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300014)

搜索文档
中国电池行业洞察报告(基于 EVE 数据)-China Battery Read-through from EVE results
2025-08-26 13:23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电池行业 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电池 [2] * 核心讨论公司为亿纬锂能 同时提及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中创新航 瑞浦兰钧 孚能科技 欣旺达 海辰储能 比亚迪等主要电池制造商 [2][8][23] 核心观点和论据 **亿纬锂能业绩与经营状况** * 公司上半年核心盈利增长18% 若剔除5.79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激励和坏账拨备影响 [2] * 动力电池业务核心盈利仅增长8% 尽管销量增长近60% 反映出单位盈利能力的恶化 [2] * 第二季度电动汽车电池平均售价因海外客户占比提升而增长7% [5] * 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产量将环比增长15-20% 2026年EV与ESS电池增长指引为30-40% [6] * 资本支出在上半年同比增长104% 管理层指引2025至2027年年度资本支出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6] **行业价格与成本趋势** * 近期锂价上涨对电池制造商影响有限 因成本传导合同 长期锂采购协议和锂期货合约的运用 [5] * 电池价格呈现改善迹象 得益于政府反内卷政策和近期锂价上涨 储能电池价格从6月起对低层级客户有所恢复 [5] * 行业正处于资本支出上升周期 由一线和头部二线厂商主导 [6] **美国市场与政策影响** * 尽管有关税和IRA政策 美国储能客户仍持续下单至2027年 订单将由中国和马来西亚工厂供应 [5] * 亿纬锂能继续推进美国产能计划 并计划将三条规划产线中的一条从商用车电池转为储能电池产能 [5] * 公司产能可能被归类为IRA新政策下的禁止性外国实体 因公司在合资企业中仍拥有董事席位 [5] **财务数据比较** * 亿纬锂能上半年EV+ESS电池出货量50GWh 同比增长45% [8] * 宁德时代上半年EV+ESS电池出货量274GWh 同比增长34% 储能电池出货52GWh 同比增长13% [8] * 比亚迪上半年EV+ESS电池出货量135GWh 同比增长85% [8] * 瑞浦兰钧上半年出货量32GWh 同比增长199% [8] * 亿纬锂能第二季度单位净利大幅下滑至0.002元/Wh [7][16] *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单位净利保持稳定 第二季度为0.11元/Wh [7][16]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更正了亿纬锂能的建模错误 调整了表1 6 7 9中的数据以及动力电池核心盈利增长率 [23] * 摩根大通对覆盖公司的评级为 宁德时代A股超配 港股中性 亿纬锂能和中创新航中性 国轩高科低配 [2][23] * 报告包含大量详细的财务比较表格 涵盖出货量 平均售价 单位毛利 单位净利 经营现金流和资本支出等关键指标 [7][8][10][12][13][14][15][16][17][18][19][20][21][22] * 披露显示摩根大通与多家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包括做市 投行服务 持有头寸等 [25][26][27][28][29][30]
宁德时代占比掉了5.2%国轩/中航/亿纬争亚TOP5瓜分93%份额
新浪财经· 2025-08-26 12:13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新能源物流车动力电池总装车量为3.19GWh 环比减少0.13GWh [1] - 1-7月累计装车量数据未披露 但行业处于高位平稳运转状态 [1]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以1.69GWh装车量位居榜首 市场份额达52.9% 但今年以来市占率呈现波动下滑态势 [1] - 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形成"三强"阵营 装车量伯仲之间 本月国轩高科以接近0.4GWh装车量创今年最大领先优势 [1] - 弗迪电池外供比例达70% 不足两年规模化外供时间内快速崛起 具备冲击第四强的潜力 [1] 细分市场战略布局 - 宁德时代重点布局轻卡市场 最大客户北汽福田仅占17.7%份额 客户结构相对健康 [1] - 国轩高科主导中面市场 同时在大面领域形成第二优势 双领域协同巩固市场地位 [1] - 中创新航核心配套奇瑞商用车(占比53.4%) 在微车市场关注度较高 细分市场布局均衡 [1] - 亿纬锂能优势集中在小卡市场 累计装车量与头部企业差距较小 仍具争榜能力 [1] - 弗迪电池以轻卡为核心配套领域 依托比亚迪小卡上市及电池性能口碑积累拓展外供空间 [1] 行业发展趋势 - 动力电池竞争焦点从产能装车量转向细分市场深耕/客户结构优化与技术口碑积累 [1] - 头部企业份额博弈将持续加剧 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 [1]
亿纬锂能(300014):25年中报点评:电池基本面趋好,H股上市流动性溢价行情可期
西部证券· 2025-08-26 11:58
投资评级 - 给予亿纬锂能"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电池产业链基本面趋好 动力电池盈利超预期 H股上市在即提升配置价值 [1][2][3] - 25H1营收281.70亿元 同比+30.06%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影响后实际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 同比+3.78%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24/65.12/83.89亿元 同比+11%/+43.94%/+28.82% [3] - 对应EPS为2.21/3.18/4.10元 [3] - H股预计25Q4上市 募资规模10亿美金 有望带来国际化定价和流动性溢价 [3] 财务表现 - 25H1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Q1 10.17GWh + Q2 11.31GWh) Q2单位净利润0.029元/Wh 对应4.5%净利率(Q1仅0.13%) [2] - 25H1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Q1 12.67GWh + Q2 16.04GWh) Q2单位净利润0.028元/Wh [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95.07亿元 同比+43.0% 2026年894.51亿元 同比+28.7% [4][9] - 预计2025年毛利率17.7% 2026年17.3% 2027年17.5% [9] 业务进展 - 46系大圆柱电池25年内启动交付 26年欧洲大客户预期交付20GWh [2] - 25H1电动商用车装机量55GWh 公司装机7.6GWh(出货超10GWh) 市场份额13.8%稳居TOP2 [3] - 储能板块25H2受益大客户结构调整和商务优化 盈利有望企稳修复 [2]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2.6倍(2025E) 预计2026年降至15.7倍 2027年12.2倍 [4][9] - 当前市净率2.4倍(2025E) 预计2026年2.2倍 2027年1.9倍 [4][9] - 预计ROE从2025年11.4%提升至2027年16.5% [9]
每日速递|30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项目投产
高工锂电· 2025-08-26 11:01
电池 - 亿纬锂能开发出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产 计划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 体积能量密度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 2028年推出体积能量密度超1000Wh/L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2.0产品 [2][3] - 楚能新能源与东风柳汽签署动力电池开发合作协议 未来5年内提供超30GWh动力电池产品 应用范围涵盖乘用车和商用重卡领域 [4][5] - 零跑汽车与中创新航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中凌新能源科技 注册资本10亿元 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与销售 新材料技术研发等业务 [6] 材料 - 江苏屹材新能源科技投产硫化物电解质及全固态电池研发生产项目 建设周期不到100天 预计年产值数亿元 已实现量产供货 申请发明专利超150项 电解质电导率达17mS/cm 为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及整车厂提供固态电解质材料 [8][9] - 赣锋锂业自主研发高纯度硫化锂产品实现批量供货 金属杂质含量控制在ppm级 主含量达99.9%以上 粒径D50≤5μm [10] -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建设年产4000吨硅碳负极改性深加工项目 投资4.83亿元 新建生产厂房及生产线 [11][12] - 万华化学计划投资1.19亿元扩建年产12万吨磷酸铁项目 采用铵法工艺和铁法工艺 将原有5万吨/年产能扩至12万吨/年 [13]
锂电行业洗牌加速:跨界者退场,巨头赴港融资|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8-26 10:25
港股市场成为锂电企业战略补给站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IPO集资总额同比激增近三倍 创2021年以来最佳开局[2] - 截至2025年6月底港交所IPO申请数量达240家 较2024年增长近两倍[2] - 宁德时代以每股263港元定价募资超350亿港元 创上半年全球最大IPO纪录 亿纬锂能 欣旺达 星源材质 天赐材料相继启动港股IPO[2] 行业产能过剩与资金压力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预计1000-1200GWh 全行业规划总产能4800GWh 达实际需求四倍[3]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89.86% 但二线企业普遍低于50% 瑞浦兰钧 中创新航等企业毛利率降至10%以下[3] - 2025年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7.04万元/吨 较2024年同期10.37万元/吨下跌32.11%[3] - 2025年一季度储能电芯价格区间0.3-0.4元/Wh 部分中标价格低至0.26元/Wh[3] - 2024年动力电池企业平均收款周期103天 付款周期255天 账期差152天 多家公司面临近200天账期差[3] - 2025年上半年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超70%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持续恶化[4] 行业结构调整与跨界退出 - 2025年上半年共22家上市公司发布锂电项目调整公告 六氟磷酸锂 磷酸铁锂行业项目调整较多[5] - 宝明科技 华软科技 黑芝麻等跨界企业宣布暂停或终止新项目建设[5] - 海外项目受地缘政治与成本压力冲击推进缓慢[5] 全球化战略驱动因素 - 欧美新能源转型创造需求缺口 但欧盟电池法规要求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 对海外本土化产能提出硬性要求[6] - 欧洲Northvolt陷破产危机 美国Fluence持续亏损裁员 为中国企业留下市场空窗期[6] - 欧盟数千亿欧元碳中和资金需本地化项目申请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为本土新能源产品提供高额补贴[6] - 海外建厂可紧贴镍钴锂等关键资源地 降低运输成本与供应链风险 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基地近奔驰宝马工厂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基地辐射东南亚市场 国轩高科阿根廷布局锂资源加工[7] - 赴港上市可引入国际投资机构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与全球品牌信誉 为跨国并购与技术合作奠定基础[7] 资本市场环境变化 - 2024年A股430家企业终止IPO 较2023年245家大幅增加 包括多家锂电企业[8] - 香港2024年10月优化新股审批流程 为A股上市公司建快速通道 2025年5月推"科企专线"为新能源等领域提供灵活上市条件[8][9] 估值逻辑差异与融资效率 - 港股机构投资者更看重全球化能力与技术壁垒 愿为海外布局支付溢价 多家龙头企业H股相对A股出现溢价[10] - A股估值更侧重产能规模与短期业绩 在产能过剩背景下面临挑战[10] - 港股对战略性亏损容忍度更高 尤其对海外产能与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投资[10] - 港股资金自由流动属性提升流动性溢价 发行H股可直接募集外汇资金无缝对接海外项目 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需数十亿欧元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基地需当地货币支持[11]
锂电企业接连扩产!
起点锂电· 2025-08-26 09:47
锂电行业扩产动态 - 珠海冠宇上半年营收约61亿元同比增长14% 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4.7% 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新型钢壳量产线 [4] - 赣锋锂业通过配售H股和可转债募资25.4亿港元 用于产能扩张及建设等用途 [4] - 亿纬锂能启动荆门工厂二期桩基工程 瑞浦兰钧在印尼建厂规划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 [8] 头部企业产能布局 - 宁德时代在东营规划40GWh产能 在福州/肇庆等地推进扩张 截至7月初已签45GWh储能订单 [10] - 宁德时代中标阿联酋全球最大储能订单 与澳大利亚合作3GW/24GWh储能项目 在印尼建设海外电池厂 [10] - 行业上半年储能项目超230个 总产能超1500GWh 锂电池储能占主导地位 [12] 技术升级与材料创新 - 龙蟠科技/川发龙蟒/富临精工/湖南裕能等企业布局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 [13] - 鹏博新材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预计9月试产 10月批量交付 [13] - 圣泉集团拟发债25亿元 其中20亿元用于硅碳负极和多孔碳产能建设 [13] - 银硅科技建设2000吨硅碳负极产线 硅源新能万吨级硅碳负极项目下月试产 [13]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工信部新规要求产能利用率低于50%企业不得申报 推动企业向高端化转型 [13] - 储能需求激增因136号文件规定市场竞争电价 引发531节点前抢装 [12] - 海外大型储能项目成为新增长点 新兴市场为头部企业提供扩张空间 [13] - 行业经历两年价格战后回归理性 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扩大 [12]
研报掘金丨国海证券:维持亿纬锂能“买入”评级,动力电池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格隆汇APP· 2025-08-26 05: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24.9% [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0.7% [1] - 产能利用率达87.5%,显示行业高景气度 [1] 业务动态 - 动力电池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1] - 产线改造完成后于2025年7月开始陆续投产交付 [1] - 动力电池板块盈利能力预计下半年呈稳定向上趋势 [1] 发展策略 - 持续推出新产品,有望开辟新增长点 [1] - 海外布局持续推进,通过多样化手段拓展市场空间 [1]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67亿元(原预测677亿元) [1]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836亿元(原预测847亿元) [1]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972亿元(原预测985亿元) [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5亿元(原预测51亿元) [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75亿元(原预测76亿元) [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95亿元(维持原预测) [1]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3倍(2025年)、14倍(2026年)、11倍(2027年) [1]
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车ETF(515700)盘中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18
智能驾驶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82.6% [1] - 16万以下市场中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1] - 技术跃进式提升叠加硬件软件成本下降推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搭载率提升 [1] 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1]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 [1] 行业ETF产品 - 新能车ETF(515700)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1] - 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012698)、C(012699)、E(024504) [2] - 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保持高增长 [1]
舍得酒业获4家券商推荐,赤峰黄金评级被调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2:07
券商评级活动概览 - 8月25日券商共发布63次目标价评级 目标价涨幅前三公司为隆平高科38.75%、新集能源37.40%、北新建材36.57% 分属种植业、煤炭开采、装修建材行业 [1] - 当日163家上市公司获券商推荐 舍得酒业获4家机构推荐 水羊股份与丸美生物各获3家推荐 [3] 目标价涨幅排名详情 - 隆平高科获中国国际金融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4元 涨幅38.75% [2] - 新集能源获中信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9元 涨幅37.40% [2] - 北新建材获天风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36.9元 涨幅36.57% 另获中国国际金融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6元 涨幅33.23% [2] - 聚辰股份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 目标价112.61元 涨幅34.48% 华泰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04.7元 涨幅25.03% [2][3] - 江波龙获华泰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29.1元 涨幅33.46% [2] - 益方生物获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增持评级 目标价56.19元 涨幅33.21% [2] 评级调整动态 - 国电电力获华源证券评级由增持调高至买入 属电力行业 [3][4] - 民和股份遭华泰金融控股(香港)评级由买入调低至增持 赤峰黄金遭联储证券由买入调低至增持 士兰微遭中邮证券由买入调低至增持 [4] 首次覆盖公司名单 - 甘化科工获东吴证券买入评级 属地面兵装行业 [4][5] - 旺能环境获信达证券买入评级 属环境治理行业 [4][5] - 应流股份获山西证券增持评级 属通用设备行业 [4][5] - 新洁能获兴业证券增持评级 属半导体行业 [4][5] - 稳健医疗获东北证券买入评级 属个护用品行业 [4][5] - 成都华微获华西证券买入评级 宏景科技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 分属半导体与IT服务行业 [5]
舍得酒业获4家券商推荐,赤峰黄金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1:25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隆平高科获中国国际金融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4元 目标涨幅38.75% 属种植业行业 [1][2] - 新集能源获中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9元 目标涨幅37.40% 属煤炭开采行业 [1][2] - 北新建材获天风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36.9元 目标涨幅36.57% 属装修建材行业 [1][2] - 聚辰股份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 目标价112.61元 目标涨幅34.48% 华泰证券同时给予买人评级 目标价104.7元 目标涨幅25.03% [2][3] - 江波龙获华泰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29.1元 目标涨幅33.46% [2] - 益方生物获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增持评级 目标价56.19元 目标涨幅33.21% [2] - 金石资源获中信证券评级 目标价22元 目标涨幅28.65% [2] - 恒源煤电获中信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9元 目标涨幅28.39% [2] 券商推荐家数统计 - 舍得酒业获4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67元 属日酒行业 [3][4] - 水羊股份获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21.57元 属化妆品行业 [3][4] - 丸美生物获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42.23元 属化妆品行业 [3][4] - 华利集团获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53.6元 属纺织制造行业 [4] - 沪电股份获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57.95元 属元件行业 [4] - 聚辰股份获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83.74元 属半导体行业 [4] - 卓胜微获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84.45元 属半导体行业 [4] 评级调整情况 - 国电电力获华源证券调高评级 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属电力行业 [4][5] - 民和股份遭华泰金融控股香港调低评级 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属赤殖业行业 [5][6] - 赤峰黄金遭联储证券调低评级 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属贵金属行业 [5][6] - 士兰微遭中邮证券调低评级 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属半导体行业 [5][6] 首次覆盖公司 - 甘化科工获东吴证券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属地面兵装行业 [7] - 旺能环境获信达证券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属环境治理行业 [7] - 应流股份获山西证券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属通用设备行业 [7] - 新洁能获兴业证券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属半导体行业 [7] - 稳健医疗获东北证券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属个护用品行业 [7] - 成都华微获华西证券首次覆盖 给予买人评级 属半导体行业 [7] - 宏景科技获华鑫证券首次覆盖 给予买人评级 属IT服务行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