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大讯飞(002230)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经开区高标准打造后官湖总部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08:00
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基地建设进展 - 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基地两栋写字楼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目前处于内部装修阶段 预计2023年底首批600名员工入驻[1] - 该基地位于武汉经开区后官湖总部区核心区域 属于经开·泊心私屿城市综合体项目的一部分[3] 武汉经开区后官湖总部区发展规划 - 后官湖总部区规划面积约9平方公里 划分为总部区 产城融合示范区 环大学创新经济带 东合金融服务区 商务休闲区五大功能区[3] - 目前已集聚东风公司 奕派科技 中国城乡 中国建科华中总部等20余家总部企业 落地科大讯飞 湖北建投等20余个重点项目 总营收及产业规模突破80亿元[3] - "十五五"期间目标引进标杆项目 力争市场主体达15000户 总投资规模830亿元 营收及产业规模1600亿元[9]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经开·泊心私屿项目一期商业综合体已建成交付 融合高层办公 国际商业 湖岸别墅等业态 重点引入数字经济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建造等领域企业[3] - 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总投资约58亿元 将建设5A甲级总部大楼 低密办公等业态 已吸引中国交建 碧水源等企业进驻 其中碧水源华中总部将辐射华中区域水环境治理市场[5] 产业功能区布局 - 产城融合发展区重点推进郭徐岭片区改造 打造沌口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智慧生活示范社区[7] - 环大学创新经济带聚焦智能制造 元宇宙 新材料 文化创意等领域 建设产教融合平台[7] - 东合金融服务区集聚东风资管 东风财务 工商银行等机构 形成多层次金融服务链[7] - 商务休闲区依托后官湖 三角湖生态资源 构建绿色生态体系[7]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 加快推进三角湖与大半岛片区联通工程 车城大道连通工程 后官湖沿岸综合整治工程 大半岛都市田园等项目[9]
让机器人“能听会懂” 绵阳揭开AI产业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03:20
科大讯飞机器人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搭载"智能语音背包"的人形机器人 实现从"能听"到"会懂"的交互升级 机器人具备视听融合的多模态阵列和全链路交互背包作为决策大脑 [1][3] -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提供多模态感知交互与大模型大脑的AI服务 通过软硬件一体集成打造智能机器人 目前已服务500余家机器人企业 链接1.5万名开发者 [3] - 平台在工业、服务、特种及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广泛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从工具向伙伴进化 [3] 绵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 - 产业园首期1.1万平方米已吸引科大讯飞、天数智芯、百度网讯等21家企业入驻 华为、浪潮等14家头部企业进驻演示验证中心 [4] - 游仙区与高校、院所、企业签署12个合作协议 总金额达35亿元 百度网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将构建产学研平台 预计下月启动 [3][4] - 百度计划在绵阳建立数据标注基地、国产化GPU芯片算力底座、千帆大模型平台和人才实训基地 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 [4] 未来发展规划 - 游仙区计划培育"超脑+"生态圈 推动讯飞超脑技术与本地科研院所融合 突破人形机器人多模态交互技术 [5] - 目标到2027年突破20项核心技术 引进20个AI人才团队 培育5家独角兽企业 将产业园打造成全国样板 [5] - 科大讯飞应用分中心将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产业生态构建 填补机器人"大脑"研发产业链短板 [5]
研判2025!中国AI会议耳机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远程协作与跨国会议驱动需求爆发,2025年AI会议耳机市场有望冲刺10.58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01:33
行业概述 - AI会议耳机是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可穿戴音频设备,核心功能包括实时语音转写、多语言翻译、会议摘要生成、智能降噪及交互式语音助手 [2] - 按技术架构分类,AI会议耳机主要分为生成式AI耳机和交互式AI耳机两大类 [2]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AI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池、外壳、耳塞、麦克风、传感器等零部件及生产设备 [4] - 产业链中游为AI会议耳机生产制造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包括商超、手机专卖店、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 [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AI会议耳机行业市场规模为7.1亿元,同比增长162.96% [1][11] - 预计2025年中国AI会议耳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58亿元 [1][11] - AI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为1447亿元,同比增长19.98%,为AI会议耳机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6] 相关政策 - 202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8][10] - 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生态构建 [10] - 2024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将耳机列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规范行业标准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生态型巨头包括华为、小米、苹果,设备互联率达78%-82% [13] - 垂直场景王者包括未来智能(办公场景市占率48%)、科大讯飞(教育耳机覆盖3万所学校) [13] - 长尾创新者超200家,聚焦脑机接口、AR音频等前沿领域 [13] - 科大讯飞iFLYBUDS Pro3支持多语种即时互译,2024年营业收入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 [15] - 小米Buds 5 Pro支持Wi-Fi音频传输,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0%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语音识别和翻译能力持续增强,支持更多语言和方言,集成智能摘要生成、关键词提取等功能 [19] - 市场拓展:远程办公和混合工作模式普及,应用场景延伸至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 [20][21] - 行业规范化:政府和行业协会将推动标准制定,规范性能、功能、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22]
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落地进程不断加快,机器人ETF嘉实(159526)盘中涨近2%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24
流动性表现 - 机器人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8.09% 单日成交金额为4439.35万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金额为4425.52万元[3] 规模与资金动向 - 近半年规模增长2.00亿元 今年以来份额增长2.37亿份[3] - 融资买入额达156.14万元 融资余额达1655.64万元[3] 收益表现 - 近6月净值上涨8.92% 位列可比基金前2名[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25.78%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3] - 最长连涨期间涨幅达37.12%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93%[3]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86%[3] - 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9.70%) 汇川技术(9.96%) 石头科技(5.03%) 大华股份(4.88%) 中控技术(4.40%) 双环传动(3.53%) 机器人(3.34%) 大族激光(3.18%) 巨轮智能(2.77%) 拓邦股份(2.67%)[5] 行业商业化进展 - 智元创新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 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将落地工厂[5] - 此为国内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首个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全球智能制造场景首次规模化落地[5] - 工业具身智能正式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规模化商用新纪元[5] 产业发展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从0到1"的"iPhone时代" 产业前景可观[5] - 灵巧手占机器人价值比重有望超过30%[5] - 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商业化落地进程持续加快[6] 核心硬件机遇 - 传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核心硬件载体 技术迭代驱动智能等级跃迁[6] - 主机厂产品迭代加速趋势下 传感器价值量占比及技术要求可能出现显著变化[6] - 传感器板块在人形机器人整体贝塔下具备更大弹性[6]
人形含量第一的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涨超2%,位列ETF榜前五
新浪财经· 2025-08-19 05:42
市场表现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截至2025年8月19日13:17强势上涨2.82% [1] - 成分股禾川科技上涨16.68%、丰立智能上涨12.58%、拓普集团涨停(10.00%)[1] - 机器人ETF鹏华当日上涨2.17%报1.08元,近一周累计上涨3.21% [1] 行业动态 -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近200家企业超100款新品,涵盖工业搬运、消费服务及娱乐表演三大应用场景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叠衣服、倒饮料、搏击跳舞等跨领域功能展示 [1] 技术发展路径 - 行业将遵循"专用场景→跨专用场景→通用场景"渐进式落地路径 [2] - 当前算法能力不足制约跨场景泛化,B端专用场景(无人物流车/矿卡、环卫巡检机器人)将率先商业化 [2] - 多形态机器人(轮式/半身足式/全人形/非人形)将根据场景需求共存 [2] 指数成分特征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人形含量超70%,显著高于中证机器人指数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0.09%,头部企业包括石头科技、科沃斯、双环传动等 [2] - 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 [2]
“区域AI枢纽”与“广西桥头堡”的握手
广西日报· 2025-08-19 02:57
新加坡AI发展现状 - 新加坡在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指数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三,仅次于中美[4] - AI技术已深度融入新加坡社会,樟宜机场实现全程自动化通关,圣淘沙岛运营东南亚首款"车内无安全员"自动驾驶小巴[4] - 智慧交通系统通过传感器优化红绿灯时长,显著提升城市运行效率[5] - 纬壹科技城成功实践"产城融合"模式,汇聚全球顶尖生物医药、信息通信企业和数百家初创公司[9] - 谷歌、亚马逊、IBM等跨国巨头及字节跳动、希音等中国科技企业均在新加坡设立AI研发中心[14] 广西AI战略布局 - 友谊关口岸运用"跨境AI调度系统"实现无人化通关,东盟榴莲鲜果10分钟即可入境[6] - 五象云谷智算中心为城市治理、智慧教育等多场景提供算力支持,并通过中国—东盟平台服务新加坡科研项目[6] -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已形成覆盖农业、制造、医疗等领域的AI应用生态[6] - 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人工智能科创中心借鉴新加坡纬壹科技城模式,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三大核心产业[10][11] - 科大讯飞与广西政府签约共建东盟总部,深度参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19] 新桂合作机遇 - 文勇刚教授提出广西可定位为"中国AI技术整合中心",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跨境生态[7][15] - 新加坡AI Singapore机构愿与广西分享人才培养经验,特别在职业教育领域存在合作空间[16] - 东盟多语言场景为双方在大语言模型、跨境数据合作等领域创造协同机会[16] - 广西可通过新加坡获取前沿信息,加速"广西集成"与"东盟应用"落地[17] - 两地合作可建立先进"沙盒"环境,为东盟AI应用提供试点示范[15]
机器人售卖医疗器械,深市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159770)近5个交易日累计“吸金”近3.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2:32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159770)下跌1.28% 换手率超2.8% 成交额达2.06亿元[1] - 近5日累计净流入资金3.9亿元 昨日单日净流入2200万元[1] - 基金份额和规模在深市同标产品中位居首位[1] 成分股及产品结构 - 东杰智能涨幅超6% 天智航-U/瑞松科技/禾川科技跟涨[1] - 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覆盖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1] - 重仓股包含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 配备两只场外联接基金[1]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Galbot实现常态化运营150天 完成数万单配送订单[2] - 机器人售卖第三类医疗器械需取得经营许可证 质量监管标准与传统企业一致[2] - 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在北京海淀区率先落地应用[2]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2] - 传感器作为核心硬件载体 技术迭代驱动智能等级跃迁[2]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来"从0至1"投资机遇 市场空间有望超越汽车产业[2]
“教育数字化是关乎教育强国建设的大事”——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开幕
科技日报· 2025-08-18 23:55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于8月18日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 主会场提前20分钟满座 部分参会者需站立参会 [1] - 大会设置智慧教育展区 展示机器人、数字人等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吸引儿童现场体验人机共育、共教、共学等新实践 [1] - 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会期持续至8月20日 包含2场全体会议、17场平行会议、4场主题论坛和4场专题活动 [3] 教育数字化战略进展 - 中国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三年 已产生五大变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校管理方式、高校科研范式及教育形态 [2] - 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 通过形象化知识呈现提升智力障碍学生课堂参与度、专注度与自信心 [2] - 教育部强调教育数字化是影响教育强国建设成败的战略大事 当前教育系统正经历深层次变革 [2] 高校使命与学科创新 - 高校需引领数字教育变革 服务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范式 让学生在真实科研场景中锻造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1] - 高校需探索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构建"人工智能+"新范式 建强前沿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 为重大科学创新开辟新路径 [1] - 高校需搭建数字教育国际研究网络与创新平台 深化教育数字合作 助推全人类教育长远发展 [1] 人工智能与教育双向赋能 - 教育场景反哺人工智能迭代 高质量数据与教学设计标准持续优化大模型能力 实现"从AI赋能教育到教育赋能AI"的共生共进 [3] - 行业建议共建安全可控的主权大模型 保障各国教育数据主权与技术自主权 共研教育垂直大模型以提升教育适切性与文化价值传承 [3] 教育本质与风险警示 - 人工智能时代需坚守教育底线 避免学习者过度依赖机器导致思维过程"外包" 警惕人类自主决策权让渡问题 [2] - 教育使命与方向保持不变 学生心灵培养及基本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仍是教育根本 [3]
中证互联网指数上涨4.61%,前十大权重包含浪潮信息等
金融界· 2025-08-18 15:58
指数表现 - 中证互联网指数单日上涨4.61%至3853.68点 成交额达1785.51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2.94% 近三个月上涨30.75%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2.77% [1] 指数构成 - 选取50只涉及互联网硬件设备、云计算基础设施、智能应用软件及互联网服务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基日为2012年6月29日 基点100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65% 新易盛(10.56%)和中际旭创(10.06%)为前两大成分股 [1] - 深交所上市公司占比75.85% 上交所占比24.15% [2] - 行业分布高度集中 信息技术(50.37%)与通信服务(49.63%)合计占比近100% [3] 成分股明细 - 十大权重股依次为新易盛、中际旭创、中兴通讯(5.38%)、科大讯飞(5.01%)、海康威视(4.83%)、中科曙光(4.75%)、同花顺(3.79%)、金山办公(3.05%)、浪潮信息(2.74%)、恒生电子(2.48%) [1]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3] 跟踪产品 - 市场存在两只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南方中证互联网C和南方中证互联网A [4]
科大讯飞股价上涨1.51% 机构关注AI应用落地机遇
金融界· 2025-08-18 14:5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15时最新股价49.8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1% [1] - 当日开盘价49.19元 最高价50.21元 最低价49.13元 [1] - 成交量651037手 成交金额32.42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693.10万元 占流通市值0.1%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7233.79万元 占流通市值0.16% [1] 行业与业务 - 属于软件开发行业 专注于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 [1] - 业务范围涵盖教育 医疗 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 [1] 行业趋势 - AI应用正逐步进入落地期 机构建议关注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1] - 科大讯飞被列为AI应用领域值得关注的企业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