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安检
icon
搜索文档
国门安检科技创新背后的“破局”与“新生”
中国民航网· 2025-09-05 09:20
核心观点 - 安保公司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智慧技术应用和流程优化 在2025年暑运期间实现安全与效率双重提升 包括设立个性化安检通道、推广"易安检"智慧系统、升级国际安检设施、实施货运数字化改革及区域监护新模式 有效应对客流高峰[2][4][6][8][10] 暑运运营数据 - 暑运期间累计保障航班13.7万架次 检查旅客1101万人次 检查行李2420万件 检查货物邮件4.9万吨[2] 个性化服务创新 - 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设立差异化安检通道:3号通道为军人及消防救援人员优先通道 4号爱心通道服务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 11号晚到旅客专用通道 高峰时段14号无行李旅客快速通道与13号通道形成双快引擎[2] - 针对携带小动物旅客制定专属保障方案 引导至3号通道并启动转场预案[3] - 特殊旅客服务配备定期消毒婴儿车及尿垫设施 增设全岗放权流动移交员现场解决问题[12] - 大兴机场"兴悦橙"青年志愿服务队提供预检和乘机知识宣传 协助处理违禁物品及快速引导[12][13] 智慧安检系统 - "易安检"服务在全国41家千万级旅客吞吐量机场落地 采用刷脸认证、自动传送行李等技术 旅客过检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4] - T2航站楼2号通道配备手提CT机、毫米波人体门、自动回筐系统、人包绑定系统及人脸识别闸机 实现无接触检查和高效协同[4][5] - 首都机场T2航站楼日均过检易安检旅客达1000人 较调整前实现五倍增幅 完成500-800-1000的三级跳跃[5] - AI辅助判图系统通过深度学习自动标记可疑物品 提升查验准确率 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开展测试并建立图像样本库[14] - 推进智能旅客安检系统与高效通道融合 集成多种智能设备优化流程[14] 国际安检升级 - T2航站楼国际安检区域完成两阶段升级改造 引入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及双视角X光机、自动传送装置 缩短行李开检和复核时间[6] - 通道长度从10米扩展至17.5米 改善空间布局 单通道应对大客流时95%旅客等待不超过10分钟[6] - 暑运期间T2国际日均安检旅客量达5600人 单小时最高峰突破900人[7] 货运安检数字化 - 实施"123"安检员梯队分级法:一类负责普通货物 二类承担航空邮件及危险品特货 三类执行重要特殊货物检查[8] - 打造24小时线上服务平台 集成业务咨询、投诉与通道预约功能 创新5分钟通道预约机制替代传统排队[8] - 推广《让货物说话》案例 运用"以物引物"联想工作法通过外包装特征预判风险 为疫苗等特殊货物前置安全流程[9] 区域监护模式革新 - 从传统"一人一机"值守升级为"室内集中监控+现场区域值守+流动巡查"模式 运用GIIS、PE+、A-CDM系统及空地一体系统实现全覆盖监控[10] - 近机位划分为15个巡视区域 设立视频监控、固定值守、巡视检查和应急处置四岗位 建立三级工作机制[11] - 改善员工作业环境 配备防暑物资如冰镇矿泉水、电解质饮料及藿香正气水[10] 人才培养与合作 - 推进民航安检四方合作机制 围绕9大重点任务发力[15] - 安保培训中心建设系统开发高质量课程 服务内部员工及承接民航局安检能力提升项目[15]
天府机场全面启用A3级毫米波门
中国民航网· 2025-07-13 07:39
智慧安检升级 - 天府机场将全场58台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升级至行业最新A3级标准,成为国内A3级设备配备数量和占比最高的机场 [1] - A3级设备显著提升禁限物品探测能力与精准度,缓解客流高峰时段的过检排队现象 [1] - 天府机场是全国首家大规模使用毫米波门的运输机场,早期布局"智慧安检"建设 [2] 技术性能改进 - A3级毫米波门实现脚底、脚面、脚踝等部位100%金属探测,消除脚部盲区 [2] - 通过算法优化大幅提升设备性能,旅客脚部复查率降至53.89% [2] - 人身检查平均耗时由25秒缩短至19秒,高峰小时放行效率由164人提升至178人,效率提升8.5% [2] 行业标准与试点 - 2024年初民航局修订毫米波设备标准,新增脚部金属探测功能 [2] - 天府机场先行试点,2024年底将2号航站楼01号安检通道设备升级至A2级,经测试后于今年6月完成全场58台设备A3级升级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探索"无感过检""无接触式"安检模式 [3] - 目标打造"安全零容忍、服务有温度、效率再提升"的现代化安检体系 [3] - 计划为民航技术设备升级和行业安全服务水平提升贡献"天府经验" [3]
*ST声迅(003004)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13:1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5月14日15:30 - 17: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形式为现场调研 [2] - 参与单位有中邮证券、太平洋证券等多家机构 [2] - 公司接待人员为证券部总经理李艳君和证券事务代表王妍妍 [2] 2024年亏损原因 - 收入略有增长,但竞争加剧致项目毛利率下滑,毛利同比减少 [2] - 拓展新市场新业务,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均有增长 [2] - 受环境影响,应收账款回款变慢,减值损失增加,2024年共计提各类减值准备约3760万元 [2][3]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按迁徙率方法计提坏账,多计提700万,真正坏账不多,客户资金来自财政,回款慢但预计会回款 [4] - 2025年一季度回款约9000万元,其中7000万元现金及2000万元票据,公司通过专题会议跟踪回款,加大考核与回款关联权重 [5] 改善经营措施 - 聚焦安防运营服务及智慧安检核心业务,提高收入占比和毛利率 [6] - 降本增效,严控费用,提升运营效率 [6] - 加大一线销售激励,落实股权激励方案,提升企业凝聚力 [6] - 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借条例促进回款 [6] - 通过投资并购延伸产业链,实现业绩增长 [6] 并购计划 - 围绕“产业协同与战略发展”目标,寻求并购或产业合作机会 [7][8] - 优先考虑与现有业务有协同价值的标的,按信披要求及时公告 [8] 可转债偿还风险 - 公司有1亿多元募集资金未使用,募投项目投产后有收入,还有楼栋和土地,净资产7亿多,资产负债率低于40%,偿债有支撑 [8] 消除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 2025年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者为正值,或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且无其他财务退市风险警示,可申请撤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