% 均优于基线的40%和30% [15] 应用价值 - 方法以插件形式增强VLA模型空间建模能力 训练高效且部署灵活 为通用机器人策略提供新路径 [16] - 绕过深度估计误差与传感器需求 降低部署难度和精度噪声问题 [1][16] - 在密集抓取 置物架放置及透明物体操作等对空间精度容忍度极低的任务中展现精准操控能力 [8][10]
优理奇机器人完成两轮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贝壳财经· 2025-09-28 11:47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总额近亿元人民币[1] - 投资方包括涌铧投资 中新资本 航大科技等财务投资机构及产业方 老股东赛纳资本超额追投[1] 资金用途 - 资金将用于加速机器人量产与交付[1] - 持续推进核心技术研发[1] - 完善供应链体系[1] - 拓展海外市场布局[1] 公司战略 - 公司将加强软硬全栈能力打磨及场景化落地能力[1] - 加快推动机器人进入人类生活与产业应用[1] - 公司愿景是让机器人成为社会有力伙伴 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用户体验提升和社会价值创造[1] 技术实力 - 公司旗下Wanda系列机器人在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服务类场景赛中获得两金一银成绩[1]
97年学霸入局具身智能机器人,9个月融资近5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0:56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钟鼎资本领投 老股东IDG资本持续加投 [1] - 成立9个月内完成三轮融资 总金额近5亿元 [2] - 天使轮融资近2亿元 投后估值约6亿元 [2] - "天使+"轮融资达亿元级 投后估值近12亿元 [2] 资金用途与技术发展 - 融资资金将用于自研核心零部件攻关 机器人本体与运动控制技术开发及意识仿生模型迭代 [1] - 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0% 团队规模扩展至90人 [3] - 团队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机构 [3] - 近期吸引世界顶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人才加盟 加强高精度运动控制 多模态感知融合等关键技术 [3] 公司背景与团队 - 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 专注于消费级具身智能机器人 [2] - 创始人郭人杰出生于1997年 曾任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 三年带队实现从0到60亿元营收 [3] - 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首款消费级场景具身智能产品 [3] 产品布局与市场进展 - 产品线覆盖室内外两大矩阵:Z-Bot聚焦家庭场景 W-Bot覆盖户外与公共空间 [4] - 履带式机器人W-bot已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世界机器人大会及苏超赛场 [4] - 初代原型机于2024年5月亮相京东618夏日歌会 6月在京东拍卖以29799元成交 [4]
昆仑万维新设子公司 含机器人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0:08
公司动态 - 昆仑万维全资控股新成立北京天工逻伯特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数字技术服务 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 智能机器人销售与研发 [1] 业务布局 - 通过新公司拓展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业务 强化数字技术服务能力 [1] - 计算机软硬件零售业务成为新公司重要组成部分 [1]
宇隆光电:与纽禄美卡合资组建机器人公司 开辟智能智造新赛道
中证网· 2025-09-28 08:20
合资公司组建 - 宇隆光电与韩国纽禄美卡机器人公司签署合资公司组建协议 共同聚焦工业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与全球市场拓展 [1] - 合资公司将整合双方核心资源 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体系 [2] - 合资公司以重庆两江新区为总部基地 计划逐步建立辐射全球的研发与生产网络 [3] 合作方技术优势 - 纽禄美卡拥有从机器人本体、控制器到操作系统的全栈自主研发能力 INDY系列协作机器人已应用于三星、现代等全球知名企业 [2] - 宇隆光电深耕智能显示控制领域十余年 客户覆盖京东方、比亚迪等多行业国内外头部企业 具备成熟的智能智造管理经验与产业链整合能力 [2] 业务发展重点 - 合资公司将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光伏等工业场景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 同时布局商业消费、医疗康养领域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2] - 依托中国制造业生态优势 双方计划同步拓展海外市场 打造全球化机器人解决方案平台 [2] - 通过机器人业务与现有智能控制板、精密功能器件等主业形成互补 构建智能硬件+智能智造双轮驱动模式 [3]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标志着宇隆光电从智能显示控制专家向智能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延展 [3] - 通过引入纽禄美卡核心技术与研发团队加速技术拓展布局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并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3] - 项目落地重庆两江新区 公司将融入当地万亿级智能产业集群建设 获得全周期政策支持 [3]
三年半现金流为负:新松机器人陷“拿地”后遗症
新浪财经· 2025-09-28 07: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60亿元,同比微降0.07% [2] - 归母净利润-9535.82万元,同比下降54.32%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12.66% [2] - 毛利率14.62%,同比下滑 [2] 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3.36% [3] - 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93万套,同比增长35.6% [3] - 在中证机器人指数样本企业中,营收排名第20位,净利润排名倒数第6位 [5] - Wind机器人指数118家企业中多项经营指标排名靠后 [5] 业务结构分析 - 工业机器人业务营收2.70亿元,同比下降46.11% [6][7] - 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业务营收7.39亿元,同比增长44.60% [6][7] - 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装备营收3.27亿元,同比增长10.83% [6][7] - 交通自动化系统营收5095.69万元,同比增长61.93% [6][7] - 工业机器人毛利率19.89%,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仅10.04% [7]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5.89% [7][12] - 拥有专利737项 [12] - 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推出智能类人双臂平台等新产品 [12] - 与美国新能源车企合作电池包合装转运项目 [12] 历史遗留问题 - 2010-2021年在全国多地建设机器人产业园,规划用地超千亩 [10] - 2021年因合作方问题导致多个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10] - 截至2025年9月存在106起司法案件,近半数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 [10][11]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5年上半年为-2.68亿元 [11] - 负债率连续四年超过60% [11]
公司问答丨ST逸飞: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为公司参股公司
格隆汇APP· 2025-09-28 06:18
公司动态 - 公司参股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 [1] - 公司建议投资者关注荆楚人形机器人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外部公开信息以获取产品技术详情 [1] 产品进展 - 荆楚一号与荆楚二号人形机器人已进入量产阶段 [1] - 荆楚二号相比荆楚一号具备更长续航能力和更强大功能 尤其手部操作灵巧性显著提升 [1] - 荆楚二号团队正与汽车企业合作 已在生产线进行功能测试 即将投入实际生产作业 [1]
独角兽IPO催生“影子股”盛宴 GPU、机器人赛道造富效应显现
新浪财经· 2025-09-28 05:39
摩尔线程IPO引发的市场反应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推进引发至少16家A股上市公司回应持股情况 包括厦门国贸 晶盛电机 万和电器 越秀资本及ST华通等[1] - 宇树科技IPO申报明确后 首开股份录得14天12板 累计涨幅超200%[1] - 多数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基金间接持有拟上市独角兽股权 例如首开股份和金发科技仅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3%股权[1] 上市公司直接持股情况 - 和而泰直接持有摩尔线程约1.02%股权 股价从9月18日起走高 9月24日达60.71元/股高点 但截至9月26日回落至48.18元/股 较高点跌超20%[3] - 中科蓝讯和盈趣科技直接持股摩尔线程约0.34% 联美控股通过全资子公司持股0.34% 这些公司股价近期出现剧烈波动[3][4] - 上述直接持股主体均在2024年12月对摩尔线程进行出资[4] 间接持股模式及案例 - 宏力达通过参投久奕能元基金间接持有摩尔线程约0.3%股权 该基金2022年8月成立 2024年10月完成备案 对外仅投资摩尔线程一个项目[4] - 长飞光纤和初灵信息通过参投中移基金间接持有摩尔线程约0.02%股权 两者在中移基金认缴出资比例均为1.7%[5] - 约70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摩尔线程一级市场融资 华辰装备 ST华通 厦门国贸 中红医疗 万和电气 新华保险 英科医疗 圣元环保及瑞丰新材等通过股权基金间接持股[5] 宇树科技持股结构 - 金发科技和卧龙电气通过参投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 该基金持股宇树科技4.77%[6] - 雪龙集团 中际旭创 吉华集团 金桥信息 朗科智能 深信服 全智科技及中科创达等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对宇树科技实现间接持股[6] 上市公司LP出资趋势 - 2023年以来195家上市公司对175只备案基金出资 认缴总额超216亿元 涉及168家基金管理机构[7] - 2013年10月至今1882家上市公司对3084只备案基金出资 认缴总额达4434.12亿元 2017年 2021年和2022年为活跃年份 2022年认缴规模达646.29亿元涉及411只基金[7] - 2022年后上市公司作为LP出资活跃度持续走低 影响创投市场资金源头[8] 投资模式与业务关联 - 上市公司作为LP出资股权基金多为财务投资 对底层资产运营影响微乎其微[8] - 部分上市公司牵头发起产业基金进行产业链投资 持股比例较高 可能与被投公司存在业务联动[8] 历史影子股行情特征 - A股市场多次出现影子股狂欢 包括券商牛市 蚂蚁金服独角兽期及2019年科创板首批上市热潮[9] - 多数影子股基本面未因参股明星公司明显变化 标的公司上市利好兑现后股价存在高位回落风险[9] - 一级市场投资布局可能成为财务回报来源或战略转型路径 被投独角兽IPO后在二级市场形成股价新故事[9]
闪转腾挪 身手灵活!机器人格斗成第四届数贸会关注焦点
新华社· 2025-09-28 04:59
行业活动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于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举行 [2] - 数智未来主题展区设置"杭州六小龙专区"展示数字贸易创新成果 [2] 公司产品 - 宇树科技G1机器人格斗赛成为现场观众关注焦点 [2] - 机器人凭借丰富的关节电机设置和算法支撑实现灵活自然的进攻和躲闪动作 [2] - 机器人精彩表演获得现场观众鼓掌叫好 [2]
净利润暴增5倍、股价年内涨134% 双林股份从HDM龙头到机器人新贵
智通财经· 2025-09-28 04: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汽车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领域相关部件 [2] - 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外整车制造商(如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日产)及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佛瑞亚、安道拓等) [2] - 以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15.1%,中国最大HDM供货商,市场占有率32.8% [2] - 全球第九大轮毂轴承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2.2%,中国第三大轮毂轴承供货商,中国市场占有率6.9% [2] - 全球最大的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制造商,全球及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4%和9.5%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41.85亿元、41.39亿元和49.1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比增长18.65% [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5.2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03亿元增长20% [3]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0.76亿元攀升至2023年0.82亿元,2024年实现4.98亿元,同比增幅507.32% [4] - 毛利率从2022年15.7%提升至2023年16.5%,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17.3%,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到20.2% [4] - 2024年利润暴增核心驱动力为一次性"其他收益"1.57亿元,主要来自出售亏损资产(DSI变速箱资产)产生的收益 [5] - 剔除一次性收益影响,2024年调整后经营利润约3.83亿元,相较于2023年1.53亿元实现约150%大幅增长 [5]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4.43亿元、3.78亿元及7.01亿元,2024年大幅增长85.5% [5] - 2022-2023年"净利润现金比率"远高于100%,2022年达583%,2023年达461%,2024年为141% [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末3.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5.11亿元 [6] 业务板块与收入结构 - 核心业务划分为四大板块: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及轮毂轴承 [7] - 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是绝对主力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55%-60%之间,2024年同比增长24.9%,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9% [7] - 新能源动力系统收入占比从2021年7.2%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17.4%,2025年上半年实现93.8%高速增长 [7] - 高附加值、高增长性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和"新能源动力系统"合计占比从2021年6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6.3% [9] 战略转型与增长驱动 - 公司通过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申请,试图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并加速新兴技术领域的战略转型 [1] - 战略转型路径包括优化产品结构、抓住新能源风口、"智能化"与"电动化"双轮驱动 [9] - 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异军突起,带来巨大收入增量并提升市场估值预期 [9] - 以HDM为代表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受益于汽车座椅功能复杂化、智能化趋势,新能源动力系统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9]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将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的精密传动技术成功迁移至机器人关节 [10] - 已建成反向行星滚柱丝杠中试生产线,年产能达1.2万套,产品力获客户认可 [10] - 截至2025年6月,机器人业务未产生规模收入,预计2026年才可能实现小批量收入 [10]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69亿元,机器人新业务需持续投入,若商业化进度滞后可能侵蚀利润 [10] - 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净利润同比下滑25.08%,反映转型期财务压力 [10] - 人形机器人市场呈现爆发潜力,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2亿元增至2029年243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