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688981)

搜索文档
高盛:升中芯国际(00981)目标价至73.1港元 AI及无厂半导体公司扩充带动长期上升趋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7:56
核心观点 - 高盛对中芯国际持乐观态度 给予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63.7港元上调至73.1港元 相当于预测2028财年市盈率40倍 [1] - 中国无厂半导体公司需求上升 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有利于中芯国际 可驱动利用率和毛利恢复 [1] - 公司持续稳定的产能扩张及新的AI机会支持长期增长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至2029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1% 毛利率从2024年的21%回升至2029年的28% [1] - 2028至2029年收入预测上调0.4%及2% 毛利率预测上调0.4和0.6个百分点 期内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3%和7% [1] - 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至7% 毛利率在18%至20%之间 [1] 行业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兴起带动AI计算芯片需求 加强中芯国际长期增长机会 [1] - AI及无厂半导体公司强劲增长 支持中芯国际的销量和均价提升 [1]
高盛上调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15%,预计国内需求将支撑产量和平均售价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06:50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高盛将中芯国际H股12个月目标价上调15%至73.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A股目标价维持160.1元人民币[1] - 目标价调整基于A股和H股的估值溢价差异[1] 盈利预测变化 - 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 上调2028与2029年营收和每股收益预测[1] - 2028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3% 营收预测上调0.4% 2029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7% 营收预测上调2%[1] 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IC设计公司需求增长和人工智能趋势推动长期增长 支撑产量和平均售价[1] - 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和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对先进制程工艺需求提升[2] - 高性能芯片需求推动代工厂商产能利用率和定价能力[2] 短期业绩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指引环比增长5%-7% 可能成为短期股价催化剂[1][2] - 渠道加紧备货和补库存情况预计持续到三季度[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0%至44.56亿美元[2] - 毛利率提升至21.4% 净利率达10.5%[2] - 晶圆代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6%至42.29亿美元[2] 产能与技术发展 - 上半年新增近2万片12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3] - 专注于差异化平台建设 包括28纳米超低漏电平台、40纳米嵌入式闪存、65纳米射频绝缘体上硅等技术平台[3] 收入结构优化 - 工业与汽车应用占比从去年同期7.7%提升至10.1%[3] - 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74.5%提升至77.1%[3] - 消费电子和智能手机仍是重要贡献领域[3] 行业前景 - 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技术自主可控趋势下 本土芯片代工企业战略价值凸显[2] - 公司全年目标超过可比同业平均水平[3]
高盛:给予中芯国际买入评级 升目标价至73.1港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06:38
核心观点 - 高盛对中芯国际感到乐观 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73.1港元 [1] 业绩预期 - 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7% [1] - 预计第三季度毛利率在18%-20% [1] 驱动因素 - 需求可驱动利用率和毛利恢复 [1] - 公司持续稳定的产能扩张 [1] - 新的AI机会 [1] - 第三季度短期上升趋势将成为催化剂 [1]
高盛上调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15% 预计国内需求将支撑产量和平均售价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04:13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高盛将中芯国际港股H股12个月目标价上调15%至73.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A股目标价维持160.1元人民币 基于A股和H股的估值溢价考虑 [1] - 2028与2029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上调3%与7% 营收预测分别上调0.4%和2% [1] 财务表现与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0%至44.56亿美元 毛利率提升至21.4% 净利率达10.5% [2] - 晶圆代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6%至42.29亿美元 [2] - 工业与汽车应用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7.7%提升至10.1% [3] - 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74.5%提升至77.1% [3] 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IC设计公司需求和人工智能趋势推动长期增长 支撑产量和平均售价 [1] - 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和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对先进制程工艺需求提升 [2] - 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需求持续增长带来更多订单机会 [1] 产能与技术进步 - 上半年新增近2万片12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 [3] - 专注于差异化平台建设 包括28纳米超低漏电平台、40纳米嵌入式闪存、65纳米射频绝缘体上硅等技术平台 [3] 短期前景与行业趋势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指引环比增长5%-7% 成为短期股价催化剂 [2] - 渠道加紧备货、补库存情况预计持续到三季度 四季度为行业传统淡季但产能供不应求 [3] - 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技术自主可控趋势下 本土芯片代工企业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2]
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出清修复,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涨超2%,成分股龙芯中科领涨超13%
搜狐财经· 2025-09-16 03:06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6.53% 单日成交金额21.42亿元[3] - 近1月日均成交41.81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3] - 近1周规模增长17.00亿元 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3] - 近1年份额增长74.97亿份 新增份额居可比基金第一[3] - 近2年净值上涨94.82%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08%(25/2309)[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5.07%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 连涨期间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53%[3]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02% 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企业[3] - 中芯国际权重10.22% 当日涨幅1.37%[6] - 海光信息权重10.15% 当日涨幅8.90%[6] - 寒武纪权重9.59% 当日涨幅1.53%[6] - 澜起科技权重8.01% 当日涨幅5.62%[6] 半导体行业动态 - 龙芯中科首款GPGPU芯片9A1000研发完成 计划三季度交付流片 图形性能对标RX550 算力达几十T级别[4] - 美光科技存储芯片供应短缺 反映AI快速发展背景下存储产品供给紧张[4] - 半导体产品自主可控成为趋势 国产企业有望受益[4] - 电子半导体行业2025年或迎来全面复苏 产业竞争格局加速出清 盈利周期持续修复[4]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国产芯片投资[6]
自主可控预期强化!芯片ETF(159995)涨1.21%,龙芯中科涨14.29%
搜狐财经· 2025-09-16 03:0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走低 上证指数盘中下跌0.17% [1] - 电脑硬件、休闲用品、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 基本金属与农业板块跌幅居前 [1] - 芯片科技股持续走强 芯片ETF(159995)上涨1.21% [1] 芯片细分领域表现 - 龙芯中科股价上涨14.29% 海光信息上涨5.90% [1] - 晶盛机电上涨3.47% 澜起科技上涨3.33% 华海清科上涨3.29% [1] 行业驱动因素 - 全球贸易格局演变推动芯片半导体自主可控成为关键战略 [1] - 政府部门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 - AI创新周期与关税背景强化自主可控预期 细分领域景气持续复苏 [1] 芯片ETF产品结构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包含30只成分股 [1] - 成分股覆盖芯片产业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链条龙头企业 [1] - 重点成分股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长电科技、北方华创等 [1]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中芯国际目标价至73.1港元 预期第三季毛利率将介乎18%至20%
格隆汇· 2025-09-16 03:04
核心观点 - 高盛对中芯国际感到乐观 目标价由63.7港元上调至73.1港元 评级"买入" [1] 业绩预期 - 预计第三季收入按季增长5至7% [1] - 预计第三季毛利率介乎18%至20% [1] 驱动因素 - 需求可驱动利用率和毛利恢复 [1] - 公司持续稳定的产能扩张 [1] - 新的AI机会 [1] - 第三季短期上升趋势将成为催化剂 [1]
中芯国际涨2.01%,成交额17.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611.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08
股价表现 - 9月16日盘中上涨2.01%至110.84元/股 成交额17.26亿元 换手率0.79% 总市值8853.98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14% 近5日涨7.62% 近20日涨27.46% 近60日涨33.61%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7611.1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7.43%和17.6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1.77%和35.94% [1] 资金与交易 - 8月28日龙虎榜净卖出4.22亿元 买入总额16.55亿元(占比6.10%)卖出总额20.77亿元(占比7.66%) [2] - 股东户数25.23万户 较上期减少2.20% 人均流通股8223股 较上期增加2.26%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3.48亿元 同比增长23.14% 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 同比增长39.76%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占比93.83% 其他业务占比6.17% [2] 机构持仓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335.52万股至9572.66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831.56万股至7380.86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632.29万股至6349.93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覆盖0.35微米至14纳米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集成电路/IGBT/大基金/半导体等 [2]
中芯国际:人工智能与本土无厂半导体企业扩张,推动长期向上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2025-09-16 02:03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中芯国际(SMIC) H股代码0981 HK A股代码688981 SS [1] * 行业为中国半导体制造业 聚焦于晶圆代工领域 [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看好中芯国际的长期增长潜力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中国本土IC设计公司需求上升 特别是在消费电子和汽车领域 以及AI带来的边缘计算芯片新机遇 [1][4] * 公司受益于“中国为中国”的需求趋势 作为国内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将获得支持 [1] * 健康的需求将推动产能利用率(UT)和毛利率(GM)复苏 公司指引3Q25收入环比增长5%~7% 毛利率维持在18%~20% [1] * 预计2025-29E收入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21% 毛利率从2025E的21%恢复至2029E的28% 得益于产能利用率和产品组合优化(更聚焦高毛利产品)以及12英寸产品贡献提升 [4] * 基于强劲的长期增长前景 将H股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73 1港元(原63 7港元) 对应40倍2028E市盈率 A股目标价上调至160 1元人民币(原160 0元人民币) 基于对H股238%的估值溢价 [12][13][1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7E盈利预测基本不变 将2028-29E每股收益(EPS)上调3% 7% 主因收入和毛利率预期更高 [10] * 具体调整:2028E收入上调0 4%至166 43亿美元 2029E收入上调2%至198 03亿美元 2028E毛利率上调0 4个百分点至26 3% 2029E毛利率上调0 6个百分点至28 2% [10][11] * 估值采用折现市盈率法 资本成本(COE)假设为15 0% 目标市盈率从36倍上调至40倍 反映了中国半导体板块的持续估值重估 [12] * 当前股价(H股63 00港元 A股108 66元人民币)相较目标价有16 0%和47 3%的上涨空间 [32] **风险提示** * 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需求弱于预期 [29] * 产品多元化和产能扩张速度慢于预期 [30] * 公司被列入美国BIS实体清单 可能面临特定设备 材料供应受限的风险 [3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是中国最大 产能和收入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厂 技术节点覆盖0 35微米至14纳米 应用广泛包括智能手机 消费电子 PC 工业 汽车等 [31] * 报告披露高盛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可能产生利益冲突 投资者应将此报告仅视为投资决策的单一因素 [5][43]
高盛上调中芯国际目标价 因营收增长利润率回升
格隆汇· 2025-09-16 01:08
目标价与每股收益预期调整 - 高盛将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从63.7港元上调至73.1港元 [1] - 中芯国际A股目标价从160元人民币微调至160.1元 [1] - 2028年每股收益预期上调0.4% 2029年每股收益预期上调2% [1] 业绩驱动因素 - 本土无晶圆厂客户需求持续增长推动长期增长 [1] - 短期利润率逐步回升 [1] -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需求增加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推动长期增长势头 [1]