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航光电(002179)
icon
搜索文档
中航光电(002179):民品放量牵引收入增长 收入结构变化导致业绩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5-08 10: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48.39亿元 同比增长20.56% 主要受益于民品领域快速放量 [1][2] - 归母净利润6.40亿元 同比减少14.78% 主要因军品占比下降及部分业务投入产出效率偏低 [1][2] - 毛利率环比下降8.16个百分点至28.44% 同比降低7.12个百分点 受防务领域交付确认周期影响 [2] - 净利率同比降低5.88个百分点至13.91% 期间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 [2] 业务结构 - 民品领域聚焦新能源车、液冷等新兴方向 依托技术优势实现收入增长 [2] - 防务领域需求显著复苏 但Q1确认收入较少 新一代装备将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2][3] - 军品存货维持高位 保障短期需求释放 预计2025年防务领域将稳定增长 [3] 产能与资本开支 - 十四五期间累计资本开支127亿元 包括34亿元定增和93亿元自有资金投入 [3] - 建设项目涵盖华南产业基地、基础器件园、高端互联项目及民机产业园 [3] - 产能完全投产后将支撑十五五期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保持高速稳健增长 [3] 盈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3/41.1/45.2亿元 年增速约10%-11% [3] - 对应PE估值23/21/19倍 反映市场对长期增长的预期 [3]
中航光电(002179):民品放量牵引收入增长,收入结构变化导致业绩下滑
长江证券· 2025-05-08 09: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民品业务增长迅速牵引整体收入同比增长,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降低,导致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发布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48.39亿元,同比增长20.56%,实现归母净利润6.40亿元,同比减少14.78%[6] 事件评论 - 2025Q1民品快速放量牵引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军品占比下降及部分业务投入产出比不高,导致公司业绩同比下滑;公司在民品领域秉持深耕新域新质战新产业的原则,依托技术领先优势,绑定新能源车、液冷等核心方向,快速放量牵引公司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5年Q1防务领域需求显著复苏,但受生产交付确认周期影响,只有少量确认在了一季度,牵引公司单季度毛利率环比降低8.16pct至28.44%,同比降低7.12pct;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相对稳定,公司净利率同比降低5.88pct至13.91%[12] - 景气上行公司积极备产保障交付确认,产能持续扩充保障公司展望十五五能够保持相对高速稳健增长;核心防务领域需求Q1已经显著复苏,新一代装备也会陆续从研制到小批量生产,公司在防务领域全行业配套,25年防务领域预计实现稳定增长,存货居于高位保障短期快速满足下游需求释放;公司持续扩产为十五五做准备,十四五期间,公司在21年定增34亿元,总投资49亿元用于建设华南产业基地及基础器件园(一期),2023年通过自有资金27亿元用于建设高端互联项目、17亿元用于建设民机产业园,公司十四五期间资本开支的扩产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可保障公司在十五五期间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跟随景气行业快速成长[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37.3/41.1/45.2亿元,同比增长11%/10%/10%,对应PE分别是23/21/19倍[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了2024A、2025E、2026E、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详细财务数据[18]
共享基经丨与AI一起读懂ETF(十三):央企科技和央企科创主题,有何不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02:08
央企科技主题ETF跟踪指数分析 核心观点 - 军工、央企科技板块表现突出,多只主题ETF涨幅居前,主要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和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 [1] - 两指数在定制主体、选样方法、行业分布、权重股集中度、历史收益及估值方面存在差异,但样本空间、指数目的和研发占比要求相同 [2][3][4][6][8][10][12][14][15][17][20] 六大不同点 1 定制主体 -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 [2] -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由中国诚通集团定制 [2] 2 选样方法 - 国新指数采用归母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总市值、研发支出占比四项指标 [3] - 诚通指数侧重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股权激励实施情况 [3] 3 行业分布 - 国新指数前三大行业为航空航天与国防(44 8%)、电子(19 9%)、半导体(15 2%),合计占比近80%,集中度高 [4] - 诚通指数前五大行业为电信服务、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电力设备及有色金属,分布更均衡,合计占比超80% [6] 4 前十大权重股 - 国新指数前十大权重合计52 63%,海康威视(9 55%)、中航光电(7 05%)占比最高 [8][10] - 诚通指数前十大权重合计60 34%,中国电信(8 85%)、海康威视(8 55%)、中国移动(8 28%)、国电南瑞(7 28%)占比较高 [12][13] 5 历史表现 - 近一年收益相近,但近三年及五年诚通指数表现更优 [14] - 国新指数波动率在近一年至五年均高于诚通指数 [14] 6 指数估值 - 国新指数市盈率TTM处于历史100%分位,估值较高 [15] - 诚通指数市盈率TTM在历史80%分位以上,但可参考时间较短 [17] 三大相同点 - 样本空间均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 [20] - 指数目的均为反映央企科技创新领域表现,服务国家创新战略 [20] - 均要求成分股"过去一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3%" [20]
对话中航光电吴泽华:解码车用“连接”国产突围路,筑基中国高端汽车制造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01:23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中航光电自2009年战略性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通过前瞻布局与技术创新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2] - 公司新能源汽车事业部覆盖行业前十大新能源车企TOP 15主流车型,高压连接器年销售超3000万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10] - 智能网联系列产品作为第二战略增长曲线,已进入10余家国内主机厂供应链并与多家Tier 1企业达成合作[10]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针对800V高压平台开发载流能力突破1000A的大功率快充连接器及Busbar解决方案,创新双层电磁屏蔽结构提升EMC性能[5] - 推出覆盖"车-路-云"全生态链的智能网联系统解决方案,包括Fakra、Mini-Fakra、HSD等五大系列产品[6] - 全球首推车规级全铝高压解决方案,EVH6E高压连接器采用铝代铜技术实现减重超20%[6] 研发与竞争优势 - 公司年销售额10%以上用于技术创新,拥有17个全球研发机构,自主研发连接器产品达500+系列、35万+品种[10] - 在片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领域拥有数十项专利布局,涵盖核心功率接触件、密封系统等关键技术[10] - 通过智能制造提升高压连接器生产自动化率,建立"一次做好、零缺陷"为核心的全价值链质量管理模式[11] 行业趋势与未来规划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6%,智能化赛道孕育连接技术新机遇[13] - 公司未来聚焦高压系统(充换电)和智能网联系统两大支柱,持续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提供解决方案[14] - 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拓展与国外知名车企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业务成为国际市场"第二增长曲线"[16]
中航光电(002179) -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5-05 07:47
股份回购 - 公司2025年4月28日通过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议案[1] - 回购资金总额不超3亿且不低于1.5亿[1] - 回购股份价格不超50.94元/股[1]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回购专用账户未买入公司股票[2]
中航光电(002179) - 关于控股子公司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北京证券交易所《关于终止对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的决定》的公告
2025-05-05 07:46
公司决策 - 2025年4月24日中航富士达审议通过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撤回申请文件议案[1] 审核结果 - 中航富士达收到北交所终止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的决定[2] 经营影响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终止发行股票不影响生产经营[2]
中航光电(002179) - 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2025-05-05 07:45
股权结构 -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78,663,507股,占总股本36.76%,占无限售股37.42%[2][4] - 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9,118,704股,占总股本7.98%,占无限售股8.13%[2][4] -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持股30,969,843股,占总股本1.46%,占无限售股1.49%[2][4]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持股25,131,284股,占总股本1.19%,占无限售股1.21%[2][4] 公司决策 - 2025年4月28日公司审议通过以集中竞价回购股份议案[2] - 28日公告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股东持股情况[2]
中航光电(002179.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6.40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4.78%
新浪财经· 2025-05-01 01:5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29日中航光电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多项财务指标有不同表现,还披露了股东持股情况 [1][3] 财务指标表现 - 营业总收入48.39亿元,同业排名第1,较去年同期增加8.25亿元,同比上涨20.56% [1] - 归母净利润6.40亿元,同业排名第1,较去年同期减少1.11亿元,同比下降14.78%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26亿元,同业排名第64,较去年同期减少9.81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36.68%,同业排名第47,较上季度减少2.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53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28.44%,同业排名第42,较上季度减少8.1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7.12个百分点 [3] - ROE为2.63%,同业排名第1,较去年同期减少0.85个百分点 [3] - 摊薄每股收益0.31元,同业排名第2,较去年同期减少0.06元,同比下降15.75% [3] - 总资产周转率0.12次,同业排名第6,较去年同期持平,同比上涨4.08% [3] - 存货周转率0.71次,同业排名第6,较去年同期增加0.11次,同比上涨18.54% [3] 股东持股情况 - 股东户数为6.23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为11.1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2.53% [3] - 前十大股东中,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6.76%,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98%,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持股比例1.46%等 [3]
中航光电(002179) - 2025年4月29日中航光电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01:1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售收入48.39亿元,同比增长20.56% [2] - 2025年一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6.40亿元,同比下降14.78% [2] - 一季度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原因包括防务业务新增计划下达晚、产品结构影响、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 [3] - 一季度期间费用占比保持稳定且较去年同期有所优化 [3] 业务领域情况 防务领域 - 生产组织紧张,在手订单明显恢复,预计半年度业绩降幅明显收窄 [3] - 二季度持续做好产能布局,强化资源调配能力,加快响应速度,应对交付压力 [3] - 内部深化成本效率管控,推进战略成本管理,提升盈利水平 [3] 高端民用制造领域 -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工业装备业务高速增长 [4] - 新能源汽车业务推出新产品,巩固高压互连领域优势,拓展智能网联和Busbar业务空间 [4] - 在光伏储能、工业与医疗等领域聚焦头部客户,扩大优质客户规模 [4] 数据中心领域 - 业务涉及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产品包括电源类、光传输器件及组件类、液冷散热类、高速类产品 [11] - 受益于AI服务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长,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11] 投资者提问及公司回应 订单需求与产能情况 - 一季度整体订单与计划量同比高增幅,上半年订单量预计充足 [5] - 部分产品局部产能有压力,二三季度新园区投入使用将满足需求,为“十五五”打下基础 [5][6] 股权激励计划 - 2017年至今已成功实施三期股权激励,未来积极谋划后续计划,有进展将及时公告 [6] 控股子公司发展规划 - 中航富士达撤销定增事项是审慎决策,不影响生产经营,公司将支持其业务发展 [7] 毛利率应对措施及展望 - 推进战略成本管控,坚持研发源头拉动,推动数智化转型,应对防务领域经济性压力 [8] - 推动战略新兴业务发展转型,提高民用领域盈利能力和运营质量,提升抗风险能力 [8] 应收账款应对策略 - 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防务领域,坏账风险较小 [9] - 引入精益管理理念,建立全流程应收账款管理模型,提升资产周转效率和运营质量 [9] 业绩节奏展望 - 预计二季度规模和盈利明显改善,三、四季度需动态跟踪观察 [10] - 2025年坚持“谋增长、提能力、创一流”,稳中求进,突出质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10]
深耕主业 多点开花 上市企业加码研发投入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21:43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4233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5859亿元 [1] - 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22家,其中9家超过200亿元 [1] - 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比亚迪以541.6亿元研发投入位居榜首,中国建筑、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中铁紧随其后 [2] 行业分布 - 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上市公司中,建筑行业8家,汽车行业4家,通信行业4家,家用电器行业2家,电子元器件行业2家 [2] - 新能源汽车、通信、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研发投入创新高,宁德时代、中国中车、美的集团、中国联通、海康威视、长安汽车等均超100亿元 [2] 公司案例 - 比亚迪持续深化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研发,推出"超级e平台"、闪充电池等新产品 [2] - 宁德时代近十年研发投入超700亿元,2024年近200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欣旺达2024年研发投入超33亿元,同比增长显著,支撑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领域突破 [3] - 中航光电全球布局17个研发机构,年度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销售额的10%以上 [3] - 瑞斯康达2024年研发投入3.2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23.4%,成为国内领先的光网络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3] 多元化布局 - 瑞斯康达由"接入网"供应商提升至"承载网"供应商,迈向智能服务和网络自动化领域 [3] - 中航光电在大功率充电技术、铝代铜轻量化技术、集成化技术、智能网联高速传输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发布车规级全铝高压解决方案 [4] - 伯特利持续巩固线控制动技术领先地位,加速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产业化进程,深化电动转向与悬架技术创新 [4] AI领域投入 - 科大讯飞2024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增长19.37%,占营业收入19.62%,新增大模型研发投入7.4亿元 [4][5] - 海康威视深度融合前沿AI大模型技术,推进数字化新产品迭代优化,加速"显示+AI+算力"融合创新 [5][6] - 伯特利建立AI研发小组,聚焦开发深度的强化训练大模型、开展基于AI的智能底盘控制探索 [6] - 海尔智家全面拥抱AI,通过AI科技、AI场景、AI生活布局,加快从"替人家务"迈向"无人家务"模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